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莫言牛津大学讲座的联络口译质量

2021-01-27刘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译语译员口译

刘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口译质量评估是对口译活动质量高低和优劣的衡量。(蔡小红,2007)不同的口译场合,口译质量的评判标准也不尽相同。口译评估的目的一般可归为三类,一是为口译培训所用,二是为职业实践服务,三是以口译研究为目的。此次以莫言的对话讲座作为材料仅是分析此次具体任务实现的质量。译员通过意义单位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转换表达单位输出译语。内在的认知活动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质量评估。但是信息忠实度(信息完整度,内容充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度(语法,语音语调),译语迅捷度(发言人语尽到译员开始翻译的时间差)以及交际策略(译文是否有互动性)的使用,仍是评估口译的四大法宝。

此次的联络口译虽说是双向交流,但译员主要负责莫言的发言,即中到英的翻译。选取材料的前35分钟进行分析,前5分钟是对莫言的介绍,第6分钟开始是主持人与莫言的互动。支持人提出问题,译员总结并且翻译大意,耳语译给莫言。随后莫言回答,译员再拿话筒进行交传,翻译给现场的外国学生。这30分钟内,主持人主要询问了莫言两个问题,一是莫言的写作生涯,与莫言笔名的来源(莫言原名管谟业),二是莫言的从军生涯对写作生涯产生的影响。莫言的回答语言朴实,诙谐有趣,引得现场的中国学生频频发出笑声。但正是如此,如何让外国人也能接受对等的信息,感觉到中文的幽默,对译员来说是个挑战。

一、信息忠实度

信息忠实度一般看作是口译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质量评估,主要从信息完整度和内容充分性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完整度是指,译语与源语见时候存在信息遗漏的问题,而内容充分性,则是译者是否采取一些翻译策略,使目的语听众能感受到源语听众同样的效果。

莫言基本上是10-15秒停顿一次,这对译员来讲口译难度并不算大。因此信息的接收上,译员遗漏情况很少出现。而且译员本身是牛津大学的英文系博士,语言能力不存在问题。莫言回答的问题有层次递进,每一句话都与接下来他的中心有关,而译员也能很好地译出来,衔接流畅。除此之外,译员也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帮外国人理解。如在9分35秒,莫言说“在年纪小的时候,说了许多话,被父母责备”而译员选择将“说了许多话”译为“inappropriate words”,这样就准确地将莫言说的“许多话”的意思表达出了。再比如在19分45秒,莫言在讲自己入伍收到军装和一整套衣服的时候,如数家珍。听懂中文的同学发出笑声。而译员在翻译这个的时候,同样选择一件一件地讲,甚至还加入了一些肢体动作,与主持人眼神互动,从主持人和听众的反应来看,译员这一句话的翻译是成功的。前半小时的谈话中,使全场达到气氛高潮的,应该是莫言说自己与牛津特别亲切,因为牛津里面有个“牛”字。而正好英语中Oxford相对应的里面有个“ox”,译员的这种翻译不仅仅还原了莫言想表达的意思,而且以一种与中文相同的幽默感表达了出来,这一点的译文非常值得称赞。

译员在翻译的时候,基本选择直译的方法,个别文化意向之类的词会增译加以解释方便理解。如莫言说“牛是动物的牛,而不是吹牛的牛”译员在翻译这句话时,解释了中文意向中,“牛”有brag的含义,因此观众能懂莫言的这种玩笑。从整个30分钟的来看,译员信息完整性非常高,基本无漏译。

但仍有几处,译员的翻译并未传达准确含义。如在17分28秒处,莫言说自己“侥幸混入革命队伍”,联系上下文,这个地方其实是一个幽默的点,而译员并未把“侥幸”这一词的含义表达出来。20分钟莫言说“但只有被子,没有褥子”引得学生大笑,但是褥子最终译成“duvet”,duvet是羽绒被的意思,而莫言讲述的是部队里统一发配的那种床垫,因此“duvet”一词表达有误。还有一处莫言说“饭吃得饱,衣服穿得暖”,结合前言应该指的是部队里生活条件不错,因此有闲心去写作这一层含义。而译员则直接照字面翻译,这里处理得不太得当。还有30分48秒,莫言称自己发表第一篇小说在一个最低级的刊物,译员直接用的“lowest”这个词形容,这里的低级刊物应该指的是小型不出名的刊物,直接译为“lowest”并不妥当。32分30秒处,莫言说拿到了72人民币的稿费,译员说“Chinese dollar”,其实直接译为“RMB”更好。

二、语言准确性

莫言在回答问题是,基本上是讲过去的故事。从语法角度来说,译员有的时候则没有太在意英语时态的转换,因此有的句子是现在时态,有的是过去时态,时态比较混乱。从句法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无问题,译员在翻译部分较长的语句时,会用一些从句或者别的句子成分,但基本上没有错误出现,表达符合目的语听众的习惯。从语音语调来说,译员的英语非常地道,需要传达莫言话语中情绪的一些地方,译员也都会加入感情。从声音的悦耳度和语速来说,译员的声音比较悦耳,音调不会太低沉,但是语速相对来说会比较快,但是考虑到听译文的基本上是英语母语人式,因此无妨。

三、译语迅捷度

译员在开始的时候,稍微有些抢话,如7分52秒,莫言的话还没有说完,译员就尝试翻译,这是节奏没有掌握好。但也可能是刚开始翻译的原因,到后面译员的节奏就非常稳定。也有几处听懂莫言话的观众还在笑,译员就开始翻译,从观看视频的角度,会丢失掉一些信息,因为一两句话可能淹没在笑声里。除此之外,译员有几处卡壳的情况,语速明显下降,在思考使用什么词汇,但是这种情况很少,相对于整个翻译的节奏来说,并不影响整体表达。

四、交际策略

译员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能够紧跟莫言的情绪,也会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语言可能传达不到的信息。译员的译文即使是单独拿出来,也能是完整的故事,并非破碎的片段,因此整个30分钟的视频,篇章感和交际性都很不错。译员在台上也能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将主持人带入莫言想表达的那个情景,仿佛是译员和主持人在聊天和沟通,十分自然。因此这场口译是成功的。

总结:莫言在这场对话讲座中,语言平和,讲话很容易理解,但又不失幽默。译员能够紧跟莫言的情绪与节奏,极少出现信息缺失或者错误的情况,“牛津与牛”的翻译基本上做到了完全的对等,中外的观众都能感到幽默,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但是仍有少数地方,幽默感并未译出,中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想要在几秒钟内想出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简单,译员的现场表现已经是可圈可点。综合四个方面来看,译员在这场讲座中表现不错,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今后的口译实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译语译员口译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口译中的“陷阱”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