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音乐中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探析
2021-01-28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1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食粮,很多人都在研究音乐对于人的作用。音乐中体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无论是何种音乐,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音乐,流行音乐是现如今的观众比较喜欢的一种音乐载体,之所以会喜欢,是因为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的精神世界相匹配。音乐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因此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20世纪最受欢迎的台湾女歌手之一的邓丽君,她的作品就深深地体现了这一点,她的歌曲具有浓烈的时代特色,有传统民间文化的烙印在里面。
一、邓丽君音乐形成的环境
作为一代影响海内外的著名音乐人,邓丽君的歌曲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这种几近完美的艺术境界是无法超越的,常常看到各种模仿她的比赛或表演,很多只是模仿到了表面,而非灵魂。邓丽君的演唱特点、风格和艺术造诣与其生产环境和后天努力、境遇是分不开,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概述一下邓丽君音乐风格形成的环境。
1.生活环境
邓丽君于一九五三年出生在台湾云林县褒忠乡龙岩村,祖籍是河北省大名县邓台村,上有三个兄长,排行老四。自幼家境贫寒,但天资聪慧。1966年以一首《采红菱》获得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第一名,荣获了“神童歌手”的称号。1967年从金陵女中休学后加盟唱片公司,开始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歌手。邓丽君生活的时代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台湾相比较于大陆发展较好,这时候恰好是国民党积极推行“北平话”,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台湾从大陆聘请了一大部分的优秀学者赴台任教,正因为如此,邓丽君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并且她本人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吸引,生活在一个的环境之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之后的自己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2.家庭熏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相关的参考文献和一些访谈记录得知,邓丽君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音乐的天赋,经常跟着唱片唱歌,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就能够学会。当其父母发现邓丽君的这一优点外,即使家庭生活很不富裕,但是其目前还是会经常带她去看她所喜欢的黄梅戏,在看戏的过程中,邓丽君被深深地吸引,逐渐对黄梅戏的唱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创新和修改,改后唱起来变得更好了。据邓丽君的哥哥介绍,由于家庭生活的贫困,为了缓解这种贫困,她很小就辍学了,凭借自己的一副好嗓子就进入了歌坛,在歌坛的经历对于邓丽君来说,获得的丰厚收入使得整个家庭的生活都变得不一样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嗓子。
3.自身的努力
当然邓丽君之所以能够形成 独特的音乐与她自身的努力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生活条件差,导致了她从小辍学,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在这条路上,邓丽君付出了努力,在工作当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为了能够创作出更好的歌曲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利用中国优秀的文化,从而开始实践。因为有着前期的积累,因此邓丽君成功极快,刚一开喉,因为自己独特的魅力而吸引了大部分的年轻人,这就是自身努力的结果。[2]
二、邓丽君音乐中的传统民间文化来源
通过对邓丽君从小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身方面的探讨,得知了邓丽君音乐来源的环境,为探索邓丽君音乐中的传统文化来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只有在了解邓丽君音乐独特性的基础上,再来探索其音乐中的传统文化来源。那么邓丽君音乐中的传统民间文化究竟来自哪儿呢?以下便是详细的探讨:
1.源自优秀礼乐文化的熏陶
通过对她的一些成名作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礼乐文化对她的影响。邓丽君虽然在学校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是在她辍学以后,意识到了知识大严重性,于是在空闲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并且灵活运营,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渗透在音乐当中,从而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受欢迎。
2.源自民族民间戏曲的影响
在中华这样优秀的文化氛围中,源自家庭的影响,她从小就对黄梅戏感兴趣,即使在生活条件极其贫困的条件下,她的母亲都会带着她去听戏,从而受到民族民间戏剧的影响,在无意识当中培养她良好的听觉和一定的唱功,凸显了她在音乐方面的天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邓丽君在童年时期还接触了其他的民间戏曲,但是最多的要数黄梅戏,因此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黄梅戏的因素,如把一些黄梅戏的唱法引入到她的流行歌曲当中。[3]
3.源自与他国的沟通与交流
另外,我们根据文化的多样性得知,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而且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特色的,因为每个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在里面,同样也是这些特色才代表乐不同的民族特色。每个国家或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相互之间与之不同的文化,而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或国家会逐渐退出历史,这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对于文化表示的方式由多种多样,像一些简单的头饰也是表现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发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她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发饰,是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邓丽君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女性,所以邓丽君在舞台上上时都会梳着中国特有的发饰,身着旗袍展现在大家面前,向他人展示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这是不容置疑的。另外邓丽君歌声甜美,长相也十分甜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水平,这样的人不仅深受东方人的喜爱,而且也受西方人的喜爱。[4]
为了使得自己的音乐不能因加入了传统文化而变得生硬,于是她自己积极与他国的一些音乐大师进行探讨研究,自己的作品中不仅融入了本国的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而且也加入他国的特色里面,使得一些民间文化特色更浓。
三、邓丽君音乐中传统民间文化体现
邓丽君歌曲的独特艺术风格源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从她出道到她一九九五年的离世,在她一二十年的演唱生涯中,经过相关的数据显示,唱过的歌曲大约有几千首,其艺术生涯凝聚成了民族的和富有时代性的演唱特色,她演唱地每一首歌都经过了她精心细致的打磨。作品中的景、情、人都充满了浓浓的民族特色。作为一名红遍亚洲的歌手,她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有着持久的影响力。
很多人表示,听了她的歌曲感到很甜蜜,有一种比较模糊的但是又很熟悉的东西在里面,经过邓丽君独特的嗓音表达出来,显得音乐更有吸引力。根据本人的研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她的歌曲中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人们十分愿意且乐意去听,以下则是邓丽君音乐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体现。
1.巧用古典诗词
由于从小就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对中华文化也是十分热爱,因此她在歌曲的选择上选择那些具有中国风味和地方特色的歌曲,以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特色的歌曲,在歌词上,巧用古典诗词,给人们营造一个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在她的歌曲当中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如:《在水一方》《欲说还休》《但愿人长久》等这些曲名都是取材于中国一些著名的诗句。通过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相应的特色。
2.借用民族调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听邓丽君的歌曲时,有一种拉家常以及吟诗的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只要是邓丽君从小就接触黄梅戏,借鉴黄梅戏以及其他民间戏曲唱法的影响,将生活中故事映射到歌曲当中,叙述的事情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事情,通过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人们会感到熟悉;而陌生则主要是因为她的歌曲时指向自己的内心,指向自己的性别的,突出了女性的美,具有一定审美,而有的人由于自身的审美能力有限,因此不能发现,也不能意识到,因此感觉到了陌生,但是这正恰恰是民歌魅力的一面。不同的民族都会应该有不同的民歌,都应改造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5]
邓丽君虽然离去我们很多年了,但是她的歌声依然被国内国外的人所喜欢,究其根源,喜欢的不是他的歌曲,而是通过她独特嗓音表现出的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化,这应该才是被喜欢的根源所在。她有一颗爱国之心,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统音乐和戏曲中成长而步入艺术殿堂的。传统文化是她音乐的灵魂,才使得我们如此热爱、喜欢她的歌曲。
四、结语
综上所述,邓丽君音乐的独特魅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生活环境、家庭因素以及自身的因素等,是这些成就了邓丽君音乐的独特魅力。但是其音乐中民间文化来源确实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民间戏曲的影响以及与他国的沟通交流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在音乐中的具体表现中则是古典诗词以及民间的唱法被运用于音乐当中,这是其具体体现。邓丽君音乐中传统文化值得大家去挖掘,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