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源县:做实林长制 做活“绿”文章

2021-01-27沂源县自然资源局李宁宁徐纪泉

山东绿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沂源县林长林长制

沂源县自然资源局 李宁宁 徐纪泉

位于鲁中腹地的沂源县,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素有“山东屋脊”之称,森林总面积为113940.35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2.11%。“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园林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山东省森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让这个山环林绕的小城,像一颗绿色的明珠,熠熠生辉。为保护好这片高山林海,沂源县多措并举,做实“林长制”试点改革,做活“绿”文章,为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绿。

管绿,建全林长组织体系

2020年12月27日,沂源县总林长会议召开,县委书记在会上掷地有声地说:“我作为全县总林长,一定带头扛起责任、狠抓落实。生态优势是我县最大的基础优势和后发优势,保护好沂源的生态,就是造福子孙后代,就是对沂源的未来负责……”目前,沂源县林长制体系建设已全部完成,县镇(街道)出台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13个,成立林长制办公室13 个;落实县级林长14人,镇级林长、副林长112 人,村级林长、副林长1268 人。林长制实施以来,建立健全了县级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工作考核办法等各项配套制度;制作并竖立完成县级林长公示牌16 块、镇级林长公示牌52 块、村级林长公示牌180 块;构建起了“职责清、范围明、责任实”的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对森林资源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进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以每500--1000 亩森林为一个网格,把森林管护责任落实到村、落实到人,确保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织严织密了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网。

“当好一方林长,护好一方生态;盘活林业资源,带富一方百姓。当林长,不是简单的冠个名,而是肩负起了一份责任。巡林护林,保护治理,一样都马虎不得……”县级林长对责任区域巡查每年不少于4 次,防火期至少2 次;镇(街道)级林长对责任区域巡查每年不少于6 次,防火期至少3 次;村级林长对责任区域巡查每年不少于8次,防火期至少4 次。

护绿,健全齐抓共管机制

目前,沂源县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634 个;落实一林一员一技一警机制;全县纳入林长制体系的护林员575 人、技术员28 人、警员53 人。加大了执法力度,对毁林开荒、盗伐林木、未经审批使用林地、违法捕猎野生动物、违法采摘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从严查处、从严打击。保证了林长制工作,在沂源落细落小落实。

为保证护绿工作落到实处,该县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成立了4 个督导巡查组,不定期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加大护林员巡查频次和密度,通过增装智慧“天眼”、增配150M 数字通讯系统、更新指挥调度系统等方式,不断强化火情监测,智慧森防能力明显提升。调整充实县级防火队伍4支、117 人,镇、街道森林消防救援队伍180 人,村级护林员575 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森林防火工作,2020年4月,新组建沂源县“战火”森林消防公益救援队,社会救援力量达到5 支、102 人,切实提高森林防灭火能力。同时颁布了《沂源县人民政府禁火令》,签订《禁止野外用火承诺书》3 万余份,举办森林防火专项讲座20 场次,制作宣传标语2100 余幅,推送提示短信10 万余条,出动宣传车辆1000 余台次,营造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群众森林防火意识明显增强。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近年来采取打孔注药、病死木清理、飞机防治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全县森林生态安全。

增绿,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沂源县抓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一契机,牢固树立全域绿化理念,科学合理规划造林任务,集中财力,不断拓宽造林空间,采取造林、管护、封育相结合,强化推进造林绿化力度,2020年度全面完成9.6 万亩“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任务、完成564 个村庄绿化工作,成功创建1个省级、1 个市级森林镇和5 个省级、8 个市级森林村。

同时该县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重点抓好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复绿工作,已完成19处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年度治理任务,昔日的受损山体已旧貌换新颜。更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储备林项目成功落地沂源县,该项目可争取项目资金8 亿元以上。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论证,2021年3月份之前完成实施方案和规划设计编制,2024年之前将完成“林改培”、森林抚育、林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防护道路修建和森林康养等项目建设。

用绿,挖掘林业经济效益

近年来,沂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林业生态与山、水、田、湖、草紧密结合,推动林业生态与全域旅游紧密结合,推动林业生态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大力实施生态赋能行动,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林长制实施方案》确定的3 个方面、13 项重点任务,综合施策、大力发展木材加工、果品储藏加工、种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种养等产业,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绿色资源用好了,就是‘绿色聚宝盆’”沂源县越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自豪地说道。张家坡镇洋三峪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引进特色品种黑乌骨山羊、黑猪、乌骨鸡等产品,大力发展林下特色养殖,带动全村村民发家致富。对他们来说,森林是生态“氧吧”,更是“绿色银行”。

如今,造林绿化与产业扶贫相结合,“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林业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沂源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新机制初步形成,一条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林长制沂源改革新路子将越来越宽广,越来越亮堂!

猜你喜欢

沂源县林长林长制
关于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思考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五项配套制度
岚县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
达川区
我省举办林长制改革专题培训班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全区林长制工作
安徽省林长制条例
严把四关 促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鸡奶奶”的五世同堂
山东省沂源县耕层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