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增氮强化的生产实践

2021-01-27康建光战东平王荣健杨永坤谈昕晖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铁素体新工艺合金

康建光,战东平,王荣健,杨永坤,刘 新,谈昕晖

(1.无锡新三洲特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2.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3.浙江长兴同昕炉料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100)

新版国家标准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对热轧带肋钢筋的质量提出明确要求。热轧带肋钢筋的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和珠光体,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其它组织存在,晶粒度为9级或更细。螺纹钢如何在不增加Si、Mn、Nb、V 等合金成本的同时,达到国家新标准的要求是生产企业面临的新课题[1]。

V 微合金化是发展高强度热轧钢筋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在钢液中加入适量含V合金,可以形成具有强化作用的细小弥散分布的碳氮化物。研究表明[2],氮是含V微合金钢中十分有效的合金化元素,与V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钢中增氮能促进含V 第二相的析出,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进而改善钢的强韧性。含V钢中每增加10×10-6的氮可提高强度8 MPa,可节约20%~40%的V,有效降低钢材生产成本[3-5]。目前,向钢液中增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加入富氮合金,钢中氮质量分数较易精确控制,但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吹入氮气增氮,冶炼成本较低,但是钢中氮质量分数控制不稳定,且易造成钢液温度降低。

某特钢公司尝试采用微合金化+增氮强化生产工艺,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充分利用合金元素的沉淀析出强化作用,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可以满足国家标准的强度、韧性等性能要求。

1 热轧带肋钢筋生产工艺

某特钢公司采用目前螺纹钢筋生产企业普遍使用的设备和工艺,生产流程:600 m3高炉铁水—60 t 转炉吹炼—吹氩站—连铸—加热炉—连轧。转炉用铁水成分:碳质量分数4.5%~4.8%,硅质量分数0.3%~0.5%,锰质量分数0.1%~0.2%,磷、硫和钛质量分数分别控制在0.14%、0.05%和0.07%以下。转炉出钢过程加入FeSi 合金、MnSi 合金、FeNb 合金(或FeV 合金)进行脱氧合金化,并加入4.5~5.0 kg/t 的增氮强化剂(成分为:CaO 40%,Al2O323%,Re 25%,N 10%,SiO22%),出钢全程底吹氮气进行充分搅拌。在炉后吹氩站使用碳包芯线进行成分微调,钢水处理时间确保8 min 以上。钢包全程加盖保护,并保持18 min 浇注周期的快节奏生产模式,减少钢水转移和浇注过程中的温度损失,确保钢水的洁净度。

加热炉预热段、加热段、开轧、上冷床温度控制分别为800~850、1 020~1 040、1 000~1 050、850~900 ℃。采用18架Pomini平立交替连轧机组:6架粗轧机、6架中轧机、6架精轧机。中轧后进行预穿水,穿水压力0.5~0.6 MPa。采用精轧Ⅰ架预切分和Ⅲ架切分的轧制模式,其中Φ10、Φ12、Φ14 规格四切分轧制,Φ16、Φ18、Φ20规格三切分轧制,Φ22和Φ25规格两切分轧制,Φ28规格单线轧制。步进式冷床下部设置风机,针对不同规格采取差异化的冷却速率,确保钢材组织的均匀和性能的稳定。

2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生产热轧带肋钢筋实践结果

2.1 原工艺与新工艺生产热轧带肋钢筋成分及力学性能

原工艺包括V 微合金化和V-Nb 微合金化生产热轧带肋钢筋,新工艺包括V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和Nb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生产热轧带肋钢筋。表1 为原工艺和新工艺生产热轧带肋钢筋的控制方式。其中V以VN16合金加入进行合金化处理,Nb以FeNb60合金加入进行合金化处理,N以加入特制增氮剂配合底吹氮气共同控制其质量分数。

原工艺与新工艺生产热轧带肋钢筋成分如表2 所示。C、Si、Mn、P、S 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V、Nb和N的质量分数控制范围有所不同。与原工艺V 微合金化相比,采用新工艺V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生产时,钢筋中V的质量分数减少了0.020%~0.025%,N的质量分数增加了0.009%~0.010%。与原工艺V-Nb 复合微合金化相比,采用新工艺Nb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生产时,钢筋中Nb 的质量分数减少了0.012%~0.013%,N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0.010%~0.011%,且不用加入V合金。

表1 原工艺与新工艺生产热轧带肋钢筋的控制方式Tab.1 Control methods of hot rolled ribbed steel bars produced by original and new processes

表2 原工艺与新工艺工艺生产热轧带肋钢筋成分质量分数,%Tab.2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hot rolled ribbed bars produced by original and new processes(mass fraction),%

每种工艺随机选择10~12炉,对原工艺和新工艺生产的Φ18 mm 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如表3和图1所示。与原V微合金化工艺相比,采用新工艺V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生产时,在降低V 质量分数、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略高于原V 微合金化工艺产品,其中平均屈服强度高7.17 MPa,平均抗拉强度高3.83 MPa。与原V+Nb 复合微合金化工艺相比,采用新工艺Nb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生产时,在省去V合金加入、降低Nb质量分数、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抗拉强度与原工艺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相当,而平均屈服强度增加11.25 MPa。

表3 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MPaTab.3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 rolled ribbed bars,MPa

2.2热轧带肋钢筋微观组织

原工艺和新工艺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微观组织如图2 所示。新工艺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组织与原工艺相同,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未见异常组织,组织形态相近,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含量相当。随机选取两种新工艺生产的10炉热轧带肋钢筋进行铁素体晶粒度分析统计,结果如图3 所示。两种新工艺生产的带肋钢筋均能满足新版国家标准,晶粒度等级均能达到11 级,其中采用Nb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工艺生产的钢筋晶粒度等级比V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工艺更为稳定。

3 结 论

(1)某特钢公司通过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增N降V和增N降Nb两种微合金化工艺,探索了一种稳定控制钢中N 含量的工艺技术,有效提高了钢水中N 元素的质量分数,充分利用合金元素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作用,实现了Ⅲ级抗震螺纹钢筋的稳定生产。

(2)采用V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工艺和Nb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工艺生产的Φ18 mm 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与原V 微合金化工艺和V-Nb 复合微合金化工艺相比,分别节约了0.020%~0.025%V和0.012%~0.013%Nb+0.005%~0.010%V。

(3)采用V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工艺生产的Φ 18 mm 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与常规V微合金化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相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略有增加,其中平均屈服强度增加7.17 MPa,平均抗拉强度增加3.83 MPa。

(4)采用Nb 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工艺生产的Φ18 mm HRB400E 热轧带肋钢筋与常规V-Nb 复合微合金化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相比,抗拉强度与原工艺生产的带肋钢筋保持相当,而平均屈服强度增加11.25 MPa。

(5)采用微合金化+增氮强化工艺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组织与常规微合金化工艺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组织相同,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未见异常组织。

猜你喜欢

铁素体新工艺合金
奥科宁克与NASA联合研发3D打印用Al-Cu-Zn-Mg合金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分析
10Ni5CrMoV钢焊缝针状铁素体相变热力学分析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基于电弧增材制造的双相不锈钢熔敷层中δ-铁素体表征
高层建筑爬模施工新工艺应用研究
水电站水轮机制造新工艺的探析
钼钨合金烧结致密化行为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