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校排名体系的比较与实证分析
2021-01-27李碧静
李 碧 静
(广西财经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评估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
0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流大学建设水平在国家的战略地位愈发明显.许多国家政府和社会都高度重视一流大学的发展,迫切想要了解所在国家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坐标中的地位及其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1].因此,本文以有一定国际地位的4种高校排名体系为研究基础,包括由英国国际教育研究智库提出的QS、由英国媒体《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 THE、由中国上海软科提供的ARWU和由美国期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得出的USNEWS排名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其构成因子,比较4种排名体系的异同及其评价的侧重点,同时辅以中国9所“985工程”高校群和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群的实证分析,试图把复杂问题简化,以明确中国高校未来可能努力的方向.
1 全球高校排名体系的指标分析
全球高校排名体系主要是为了展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在不同维度上的具体情况及其一流高校在国际上的整体水平,得出的排名结果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4种全球高校排名体系对大学综合实力水平分析的标准主要是围绕财政经济竞争力、生源市场和科研市场的竞争力、物质技术竞争力、师资竞争力和毕业生竞争力这几个方面展开[2].
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体系旨在从学术声誉(40.00%)、师均论文引用率(20.00%)、师生比(20.00%)、雇主声誉(10.00%)、国际教师人数(5.00%)和国际学生人数(5.00%)等方面来对大学综合实力进行评价[3];英国THE世界大学排名体系则旨在从教学声誉调查(15.00%)、生师比(4.50%)、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2.25%)、师均博士学位授予数(6.00%)、师均收入(2.25%)、研究声誉调查(18.00%)、师均科研经费(6.00%)、师均科研论文量(6.00%)、研究影响力,即归一化的影响因子(FWCI,30.00%)、国际国内学生比(2.50%)、国际国内教师比(2.50%)、国际合作论文比(2.50%)和师均来自工业界的科研收入(2.50%)等13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上海软科(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主要依据教育质量(Alumni,10.00%)、教职员工中专业奖项的获得情况(Award,20.00%)、研究人员情况(HiCi,20.00%)、研究产出指数(PUB和N&S,20.00%)和人均表现指数(PCP,10.00%)5个指标对各所大学进行综合评分[4];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的一流大学竞争力评价体系则主要是围绕全球研究声誉(12.50%)、区域研究声誉(12.50%)、出版物(10.00%)、图书(2.50%)、会议(2.50%)、归一化引文影响(10.00%)、总论文引用次数(7.50%)、高被引的出版物数量(12.50%)、高被引的出版物比例(10.00%)、国际合作论文(10.00%)、高被引论文数量(5.00%)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占出版物数量的百分比(5.00%)等10多项指标展开[5].
从指标的初步分析结果可知,4种排名体系在指标类别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即每种排名体系都关注高校在教育质量以及研究方面的成就,且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都较大[6].
2 全球高校排名体系的比较分析
由于每种排名体系的侧重点不同,导致每个排名体系所采用的具体指标和权重都存在差别[7].为了进一步明确高校排名的真正差距,首先要对各排名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公因子,将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核心因子,以利于分析判定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明确中国高校今后的努力方向[8].
2.1 探索性因素分析适用性检验
从4种排名体系的指标分析可知,不同排名体系所关注的大学功能不同,因此,必须要先确定各排名体系的衡量参数,见表1.通过SPSS 23.0软件对现有的评价模型作探索性因素分析,为了确保因素分析的顺利进行,也就是使得指标总数 <4,只分析4种排名体系.首先要对现有的7个指标类别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9],剔除相关系数较高的因子,然后选取更有可能影响学校发展的因子做进一步探索性分析.剔除的因子并非不重要,只是因为其可能不是影响一流大学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来源.
表1 2019年4种排名体系的评价指标
2.2 提取综合评价因子
相关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师均值和国际化的相关系数为 -0.968,且当显著性水平为 0.05时,统计检验的相伴概率<0.05,即师均值与国际化显著相关(P=0.032),且为负相关[10].因此可以剔除其中1个因子.本研究将选择国际化作为因子分析中的1个指标.
表2 不同指标间相关系数
除了师均值与国际化2个因子存在相关关系之外[11],还有教师质量与国际化、以及与师均值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先暂时保留教师质量与国际化这2个因子,但为了确保探索性因素分析可以有效进行,必须要对其余因子进一步的筛选.因此,借助SPSS对原始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科研成果所占比例的均值最高,为57.25%,标准差也比较大,为14.50%,所占比例均值最低的后3个指标依次是声望(2.50%)、师均值(2.50%)和社会服务(0.63%).由于在进行第1次筛选过程中,已经将“师均值”指标剔除,所以,经过此次筛选,可以剔除声望和社会服务指标.此时,还有4个指标,分别为教育质量、国际化、科研成果和教师质量.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原则,样本数(需要研究的排名体系总数)高于指标数.因此,本研究将借助《柏林原则》[12](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学排名专家组制定的16项原则)作为辅助标准,以保留这4个指标.在《柏林原则》中提出了排名的指标设计和权重问题的处理方法,即根据相关性与有效性来选择指标,以及尽可能选择产出而非投入的指标来评价[13].基于此,本研究将大学群的排名指标大体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2个类别.投入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师资水平、学科水平和科学创新基地3个二级指标,而产出指标也进一步细化为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毕业生质量、国家声誉和社会声誉5个二级指标.再结合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标准,本研究将师资水平、学科水平、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毕业生质量、国家声誉和社会声誉8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定义为13.13%、11.11%、15.56%、13.33%、20.00%、20.00%、2.22%和4.45%,最后根据原有的指标做进一步的归类,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群辅助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现有的4个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公共因子碎石图[14].由此可见,前面3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变化非常明显,到第3个特征以后,特征值的变化趋势逐渐变得平缓,选择前3个公共因子作为原变量信息描述的关键因子,即这3个因子均是影响大学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
图1 公共因子碎石图
由此可见,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同时提高高校的教师质量、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水平,辅以通过提高国际化程度来增强教师的质量.通过因子分析初始结果可知,其根据因子分析最终结果计算出的变量共同度依次为教育质量(0.985)、科研成果(0.965)、教师质量(0.981)和国际化(0.952).据此可知,全球高校排名体系最为关注高校的教育质量[15].
3 中美一流大学排名的评估实证
3.1 研究样本
在本研究中,中国高校研究样本选择“985工程”中的9所一流大学.其原因在于,在中国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中,“985工程”首批建设的9所大学(简称C9高校)的定位更高、投入力度更大,是中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16].
为了给中国高校在建设一流大学方面提供借鉴,本研究中选择的美国高校样本是常春藤联盟大学(Ivy League Colleges,IVY),这类大学群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其理由如下:从英国教育机构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QS2020)[3]来看,C9高校与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IVY大学差距很大,因此,这类研究型大学群可以作为 C9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标杆”[17].
3.2 中美一流大学排名比较分析
在历年4种体系的排名中,美国高校的排名位次较靠前,且排名变动不大.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是公认的世界顶尖高等学府,在4种排名体系中有优越的排名[18].C9高校中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的一流大学,在排名体系中的排名也较为靠前,甚至远超过IVY大学中的某些院校.但是,仔细研究发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2所院校在4种排名体系中存在着差距,形成二分格局.其原因可能是:北京大学是中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但由于其在理科、工程和计算机等学科门类和专业上的表现相对靠后,因此在 ARWU上的排名相对也比较靠后[19].同时,由于在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数量上略少,所以在科研指向性强的ARWU和USNEWS排名体系中名次靠后,而在工业收入、国际化程度上略优于其他院校[20],所以在THE排名体系中位居第30位;相比于美国一流大学的师生比数值,北京大学的师生比较低,因此其在QS排名体系中的位次会更低一些.清华大学的情况也类似于北京大学.这就初步证实了影响高校在4种体系排名情况的因素包括来自教育质量、教师质量以及科研成果之间的差距[21].
3.2.1 中美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表现
中美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表现(表4),可以通过比较高校生师比、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等3个维度的情况而得出.
表4 中美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表现
在生师比这个维度上,通过比较中美一流大学在4种排名体系中同一年度的总排名,得出高校在师生比这个维度上的差距.有研究表明,总排名数值越小,则其在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中的位置反而越领先[22].由表4可知,中国一流大学总排名数值偏高,9所高校的总排名均值为671,远远高于美国IVY大学联盟中各所高校的总排名(达特茅斯学院除外).由此可见,中国C9高校在生师比这个维度上的表现与美国IVY高校在该维度上的表现存在很大差距.
在教学质量维度上,通过比较THE排名体系中的教学指标,以及USNEWS排名体系的出版物、书和会议指标的总体情况,得出中美高校在教学质量这个维度上的差距.在教学指标得分,统计包括教学声誉调查、生师比和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中国C9高校得分的平均值为55.8分,远低于美国IVY高校在教学指标得分的平均值;在出版物指标上,中国C9高校排名的平均值为77名,稍高于美国IVY高校在这个指标中的平均排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IVY大学联盟中的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在该指标的排名过低,拉低了整体的平均排名;在图书指标上,中国C9高校排名的平均值为485名,而美国IVY高校在该指标的平均排名仅为69名,说明中国C9高校在“出版物”指标中平均排名远远低于美国IVY高校联盟在该指标上的平均排名;在会议指标上,中国C9高校排名的平均值为57名,而美国IVY高校联盟在此指标中表现出的平均水平相对比较差,8所一流大学的平均排名将达320名,则说明中国C9高校在这个指标中的表现优于美国IVY高校联盟在该指标上的表现.基于此,中国C9高校在教学质量这个维度上的表现与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基本一致,中美一流大学均各有2个指标结果优于对方.
在学生质量这个维度上,主要选取的是中美一流大学在ARWU排名体系的获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的校友折合数指标上的表现做出比较.中国C9高校在这项指标的表现一般,其中仅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2所高校实现了零突破,平均得分为2.4分,而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该指标的平均得分为46.3分,相当于中国C9高校平均得分的20倍.
综上所述,在评估教育质量方面的3维度6指标中,中国C9高校与美国IVY高校联盟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表现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可见,在教育质量方面的差距会影响一流大学在4种排名体系的排名情况,同时说明4种排名体系都关注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表现.
3.2.2 中美高校在教师质量方面的表现
中美高校在教师质量方面的总体情况(表5),可以通过比较高校教师的人均收入水平、获奖情况和论文引用水平3个维度的情况分析[23].
表5 中美高校在教师质量方面的表现 单位:分
在教师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个维度上,通过比较THE排名体系中的教学和研究指标来得出中美一流大学在教师人均收入这个维度上的差距.如表5所示,在教学指标中,中国C9高校得分的平均值为55.8分,远低于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该指标上得分的平均值;在研究指标中,中国C9高校得分的平均值是57.4分,同样也远低于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该指标上得分的平均值.由此可见,中国C9高校在教师人均收入水平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远低于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
在教师获奖情况这个维度上,主要比较上海软科ARWU学术排行榜Award指标而得出中美一流大学在获奖情况这个维度上的差距.在 Award指标中,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该指标得分的平均值为53.5分,而中国C9高校每1所高校在该指标的得分均为0分.
在教师论文引用水平这个维度上,主要通过上海软科学术排名体系的HiCi指标来进行比较而得出中美一流高校在该维度上的表现情况.在HiCi指标中,中国 C9高校得分的平均数为20.3分,而美国IVY高校联盟得分的平均数则为46.8分,是中国C9高校在这个指标中得分平均数的2倍以上.由此可以得出,中国C9高校在这个指标中的平均水平与IVY大学联盟在该指标上的表现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综上所述,在评估教师质量方面的3维度4指标中,中国C9高校与美国IVY大学联盟在教师质量方面的表现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可见,在教师质量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一流大学在4种排名体系的排名情况,同时说明4种排名体系都关注高校在教师质量方面的表现.
3.2.3 中美高校在科研成果方面的表现
中美高校在科研成果方面的表现(表6),主要通过比较高校在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协作力和科研卓越程度4个维度上的情况而得出[24].
首先,主要通过比较THE排名体系中的研究指标、ARWU排名体系中的PUB指标得出中美一流高校在科研生产力这个维度上的表现情况.如表6所示,在研究指标中,中国 C9高校得分的平均数为57.4分,而美国IVY高校联盟得分的平均数则为80.1分,明显高于中国 C9高校的平均分;在 PUB指标中,美国IVY高校联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有获得满分的院校,也有分数很低的院校,因此美国IVY高校得分的平均数仅为59.3分,而中国C9高校的得分比较集中,基本上在50.0分左右,所以C9平均数为63.3分,略高于美国IVY高校的得分.由此可见,中国C9高校在科研生产力维度上的平均水平与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表6 中美高校在科研成果方面的表现
在科研影响力这个维度上,选择QS排名体系中的师均论文引用率指标、THE排名体系的FWCI指标和USNEWS体系的归一化引文影响力指标[25]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中美一流大学在科研影响力这个维度上的差距情况.在师均论文引用率指标中,美国IVY高校联盟得分的均值为81.5分,而中国C9高校得分的均值为71.43分,略低于美国IVY高校得分的均值;在FWCI指标中,美国IVY高校联盟的平均得分为98.2分,而中国C9高校的均值则为56.5分,明显低于美国IVY高校联盟的均值;在归一化引文影响力指标中,中国C9高校排名均值为584名,而美国IVY高校联盟的排名均值为39名,因此,美国IVY高校联盟的表现远远优于中国 C9高校在该指标上的表现.由此可以得出,中国C9高校在科研影响力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IVY高校.
在科研协作力维度上,通过比较QS排名体系的学术声誉指标、THE排名体系中反映研究声誉调查的研究指标、USNEW排名体系中的全球研究声誉指标和区域研究声誉指标而得出中美一流大学在科研协作力维度上的差距情况.在学术声誉指标中,中国C9高校得分均值为68.1分,而美国IVY高校联盟得分的均值达到87.6分,比中国C9高校得分均值高;在研究指标中,美国IVY高校的均值为80.1分,而中国C9高校的均值仅为57.4分,低于美国高校的均值;在全球研究声誉指标中,美国 IVY高校联盟的排名的均值为62名,但是中国C9高校的均值达到了232名,因此可知,中国C9高校的表现明显落后于美国IVY高校联盟的表现;在区域研究声誉指标中,美国IVY高校联盟得到的排名均值为83名,而中国 C9高校的均值为194名,正好是美国IVY高校联盟排名均值的2倍,由此可得中国C9高校的表现与美国 IVY高校联盟在该指标上的表现是存在显著差距的.基于此,中国C9高校在科研协作力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落后于美国IVY高校联盟在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
在科研卓越性这个维度上,通过比较ARWU排名体系的N&S指标、USNEWS排名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指标、高被引论文数量占出版物总数的百分比指标、总论文引用次数指标、高被引出版物数量指标以及高被引出版物比例指标得出中美一流大学在科研卓越性这个维度上的表现情况.在N&S指标中,美国IVY高校联盟得分的均值为46.9分,而中国C9高校的均分仅仅为16.7分,明显低于美国IVY高校联盟的均分;在高被引论文数量指标中,中国C9高校的排名均值为137名,美国IVY高校联盟的排名均值则为56名,略优先于中国高校排名的均值;在评估第3个指标时发现,美国IVY高校联盟排名的均值为47名,而中国C9高校的排名均值却为476名,二者之间相差甚远;对于第4个指标,美国IVY高校联盟的排名均值也明显优于中国C9高校的均值;对于第5个指标,美国 IVY高校联盟排名均值是63名,而中国 C9高校在该指标上的均值则是121名,美国 IVY高校联盟的表现略优于中国高校;对于第6个指标,中国 C9高校排名的均值是537名,而美国 IVY高校的排名均值仅为35名,差距显而易见.由此可见,中国C9高校在科研卓越性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较美国IVY大学联盟在这个维度上的平均水平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在评估科研成果方面情况的4维度15指标中,中国C9高校仅在1个指标中的平均水平优于美国IVY高校联盟,说明中国C9高校与美国IVY高校联盟在科研成果方面的表现存在着显著差距.基于此,在科研成果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一流大学在4种排名体系的排名情况,同时说明4种排名体系都关注高校在科研成果方面的表现.
4 结 论
综上分析,4种排名体系在对中美一流大学群的评估结果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但由于QS、THE与ARWU、USNEWS在指标体系构型上的导向不同,而呈现QS与THE、ARWU与USNEWS的排名结果更为相近,但两两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且这4种排名体系都一致关注高校在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成果这3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同时,中国一流大学同美国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来源体现在这3个方面.为此,中国高校未来应重点从提升教育质量、科研成果、教师质量3个方面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