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的“十三五”
2021-01-28白晓娜
本刊记者 / 白晓娜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加快铁路建设,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及其富裕梦的实现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十三五”时期,铁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强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升装备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铁路安全监管体系,实施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综合治理,联防联控,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因地制宜,不打无准备之战
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发展是关键,人们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是这个道理。在公路、航空、铁路等交通体系中,每种交通体系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铁路的安全、快捷、大运量以及全天候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小的特点,非常适合我国地理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不同,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气候环境比较恶劣,运输的物资大部分是大宗物资,并且运输的距离又比较长,因而铁路运输是非常有优势的。
另外,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不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都需要强大的交通网来支撑,在这个强大的交通网中,铁路运输的主导作用是其它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再就是随着我国多个城市群及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是离不开发达而完善交通网的。
随着我国铁路网的逐步完善,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延伸,使我国各个地区的交通逐渐的便利了起来,特别是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的逐渐成网,还有城际列车的开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的城市圈,它在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实现了地区间人才及物资的快速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带动了城市群及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和共同富裕。
在我国,铁路的发展比较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铁路网比较稀疏,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有些地区,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及西藏自治区还没有实现高铁零的突破,这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招商引资及人才的引进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快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的步伐,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着助力和引擎的作用。
“德州号”组列车在德州东至北京南间运行,每日开行,票价为全程商务座454.5元、一等座244.5元、二等座144.5元。
“十三五” 中国铁路交出满意答卷
“十三五”时期,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先行作用。
1月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铁路“十三五”圆满收官。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复线率由53.5%增长到59.5%,电气化率由61.8%增长到72.8%,“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仅2020年一年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较年初计划增加71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50亿元以上,超过2019年水平;新线投产4933公里,新开工项目20个。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于2020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
到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2.10万公里增长20.9%。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79万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98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3.88万亿元,铁路投资连续十年保持高位运行。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发达高铁网,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4.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以上。中国铁路总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居世界第二和第一;高铁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我们看到的是一批批铁路人在追梦的铿锵旋律中启航,一路向前。
以德州为例:“十三五”以来,德州市共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60多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5%,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创新高。截止到“十三五”末,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30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27.6%,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12.7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实现从德州出发半小时入济、1小时进京、4小时抵达上海。
中国铁路提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口号,担当起扶贫攻坚的重任。
“交通+脱贫”造福民生
一趟趟票价低廉、乘车方便的公益性“慢火车”风雨无阻地穿行于大山深处;一条条高铁飞架在广阔大地上,载着更多人驶入致富“快车道”;一个个无轨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畅通了百姓出行与物流运输的“微循环”;一个个铁路扶贫项目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托起老乡们稳稳的幸福;一列列复工专列、旅游扶贫专列、农产品运输专列精准开行,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产业链稳定赋能……一幅幅幸福民生图景在2020年铁路助力脱贫攻坚坐标轴上留下深深印记,也镌刻下铁路部门举全行业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铿锵步伐。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一年,到2020年底我国要基本消灭贫困,而这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努力。作为掌握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中国铁路主动提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口号,担当起扶贫攻坚的重任。多少偏远山区,因为铁路而有了走出去的机会;多少欠发达地区,因为铁路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八纵八横”的铁路网贯通了东西南北,让全国人民拧成了一股绳。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年来,国铁集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产业扶贫精准发力。为推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铁路部门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产业,充分释放扶贫产业集聚效应。“铁路小镇”扶贫项目、“栾川印象”产品、勉县辣椒产业园、和田县“火车头”系列扶贫项目、原州区净菜分拣包装加工车间……一个个铁路扶贫项目让昔日的贫困村庄释放了新动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引擎。
消费扶贫创新不断。一年来,铁路部门创新思路,完善了线上线下互动、产运销一体化的铁路消费扶贫体系,构建起涵盖铁路出行全过程消费场景的“三网一柜”消费扶贫平台。扶贫产品“进站上车”力度不断加大,全国431个车站(313个高铁站)、2237列客车(1871列高铁动车组)上共设置了2880个扶贫直销店(专区)。
就业扶贫打出“组合拳”。铁路部门落实中央稳就业、保民生决策部署,在发挥运输优势、开行“点对点”直达专列401列、助力贫困劳动力45.4万人返岗复工的同时,拓展铁路企业招录毕业生和劳务工、铁路建设施工、扶贫车间等用工渠道,直接帮扶832个国家级贫困县15万余名贫困人口稳岗拓岗就业增收,其中定点扶贫4县区9749人、湖北省1.03万人、挂牌督战县1.01万人。
“志智双扶”激发“心动力”。面对疫情影响,铁路部门坚持网络培训与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相结合,一年来累计投入培训资金400万元,培训基层干部12338人次、技术人员17745人次,分别为上年的4.4倍与2.1倍,有效激发了致富的内生动力。
“交通+抗疫”大国风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2020年全年,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反复,导致全球供应链不稳定,世界各国停工停产。在中国,疫情一度也给铁路建设、运输带来重重困难。国内铁路企业在快速适应后,积极应对,2020年中国铁路事业仍实现快速发展,路网规模、列车密度和速度等级等多项指标显着提升。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为“流动中国”增添了铁路力量。在这背后,是每位奋斗的铁路人追梦的步伐,是为铁路发展汇聚起的磅礴之力。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铁路人始终坚守岗位,站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保障每名旅客的出行安全,同时,无数的援鄂医疗人员和防疫物资也通过铁路顺利抵达了疫情最严重的湖北,为这场防疫阻击战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担当。
铁路部门精准实行“一日一图”,全面推行电子客票。
援鄂医疗人员和防疫物资也通过铁路顺利抵达疫情最严重的湖北,为这场防疫狙击战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担当。
“交通+科技”创新生活
中国铁路继承了一代代铁路人敢于吃苦的精神,也没有忘记拥抱新时代紧贴新科技。京张铁路“人”字形铁路开拓创新,而如今的京张高铁,更是现在智慧高铁的体现。正如百年京张承载的成长一样,中国铁路力求创新,积极拥抱新技术,铁路部门精准实行“一日一图”,全面推行电子客票,旅客持身份证可在全国2878个高铁和普铁车站“一证通行”,惠及99%以上铁路出行人群。2020有收获,中欧班列一路飞驰、纵横欧亚,战略运输通道作用进一步凸显。一年间,中欧班列共开行1.24万列,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和56%。2020有创新,铁路部门持续推进复兴号系列化动车组研制工作,研制京雄智能动车组,实现京张智能动车组优化提升,完成新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技术提升计划,组织研制高原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全系列动车组全部投入运用。在西南地区,成渝高铁完成提速改造,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按时速350公里运营的高铁,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实现双城生活“说走就走”。
“交通+一带一路”互联互通
在全球面临疫情考验、国际环境变化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着眼我国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一年来,中国铁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中欧班列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心剂”,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运输保障。海外铁路建设扎实推进,铁路“走出去”的步伐愈发沉稳。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双循环更畅通……2020年,中国铁路交上了一份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任务的亮丽答卷。
2020年2月10日,一趟满载43车86标准箱汽车配件的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启程,驶向白俄罗斯明斯克。这是2020年春节后从长三角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因为疫情影响,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中欧班列风笛再次鸣响。自此,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屡创纪录,成为欧亚大陆闪亮的明星。中欧班列攻克难点畅物流,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提供支撑,而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形成无缝衔接,为港口货物通过铁路输送到内地、内地货物通过港口疏散到东南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首向来风雨路,初心如磐谱华章。一份答卷,满是心血。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几乎所有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国民经济大动脉,“十三五”规划迎来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高质量起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铁路部门必将在党中央的坚强带领下,切实肩负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在“十四五”时期再度交出让人民满意的铁路答卷。漫漫征程,唯有奋斗,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旧卷已交,新卷的笔已握手中,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