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2021-01-28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受到“开发式破坏”,原有历史建筑周围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或被完全拆除,或被过度开发,铺天盖地的广告牌和各种形态的“仿古”店面,破坏了历史建筑形式上的美感和视觉上的和谐,使得历史环境的自然性、真实性、整体性和多样性受到威胁。
一、周边环境的概念
历史建筑的周边环境一直受到国际高度重视。2005年10月,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五届ICOMOS大会上,以《西安宣言》第一次系统地确定了对文化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概念:“文物的周边环境指紧靠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和延伸的、影响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或是影响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组成部分的周边环境。除了实体和视觉方面的含义外,周边环境还包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有过去和现在的人类社会和精神实践、习俗、传统的认识或活动、创造并形成了周边环境空间中的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得知,周边环境的保护不仅包含了个体建筑、历史城镇、考古遗迹等自然环境,同时包括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环境,而后者为历史建筑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完整的意义。
二、乔家大院及周边环境现状研究
(一)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现状调查
1.保护区范围及概况
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建筑保护现状良好。乔家大院地处乔家堡村,可以说乔家堡村就是乔家大院的周边环境范围。
乔家堡村交通便利,距祁县县城12公里,距省会太原50公里。历史上这里是一个物产丰富、乡土气息浓厚的村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乔氏从洪洞迁至此处,修建堡墙,因此得名乔家堡,距今有630年的历史。明朝后期该地发展形成乔氏家族的血缘部落,至今村里依然有一半的居民都姓乔,最被世人熟知的就是商贾巨子乔致庸。村里现在依旧保留了一些明清时期的建筑,以乔家大院最为著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精美的宅院、花园、宗祠、戏台等。
除历史建筑外,乔家堡村还保留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比如,社火活动、棚会、社火、晋剧票友会、祁太秧歌、武秧歌、形义拳等。在乔家堡村还保留有戏台,举办了许多戏剧班社。饮食方面,乔家堡村还保留着乔家“八碗八碟”以及各种有特色的面食。
乔家堡村目前已被列入县级特色景观旅游村,属建筑遗产型历史文化名村。
2.土地利用
现在,乔家大院周围的用地主要以商业、娱乐、餐饮用地构成。东侧地块现有东街,其南北两段基本维持原状,有部分院落和房屋;南侧地块是传统商业区,是旅游餐饮、特色旅游商品为主的旅游商业街。
3.功能配置
(1)乔家大院周边内有大量餐饮、娱乐、小型商铺,成为区域内的主导功能。在乔家大院出口处原有一条长255米、宽18米的“商业街”,与历史建筑保护区域产生空间上的矛盾,既拥挤嘈杂又影响美观。经2019年整改后,现成为一条供旅客休息、客流疏散的绿化道。
(2)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的设置。在乔家大院入口处设置有游客中心、导游讲解处,同时在景区周围设置有多个形态大小不一的停车场,但是旅游服务和景区设施不完善,交通混乱,环境嘈杂,缺乏良好的景区接待能力。
(3)周边配置有2所学校,即乔家堡小学、乔家堡社区幼儿园。
(4)在乔家大院周围建设有乔家堡小区。
4.空间形态
乔家大院本身的建筑格局保存较为完整,但是由于大幅度开发,周边整体空间风貌大部分已经遭到破坏。
(1)原有的居民居住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道已被拆除。在2019年被国家文旅部勒令整改后,乔家大院以“推土机”式开发拆除了周边所有建筑进行景点扩建。原本乔家大院周边居住的居民搬迁至不远处的新村落。
(2)周边建筑呈现由低到高的态势,造成了遗产建筑周围的天际线的改变。
5.建筑风貌分类
乔家堡村面积约900亩,总建筑面积148057㎡。除乔家大院外,乔家堡村内还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宗祠、书院、戏台、水井等。乔家大院周边的建筑风貌大体可分为以下5类:
第一类:保护完好的历史建筑。多年来,乔家大院进行了多次修缮工程,在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上对建筑顶立面、建筑构件、水道布局等均进行了修缮保护,整体建筑保护现状良好,总面积4175㎡,占乔家堡总建筑面积2.8%。
在乔家大院东侧地块南北两段现存住户院落8户,房屋12栋。其中有1个院落和6栋房屋在《保护规划》中被认定为“保护类建筑”,其余为“保留类建筑”。南侧范围,现有7个民居院落,其中西端保留有一个传统院落,其余院落的房屋均经过改造。在这些历史建筑中,目前有近三成已无人居住。
第二类:(1)基本保留原有建筑格局,有一部分建筑构件遭到损坏。例如,19世纪50、60年代,村民在“百寿字”照壁背面盖了一院单层平房共3间,有2间被用作导游休息室,其余未被利用;(2)原有建筑格局不清晰,建筑构件得以保留,如乔家大院南侧地块的东端有一个不完整的院落,历史上曾为乔家大院的马厩。
第三类:原有建筑格局和重要建筑构件遭受破坏。在乔家大院周围,不乏有很多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对原有建筑进行粗暴地拆改或进行违章搭建,很多院落都从传统的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以乔家大院南侧地块为例,虽有16栋房屋被《保护规划》划定为保护类建筑,但是其中仅有一座院落的房屋没有经过改造,其余的有些被加建为二层或盖成平顶屋,有些被贴上了白瓷砖前脸,使得历史建筑风貌破败。
第四类:“仿古建筑”。2019年8月开始,乔家大院正门东侧新修建的仿古商业街“复盛城”开始投入使用。整条商业街划分为文创街和美食街,共有62个铺面,目前已有45家营业。新修建的商业街大部分为带有晋商商铺特征的砖混结构仿古建筑,建筑构件、大门样式、窗棂木雕、彩绘纹样等都做工粗糙,缺乏晋商文化真实信息。
第五类:毫无传统风貌的现代建筑。在乔家大院周围分布着许多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其中存在大量的旅馆和特色餐馆,多为现代建筑,无论在体量还是式样都与乔家大院格格不入,影响历史建筑的美学价值,也不能反映晋商文化的历史风貌。
第六类:违章搭建的棚。这是乔家大院周边普遍的现象。在停车场周围搭建的小商品市场,有400多户乔家堡村民在此摆摊经营,体量大、环境差,影响交通、通风、采光等,严重冲击文化遗产的视觉美感。2019年8月该市场被拆除。
6.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个地区的村民保留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往往能反映当地生活最本真的面貌。乔家堡村的居住建筑年代久远失修,缺乏配套的现代生活设施,除了每户都能通上自来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外,70%左右的住户仍在使用液化气、型煤和自制的土锅炉,居住环境恶劣;全村部分路段有雨水管道,65%的住户无排水管道。②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村民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比较迫切。因此,很多居民开始利用区位优势依托乔家大院“招揽生意”,有些将住房改为前店后宅的非原生模式,有些彻底改为商用,自己搬到别地居住,使得历史建筑更加破烂不堪。2019年后,乔家大院则完全将附近居民拆迁至别处,仅留乔家大院一座空院,使得周围环境彻底丧失历史的真实性、居民生活的原真性,缺少原有的人情味,缺乏历史的厚重感。
三、乔家大院周边环境保护与利用
乔家大院及其周边环境虽说只是城市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具有记忆和社会价值的场所,这片区域也成为招商引资和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吸铁石,对地方特征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将乔家大院及周边环境的保护纳入整个城市的发展中考虑,将晋商文化看作核心要素,保持历史城市的活力。通过对乔家大院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现状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其他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经验,现提出保护建议。
(一)保护原则
1.整体性
对能体现乔家堡村特征和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第一,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构筑物的保护、保护区域的范围规划、周围环境用地性质的调整、道路交通的合理规划等。第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原有居民的日常生活,保护如民间传说、戏剧艺术、手工艺术、饮食文化等。通过对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保护实现晋商文化空间的一体化保护与区域协调。
2.真实性
历史环境、历史街道、历史构筑物带有大量历史信息,所以完全拆除历史建筑或让原有居民搬迁的过程中,不仅历史构筑物会被拆除,就连路段标志物、周边植物也会被拆除,历史街区将彻底从人们记忆中消失。因此,在保护周边环境的过程中,应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整治方法,严格控制保护乔家堡整体空间格局和风貌。
3.多样性
乔家大院周边的建筑和街道面貌保存现状不一,在保护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年代、不同状态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区别对待,从而维护晋商地域性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对于文物保护建筑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构成周边环境历史风貌特征起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在保护过程中要注重外立面“修旧如旧”的原则,保证不改变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内部设施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对已经大面积损坏或不能体现历史风貌特征的仿古建筑进行整饬,尽力使其符合历史风貌的要求。对于完全与周围环境不符的现代建筑进行拆除,根据历史资料恢复历史上该地存在过得历史建筑,或是改变用地性质,将其作为公共空间、通道、设施使用。
4.保护居民利益
在保护过程中,如果为了保护历史建筑将居民全部迁走,周边环境将缺少日常化和生活化,居民与城市生生不息的血脉关系也将被无情隔断。所以在改造过程中,应该有选择的保留一部分居住人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居民加入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改造中来。
(二)利用原则
1.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商业目标结合到一起,可以成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复兴强有力的催化剂,比如威尼斯、周庄、上海新天地,都是依托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经济的典范。我们可以寻找区别其他晋商聚集地的,真正属于乔家堡的历史特征,利用创意产业来提升当地独特的身份和特征。
2.合理的开发与运营管理
乔家大院及周边环境的保护需要多个行业与部门共同配合。首先,应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健全适合当地发展的保护制度,充分发挥多层次的社会保护责任机制;其次,广筹资金,加大投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筹资金,共保、共建、共享历史遗产;最后,以群众为基础,建立公众参与式的保护制度,全面调动群众在历史环境保护中的积极性。在保护过程中,听取公众有关居住、就业、交通等利益诉求。
四、结论
乔家大院及其周边环境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考古价值、美学价值,是晋商文化最真实的体现。在保护过程中应利用乔家堡村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将其建设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的空间范例。
注释:
①西安宣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去与周边环境的保护(ICOMOS第15届大会)[J].文物工作,2005(12):19-21.
②王金平,贾丽娜,王建华.保护历史建筑赖以生存的环境——以祁县乔家堡为例探讨晋商聚落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0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