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分析
2021-01-27董家延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
董家延 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
当前,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加,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然而,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由于国际贸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各国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使得国际冲突更为严重。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的利得不同,所以,想要有效解决国际贸易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应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并灵活运用环境成本内在化。
一、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国际贸易的开展不管给社会带来了多少财富,对环境是有利还是不利,它多多少少都会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国际贸易增加的同时,财富也会随之增加,那么,环境破坏与所增加的社会财富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果每增加一单位国际贸易量所增加的社会财富是MTB,也就是国际贸易的边际效益就为MTB。如果用一条曲线来表示边际效益曲线,那么当每增加一单位的国际贸易量,边际收益曲线呈现出递减趋势时,就说明每增加一单位的国际贸易量所带来的社会财富就会越来越少[1]。由于对贸易产品进行生产与消费会给国际环境造成污染,那么为了更好的治理环境污染,如果每增加一单位的国际贸易量所增加的环境污染成本为MAC,也就是说边际减污成本为MAC。若国际贸易量持续增加到一定量Q时,它的效应为零,那么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将不会给社会带来财富。若国际贸易量持续增加,将会给社会带来负效应,因为这样它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剧了全球环境的恶化,以至于没有办法治理,使生态失去衡。从边际减污成本曲线(MAC)可以看出,当国际贸易量不多时,环境污染也会随之减少,那么治理每单位环境污染所需的成本就较少。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增加,治理环境污染也就更加困难,治理每单位污染所花费的成本就会上升,这充分体现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例如起初在治理环境污染时,相关人员只需要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治理,所需的成本就较低,然而随着污染的不断增加,可能会需要使用一些昂贵的设备以及高科技来治理环境污染,以致于单位减污成本较高[2]。如果污染减少到一定程度后,想要继续降低污染就要花费昂贵的代价。当MTB=MAC时,这时候边际减污成本等于每增加一单位的国际贸易量的国际贸易边际收益,也就是说在这时国际贸易给人们带来的社会财富最大。当MAC>MTB时,每增加一单位的国际贸易量的国际贸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减污成本,也就是说这时候国际贸易给人们带来的净收益不是最大,当MAC<MTB时,每增加一单位的国际贸易量的国际贸易边际收益要大于边际减污成本,也就是说这时候国际贸易给人们带来的净收益也不是最大。
二、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国际冲突表现
从表面上来看,国际贸易的参与国都能够从其中获得利益,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使得发达国家占有绝大部分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同时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带来了极大污染[3]。因此,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国际冲突使得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了贸易扩张的最大受益者,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状态,成为了国际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国际贸易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国际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
环境政策与国际贸易政策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与国际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由于各个国家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其在处理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所处的立场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国际贸易能够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会利用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政策来引进外资并且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一些发达国家依靠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故意对国际的环境标准进行提升,提高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不能够进入国际市场,或者只能对初级产品以及污染滞留产品进行出口[4]。在新贸易理论的指导下,这种新贸易方式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更有利于其发挥自身优势,并利用环境政策与贸易政策之间的冲突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
(二)环境保护与竞争优势的冲突
国际贸易环境问题属于世界性问题,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对环境进行保护,然而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具有局限性,环保技术也比较落后,发达国家本应该将其所掌握的新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分享,来加强对全球环境的保护,但是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掌握这些先进技术能够使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因此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自身的利益,不愿与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的共享。共享与推广先进技术一般来说与高效低耗没有关系,但是,发达国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产业一般都是即将要被他们自己淘汰的技术与产业,或者是效率低高能耗的污染产业。
(三)资源保护与环境剥削的冲突
存在于环境剥削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冲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污染转移,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更好的解决本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将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以及肥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去,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是生态掠夺,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技术以及资金方面占据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疯狂的生态掠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出口一些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及自然资源,进而导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大大超过了本国的地理承受能力,进而使本国生态失去衡,如果继续过度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将会在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以及贸易条件[5]。此外,由于地球物种大多存在于南方国家,发达国家不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并不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限制很多物种进行国际贸易。然而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与资金援助方面,发达国家只会逃避责任。
(四)绿色贸易与绿色壁垒的冲突
想要推动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实施合理的环境措施,随着贸易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其也为发展国际贸易创造了一些机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逐渐推广了一些绿色技术,如环保工程、无污染工程以及生态工程等,大力推进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建设,推动“生态产业群体”发展。发达国家纷纷对绿色产品进行生产营销,以此来减少国际贸易对国际环境的破坏,从而能够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许多国家政府对其进行效仿,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从而希望在未来的国际绿色市场上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参与到了“绿色革命”中来,大大加强了环境保护,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6]。但是,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社会矛盾较多,并且具有较低的发展水平,再加上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所以,在发展绿色产业方面起步较晚,存在着劣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绿色贸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三、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国际协调
贸易环境问题的协调归根到底是解决两个问题。如何将贸易环境成本内在化以及防止贸易环境加速恶化,是解决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环境措施
1.环境补贴与环境税
有环境学家指出,生态税或者环境税能够使环境成本消除,进而使得环境资源中的比较优势得以实现。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将这一原理付诸实践,进而提出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这一原则指出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只要其对贸易环境造成了损失,就要承担一定的成本。这样对于转移污染工业以及生产污染滞留产品都具有约束作用。环境补贴本身是指一种负向税收。为了保护全球环境,实行环境税的征收,那么对于那些积极保护环境企业及其产品进行财政补贴或者税收减免,同样在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实行环境补贴来对全球环境进行保护,是政府干预解决竞争力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方式,特别是相对于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的生产者来说,本国的生产者仍然处于劣势时,该国政府就会对生产者进行环境补贴,从而减轻甚至消除污染控制成本之间的差别。
2.生态标志和产品认证
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有效手段是进行产品认证与生态标志。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产品信息提供给消费者,在制造、包装以及设计方面,带有标记的产品要比不具有标记的产品更有利于环境的发展。产品认证以及生态标志不具有强制性,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充分发挥相关优势。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逐渐加强,产品的生态标志逐渐成为了一种产品促销手段,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进行消费时,有意识对绿色产品进行选择[7]。在国际贸易竞争当中,带有产品认证与生态标志的产品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市场刺激,很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在对产品的生态标志进行授予之前,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个环节都要对生产产品的环境进行评价,以使生产者对产品的生产环境进行改进。生态标志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绿色意识,还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二)贸易措施
贸易措施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产品或者高污染产品来说的,又或者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危害而采取的一种贸易禁止或限制方式。首先,由于故意使用低环境标准而造成成本出现差异的现象都是不公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价格扭曲以及“生态倾销”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都可以采取贸易措施;其次,对于通过对污染产业进行转移,以逃避废弃物出口以及环境管制费用的,或者对污染滞留品进行出口的也必须采取贸易禁止。否则,将会加剧全世界环境的恶化。
(三)平等合作和多边协调
想要更好的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就必须要进行平等合作。这里所指的平等合作,主要是指南北各国关系之间的平等,要以责任和能力作为基础,并根据各国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国际间的平等合作。南方各国要加强平等合作,对于通过低价策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行为给予制止.另外,对于利用货币贬值、放宽环境政策等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给予制止,以避免生态环境以及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此外,一些北方国家不要将环境保护作为借口,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制裁或者贸易限制。基于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实力,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做出较多环境承诺,会对环境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WTO也对国际贸易环境问题进行了多边协调,主要是在国际贸易环境问题上协调并平衡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WTO既反对生产者利用较为宽松的环境标准实施各种贸易措施,并将公平竞争作为理由,把环境保护标准施加给其他各国。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加快了脚步,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国际贸易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由此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在不使用环保措施的情况下,国际环境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贸易存在关系。其次,零污染不等同于最佳污染水平,况且零污染并不存在。再次,不同国家的环境污染情况是不同的,其治理成本以及衡量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保护措施。最后,各国的环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国际环境的保护,以更好的推动国际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