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2021-01-27贾颖妮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华华文东南亚

贾颖妮

2019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表现不俗,老一辈学者笔耕不辍,研究生等新生力量初试牛刀,丰富了研究面向。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总结该年度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学术史、文学史、文学社群、文学现象研究;华文报刊与文学生产研究、影响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本论文援引的文章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偶尔涉及境外的研究成果以作比较。

一、理论探索

黄万华教授致力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多年,他在《“出走”与“走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进程》一文中,认为华人漂洋过海的“出走”和不断走出“中国性”和“本土性”的进程构成海外华文文学的百年历程①:1945年二战结束以前,海外华文文学从“中国性”转向追求“中华性”,开启本土化进程;战后至1970年代,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性”向“中华性”转化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各植“灵根”,自成传统,加速本土化进程;1980年代后,海外华文文学已不再单纯纠结于“中国性” “中华性” “本土性”,而是在兼容并蓄中走向华文文学的新境界。文章视野开阔,史料扎实,能够切实把握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史与文学价值。

青年学者温明明的论文 《从离散到跨国散居——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海外华文文学”》引入族裔散居理论,解读全球化语境中的海外华文文学之新变:跨国散居华人取代传统的离散华人成为创作主体;海外华文文学日渐成为写在家国内外的跨界诗学,展现出混杂美学色彩;海外华文文学正进入后认同时代,文化身份表现出开放、未完成、差异、混杂等特征。②该文准确把脉全球化时代华人兼具“出走”与“回归”的跨国流动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变化。将此文与前面黄万华教授的论文对照阅读,可以看到中国学界对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变化的敏锐洞察。

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颜敏的论文《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通过概念的辨析,提出“华文文学”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思维的转变——从重视多元流动的文学存在到倾向跨区域文学经验的比较分析。③文章指出,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其间包蕴着文学生产机制等复杂问题,对创作、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学界可以选择以媒介为入口来研究这一现象,实现方法论层面的突破,以在世界性视野中重建华文文学研究范式。

郭惠芬的论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思考学科建设的问题。论文提出,从五四至1950年代初,中国籍作者在海外创作的华文作品既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华侨文学”,又属于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华人文学”,但大陆学界笼统地将其归于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忽略了“华侨文学”这一客观存在,相关研究应跨越国家疆域和学科分类的限制,将其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以开拓新视域。④

此外,一些年轻学者就经典建构、文类研究、理论的适切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李洪华、孙慧敏认为,已有世界华文文学史论著,多以地域或国别为界,缺少经典意识和整体观念,导致对作家作品浅表化的罗列分类,因此,应建立华文文学经典的基本框架和价值标准,通过经典的建构来进行文学史重述。⑤袁龙提出构建华文微型小说话语体系的重要资源包括小说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华文微型小说的批评与理论以及时代与媒介的影响;构建的路径包括文本批评以及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⑥王勃认为马华文学既有海外中国文化离散的特质,也有马来西亚文化混杂的元素,居于典型的第三空间,可用第三空间理论来解读。⑦

以上理论文章对丰富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和范式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反映中国学界建构自身话语体系的努力。与此相应,马来西亚学界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评论殿堂。马华旅台学者钟怡雯、陈大为在2019年推出“马华文学批评大系”,收入李有成、陈鹏翔、张锦忠、黄锦树、林建国、张光达、钟怡雯、陈大为、潘碧华、魏月萍、高嘉谦等11 位学者的评论,每位学者的论文单独成卷。钟怡雯在大系的总序中提到,这套大系是为纪念马华文学百年诞辰而编,在编写时有意与此前方修、苗秀、谢川成先后编写的三套大系区隔,凸显马华文学批评殿堂化的趋势以及在方法学、理论应用、批评视野上的进阶。⑧同样为马华文学百年献礼的还有马华本土学者许文荣、孙彦庄主编的《马华文学十四讲》,两位编者在前言中介绍了大陆、台湾、大马和美国的马华文学研究队伍,然后着重推出编者研判的14 个马华文学的重要课题⑨,隐隐然有确立马华本土学派的定位。另外,由熊婷惠、张斯翔、叶福炎编的《异代新声:马华文学与文化研究集稿》收录了留台和留中的马来西亚研究生以及台湾本土研究生的论文,展现了年轻学子的新声,这些论述是学术“新人”对马华文学的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⑩。比较大陆学界和马华学界的理论探索,可以发现两者兴趣点的差异,若能相互交流与吸收,将能极大提升理论建树。

二、学术史、文学史、文学社群、文学现象研究

中国学界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已逾40年,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反思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本年度有3 篇论文分别从学术史、文学杂志、经典论著等角度展开论述。

朱文斌、岳寒飞的论文《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总结了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和经验得失:起步阶段(1979—1989年)面临资源匮乏等困难,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视野较狭窄;拓展阶段(1990—1999年)不断开拓新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作家作品的历史化和经典化,思考学科的独特属性;繁盛阶段(2000年至今)不断扩大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大幅提升。⑪文章总结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成长与收获,也指出了视野不够开阔、理论构建与方法论创新不足等缺陷。

王文艳的论文以小见大,从《华文文学》杂志的变化管窥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文章梳理《华文文学》不同阶段对华文文学研究的贡献:第一阶段(1985—1999年)致力推动作品传播和研究的系统化和深入化,贡献侧重在“知识生产”层面;第二阶段(2000—2009年)转型为纯粹的学术期刊,重视理论建设,贡献侧重在“理论生产”层面;第三阶段(2010—2017年)呈现“国际化”视野,大量刊登境外学者的成果,建构多重对话空间,并推动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在实践层面上的落实。⑫

向忆秋的书评是对经典著作《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的价值阐发。向忆秋认为该著开启了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国别史”研究的先例,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该著发掘了大量新马作家,首度深入论述新马华文文学“本土化”课题,并从文学思潮的演进角度论述新马华文小说百年发展史,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⑬

东南亚华文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议。金进教授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60年代),南下文人对当地文坛影响巨大,其身份认同发生微妙变化;第二阶段(1970—1980年代),资深作家继续创作,本土作家崛起,本位意识滋长;第三阶段(1990年代至今),老中青三代齐聚,新生代创作呈现先锋性。金进认为,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东南亚华文文学一直在“国族认同” “本土意识”与“现代性追求”三重视野中寻找努力方向。⑭张智、寸雪涛认为现有东南亚区域文学史和国别文学史的分期方式存在明显缺陷,其原因在于东南亚文化对高势能区域文化的影响极其有限,也在于我国学界文献掌握和理论研究不足。⑮论文提出了文学史分期的意见和建议,可为学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传统文人官吏的交游结社活动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推动近年来引发学者关注。金进的论文《海外华人社群的分化与维新文人的文学记忆》以晚清驻新总领事黄遵宪在新马地区的创作与生活为讨论对象,探讨黄遵宪如何通过建立文学社团、亲自参与文学创作,与当地文学创作者建立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南洋当地知识分子对晚清政权的认可,并提升南洋华文文学创作水平。论文肯定在弱国无外交的晚清变局之下,黄遵宪赓续中华文脉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弱国的骨气,为之后新马华社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活力。⑯陈琼莲的论文《报刊与文社:近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兴起》认为,左秉隆、黄遵宪、丘菽园等传统文人官吏通过结社汇聚流寓文人,并借文社和报刊的互动推动华文旧体文学以马来亚为中心,向周边国家辐射,并吸引当地作家前来切磋,带来了中国与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内部的文化环流,同时使文学体裁不断完备,初步构建起近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体格局,为20世纪华文文学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⑰陈婵娟的论文《会吟社的创办规制及其影响》⑱和《会贤社的对联创作及其艺术特色》⑲分析了左秉隆在新加坡开办会贤社、会吟社等文会,推行旧体诗文创作的活动,认为此举推动了马华旧文学的发展。

许文荣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分析了对马华文坛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跨界文学团体:香港的友联出版社与马来西亚的天狼星诗社。前者于1954年进军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后者于1974年移师台湾并组建神州诗社。许文荣认为,友联在马来西亚大获成功而神州在台湾黯然收场,其原因在于友联能适应马华场域的惯习,具有经济、社会、文化资本,且行事作风务实谨慎,赢得了官方与民间的信任;而神州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对现实缺乏充分的认知,拥有的资本非常有限,加之行事作风张扬出格,引发官方怀疑和家长不满,最终在内忧外患中分崩离析。⑳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呼跨国越界的时代,文学社群如何有效实现跨国传播,许文荣对友联和神州的比较分析或能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族群、政治、教育问题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重要书写面向,本年度有不少论文就此展开探讨。胡贤林的论文《亲近与疏离: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主体族群形象建构》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对主体族群的建构呈现亲近与疏离的双重形象,当族群关系缓和时,主体族群呈现为异域的近亲和同盟形象,对其中的底层群体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当族群政治紧张时,主体族群呈现为“熟悉的陌生人”的他者形象,彰显出华族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错综纠结。㉑青年学者马峰分析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女作家族群书写的不同:马来西亚虽然标榜多元族群政策,但事实上是马来人至上,华人处于边缘地位,马华女作家的族群书写是隔阂与融合并存;新加坡实行民主的多元民族政策,新华女作家的族群书写表现平等关怀的和睦观;印尼由于种族歧视的阴影仍在,族群书写很少表现种族矛盾,主要书写友族间的情谊。㉒他的另一篇论文则分析了这三个国家女作家的国家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马华女作家表现为对华社与马共议题的反思;新华女作家表现为对社会变迁的追溯;印华女作家表现为对排华暴乱的殇悼㉓。从以上文章可看出东南亚华文文学受制于政治气候和华人的生存处境。

魏明枢的论文《论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的“黑暗时代”》分析印尼1965年“九三0 政变”后,华文教育及华文创作进入“黑暗时代”,但仍有部分作家坚持创作,而且还译介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保存了印尼华族文化传统的火种;及至印尼改革开放后,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逐步复兴,主要体现在华文报刊的创办、印华作协的成立和“三语学校”的崛起。㉔

文化记忆与文化乡愁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文学现象。毛睿的论文以汉宝丽故事从传说到文化记忆的生成过程来探索文学文本与文化记忆、文化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认为,汉丽宝故事之所以能够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记忆,离不开三个要素:文学作品对民间故事的改造、马来西亚华人构建身分认同的迫切需求、华人精英的主动选择。这一案例提示海外华人构建本族群的集体记忆时除了坚持中华属性,还需考量华人在当地的生存状态与文化生态。㉕涂文晖在《南越华文文学的“家”与“国”分离书写》一文中,分析南北越对峙时期(1954—1975年)南越华文作家“家”与“国”分离的精神特征——老移民作家文本中的双重透视反映他们既缅怀故国,又对居住国越南日久生情;本土文艺青年文本中的双重乡愁一个指向中国,另一个指向越南。㉖涂文辉认为,南越华人的这种家国观念撕裂书写,反映了南越华人本土化的必然要求与其不愿屈就这种要求之间的冲突。曾小月、郁叶梅的论文《潮汕图景:泰华散文中的地理叙事》指出,在泰华作家中,潮汕籍华人作家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泰华散文打上了“潮汕图景”的鲜明烙印,“潮汕图景”的美学意义在于借助故乡风物描摹人物性格、通过时空差异渲染作品主题,作家藉此获得个体怀乡与群体记忆的精神汇通。㉗

此外,也有论文就叙事技巧、审美风格、作品载体展开探讨。马峰在《马来西亚华文女作家小说的叙事流变》一文中,比较了不同时代马华女作家叙事技巧的流变:以芸亦尘、融融为代表的老作家追随现实主义的传统叙事;以商晚筠、鞠药如为代表的中生代作家多使用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黎紫书、贺淑芳等年轻女作家则使用多元的后现代叙事技巧,尤其是“酷儿”叙事表现突出。㉘白军芳、孙雅莉从性别意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作品的抒情特征三方面分析新加坡女性文学的柔韧风格,认为其成因在于女性的“卑弱”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品味影响。㉙陆衡以老挝诗人兼画家陈琳为例,探讨他如何借助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以及公众平台格图来实现与东盟各国华人艺术家的诗画互动,认为陈琳的这一模式是对中国诗画同源文化的精神回归,也是海内外同仁共创华语文学艺术的携手合作。㉚

三、华文报刊与文学生产研究、影响研究

东南亚华文文学大多寄生于华文报纸副刊,研究两者的互动颇具意义。厦门大学本年度有2 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华文报刊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一篇是唐文思的《〈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年)》,指导老师是郭惠芬;另一篇是杨柳的《二战后泰华左翼文学思潮研究——以〈全民报〉为例》,指导老师是苏永延。唐文思的论文通过分析《新仰光报》的创办背景及其副刊群的思想内容和特色,从副刊与文学发展的角度探讨这一时期缅华文学的创作面貌以及中外文学对缅华文学的影响,以扎实的史料夯实了这一时期的缅华文学研究。杨柳的论文分析了泰国《全民报》副刊的左翼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所宣扬的左翼思想对泰国社会及华侨的影响,如促进泰华社会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普通大众的关怀等。该文建基于第一手材料之上,拓展了泰华文学的研究领域。郭惠芬和苏永延是长期追踪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学者,通过师生传承,培养了研究的新生力量。

荀青青、刘玉梅的论文《东南亚华文抗战报刊的国内研究综述》㉛从报刊史研究、主题研究、创作特点研究等方面梳理了现有研究文献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分析了东南亚报刊研究不完善、不深入的原因,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中国文学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是中国学界感兴趣的议题,本年度共有6 篇文章探讨这一议题,分别从流派、思潮、文学论争、教材、作家、传播路径等角度切入。

张松建的论文《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以瘂弦、洛夫、管管为个案,通过史料挖掘和文本分析,考察195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作家的影响,并且从新华现代诗的历史语境和话语语境出发,分析这种跨国影响的四个文化政治问题,即本土性、后殖民主义、文化冷战和华语语系论述。㉜

朱崇科的论文《中国现实主义在“南洋”的传承与变异》以方修的鲁迅研究为例,探讨中国现实主义在南洋的生产与变奏。论文指出,方修深受中国现实主义影响,其鲁迅研究强调道德坚守、世界观的先进性,同时注重考证和资料爬梳,但又存在道德偏见与思想简化等不足,表现出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理解的偏见,原因在于他不能及时跟进中国现实主义的复杂流变,同时受困于新加坡文化人的身份,在中、新建交之前不愿过多靠近中国。㉝

贾颖妮的论文《从马华文学论争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探讨1990年代的马华文学论争如何在马华文坛持续发酵,引发黄锦树、林建国这对“烧芭”战友的分道扬镳和潘碧华、许文荣等学者的后续反思;并引发新加坡、文莱等邻国和中国大陆的回响,促进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再度传播与深度传播。㉞

彭贵昌的论文《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统计了马来西亚独中的初中教材《华文》的课文来源,认为从选文数量可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非常有效,从选文风格来看,无论是中国文学作品还是马华本土作品,现实主义风格均占据主流,体现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马华文学风格“再生产”的深远影响。㉟

刘玉梅、姜璐的论文《论郁达夫的抗战思想对东南亚文学的影响》从三方面分析了郁达夫的抗战思想对东南亚文学的深远影响:一是在题材方面引导东南亚作家揭露侵略者罪行,宣扬抗战;二是在文体方面倡导戏剧和诗歌等容易引起大众共鸣的形式;三是在语言方面倡导使用白话文,以便传播抗战思想,激发广大群众的抗战热情。㊱

张经武的论文《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传播的历史脉络与多元路径》系统梳理了有史以来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传播的途径:在古代,主要是朝贡贸易传播与民族迁徙传播;在近现代,主要是华侨华人传播;在当代,则呈现多元传播的特点,主要包括华侨华人传播、口头传播与纸媒传播、影视传播与网络传播、“准媒体”传播等传播路径的多元共存。㊲

此外,苏永延的论文《东南亚华文新文学与共和国文学70年》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共和国文学的内在脉动:在五六十年代冷战格局下,许多作家放弃激进的左翼思想,转而坚守五四传统,并开始追求本土化,与此同时,东南亚华文文学通过从港澳台文学不断吸收养料而维持着与中国文学的一定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东南亚华文文学加强了与大陆文学的交流与融合,大陆文学会影响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品也会登陆大陆文坛。㊳

四、作家作品研究

本年度的作家作品研究依然占据较大比重。其中,马华作家作品研究的成果最为丰硕,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国的华文作家作品亦有所涉及。在马华作家中,黄锦树是引人注目的存在,本年度共有6 篇论文研究他,研究者有海外汉学家罗鹏以及大陆的老中青学者。此外,李永平、黎紫书、商晚筠也是研究的重点对象。

罗鹏的论文《南下:东南亚家园与离散叙事》以鲁迅和黄锦树的同名小说《祝福》为起点,探讨家园与离散问题。论文认为黄锦树《祝福》中的“我”,携带父亲的骨灰回归父亲被禁止入境的故乡吉隆坡,这一故事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旷的空间可能发展成为道路,而道路最终可能发展成新的根源;然而在道路形成之前,只有一个彷徨的空间,即离散的空间,离散者在此空间常被“缺席的故土”与“在场的本地”撕扯。㊴罗鹏的另一篇论文考察了黄锦树小说集《由岛至岛》里的几篇作品,认为这些文本反映了本土与世界以及起源与播撒之间的辩证性紧张关系,挑战了传统的基于国籍、语言、族群的文学分类,提出了关于离散本身性质与局限的重要问题,因此应该把黄锦树的小说作为一个起点以重新思考文学分类。㊵

温明明通过扎实的文本细读,发现黄锦树小说集《雨》在文体实验上的先锋性:叙事上采用“金杯藤”战略,“分化”与“走根”相结合,一个故事“吸取”另一个故事的“养分”,使整部小说集成为“短制长篇”;小说集作品存在内部互文性,文本之间像逃命的红蚂蚁般互相啮咬、彼此抓连,既开创了现代主义美学形式,也抵达了与移民身世相关的抵抗诗学。㊶该文发表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上,可说是对黄锦树经典地位的肯定。

姜安琳、王列耀的论文《黄锦树小说中的中国文人形象》认为黄锦树将中国文人郁达夫、林徽因、章太炎、康有为、鲁迅等纳入小说创作中,其要旨有二:一是把这些中国文人作为影射、观照、反思马华文坛的他者,借此观照马华文学经典缺席、主体性缺乏、中国性泛滥等问题;二是将这些文人抽空为一个可供阐发的象征符号,由此展开重写马华文学史的理论建构。㊷

张思阳认为黄锦树“旧家系列”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展现出乡愁乌托邦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南洋情调与中国元素的融合,反映了马来西亚华人在政治与文化放逐下对于“归乡”的渴望以及对身份认同的焦虑。㊸李婧认为黄锦树小说采用“失踪―寻找”的叙事模式,表现的主题是大马华人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对族群文化的执着追寻;小说的情节设计则是将作者对于马来西亚华人国族身份和族群文化的深度思考,转化为大胆的戏谑和后现代的反讽。㊹

本年度研究李永平的3 篇论文皆出自硕士生或本科生之手,反映出李永平作为经典作家受到批评新生力量的关注。卢军霞以《大河尽头》为例,分析李永平通过对人类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能力的细致描摹,展现雨林自然时空,描摹人类迷乱情欲,凝视作者心灵故乡,带给读者丰富的刺激体验与生命感受。㊺万国欣认为,李永平创作《新侠女图》意在通过创作武侠小说建构自己的文化原乡,借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来实现自己的“精神皈依”。㊻文章详细剖析了李永平如何通过借鉴唐传奇来实现这种中国文化认同。庄泽远、车延宏认为李永平《吉陵春秋》的原乡书写不同于鲁迅的批判和沈从文的美化,开创了虚构梦幻原乡的“乡土抹杀小说”。㊼在处理“恶”的问题上,李永平小说既不强调外界影响,也不加以美化,而是割裂“恶”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归附内心。

朱崇科、洪翠婷的论文《论陈政欣作品中的马华性操练》分析了陈政欣前后期的作品,认为马华性操练在其作品中贯穿始终。论文从马华历史探索、马华现实反思、大马华人身份认同的再确认等三个层面探讨马华性操练㊽。陈政欣是马华文坛的资深作家,笔耕不辍,于2014年获得第13 届马华文学奖,但大陆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硕,此文没有以文学流派来标签化一个作家,而是从文本出发,剖析了陈政欣作品的独特性,丰富了大陆对陈政欣的研究。

钟怡雯的论文《根留南洋——马华文学史地图上的萧遥天》以香港南来文人萧遥天为例,思考香港文学与马华文学之间的因缘,以及1949年后“南来文人”意涵的变化。论文认为,萧遥天的散文杂糅了中国、马来亚与香港的生命体验,提供了迥异于前期南来文人的视野;但中国经验在散文中隐而不提,是时代禁忌使然,萧氏的散文在当时重要的选集中缺席,正印证了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凸显“马华文艺独特性”过分强调“本土”所产生的文学史暴力。㊾

马华女作家是引人注目的群体,本年度既有论述黎紫书、商晚筠、戴小华等知名女作家的论文,也有评论张荃这一鲜为人知的女作家的成果。康春华的论文《黎紫书及其小说:那掷向历史的烟雾弹》从三个层面分析了黎紫书小说的特质:一是以诡谲、魔幻的方式书写家族/国族寓言;二是书写伦理错位与弑父冲动,探寻人性的隐秘之处;三是书写童年创伤、呓语与都市臆想症。作者认为,黎紫书的小说就好比是掷向历史的烟雾弹,在历史迷雾中浮现的是她对于人性幽微处的探索。㊿梁立平的论文《论黎紫书〈余生〉对科学理性的反思》从“除魅”、“去人性化”、人工智能、清理低端人口等四个方面解读《余生》对科学理性的反思,认为这种反思是黎紫书创作的突破,也是她对中外反理性思潮的回应,与作者多年跨区域、跨国度的文化行旅关系密切。[51]王艳芳将戴小华小说《忽如归》的核心意蕴归结为一个“归”字,认为“归”是流浪的身体在故土之爱中的回归,是离散家庭在国族之爱中的回归,是真实自然文风的回归以及大爱情感的唤起。[52]任晓的论文用“他者”理论解读商晚筠的小说《痴女阿莲》,认为主人公阿莲将自己肥胖的肚子看作怀孕,将自己想象为美好女性,迈出主体建构的第一步,折射了“小他者”的功能;而在亲人朋友构成的“大他者”的“众人之镜”下,阿莲成为失语的卑贱者[53]。论文认为商晚筠作品对华人女性问题的深度思考,使之成为马华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马华潮籍女作家张荃在大陆和马来西亚都鲜为人知,在马华文坛也是到2016年才有文史专家李锦宗予以关注。刘文菊的论文《马华潮籍女作家张荃的乡愁情怀》[54]介绍了张荃的生平经历和她作品中的乡愁情怀,具有一定的文史价值。

本年度研究新华作家作品的论文锐减,仅有1篇评流军的论文;研究印华、菲华、泰华作家的论文各一篇,关注的是黄东平、施柳莺、岭南人等较知名的作家。流军是坚守现实主义的新华作家。朱崇科全面分析了流军如何坚守、发展和调试“此时此地”的现实主义及其面临的困境——坚守表现在关注新马现实和和重大历史题材;调试表现在人物塑造突破平面化,追求更符合人性的“中间性”;困境在于精神高度有待提升、书写太过中规中矩而缺乏越轨的笔致,且新华批评道德标准优先、混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风气不利于流军的自我突破。[55]马峰以印尼文代表作家普拉姆迪亚和华文代表作家黄东平为例,分析两者共同呈现的多元化的民族主义,包括荷兰殖民者的欧洲民族主义、印欧混血儿及华印混血儿的籍民民族主义、华侨的中国民族主义以及土著民的本土民族主义,但由于族群归属不同,普拉姆迪亚侧重表现土著民、荷兰人及印欧混血儿,而黄东平偏重于华侨、荷兰人及华印混血儿。[56]论文认为,两位作家在同御外敌的感召下,其国族建构具有超越不同族群的共同倾向,这种民族团结的宗旨对当下的印尼不乏借鉴之处。胡德才多层面分析了菲华作家施柳莺的创作个性:兼顾现实与理想;创造有骨有肉有情有义的文学世界;善于化用中国传统文学意象;细腻中饱含深情,幽婉中带着刚劲。[57]罗荣、刘正忠分析了泰华诗人岭南人诗歌中的文化乡情意识,认为这种文化乡情意识表现为远离故土的漂泊之感、对故土生活的深情怀念和对文化没落的深度焦虑。[58]论文试图藉此考察海外华人面对故土文化时的复杂心态。

本年度的作家作品研究表现出对重点作家的深度开掘和即时追踪,如黄锦树的新作《雨》和李永平的遗作《新侠女图》很快为大陆学者所关注,反映出大陆学界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动态越来越了解,与当地学界有良好的互动与呼应。

五、结语

2019年度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理论探索、晚清文人官吏的文学活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黄锦树作品解读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就地域而言,马华文学备受关注,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华文文学皆有所涉及。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研究生批评力量的汇入,激发了研究的活力。这批新生力量有厦门大学的硕士唐文思、杨柳,暨南大学的硕士姜安琳,中山大学(珠海)的博士梁立平、洪翠婷以及本科生庄泽远、车延宏,广西师范大学的硕士王勃、姜璐、任晓、张思阳,云南大学的硕士罗荣、刘正忠,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卢军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万国欣。这一现象反映出大陆学术建制对学术传承的有力推进,也可看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不再局限于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而是呈扩散趋势,中山大学(珠海)和广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注释:

①黄万华:《“出走”与“走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进程》,《中山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②温明明:《从离散到跨国散居——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海外华文文学”》,《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年第4期。

③颜敏:《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暨南学报》2019年第6期。

④郭惠芬:《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五四时期至1950年代初期中国籍作者的域外华文书写》,《学术月刊》2019年第12期。

⑤李洪华、孙慧敏:《世界华文文学的经典建构与文学史重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3期。

⑥袁龙:《构建华文微型小说话语体系的重要资源与路径》,《邵阳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⑦王勃:《离散与混杂:马华文学研究的第三空间之维》,《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⑧钟怡雯、陈大为主编:《马华文学批评大系》,元智大学中文系2019年版,第Ⅳ页。

⑨许文荣、孙彦庄主编:《马华文学十四讲》,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2019年版,第Ⅱ页。

⑩张锦忠:《新声喧“华”,新人》,熊婷惠、张斯翔、叶福炎编《异代新声:马华文学与文化研究集稿》,中山大学人文研究中心2019年版,第4页。

⑪朱文斌、岳寒飞:《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文艺争鸣》2019年第7期。

⑫王文艳:《〈华文文学〉 (1985—2017)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华文文学》2019年第1期。

⑬向忆秋:《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的学术地位与独特价值——纪念〈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出版20 周年》,《闽台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

⑭金进:《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研究:国族认同、本土意识与现代性追求》,《文艺报》2019年10 月18 日。

⑮张智、寸雪涛:《东南亚文学史分期问题探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

⑯金进:《海外华人社群的分化与维新文人的文学记忆——以晚清驻新总领事黄遵宪的创作生活为讨论对象》,《学术月刊》2019年第12期。

⑰陈琼莲:《报刊与文社:近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兴起》,《东南学术》2019年第2期。

⑱陈婵娟:《会吟社的创办规制及其影响》,《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⑲陈婵娟:《会贤社的对联创作及其艺术特色》,《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⑳许文荣:《文学跨界与场域调适:以神州与友联为个案分析》,《华文文学》2019年第1期。

㉑胡贤林:《亲近与疏离: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主体族群形象建构》,《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㉒马峰:《从华文女作家作品看马、新、印尼的族群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

㉓马峰:《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尼华文女作家的国家忧患意识》,《学术探索》2019年第4期。

㉔魏明枢:《论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的“黑暗时代”》,《嘉应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㉕毛睿:《明朝公主和亲马六甲:马来西亚华人文学书写、文化记忆及身分认同》,《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

㉖涂文晖:《南越华文文学的“家”与“国”分离书写》,《华侨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㉗曾小月、郁叶梅:《潮汕图景:泰华散文中的地理叙事》,《世界文学评论》2019年第1期。

㉘马峰:《马来西亚华文女作家小说的叙事流变》,《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㉙白军芳、孙雅莉:《寻找新加坡女性文学艺术审美发展新路径》,《河北学刊》2019年第3期。

㉚陆衡:《微信与格图——陈琳与东盟各国华人艺术家诗画互动的载体与方式》,《北部湾大学学报》2019年第8期。

㉛荀青青、刘玉梅《东南亚华文抗战报刊的国内研究综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㉜张松建:《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以瘂弦、洛夫、管管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12期。

㉝朱崇科:《中国现实主义在“南洋”的传承与变异——以方修的鲁迅研究为中心》,《文艺论坛》2019年第6期。

㉞贾颖妮:《从马华文学论争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东南学术》2019年第6期。

㉟彭贵昌:《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暨南学报》2019年第10期。

㊱刘玉梅、姜璐:《论郁达夫的抗战思想对东南亚文学的影响——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例》,《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㊲张经武:《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传播的历史脉络与多元路径》,《东岳论丛》2019年第7期。

㊳苏永延:《东南亚华文新文学与共和国文学70年》,《文艺论坛》2019年第6期。

㊴[美]罗鹏(Carlos Rojas):《南下:东南亚家园与离散叙事》,张强译,《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2期。

㊵[美]罗鹏(Carlos Rojas):《文学分类的语言、族群和政治:黄锦树与马华文学》,王振译,《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12期。

㊶温明明:《“金杯藤”与“逃命的红蚂蚁”——论黄锦树小说集〈雨〉的叙事美学》,《文学评论》2019年第4期。

㊷姜安琳、王列耀:《黄锦树小说中的中国文人形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1期。

㊸张思阳:《乡愁乌托邦:黄锦树“旧家系列”小说的“归乡”主题》,《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㊹李婧:《论黄锦树的国族书写:寻找失落的族群文化》,《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33期。

㊺卢军霞《论李永平雨林世界中的感官书写——以长篇小说〈大河尽头〉为中心》,《闽台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

㊻万国欣:《中国文化认同与唐传奇的继承——李永平〈新侠女图〉评析》,《闽台文化研究》2019年第3期。

㊼庄泽远、车延宏:《批判、咏叹与抹杀——比较鲁迅、沈从文等乡土作家与李永平之原乡书写》,《名作欣赏》2019年第21期。

㊽朱崇科、洪翠婷:《论陈政欣作品中的马华性操练》,《文艺争鸣》2019年第3期。

㊾钟怡雯:《根留南洋——马华文学史地图上的萧遥天》,《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2期。

㊿康春华:《黎紫书及其小说:那掷向历史的烟雾弹》,《文艺报》2019年7 月5 日。

[51]梁立平《论黎紫书〈余生〉对科学理性的反思》,《梧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52]王艳芳《“真”的回归与“爱”的唤起——论马华作家戴小华长篇小说〈忽如归〉》,《名作欣赏》2019年第4期。

[53]任晓:《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中的“他者”》,《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54]刘文菊:《马华潮籍女作家张荃的乡愁情怀》,《名作欣赏》2019年第32期。

[55]朱崇科:《书写“此时此地”的坚守、调试与困境——流军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2期。

[56]马峰:《印尼当代文学中的多元民族主义——以普拉姆迪亚和黄东平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57]胡德才:《菲华作家施柳莺文学创作论》,《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58]罗荣、刘正忠:《岭南人诗歌中的文化乡情意识探析》,《戏剧之家》2019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马华华文东南亚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防不胜防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