APP下载

职业化导向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1-01-28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310018

大众文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业化模块体系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310018)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价值意义

随着社会工作在国内的深入发展,对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诉求愈发明显。事实上,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路径一直以来都有高度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和痕迹。在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专业教育层面,都还需要不断的沉淀和积累。虽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是社会工作的发展轨迹始终缺乏浓厚的职业化氛围。2012年中组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十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对于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提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必须以专业化、职业化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价值伦理和职业能力。此后围绕着职业化这一核心主题,在一系列法律政策推动之下,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得到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断普及。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本末倒置,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始终无法真正发挥,理论的高度重视和实践的缓慢适应,加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问题凸显。在实践教学方面,模仿性明显,与现实脱节严重。导致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实践上缺乏厚实的本土化基础,存在照抄照搬的经验主义,使得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主要包括专业成熟度、认同度、关注度有待提升;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建设还很不够;实践教学资源未形成有效链接和整合等。构建实务应用型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仅仅是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基本诉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有鉴于此,本论文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提出了以“一个目标”+“三大模块”+“三个课堂”+“四大阶段”为特征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成果突破了传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瓶颈,着重解决了社会工作专业在实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矛盾。当然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更多的是一种本土化的尝试,对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来说,更是契合了整个社会对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迫切需求,能够较好地推动着专业教育与职业化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基本策略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职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社会工作实务界的反馈以及社会工作培养国际化标准的要求,本论文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目标”+“三大模块”+“三个课堂”+“四大阶段”为特征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个目标特指实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大模块是指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习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教学模块。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跨越“三个课堂”(教室、校园、社会),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四年的学习时间(大一志愿服务、大二课程实习、大三专业实习、大四毕业实习)。在这里,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属于校内实务实训平台,包括课堂内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外的课堂实践环节)、实验室实验教学(再个案、小组、社区工作实验室内进行的实践教学等)、课后实践教学(课后布置的实践训练)三个方面;专业实习教学模块属于专业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平台,包括专业实习教学(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实习)和毕业实习教学(每年三月份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两个方面;课外社会实践教学模块属于学校学院社会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志愿服务实践、暑期社会调查活动和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训练三个方面。

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解决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短板的共通性问题,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导向,围绕着能力建设,主抓价值教育和素质教育,通过社会服务,实现学校、政府、服务机构互联互通,打造嵌入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生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当然,该实践教学体系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质和职业化背景下社会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中注重核心导向的确立以及总体目标的定位,既调整修订多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又开展多维度、层进式实践教学的,还注重建立多角度、系统化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主要措施

浙江理工大学“一个目标”+“三大体系+三个课堂+四个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考虑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质和职业化背景下社会的需求,在地方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中注重核心导向的确立以及整体结构的调整,着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重新梳理和完善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链接实践教学资源,加快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基本思路主要包括:

(一)深化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推动形成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意识,注重从系统论、生态学的视角促进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形成。提出“一个目标”+“三大模块”+“三个课堂”+“四大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修订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建立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实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多元化、多维度、多视角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打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和校外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环境,设置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模块,将课堂实践、课外社会实践、实验室教学、专业对口实习、机构实习深度融合。

(三)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多元互动整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第一是建立校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首先是建设好专业社会工作实验室,打造校内社会工作实验示范中心;其次是以“三创”(创新、创业、创意)为特色,以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训练计划为平台,以项目制为方法和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第二是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互联互通机制,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等合作,增强校社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拓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

(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灵活运用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立本科生导师制,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相结合的方式,并建立“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建构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形式,继续坚持案例教学法、诊所教育法、叙事教育法等多种方法,增强社会工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督导评估制度。内部深度挖掘和外部高层次人才引进相结合,打造一支稳定、优秀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聘请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专家教授、实务部门的负责人、实践经验丰富的社区在职工作人员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职业社工担任兼职教授或者实务导师;推动实务实训社会工作督导制度,整合校内督导和校外督导,强化过程监督评估。

(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抓好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制定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如制定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手册(学生版+实习机构版),探讨互动式评价、过程式评价、专家式评价、开放式评价等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明确实践环节的要求、标准和具体的考核制度。强化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落实检查制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日趋完善。首先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架构。一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整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所需总学分中的比例;二是确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化运作机制。规定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习教学以及课外社会实践等三个实践教学模块的学分要求。例如,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在大三第二学期完成一个月的专业集中实习,在大四第二学期完成一个月的毕业实习;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完成5个学分的第二课堂,同时要求完成0.5学分的科研训练学分。其次是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共同体逐渐形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实践教学资源,打破实践教学常规思路,着力打造“校社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机制。首先是加强“校社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其次是推动“校校合作”获得实质性发展。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首先是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不断提升。丰富了社会工作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意识和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能力,使得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其次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不仅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再次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创意能力明显提高。强化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训练,同时通过引导、支持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与研究思维的社会工作储备人才。最后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既有基于教学日常任务平台的操作,又有社会服务类项目的参与,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社区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习实训的机会。

(三)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辐射功能不断拓展。首先是助力学科和专业建设。首先,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学科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表现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点获得批准。其次,专业建设的实践基础不断厚实,大量的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并得到稳定资金支持;其次是推动科研成果积累。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推动了科研的进步,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立项,项目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

五、结论

说到底,职业化是方向,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最终还是需要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当然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要素,包括:(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具有典型性。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个目标”定位、“三大模块”平台搭建、“三个课堂”素质拓展、“四大阶段”能力递进,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元素得到不断增强,实践教学的边界和空间得到拓展,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凸显价值。(2)实践教学体系应体现协同育人思维。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大办学资源,能够使实践教学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展开和梯级化推进,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标准化和个性化培养的问题。该体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生态系统。(3)实践教学创新应具有较强实操性。立足于高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的要求,契合经济社会发展下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需求特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必须考虑实践教学可能面临的专业矛盾和现实问题,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基本逻辑过程,必须将将实践教学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围绕着核心目标有具体的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职业化模块体系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加速职业化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