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合作为年轻癌症妇女生育力保存带来曙光

2021-01-28许新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1期
关键词: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科妇科

文/许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德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向一位德国友人致慰问信并寄去紧缺的口罩等防护用品。这位友人就是北京“长城友谊奖”获得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客座教授、妇科内分泌科荣誉主任阿尔弗雷德·缪克(Alfred O. Mueck)教授。陈市长代表北京市政府和人民感谢他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他在疫情期间做好健康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小小的口罩传递着北京人民的深情厚谊,温暖着缪克教授的心。

缪克教授回信道:昨日我惊喜并且非常荣幸地收到了您寄给我的外科防护口罩以及您那封亲切的来信,这进一步加深了我与中国的友谊。我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客座教授、妇科内分泌科的荣誉主任,与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严松彪教授、妇科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教授进行了密切合作:建立了中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成立了第一个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创办了“中德妇产科学会”等。请允许我向您表达深深的谢意,我一直铭记着中德友谊,并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能在北京再次见到所有的中国朋友!

引进卵巢组织冻存技术

中德之间友谊的这段佳话,缘起2009年,在北京市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支持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作为大会主席,组织了第一届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缪克教授作为国际著名专家,应阮祥燕邀请第一次来华授课,他的演讲主题为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风险。他渊博的学识引起了大会主席阮祥燕的注意,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风险正是妇科内分泌更年期门诊患者最担心的问题。缪克教授领导的德国图宾根大学妇产医院激素与乳腺癌研究实验室,是全球研究激素与乳腺癌最先进的实验室之一。在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支持下,2010年阮祥燕教授去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研究,同时合作研究激素与乳腺癌风险机制。短暂的3个月访学期间,阮祥燕教授争分夺秒、夜以继日,除超额完成激素与乳腺癌合作研究计划外,在实验室管理、教学与临床特色方面也收获颇丰。阮教授勤奋刻苦、挚爱医学、寻求创新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缪克教授导师团队。在阮祥燕访学结束时,缪克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阮教授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期间,充分利用了全部时间,包括很多的周末与夜晚。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有非常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看得出她对医学的极大热爱与激情,具有很强的科学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希望回国后继续合作。”这段经历为此后20项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拉开了序幕。

年轻癌症患者放化疗,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不可逆地损伤了卵巢的功能,导致卵巢功能早衰,失去生殖能力。“如何在女性的生殖力遭受不可逆的损伤(如放化疗)之前对其进行保护”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难题。虽然胚胎冻存技术已日臻成熟,但这方法并不适用于儿童、青春期前女性及未婚女性,卵巢组织冻存及自体再移植技术是最新的生殖力保护方法,可有效对需接受生殖毒性治疗女性的生殖力进行保护。当时,国际上用此技术诞生的婴儿已有数十例,德国具有全球最大、最成熟的卵巢组织冻存库,但在当时的中国这一切还都是空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国际合作20项创新项目

阮祥燕教授在德国访学过程中发现该技术后,向导师缪克教授表达了中国引进该技术的强烈愿望。之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北京市外国专家局、市科委、市卫健委及北京妇产医院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缪克教授鼎力帮助下,2012年阮祥燕教授团队与德国生育力保护团队在中国启动了卵巢组织冻存移植生育力保护项目。2014年阮祥燕教授通过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德国卫生部合作的人才培养项目以英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再赴德学习,期间还自费到欧洲最大的卵巢组织中心冻存库学习各项操作技术和操作规范,此次研学让她掌握了卵巢组织冻存全部核心技术。

2015年1月,德国卵巢组织冻存库专家来华现场检查、指导与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质量标准,经全面核查,完全符合国际卵巢组织冻存库标准,德国专家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颁发了人卵巢组织冻存库合格证书;2015年1月9日,此项目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伦理委员会、新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全体一致通过;2015年1月20日,开始了首例人卵巢组织的临床冻存试验;2016年9月9日,阮祥燕团队联合国际专家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的移植,3个月后移植的卵巢功能恢复正常,这标志着此项技术在中国的成功,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先后进行了报道,患者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卵巢还是原装的好!我觉得移回的不仅仅是个卵巢,是个小太阳,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至今这位患者的卵巢移植已有4年多,功能一直正常,相关报道发表在国际绝经学会的官方期刊Climacteric上。阮祥燕教授团队经过8年的披荆斩棘,2018年11月,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相关项目被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为“重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标志着我国人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在北京妇产医院实现了科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重要转化,成为保护女性生育力与卵巢内分泌功能的临床常规。目前,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已成功冻存300多例卵巢组织,其中10例患者的移植时机成熟,进行了卵巢组织移植手术并且全部成功。

拉贝教授(前排右一)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进行教学会诊

帮助中国建立首个“绝经门诊项目中心”

中国更年期女性超过2.38亿,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意味着1/3的生命将在绝经后度过,绝经相关症状、疾病会对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然而10年前的中国普遍缺乏对更年期女性的规范化、系统化评估与管理及疑难问题的分析处理。阮祥燕教授作为学科创始人,1999年在中国首先建立更年期保健质量保证体系,但更年期相关问题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有时,一个患者需要服用10种以上的药物如骨质疏松的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糖尿病药物,还有癌症幸存者的更年期用药选择等。缪克教授以他具有3个博士学位的多学科渊博知识,定期教学会诊,使北京妇产医院的更年期保健治疗更完善,使中国的患者得到国际前沿的更年期保健服务。2011年中国医院协会与中华医学会联合授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全国首个“绝经门诊项目中心”。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患者60%以上来自全国各地,日门诊量500人次左右。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主席Andrea Genazzani教授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妇科内分泌科”。中心每年为全国培训更年期保健医师200多人次,推动了我国更年期保健与相关疾病诊治的规范化。

之后,缪克教授牵头建立了中德妇产科学会,帮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相继建立门诊微型宫腔镜中心、亚洲首家欧洲认证的国际跨学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并与国际绝经学会、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密切合作,启动更年期及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继续医学教育国际合作项目。鉴于北京妇产医院在国际合作领域的卓越贡献,2018年,科学技术部授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至今,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共有国际客座教授9位,11位国家高端A类人才,其中缪克教授、托马斯·拉贝(Thomas Rabe)教授(《拉贝日记》作者约翰·拉贝嫡孙)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一个科室有两位国际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殊荣,这在中国是首家,也是学科带头人及科室创始人阮祥燕教授团队20多年脚踏实地、努力创新的成果。

缪克教授(右)与阮祥燕教授(左)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实验室做实验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在十余年的合作中,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团队带领中国妇科内分泌与更年期学科逐渐走向国际,连续12年举办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即使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大会仍克服困难,首次创新性地采用互联网直播技术,运用线上直播与现场参会相结合的形式,打破地域限制,让国际学术会议触手可及,线上线下参会近9万人次,惠及全国医学工作者。

阮祥燕教授牵头创建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中国妇科内分泌学分会,任该学会主席;创建中德妇产科学会,任中方副主席,缪克教授任德方主席;创建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官方杂志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中文版(编委会),阮祥燕教授任中文版主编。阮祥燕教授连续被选为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在亚洲是首位;并入选为国际绝经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也是中国第一人。如今,阮祥燕教授负责的内分泌科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50余名,研究生30余人次在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世界大会、国际绝经学会世界大会、欧洲男女绝经学会世界大会上荣获“百名优胜金奖”“最佳壁报奖”等数十项荣誉。阮祥燕教授共发表论文论著300余篇,SCI80余篇,与国际专家一道在生育力保护与保存,激素与乳腺癌风险机制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北京妇产医院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在被聘为首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客座教授和内分泌科荣誉主任之后,缪克教授在每次国际大会上都不忘介绍自己的中国身份。有人曾经和缪克教授开玩笑地说,他是中国妇女之友。他这样说:“尤其能为中国妇女朋友排忧解难,我很自豪。”

猜你喜欢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科妇科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流通借阅数据分析及服务对策研究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内分泌专科与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