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应对之策
2021-01-27莫神星
莫神星 张 平
新型城镇化、城镇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然而,当今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国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面临如何绿色发展、如何精细化发展、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如何治理“城市病”的几个重要问题。治理“城市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使命,城镇化绿色发展就是需要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品位。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一场涉及价值理念、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模式的革命。我们要正确处理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这就要科学地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建设与保护关系、速度与质量关系、“面子”与“里子”关系、特色与共性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几种重要辩证关系。
一、如何科学处理城镇物质文明与城镇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一)城镇物质文明与城镇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治理"城市病"的良方。城镇化绿色发展就是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只有构建好生态文明,才能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人们也才能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也随之升高,从而激发城镇创新活力,激发城镇发展潜力,为共建幸福城镇提供了内在动力。只有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也才能构建城镇生态宜居社会,早日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镇社会;最终实现美丽城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续发展的中国梦。
(二)如何科学处理城镇物质文明与城镇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首先,要把生态文明理念与意识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城镇绿色发展与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与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治理“城市病”的良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09-21。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城镇绿色发展需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城镇能源节约与资源集约利用,加强城镇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走“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其次,在城镇经济建设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城镇经济建设及其城镇化发展必然会对资源、能源带来巨大的消耗,使原有城镇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一定破坏,会加剧城镇“经济人”与生态自然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2017年10月。城镇化建设中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使自然向着有利于人类期许的方向发展;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地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等客观规律及规律互相运动的要求;建设绿色环保、景色宜人的宜居城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最后,城镇化的发展要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之内。要以城镇生态文明的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的城镇化盲目过度扩张,膨胀发展的城市,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发展失衡、城镇秩序混乱、需求矛盾加剧以及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等一系列城镇化问题即“城市病”问题,严重影响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城镇经济和城镇社会发展不能超越城镇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城镇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能力具有紧密的辩证关系。城镇经济建设、城镇发展规模应该以城镇土地、生态、自然资源为基础,才能维持城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而任何一个城镇,它的土地、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是有极限的,因而,要求城镇的发展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在保护城镇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扩大城镇的发展规模与发展边际。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动植物的生境会遭到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会打破,有的动植物产生灭顶之灾,会导致一系列生态灾难与环境问题。只有建立健全起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发展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才能确保新型城镇绿色发展的经常性、长远性和有效性。城镇的发展繁荣决不能以破坏城镇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文明的建设提高城镇土地承载能力、人口承载能力、能源承载能力、生态承载能力等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科学处理城镇物质文明与城镇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成为困扰地方政府的难题,在反思中认识到: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城镇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实现二者协调双赢。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辩证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辩证关系
城镇化过程必然会带来人口聚集、产业聚集,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没有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辩证关系,“大兴土木”,“摊大饼”式建设城镇,盲目过度扩张,膨胀发展的城市,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发展失衡、城镇秩序混乱、需求矛盾加剧,以及引发城镇发展的资源紧缺、能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新的问题,也引发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等一系列城镇化问题。从而引发新的生态环境、资源、能源问题,新型城镇应包括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生态体系和文化体系等四个体系,也即需要解决产业体系、居住体系、环境体系和文明体系的辩证关系问题。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辩证关系?
城镇化过程会带来产业聚集、人口聚集与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化处理好产业发展生活与生态的辩证关系。新型城镇化应是坚持绿色发展的城镇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4)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推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必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宜居的“幸福指数”。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憧憬更加迫切,期许高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民生福祉,正像有人所说的,城镇居民过去“盼温饱”小康后“盼环保”;过去“求生存”小康后“求生态”。这就要求我们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把握好、更要科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辩证关系。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应包括绿色低碳生产体系、绿色低碳生活体系、绿色低碳生态体系和绿色低碳文化体系等四个体系,也即需要解决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居住体系、环境体系和生态文明体系的辩证关系问题,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与生态三大体系布局,培养发展起配套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人居,实现“宜业宜商宜居宜游”,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推动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文明化、生态化、低碳化。推动城市发展绿色化,通过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布局,建设生态化城市,提高城市生活空间的宜居度,促进城市空间融合发展。”(5)莫神星、张平:《论以绿色转型发展推动“城市病”治理》,《兰州学刊》 2019年第8期,第94页。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必须发展城镇绿色产业,提高城镇绿色产业聚集力,提高城镇综合实力,实现城镇化的集聚效应。没有绿色产业支撑,就没有创造就业机会的,就没有人口聚集,城镇绿色发展就没有凝聚力,就会出现空城、“鬼城”,还会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还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
三、如何科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科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传统城镇化对自然的态度和认识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将人与自然截然分割和对立,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视自然为“客体”,视为人占领、支配、征服、掠夺、剥削的对象,考虑的是如何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轻视、否定、蔑视、贬低自然的作用;忽视、回避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掠夺式城镇化开发,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的生态系统,导致城镇生态系统功能紊乱,生态平衡破坏;遭受自然界的报复如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泥石流施威、河流发飙。因此,新型城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处理好、调整好、改善好人与自然关系,科学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在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汹涌浪潮之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的人化进程不可加快;由于城镇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均衡,城镇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破坏,导致带来一系列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生物栖息地被侵占、生境缩小与生态多样性的破坏,生态濒危物种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频发,沙尘暴严重。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酸雨、PM2.5严重,雾霾天气、扬尘、沙尘天气时有出现,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城镇化在对待发展与环境问题上,我们要用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6)中共“十八大”报告。;“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且制约着社会生产力;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自然辩证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发展将明显地受到限制。法国作家加里在《天根》一书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是所有生命的根。”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马克思早在130年前就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恩格斯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我们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次结果又取消了。”(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19页。如原苏联在中亚的大规模垦殖,美国对中部大草原的开发,导致了“黑风暴”,中国农牧交错带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造成了大规模的草原沙漠化、荒漠化和沙尘暴。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对自然界的索取,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且也遭到了自然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还晓喻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牧畜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19页。如果保护和优化自然,自然就会造福于人类;人类的灾难与毁灭,且常常是由人类的无知、自私、贪婪造成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2017年10月。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处理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共融共生,和谐共处。城镇化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生态法则来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城镇化才能可持续顺利进行。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城镇化发展转型升级,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四、如何科学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传统城镇化在如何科学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上比较迷糊,没有处理好,“建设性”破坏严重。“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1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传统城镇化在如何科学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上,存在误区,擅长搞形式主义的东西,假绿化、假保护时常见诸报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批评指出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首先,城镇发展中要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12)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09-21。新型城镇化还要保留文脉和历史记忆,让城镇化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以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3)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3月11日。
其次,要处理好新城镇、新城区的建设与旧城区保护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新城镇、新城区的建设与旧城区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风情古镇如周庄、西塘,古街如七宝老街,古村落、名宅老房、古树名木、老树老井,承载着几千年依赖的历史血脉、文化传承和中华气韵,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根系,应该保护好,应代代传承下去。
再次,加强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的生态、生物、游憩、景观效应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建设城市生态廊道,可以整治和优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改善城市景观,为城市营造美好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休憩环境;可以提升土地价值,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能,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最后,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进一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历史文存、保护文化,让城镇成为人类文明、文化的载体,把文化作为城镇的灵魂,以文化彰显城市的底蕴,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
五、如何科学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城镇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镇化是自然演进的城镇发展过程,它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非农产业在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上,日本大城镇化约用了40年,美国用了80年,英国用了一个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
我国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国务院《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左右,但城镇化粗放扩张,产业支撑不足。”(14)国务院:《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7年2月4日。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支持发展小城镇,重点发展大城市,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演变。中国的制度变化由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引导农民进城,再到鼓励支持农民进城。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新型城镇化要摆脱传统城镇化只追求速度与数量,忽略质量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要科学处理好城镇化的速度与效益、质量的辩证关系。
首先,新型城镇化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城镇化速度。1978年中国城镇化恢复发展,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平均以1%的速度增长,等于每年造了一个大上海。1949年城镇化率为10.60%,2019年为60.60%,提高了50%。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84843万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1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
其次,不要盲目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发展与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16)[宋]苏洵:《上田枢密书》。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综合性的巨大“工程”,是一项伟大事业,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不顾实际一哄而上;急于求成,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大跃进”城镇化,往往欲速而不达;而应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要摆脱传统城镇化只追求速度与数量,忽略提升质量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下表。
2000—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单位:%)
再次,推动城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这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如何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质量非常重要,未来城镇化的速度应该是有质量的速度、有质量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在城镇发展时,“虚火”“虚热”很旺;过量发展,过度发展,粗放扩张,超前发展,求大求快、盲目扩展;去掉城镇化的“虚火”“虚热”,稳步推进有质量的城镇化。
又次,推动城镇精细治理与城镇精细化发展,克服“城市病”。要推动城镇精细治理,以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慢工出巧匠”,要以工匠精神推动城镇精细化发展,提高城镇发展品位,克服“贵族化”城镇化、“病态城镇化”倾向,克服“城市病”。
最后,新型城镇化发展既要着眼当前,更要放眼未来。在处理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时,要考量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是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城镇发展着眼当前利益和福祉的同时,也该对未来的、长远的、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更多的考虑。
六、如何科学处理好特色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特色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许多地方传统城镇化没有科学处理好特色与共性、差异性与趋同性的辩证关系,传统城镇化盲目西化,缺少中国特色;“千城一面”、“百镇一孔”,缺乏形态多样性;大而全、小而全,缺乏特色;缺少地域风貌、地方元素和民族特点。“文化传承,彰显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17)《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特色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关键在于特色,要根据特色的地理环境、特色的地域风貌、特色的承载能力、特色的资源、特色的能源、特色的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情进行特色的规划与布局,依山傍水,发展特色的产业、特色的旅游、特色的民居民宿等等。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特色与共性的辩证关系,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要利用生态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各具特色,彰显个性,不应当是“百城一面”、“千镇一孔”;根据传统和优势,“一镇一品”,发展和建设好“特色小镇”。贵州、云南、四川、西藏、青海、广西、湖南、湖北等高原、山地多,要宜因地制宜,可以依山就势,顺势而为,建设山地城镇,建设推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改变传统的用地方式,坚持保护耕地的红线;实现土地高效利用。未来城镇发展要创新土地利用制度,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山地城镇化,特别是西部山区城镇化“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真正能做到生态环境优美、土地资源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城镇。
七、如何科学处理好城镇、城市与城市群的辩证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城镇、城市与城市群的辩证关系
传统城镇化没有科学处理好城镇、城市与城市群的辩证关系,有时候政策模糊,有时候抵牾,发展路径不清,发展目标上产生困境。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城镇、城市与城市群的辩证关系,如何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如何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传统城镇化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在城镇化整体布局上,缺乏有效措施和调控机制;还存在着地区发展失衡;小城镇发展无序,大城市过度膨胀、人口过度集聚,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城市之间、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群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这些都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18)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城镇、城市与城市群的辩证关系?
从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城镇化布局主体形态经历了小城镇、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等三次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不是盲目造新城,也不是“开发新区”盲目扩张。
首先,优化城镇与城市规模结构,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格局。立足长远,科学处理好城镇、城市与城市群的辩证关系,优化城镇规模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生产力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交通、资源、能源、环境的矛盾。“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19)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增强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其次,有序撤县设市,不是一股脑跟风“县改市”“县改区”。恰当与有序撤县设市,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降低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减轻大城市压力,为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城市载体;有利于推动优质资源向中小城市集聚;有利于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但撤县设市不能不顾城镇化的阶段和水平,赶时髦,一股脑跟风“县改市”“县改区”,否则会带来“过度城镇化”产生的许多后续的社会问题。
再次,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间布局。新型城镇化要考虑人口在大中小城市之间怎么优化布局,城乡之间怎么优化布局。处理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要 “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2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统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明确城市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强城市群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的衔接,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
又次,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处理好城镇、城市与城市群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辩证关系,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科学合理、比例协调的城镇体系,促进城市群治理现代化。科学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发展比例和发展定位,“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要走“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并举”“城市群(城市圈、带)区域内协调发展”之路,发挥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把发展中小城镇和特色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特色和亮点。
最后,建立和健全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创新城市群治理模式和管理机制,重点破除行政性垄断与地方性壁垒,促进城市群治理能力现代化。签订城市群内“城市合作协议”式的行政契约,如《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推动城市群互动协调发展。“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建立城市群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城市群内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城市群内资源与能源,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群内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处置的合作与污染治理工作的联控、联防与联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效能。
八、如何科学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一些地区没有处理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关系。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2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关系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乡村振兴需要借助城镇化的力量,乡村振兴可助力城镇化的发展。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和城镇化绿色发展也可推动“城市病”的解决。“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26)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9-26。新型城镇化要与乡村振兴双向推动,融合发展,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互为动力,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要科学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注重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互动发展,加强城镇产业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不是“城乡一样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27)《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新型城镇化也不是简单地“化”掉农村,消灭农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加强城镇市场建设,加强城镇公共服务,永葆新农村、新城镇的生机活力;让农村面貌“新起来”,农村景观“亮起来”,农村交通“快起来”,农村居住“宽起来”,农民生活“嗨起来”,在沐浴现代化新农村的阳光中,回忆田园牧歌式的童年美好;使农村村民与城镇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发展成果,努力构建互补互惠的城乡产业格局。
新型城镇化不是把城乡撕裂、市民与农民割裂,而是更应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重塑城乡关系、城乡统筹规划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努力营造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交融共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获得感、宜居感和幸福感。
九、如何科学处理好城镇的“面子”与“里子”的辩证关系
(一)科学处理好城镇的“面子”与“里子”的辩证关系
城镇的高楼大厦、工厂林立、大园区、大型工程、宽阔的马路、大广场等体现的就是城市建设的“面子”,城镇的地下空间、地下管道铺设、排污设施等是城市建设的“里子”。许多城市重视和擅长搞“面子工程”,装“雅面子”,如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汝城县城仅修建“爱莲广场”,就花了4800余万元。该城市“面子”与“里子”的巨大反差,原县委书记因为举债修建“面子工程”被巡视组发现,被免职。有“绿漆刷山”的假“绿化”,公路两旁建“遮羞墙”,栽钢树的掩饰;“里子”没做扎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急功近利,井盖下、雨箅子下污水溢出,井盖伤人,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护城河下,往往更需要去守护。几乎每年春夏时节,全国各地暴雨频繁来袭,逢雨必涝、内涝频现,频现“城市看海”模式,很多城市每逢遇暴雨,严重内涝,城市变成“沼泽泽国”,马路变“运河”,使得城市陷入瘫痪。2020年6月强降雨导致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东南部地区多个城市出现内涝,形成“水乡汪洋”,南昌、柳州、杭州、宜昌等多座城市因暴雨出现严重内涝,城市的运行陷入瘫痪之中,导致一场严重的天灾人祸。
(二)如何科学处理好城镇的“面子”与“里子”的辩证关系?
城镇的“面子”和“里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既要“面子”光彩、好看,更要“里子”实用、实在。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不能重“面子”轻“里子”。科学处理好城镇的“面子”与“里子”的辩证关系,有效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首先,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设施不断完善。要切实搞好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维护,为城市的正常运转提供硬件保障,综合治理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城市发展的难题与困境,我们的城市就会变得更宜居、更人文、更温暖。其次,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少老旧城区地下管网运行现状堪忧,地下排水管网老化,城市排水系统落后。没有“地下综合管廊”,修铺设电力、广播电视、网络通信、修暖气、煤气、水管等,地面挖开,费时费力,交通阻塞。“地下综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热力、燃气、给水、排水、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它包括“干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以保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得到规范运营维护。积极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2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2015年10月11日。城镇的硬化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过度工程化极易导致内涝。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努力修复城镇水生态。通过仿造生态,把雨水收集、蓄起来,涵养城镇水资源,再通过地下排水设施来解决内涝问题。积极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最后,加强落实地方政府的“里子”责任的考核。要让城市发展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就要加强落实地方政府的“里子”责任的考核。城镇建设的理念偏差也是产生城镇问题的原因之一,许多城市发展有个通病:城镇建设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装潢门面。因此,必须加强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考核。“对涉及民生和城市安全的城市管网、供水、节水、排水防涝、防洪、污水垃圾处理、消防及道路交通等重点项目纳入城市人民政府考核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城市予以表彰奖励;对质量评价不合格、发生重大事故的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限期整改,依法追究相关责任。”(2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2013年9月6日。
科学处理好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中的辩证关系的应对之策
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出现新动向和新挑战,正确认识与推动中国城镇化、城镇治理现代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着力于提高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
一、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30)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要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在推进城市绿色治理、建设生态宜居城镇和城镇现代化的作用和地位,要充分认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正确认识与推动中国城镇化、城镇治理现代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确立城镇化绿色发展、城镇绿色治理在国家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作用和地位;城镇生态文明体系在国家生态文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厘定和阐明城镇化的基本问题,即为城镇化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法与过程和治理评价等要素及其关联。著名的环境法学家蔡守秋教授认为,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根,以人与和谐为魂”。
二、构建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科学的制度体系
要比较和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经验,总结和归纳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的战略、政策与法律制度;探讨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的原则,要研究制定和完善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制度规则,设计和安排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的制度、机制和路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与衔接,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城镇化的生态化、城镇化改革提供参考和根据。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走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需要不断完善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确定城市绿色治理具体举措,构建系统完备完善、科学规范的城镇化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与运行有效的具体的机制保障体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等破解城镇化难题,应通过完善土地利用制度与机制、创新投融资制度与机制、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与机制等,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科学的制度与机制保障。
健全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考核评价制度与机制。“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3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经营城市,提升城市功能,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治理创新、科技创新,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促进城镇化向低碳、环保、绿色、宜居方向健康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宜居城镇建设的协调共赢。
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出现新动向和新挑战,正确认识与推动中国城镇化、城镇治理现代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着力于提高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在新型城镇化中坚持不懈地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双赢,实现城镇化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型城镇的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走城镇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促进城镇化向低碳、环保、绿色、宜居方向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镇发展目标。
三、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需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有关城市生态调控决策支持系统,为城市规划、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支持和知识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要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城镇化发展不仅仅是城镇经济问题,我国城镇化绿色发展,致力于创造一个绿色、低碳、和谐、宜业、宜商、宜居的城镇社会环境,改善城镇营商环境;改善城镇人民的生活品位与质量;提供良好的、宜居的生态环境,提高城镇人民的健康水平。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走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需要不断完善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确定城市治理具体举措,构建完善的、科学的制度体系与具体的机制保障体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等破解城镇化难题,应通过完善土地利用制度与机制、创新投融资制度与机制、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与机制等,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科学的制度与机制保障。
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治理
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治理创新、科技创新,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促进城镇化向低碳、环保、绿色、宜居方向健康发展,“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3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16。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要加强城镇科学管理和城镇综合治理。要创新发展思维,推进绿色行政与绿色治理,把绿色发展贯穿于新型城镇建设管理全过程;贯穿于绿色规划、绿色决策、绿色评估、绿色考核、绿色金融、绿色治理整个过程之中,大力提高新型城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五、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需要发展方式绿色化
新型城镇化要促进城镇经济增长同时转变城镇经济发展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3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城镇绿色低碳发展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能和效益,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而又能泽被子孙。在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生产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推动“智慧制造”;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道路,要以新型城镇化的绿色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新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城镇绿色工业、低碳现代工业、农业、商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向低碳环保、绿色宜居方向发展。新型城镇化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坚持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应是可持续的城镇化。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引领,坚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本理念,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新型城镇的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强绿色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习近平指出: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3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六、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需要生活方式绿色化
加快推动城镇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一方面不仅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可以为建设城镇生态文明和美丽宜居城镇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减排。《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35)《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2015年11月16日,环保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36)环保部:《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2015年11月16日。。“减少资源严重浪费与过度消费现象,遏制攀比性、炫耀性、浪费性行为日益增长,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37)环保部:《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2015年11月16日。
新型城镇化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支撑。强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加快向绿色转变,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为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贡献力量。”(38)环保部:《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2015年11月16日。以推动城镇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为抓手,从城镇居民的衣、食、住、行、玩、游入手,大力推动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和生态化,大力规范和积极引导城镇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树立低碳消费新理念、新时尚,形成绿色消费模式;树立以节约资源为荣、以浪费能源与资源为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为耻的生态文明消费观;以攀比消费、过度消费、奢靡消费为耻;践行绿色低碳消费,做节能降耗减排的“生态人”“低碳人”,共同维护、保护城镇生态宜居环境。
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绿色消费,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化。崇尚理性消费、科学消费、节俭消费、文明消费、适度消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完善鼓励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建立完整的、系统的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科学文明、充满活力、富有生活情趣和生态理性的生活新方式。
加强生态环境道德建设,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引导公众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使绿色生活、勤俭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习惯。”(39)环保部:《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2015年11月16日。一切生活、消费行为,应使消费文明化、无害化、适量化,应当有利于节约使用和再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要通过各级环保部门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结 语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是城镇化不得不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一个必然选择。以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为核心,以新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本理念,促进新型城镇的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城镇绿色工业、低碳现代工业。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治理模式的革命。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特色小镇、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镇治理现代化,实现“生产高效、生活幸福、生态宜居”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