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500条铁路路线的风华
2021-01-28
当生活一地鸡毛、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总会向往跳出当下、前往世界上的另一个地方,喜爱旅行的人很可能会怀揣环游世界的梦想。当年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第一次完成环游世界的壮举时,用了足足三年时间,而如今,如果全程飞机,只需要51个小时便可以环游世界。
当然,51个小时未免太快,不如飞机与火车相结合,有一家公司便推出这样的“世界环游之旅”服务,在51天内环绕整个北半球,穿越北美、东亚、非洲边缘:从伦敦启程,我们先飞往纽约,再乘坐火车自东向西穿越美国,从美国西海岸乘飞机飞跃太平洋抵达上海之后,沿中国铁路线前往西安再折向北京,接着搭乘国际列车穿越蒙古大草原,进入西伯利亚,途径贝加尔湖、乌拉尔山脉和叶卡捷琳堡,抵达莫斯科,从莫斯科飞往威尼斯之后,搭乘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前往巴黎,驰过英法海底隧道之后便可以返回伦敦。
在这趟旅程中,我们会搭乘若干次国际列车,完成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等横向和纵向的旅行,听起来有些漫长,但铁轨上的时光也正是这趟旅程的精华所在。正如著名旅行作家保罗·索鲁在他写于1975年的著作《火车大巴扎》中所讲:
火车的汽笛声仿佛有种魔力:铁道是个让人无法抗拒的市集,无论地貌怎样,都能沿着完美的平面蜿蜒蛇行;火车的速度会让你的心情为之一振,想喝上两杯的愿望也从来不会落空。坐火车不用受罪,不必因为飞机恐惧症而汗出如浆,不必忍受长途巴士的晕车呕吐,也不会像坐小汽车的乘客那样,窝得双腿麻木。如果火车空间够大,够舒服,你甚至连目的地都不需要,一个角落的位子足矣。你成为旅人了,保持着运动状态,一路沿着铁轨前行而去,好似永远不会到达终点,也无需到达终点。
保罗·索鲁是个地道的火车迷,他曾多次乘坐火车在世界各地游历,也曾经用了一年时间在中国搭火车游遍大江南北。
但对于普通的旅行者来说,想要体验火车旅行的乐趣,应该从何下手了解呢?
热衷旅行的作家萨拉·巴克斯特(Sarah Baxter)为我们带来了世界上的500条铁路路线,萨拉对户外活动的热情伴她穿越亚洲部分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她曾登上过乞力马扎罗山,曾与虎鲸一起浮潜,也曾在双翼飞机的翅膀上行走,并参与过多本《孤独星球》的编写。
在《丈量世界:500条经典铁路路线中的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500 Railroad Journeys)一书中,萨拉带领读者穿越古今、环游世界,用铁路串起历史、人文、国度与季节。
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和开往霍格沃茨的特快专列曾在多少魔法少年的梦中奔驰。
火车:充满浪漫色彩的文艺载体
提到火车和铁路,虽然是冷冰冰的钢铁,却吸引了无数艺术家为之目眩神迷。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就有很多以火车为主要的故事发生地或重要场景:例如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和开往霍格沃茨的特快专列曾在多少魔法少年的梦中奔驰,《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从小迷恋火车,《周渔的火车》带来的是纠缠的情愫,《釜山行》的列车俨然成为令人胆寒的死亡专列,还有徐峥导演的“囧途”系列,人在路上,总离不开火车这种常见的交通工具……
除了影视作品外,火车也是画家和作家们所迷恋的创作源泉,法国画家保罗·塞尚出生在普罗旺斯地区,他非常热爱普罗旺斯的美景和铁路,因为当列车快速移动的时候,风景会变成一片模糊的流体。《丈量世界》中介绍了塞尚最爱的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马赛线(Aix-en-provence-Marseille),如果搭乘火车行驶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和港口城市马赛之间,就会欣赏到沿途的风景变成纯粹的“塞尚风”,并会看到塞尚钟爱的圣维克多山。
再说说小说,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列车谋杀案》可谓无人不晓。东方快车(Orient Express)是最早享誉全球的列车,在那个飞机尚未问世的年代,贵族、外交官和明星们搭乘奢华的东方快车,在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上飞驰而过。这条线路从巴黎出发开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路径慕尼黑、维也纳、布达佩斯和布加勒斯特,全程需68小时。
除了《东方快车谋杀案》之外,很多小说也都有提及这条线路,保罗·索鲁在《火车大巴扎》中也是搭乘这条路线从巴黎前往伊斯坦布尔,他在书中调侃道:“心潮起伏的查泰莱夫人搭乘过它;赫丘力·波洛和詹姆斯·邦德也搭乘过它;格雷厄姆·格林派出笔下一批心中没有信仰的角色,在车厢中逡巡。……最后,我不再去猜为何有这么多作家都把这趟列车设为谋杀案件的密谋场所——从诸多方面来看,这辆东方快车的确能要人命。”待到保罗·索鲁在20世纪70年代搭乘这班列车的时候,原先堪称典范的奢华服务已然不复存在了,连餐车都已经消失了。现在我们已经无缘再搭乘这班列车重走小说之路了,颇为遗憾。
从1920到1950年代,好莱坞采用超级酋长(SuperChief)作为主要的旅行方式以及小说和电影的主题。Amtrak接手后,SuperChief改名为西南酋长号。
更遗憾的还有塞万提斯,这位西班牙著名作家在逝世前甚至没能乘坐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列车。如今幸运的我们可以从马德里搭乘“塞万提斯”号列车前往塞万提斯的出生地埃纳雷斯堡,在这趟30分钟的短途旅程中,衣着华丽的演员会扮演成堂吉诃德、桑丘·潘沙、盲人诗人和塞万提斯的样子,为乘客再现这部经典著作的精彩。
铁轨:不仅贯穿东西,而且连通古今
从艺术作品中回到现实世界,铁路及火车的首要功能是交通运输,是方便我们在不同地域间穿行,虽然不如科幻和武侠作品中的瞬移,但在火车的帮助下,几千公里的距离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朝发夕至。
提到贯穿东西,便不能不提美国的两辆线路:“西南酋长”号列车(Southwest Chief)和加利福尼亚“微风”号列车(California Zephyr),前者从芝加哥到洛杉矶,后者从芝加哥到旧金山,都是连通美国东西的重要线路。将两条线路放在一起讲,还有一重深意在于,这两条线路都有着历史和文化的底蕴,搭乘火车的旅行,也是一趟穿越时空的旅行。
“西南酋长”号从芝加哥出发,横穿美国的中心地带,经过密歇根湖畔、北美大平原、落基山脉、红色岩石地,最后停靠在西海岸的洛杉矶。沿路的风景会让人想起16世纪的西班牙征服者、美国西部牛仔、内战战场、好莱坞取景地。当火车在盖洛普至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段行使时,会穿过纳瓦霍人(Navajo)的土地,纳瓦霍族的导游会上车给旅客讲解这片区域的传说和历史。
而“微风”号的背后则是一部美国西部开拓史。19世纪50年代加利福尼亚遍地是金矿,当时的人们迫切想要修建一条连接大西洋海岸和太平洋海岸的铁路以便运输金矿,但遥远的路途中有无数的高山需要征服,为此,时任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签署了《太平洋铁路法案》,让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联手修建这条横穿东西的铁路线,两家铁路公司克服了重重阻碍,最终于1869年在犹他州合并,将穿越美国之旅从6个月缩短到两周时间。
当现在的游人们乘坐火车穿越不同风景时,他们同时穿越的还有厚重的历史。
英国的横贯铁路(Crossrail)则以更直观的方式连接了现在和过去。横贯铁路是欧洲最大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旨在缓解伦敦的拥堵问题,这条铁路连接了伯克郡的雷丁到埃塞克斯的申菲尔德镇,支线连接了希思罗机场和格林尼治地区的阿贝伍德。由于铁路会穿过伦敦市中心,可以想见修建工作之艰巨,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施工过程同时变成了一场大型的考古挖掘:人们在伦敦金融核心地带金丝雀码头基址的深处发掘了一块5500万年前的琥珀,在皇家橡树区附近发现了一条68000年前的水道和北美野牛化石和现已灭绝的欧洲野牛化石,在伦敦机场附近发掘了中石器时代的工具制造厂,在利物浦街发现了一处埋葬着因大瘟疫和黑死病去世的人的乱葬岗……横贯铁路就是在一处又一处的历史遗迹上载着新的火车滚滚向前。
泰国至缅甸之间的死亡铁路(Death Railway)又以另一种方式铭记在史册之中。这条东南亚铁路线是由战俘在深山密林中凿建出来的,在二战期间,为了跨陆地补给,日本人开始修建从泰国佛统府到缅甸丹彪扎亚的铁路,两地相距415公里,日军强征了20万东南亚劳工参与到铁路建设中,工人每天要忍受饥饿、潮湿和疟疾工作18个小时。这条原计划修建五六年的路线,实际上只用了16个月便竣工了,付出的代价是三分之一的工人在修建过程中丧命,据说每隔数段铁轨之下,都曾有工人的亡魂。而这条死亡铁路,仅仅运行了两年时间。
火车:科技进步的体现,人类智慧的结晶
天堑变通途,靠的是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进步,现如今火车俨然成为高科技的代名词之一。2003年,我国首条高铁线开通,从此我们与家乡的距离不再遥远,国内旅行变得越发便捷;截至2019年,我国高铁线路全长已达35000千米,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全国县城铁路全覆盖。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广州两地,感谢动卧,让我能在下班后赶上火车,次晨起床刚好抵达广州,不需要请假也不需要熬夜,便可以实现南北通勤。
除了高铁之外,我国的多条路线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进步,比如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最高点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搭乘火车从西宁出发一路向西,环绕青海湖北线到格尔木,再穿越昆仑山脉、长江源头沱沱河、可可西里大草原,便来到唐古拉山口,之后一路向下,经过安多县的草原和冰雪覆盖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和675座桥梁之后,便抵达了藏传佛教中心——拉萨。如果继续搭乘青藏铁路延线,经过雅鲁藏布大峡谷,便可以来到日喀则这个距离珠穆朗玛峰最近的站点,这也是接近珠穆朗玛峰最平稳的方式。
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高海拔、永冻层,都给青藏铁路的修建带来诸多困难,以永冻层为例,由于永冻层是常年累月几乎永久冻结的土石层,本身非常脆弱,在铁路建造过程中,工程师在轨道底部的混凝土支柱上建造了高架轨道,并安装了地下管道供应液氮,通过多种方式来保持永冻层的冻结。同时,为了对抗高原反应,火车内部还会持续灌输氧气,每个座位上也配有单独的供氧设施。 如今,想要去西藏朝圣的人们能够日行千里、饱览高原风光,离不开智慧的铁路工程师们。
同样克服了重重自然障碍的线路还有很多,比如在靠近北极的挪威有一条从首都奥斯陆出发前往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铁路,这条线路穿越了欧洲最大的侵蚀平原——哈当厄高原,这是一片完全裸露、鲜有植被的泥沼地,其间布满了湖泊和溪流。考虑到哈当厄高原的海拔、气候、人迹罕至等诸多困难因素,奥斯陆-卑尔根路线足足花了33年时间才全线开通。
科技与智慧并不只是体现在漫长的线路之中,有时短短的路线,也需要巧思,比如香港的打卡圣地之一太平缆车,如今每年仍有400万人乘坐山顶缆车,观赏维多利亚港、九龙半岛和高楼林立的香港。最初的山顶缆车是为了解决在山顶安家置业的富人们的交通问题而开始修建的,1888年正式通车时是亚洲首条缆索铁路,实现了在短短1千米的距离内攀升236米,后来该线路几经变化成为今天的样子,相信每一位乘坐过太平缆车的游客都会对其陡峭的角度印象深刻。
说到科技,还有一个国家不得不提,那就是日本。日本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个高速铁路网,其中第一条铁路是东海道本线(Tokaido Shikansen),连接东京和京都,全程515千米,仅需2.5小时。东海道本线于1964年10月1日开通,10月10日便举办了东京奥运会;目前仍名列世界最快动车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乘坐人次最多的高速铁路,每天有340多辆列车行驶于该线,运载人次达42万余人,最令人深刻的是,日本的列车惊人的准时,即使是如此繁忙的线路,所有的列车平均误差不超过1分钟。
结语:旅程即目的地
从科技的角度来,日本的新干线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从关东到关西也不过几小时的时间,坐过新干线的游客也许会有跟我一样的体会,感觉就像是在东京市内乘坐地铁一样,车内的乘客们就如同从家出发正在通勤前往公司,全然不像是前往另外一个城市,甚至连窗外呼啸而过的富士山都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保罗·索鲁对此有点深恶痛绝,“日本的火车是务实的,冷冰冰的,把人从一个城市运到另一个城市,唯有准时到站才最重要。”对保罗·索鲁这样享受火车旅行的人来说,准时并不是什么美德。
在有的国家,坐火车旅行不过意味着要度过一段焦虑的时间,你会从头到尾都在等着到站;而在另一些国家,坐火车本身也算得上是一次旅行经历,你可以在车上吃饭、睡觉、运动,也可以跟人交谈,或是看看风景。
难得的是,这段话出自《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Riding the Iron Rooster: By Train Through China),这本书是保罗·索鲁在1986年重游中国时所写,毒舌的他一路吐槽各省人民,在从四川前往云南的途中却毫不吝惜溢美之词,称赞慢悠悠的火车之旅才是真正的旅行。
让我们以一条慢悠悠的路线结束吧,这条路线也是非常著名的国际铁路线,从北京经蒙古的乌兰巴托前往俄罗斯的莫斯科,在6天时间里穿越8000千米的广袤地域。2020年的贺岁片《囧妈》便是搭乘了这趟火车,时间之长,甚至消解了徐峥与母亲、与爱人之间积蓄已久的情感矛盾。
保罗·索鲁来中国之前也是搭乘的同一条路线,在没有矛盾需要处理的情况下,他感觉冬日里窗外一成不变的风景,就像一张连着一张的墙纸似的,几乎没有拼接的痕迹。幸好,还有旅客,还有同行的人可以彼此刺探秘密。
正如《丈量世界:500条经典铁路路线中的世界史》中在介绍这条路线时特别提到的:
旅途中最大的乐趣可能源于车内。你可以和邻座旅客交朋友,他们可能是俄罗斯学生、佛教僧侣、中国商人,或是同样爱好火车旅行的朋友。
火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