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住宅隔音措施研究

2021-01-27唐容坤

四川水泥 2021年8期
关键词:噪声控制隔音隔声

唐容坤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8)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地产行业大力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房屋建筑不再简单的成为人们的栖息之地,更是将房屋建筑与人们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功能相结合,形成不断创新和进取的空间环境。其中,建筑噪声在人们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重要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发展和健康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住宅中噪声控制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也充分的表明了建筑住宅的设计工作,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房屋建筑的基本功能,还要从建筑结构的隔音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房屋建筑住宅的整体隔音效果,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贯彻落实。

1 高层住宅噪声的影响及危害

1.1 噪声的影响

近年来,建筑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是用来日常居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中各项功能的需求。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对住宅内部环境的噪声控制指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而且,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人口车辆呈现出急速增长,促使噪声问题更加的突出明显,这不仅影响到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降低实际的居住生活体验。再加上社会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房屋建筑居住环境要求增高,噪声预防和控制工作则更为的重要。

1.2 噪声的危害

现阶段,社会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水环境污染、声环境污染等诸多污染问题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噪声污染问题在高层住宅中的影响和危害更为突出[1]。

1.2.1 居民的听力受损

耳朵是受到噪声影响,产生危害的重要部位。噪声对人体的耳蜗细胞损伤严重,尤其是对感觉细胞造成的损害,甚至是无法再次恢复的。同时,部分严重的噪声污染是会削弱人们的听力,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正规听力矫正治疗,是无法让人们直观的了解到噪声污染对耳朵的损伤。所以,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会忽视这些噪声污染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直至出现了沟通层面的问题,才会主动的去医院就医治疗,影响治疗效果。

1.2.2 对居民睡眠影响

充足的睡眠对人们身体健康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保证人们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先决条件。但同时,噪声问题的存在是会影响到人们的睡眠时间,大部分房屋建筑中的噪声问题,都会导致人们无法在夜间保持这场的休息,甚至部分人是无法入眠的。长此以往,人们的心情和健康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2]。

1.2.3 对人体生理影响

低频噪声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虽然没有普通噪声那么大且那么明显,但也是直接影响到耳骨,让人的交感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人们的血压升高且心跳加速,甚至部分人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经常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烦躁感和易怒感。长此以往,还会噪声神经官能的衰弱,出现失眠问题,更加严重的是会直接影响到孕妇腹中胎儿的健康发育。

2 高层住宅噪声隔音控制措施

2.1 高层住宅周围交通噪声的控制

随着社会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内车流量增大,高架桥的兴建数量增多,与这些高架桥相邻的高层房屋建筑,受到的噪声干扰影响较大,这也是购房用户不愿意选择的房型。因此,针对这类问题中产生的噪声问题,可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规划初期,合理的退让道路红线,种植绿化植物,有效的对道路噪声源进行阻隔。而且,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装修过程中,要注重建筑门窗的气密性,提高建筑门窗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道路噪声的传递,并且在道路噪声控制过程中,要对该道路的车流量进行严格控制,或者在高架桥的两侧位置设置隔音屏障,禁止出现车辆鸣笛现象,有效的控制噪声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3]。

2.2 高层住宅结构电梯的隔音处理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电梯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噪声是建筑噪声的主要来源。《住宅设计规范》中针对起居室不宜与电梯设备紧邻布置,且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影响,起居室需要与电梯设备紧邻布置,就要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和减振措施。住宅电梯的分户墙通常是200mm厚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隔音量为45dB~50dB。为了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提出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以及减少噪声带来的影响,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隔音措施进行处理。常用的噪声控制措施主要有两种:第一,在相邻的墙体结构中增加隔音墙;第二,在隔音墙内部设计增加减振垫板。首先,在电梯井道内部设置隔音墙,这种造成控制方式是不占用户型的使用面积,缺点是实际的施工难度性较大,电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会对墙体结构产生吸附压力,导致安装的锚钉脱落;其次,在起居室的某侧设置上隔音墙,这种噪声控制处理方式的优点是安装简单,经济成本投入较低,但是会占用户型的使用面积,很容易产生纠纷问题。综合分析之后,在高层房屋住宅噪声的控制工作中,最为常用的噪声控制方法是第二种方法[4]。

同时,现有的少部分设计单位,受到开发商经济利益的压力影响,会将电梯井与起卧室紧邻布置。但相应的减震隔声措施却未必能够做到位,这就会产生严重的低频噪声,长期经受低频噪声的影响,居民的内脏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日间噪声超过80dB,夜间噪声超过35dB时,就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这些电梯与卧室紧邻的住宅,在晚间产生的噪声是会达到42dB,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生活,甚至部分人会出现头疼和心慌等不良反应。

此外,在高层住宅的建设施工中,电梯设备也是不容忽视的噪声源,其产生的低噪声频率是在 50Hz以下。由于电梯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的噪音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再加上人耳对低频噪声并不是特别敏感,是很容易在生活中被忽视的。针对这类问题,可以在设计施工阶段进行处理和解决。首先,在设计施工阶段,要严格的执行电梯井不与起卧室紧邻的标准规范。如果需要进行相邻的施工设计,则要采取隔音措施和减振措施,或者直接做成双墙来降低噪声影响。而且,电梯产品的质量也是电梯设备运行的噪声源,再加上施工单位重视电梯设备的安全性,忽视了电梯的质量问题,经常会使用高噪声的产品,并且这部分低频噪声在产生之后,是无法在建筑结构体内进行隔绝处理的,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性。即使是选择了低噪声的电梯产品,但因后期的维护管理不足,也会导致噪声产生。

2.3 高层住宅中楼板结构隔音处理

楼板的撞击声是住宅中主要噪声源。楼板撞击声包括了轻量撞击声和重量撞击声,其中,轻量撞击声主要是指物品掉落到地面上的声音,重量撞击声主要是指小孩子蹦跳和桌椅倒下的声音。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楼板结构的隔音量是在50dB,且在实际的装修之后,增加了木质地板之后,就会是隔音量达到60dB,满足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有效的阻隔了楼板的轻量撞击声。但由于重量撞击声较大,所以为了减少振动向楼下的传递,可以在天花板的吊顶安装方式方面进行转变,即由传统的悬挂固定方式转变为利用弹性材料直接固定在承重墙上,有效的阻断了结构振动所引起的天花板振动,或者直接采用先进的技术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复合楼板、浮筑楼板等等。

第一,针对墙面楼板噪声进行控制处理,可以采用空气声隔音方法。通常情况下,多孔烧结的土砖只要保证砌体的厚度大于240个厚,砂浆的饱满度越高越好,尤其是在电器插座的预留孔周边位置,更要利用砂浆直接填塞密实。同样穿过楼板垂直道与预留套管之间的缝隙,也要利用柔性材料填塞。

第二,针对混凝土地面结构进行噪声控制处理,最为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加隔音垫层,即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设4mm~10mm厚度的减震垫层,再由上面浇灌上4mm~80mm厚度的配筋混凝土垫层,形成“三明治样式的弹性夹心结构”。根据相关噪声阻隔检测可知,有减振隔音垫层的地面结构会比原混凝土楼板结构隔声控制效果好,能够改善18dB~22dB,符合行业标准。这种有效的噪声控制是离不开地面垫层的材质和弹性,降低噪声带来的健康影响。

第三,在混凝土地面上增加隔音垫层之外,还可以在楼板面上铺设弹性面,这种弹性面材料是可以减弱撞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震动,从而起到改善噪声影响的根本目的。撞击声的改善是直接取决于面层材料的,材料的弹性越好,撞击声改善的效果越好。这种噪声控制方法多应用在酒店、宾馆。

第四,在混凝土结构面上铺设木地板,对楼板整体的隔声处理也具有重大作用。如实木地板、复合地板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撞击隔声效果,只要Lpn,w的实测值小于70dB,就满足了建筑住宅的设计技术规范。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精装的建筑住宅都是采用木质地板,说明其起到了较好隔声作用[5]。

第五,除了在面层进行噪声的隔声处理,还可以在下表面位置粘贴阻尼材料,有效的阻隔噪声扩散。相关实验内容表明,在10mm后的混凝土楼板下面贴上25mm厚的由特制橡胶和沥青混合物制作的阻尼板,在此基础上进行抹灰装饰处理。这种噪声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阻隔7dB~10dB的噪声量,满足国家建筑设计的标准要求。但这也需要注意,楼下贴阻尼板材料的方式,虽然可以阻隔楼上房间的噪声,但无法降低房间结构的墙体振动带来的振动噪声,所以楼板隔声量的实际改善是无法超过 10dB的。阻尼板材料是可以应用在建筑住宅的楼板上表面位置进行噪声隔声处理,还可以在这个位置采用吊顶隔声方式。

2.4 高层住宅中卫生间的隔音处理

住宅卫生间是主要的噪声来源,其包含了洗脸盆、水龙头、坐便器、上水管、下水管等结构,这些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尤其是夜晚休息时,其产生的噪声是更加明显的。因此,针对这种噪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在卫生间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上下水管的安装位置要远离主卧和书房等安静空间,且立管的周围要使用隔声板材料进行多层的包装处理,并将各种管道都纳入到管道井中,使用隔声材料进行封堵处理,再利用轻钢龙骨或者轻质砌块进行管道的围砌处理,从而达到降低噪声和防潮的目的;第二,利用低噪声的管道材料和阀门材料,如双层内螺旋排水管道;第三,采用柔性材料连接坐便器和洗脸池,防止产生的噪声会传播到墙体结构和楼板结构;第四,卫生间门与地面之间存在的空隙,就可以使用橡胶条进行空隙的阻隔,减少噪声的传递和扩散,降低噪声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居住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住宅中隔声技术的应用,要在满足国家技术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隔声技术的创新,综合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提高建筑噪声的隔声效果,降低噪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为人们提供舒适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噪声控制隔音隔声
“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水下辐射噪声控制关键技术
浅谈隔声窗作为交通运输噪声控制措施的行政纠纷——基于司法裁判的实证分析
常用楼板隔声材料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测试分析
充满“炫技味”的发烧级耳机 SHURE AONIC 5隔音耳机
高速动车组蜂窝复合板隔声特性试验研究
一种隔声软帘的研制及应用
影响公共建筑隔声性能因素的研究
跟踪导练(二)(4)
视听室隔音处理中核心的一环寻找理想的高品质隔音门
浅谈发动机的噪声问题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