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的西江流域干旱评估

2021-01-27章益棋马明卫张利敏石佳勇

水资源保护 2021年1期
关键词:烈度旱情历时

袁 飞,章益棋,刘 懿,马明卫,张利敏,石佳勇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水循环,导致全球不同尺度水资源重新分配,极端水文事件(水旱灾害)显著增加[1]。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干旱灾害也呈现频发、广发的特点,平均2~3年发生一场严重干旱,并且受旱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干旱频发区域不仅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同时也呈向南方湿润区延伸的趋势[2]。如,云南省自1961年以来干旱次数越来越多,干旱间隔越来越短,2009—2014年是云南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干旱期[3];西南地区在2006年、2009年秋至2010年春连续发生多场极端干旱事件,部分干旱事件重现期甚至超过100年,严重威胁了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准确识别干旱过程、客观评估干旱等级及严重程度,可为干旱防控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参考。

由于干旱形成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根据不同的关注对象,目前学界已发展了100多种干旱指标,其中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4]和标准化干旱指数(standardized index, SI)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干旱指数。常见的SI包括:标准化径流指数(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SRI)[5]、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6-7]、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7-8]等,其中SPI是最杰出的代表。PDSI采用两层“水桶”模型概化模拟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物理机制,但计算过程复杂,时空可比性较差;SI则采用概率分布函数描述变量统计特征,计算简便,时空可比性强,且具有多时间尺度特点。杨礼箫等[9]基于PSDI和SPI对黑河上游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周蕾等[10]利用SPI、PDSI探究中国2001—2010年的干旱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干旱指数在全国及区域上对干旱指示的差异;张林燕等[11]利用VIC模型结合PDSI分析了黄河源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Ma等[12]进一步开发了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standardized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SPDI),同时兼顾PDSI的物理机制和SI的统计优势,弥补二者不足,增强了干旱指数在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性。

本文采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与SPDI耦合,构建物理机制更为完备、时空可比性强的综合干旱指数,进而剖析西江流域历史干旱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评估干旱指数在湿润区的适用性,以期为西江流域旱灾防治和水资源优化调配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和广东,在珠海市注入南海,干流全长2 214 km,流域总面积34.6万km2,占珠江流域70%以上。西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4~20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200~2 200 mm,年平均径流量为2.12万亿m3,水资源丰富。流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是其主要气象灾害之一[13-14]。本文选取西江流域武宣水文站以上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图1),集水面积196 255 km2,位于北纬23°02′~26°77′、东经 102°25′~110°56′,跨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下文简称云南区、广西区、贵州区)。该区域在1962—1963年经历了严重干旱,1984—1992年出现了长达9年的连续干旱,2009年秋至2010年春,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干旱,严重影响流域内的航运、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图1 研究区及水文、气象站点位置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本文收集了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西江流域68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日降水、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风速;从水文年鉴中摘录并整理西江流域12个水文站1961—1989年的逐日流量资料。植被覆被类型资料来源于马里兰大学发布的全球1 km×1 km的土地覆被数据,土壤质地数据来源于美国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水文办公室提供的全球5′×5′土壤质地资料,各类土壤参数依据Cosby等[15]的成果确定。将以上数据分别转换为0.25°×0.25°空间分辨率,作为水文模型的输入数据。此外,还摘录了《中国水旱灾害公报》《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广西卷、贵州卷、云南卷)等年鉴中西江流域1961—2014年期间历史干旱事件,用于验证SPDI在西江流域干旱评估的适用性。受气象数据获取影响,本研究的干旱评估年份仅至2014年,今后将延长数据长度,评估近期干旱演变情势。

2.2 基于VIC模型的SPDI构建

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是基于物理机制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网格尺度的水分循环过程。针对PDSI干旱指标水文分量计算过于概化,本文采用物理机制较强的VIC分布式水文模型代替两层土壤“水桶”模型,以充分考虑土壤、植被和地形等要素的空间变异性,并融合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机制,通过对降雨-径流过程模拟得到网格单元的各项水文参量,最终构建基于VIC模型的SPDI。构建过程主要包括各水文分量和气候适宜降水量的计算、广义极值分布拟合以及标准化处理等3个环节。各水文分量表达式为

QPR=max(wAWC-w0,0)

(1)

RP=wAWC-QPR

(2)

QPL=QPLs+QPLm+QPLu

(3)

QR=max(w-w0,0)

(4)

QL=|min(w-w0),0|

(5)

式中:QPR为可能补水量,mm;RP为可能径流深,mm;QPL为可能失水量,mm;QR为实际补水量,mm;QL为实际失水量,mm;w0、w分别为3层土壤时段初和时段末的总含水量,mm;wAWC为3层土壤的最大有效含水量,mm;QPLs、QPLm、QPLu分别为表层、中层和下层土壤的可能失水量,mm,采用3层蒸发模型分别估算。此外,气候适宜降水量所需的实际蒸散量ET、实际径流深R和可能蒸散量ETP等水文分量则由VIC模型计算。

气候适宜降水量的表达式为

(6)

(7)

本文采用广义极值分布拟合水分偏离d序列,估算相应累积概率分布,对其进行标准正态分布的逆运算,即得到相应的SPDI值,具体公式为

ISPDI=Φ-1[F(x)]

(8)

其中

式中:x为水分偏离d的时间序列;σ、μ、k分别为分布的尺度、位置和形状参数,且σ>0。

本文采用VIC模型输出的0.25°×0.25°网格尺度相关水文变量进行7 d滑动平均预处理,再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以日为时间尺度的ISPDI时间序列。本文构建基于日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相较于月尺度的干旱评估方法,识别的干旱事件频次较高、历时较短,更适合用于捕捉骤发干旱、旱涝急转等时空变化更为迅速的短历时极端事件,对未来干旱监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3 干旱评估方法

根据ISPDI的数值将干旱划分成4个等级:-1

3 结果与分析

3.1 径流过程模拟

采用VIC模型模拟武宣站以上区域1961—2014年的产流过程,采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进行河道汇流演算。图3为武宣站率定期(1969—1979年)和验证期(1980—1989年)的日流量过程线,可见VIC模型模拟的武宣站日流量过程与实测流量过程基本吻合。经统计,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确定性系数(NSE)分别为0.889、0.883,均高于0.85;径流深相对误差(BIAS)为-3.0%、0.9%,均在 ±3%以内。综上,VIC模型在西江流域武宣站以上区域模拟精度较高,满足后续研究需要。

图2 游程理论示意图

3.2 历史干旱事件验证

选取1963年、1991年、2009年和2010年这4个不同年代且干旱较严重的年份作为典型年份,将基于SPDI识别的干旱事件与年鉴记载的干旱事件进行对比,分析SPDI在西江流域的适用性。图4为基于SPDI和游程方法计算的典型年份干旱烈度时空分布,可以看出,1963年1月广西区、贵州区出现短暂冬旱,2月旱情缓解,3月贵州区春旱露头,4月旱情蔓延至全区并持续至5月,6月云南区旱情缓解,其他区旱情持续发展,7月全区旱情缓解,8月贵州区、广西区出现轻度夏旱,9月云南区秋旱露头,10月开始全区旱情完全缓解;1991年4月广西区、贵州区春旱严重,5月旱情虽得到一定缓解,但云南区、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旱情仍持续发展,6月开始旱情基本缓解,8月广西区秋旱露头并持续至9月,10月缓解,12月云南区出现轻度冬旱;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全区发生严重干旱,4月开始旱情基本缓解,7—8月,部分地区又出现轻度干旱。结合年鉴记载的干旱事件(表1)[7-11],以上年份识别的干旱过程均与年鉴记载基本相符;且从烈度强弱及干旱影响的空间范围整体分析,2009—2010年旱情最为严重,其次为1963年和1991年,与年鉴记载2010年西南5省旱情为百年一遇大旱、1991年旱情次于1963年均相符,表明SPDI适用于西江流域的干旱评估,可以进一步分析西江流域历史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a) 率定期(1969—1973年)

(a) 1963年

表1 西江流域典型年份实际旱情记载

3.3 历史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本文统计了西江流域和云南、广西和贵州各分区1961—2014年期间各年干旱频次、历时和烈度,并分析这3个干旱特征变量在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无论是全流域还是各分区,其干旱频次、历时及烈度在年尺度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2009年全流域和各分区的3个干旱特征变量数值在所有年份中最高,尤其以云南区最明显,与年鉴所述2009—2010年发生百年一遇干旱相符合。

(a) 干旱频次

表2 1961—2014年西江流域和各分区干旱特征变量的MK统计值

对西江流域和各分区1961—2014年期间各年干旱事件频次、历时、烈度及各等级干旱事件历时的时间序列进行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全流域轻旱历时的MK统计值大于2.56,通过了置信度为99%的显著性检验,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干旱频次、历时及中旱历时的MK统计值均大于1.96,通过了置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即干旱频次、历时及中旱历时呈增加趋势;干旱烈度通过了置信度为90%的显著性检验,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同理,云南区干旱频次、历时、烈度以及轻旱、中旱历时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重旱历时呈增加趋势;广西区各干旱特征变量无明显变化趋势;贵州区轻旱历时呈显著增加趋势,干旱频次、极旱历时呈增加趋势。根据重旱和极旱历时的统计结果,云南区和贵州区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时间呈增加趋势,广西区无明显变化。

将1961—2014年划分为5个年代际(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4年,分别记为年代际1、2、3、4、5),分别统计全流域和各分区各年代际干旱特征变量的年均值,分析年代际尺度上的干旱演变情势,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西江流域旱情在干旱频次、历时及烈度3个方面变化情势基本一致;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是旱情相对严重的年代,21世纪以来旱情最为严重,具体表现为干旱频次较高、历时较长以及烈度较强;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全流域及各分区的干旱频次、历时、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且21世纪初呈陡增趋势,其中云南区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属旱情最严重地区,贵州区次之、广西区旱情程度最低。

3.4 历史干旱空间变化特征

图7为西江流域1961—2014年干旱事件的年均频次、年均历时的空间分布,可见西江流域大部分区域的年均干旱频次高于2.25次,其中中部偏西地区干旱频次相对偏低,其他地区年均干旱频次均较高(最高达3.11次);54年间西江流域各网格年均干旱频率保持在1.68~3.11次,表明研究区干旱频发。研究区年均干旱历时的空间分布与年均干旱频次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区域年均干旱历时在50 d以上,最高可达68.5 d,即西江流域约13.7%~16.8%的时间受干旱影响。

(a) 干旱频次

(a) 年均干旱频次

图8为1961—2014年期间西江流域平均干旱烈度和最大干旱烈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如图8所示,西江流域中部及西部地区平均干旱烈度相对较高,东部地区则相对较低,但平均烈度数值变化范围较小,表明其空间分布差异性不明显;西江流域中部偏西(贵州西南部)地区的最大干旱烈度最高,西部(云南区)相对较高,东部(广西大部、贵州东南部)地区最低,且其数值变化范围较大,说明最大干旱烈度空间差异性明显。

(a) 平均干旱烈度

4 结 论

a. 采用SPDI识别的历史干旱事件时空变化过程与年鉴记载基本相符,表明SPDI适用于西江流域的干旱监测和评估。

b. 1961—2014年期间西江流域干旱频次、历时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云南区、贵州区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时间呈增加趋势,1960、1980和2000年代属于旱情较严重年代,且21世纪以来西江流域总体呈显著干旱化趋势。

c. 西江流域中部偏西地区年均干旱频次较低,其他地区相对较高;干旱历时空间分布与频次基本一致;最大干旱烈度在流域中部偏西地区较高,其余地区相对较低,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平均干旱烈度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猜你喜欢

烈度旱情历时
基于历史地震数据的地震烈度与人员死亡率相关性研究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仪器地震烈度与宏观地震烈度对比分析
高烈度区域深基坑基坑支护设计
高烈度区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策略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历时九年的星际穿越
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