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领导与国企技术创新的关系和路径

2021-01-27北京刘新刚石钛文

现代企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工作者领导

□ 北京 刘新刚 石钛文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创新过程中,极易出现诸如理想信念不足、不做核心技术创新、技术脱离生产、无法有效合作和干部脱离技术创新等问题,而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引领作用正是体现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之中。本文将从党的思想建设、政治领导、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党管干部五个方面详细分析党的领导与国企技术创新的关系,系统剖析党的领导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具体路径。

一、党的思想建设解决国企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问题

具体而言,党的思想建设塑造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建设植根于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理论逻辑,对资本逻辑衍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全面而系统的方案,为新时代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是党进行思想建设的理论指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在深刻感受社会发展脉搏的认识下,加深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创新工作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的认识,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第二,党的思想建设立足于国家、党和人民的实践。在党带领国家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与时代共振的楷模,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在党和国家面临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形成了“长征精神”;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人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攻坚克难,做出了“两弹一星”,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对这些楷模和精神的宣传和赞扬,都是激励科研工作者向先辈典范学习、加强理想信念的有效方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因此,在实践中,一是要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理论素养。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方式,推动国企科技工作者深刻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和世界变化,进一步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在实践活动中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思想建设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更是要在体验和感受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的过程中,培育对祖国的爱国情、对事业的自豪感、对使命的认同感。如通过学习参观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从事科研经历的工作间、实验室等,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

二、党的政治领导将国企技术创新导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党的政治领导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党的政治领导始终着眼于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各项政策、方针和路线等都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核心。争取为人民谋幸福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支持创新领域发展。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案,作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房主不炒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就是调整社会关系扶持创新发展的重要例证。另一方面,党的政治领导有权威性和约束力。支持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面对的是复杂的利益交织环境,必须依靠党的政治领导力量。如保证国有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发展的“三重一大”事项具有前置审议的权力,就能够通过党委会来对涉及技术创新资源分配和人员安排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议,确保国有企业将资源投入到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中。

具体实践路径至少包含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党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优势,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助力国有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例如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打破限制技术流动的“篱笆墙”,高效推动“高校-企业-市场”三者的良好互动,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链条。另一方面,通过党的政治领导制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内相关的政策方针,推动国有企业聚焦相关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例如制定差异化税收、贷款政策,对于关键核心领域设定低税收甚至零税收政策,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实行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加大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考核比重。

三、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国企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面向生产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的方式,在实践中一方面增加科技研发部门和生产应用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科技研发部门在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技术路线或者修改技术细节,从而在这样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中有效地推动技术面向生产,能够建立起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具体而言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技术创新部门对于市场的调查研究。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通过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大势、调研人民的现实需要,技术创新部门能够有效了解当前的技术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前景,在与市场的良好互动中推进技术创新,确保技术研发成果能与生产应用进行有效对接。二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要避免国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孤岛”,就需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实现协同创新。探索形成高效的合作模式,打破制约合作的藩篱,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三是强化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制定对做出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的资金、股权等激励制度;调整对骨干科研人员和团队的资金奖励比例,切实保障科研成果落地、科研人员有回报。

四、党的民主集中制解决国企技术创新组织中的有效合作问题

第一,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汇集团队智慧,在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的基础上形成正确共识,打破技术权威“一言堂”、“家长制”的现象,推动国企技术创新组织的有效合作。技术创新往往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协调性,需要考虑很多技术细节。形成充分讨论、自由交流的合作氛围,有助于激活团队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能避免因讨论不充分而形成的某些可能存在隐患的方案。第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体现整体意识,在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下发扬团队组织的民主精神,打破企业内部存在的技术壁垒,在统一进行共性技术研发与运用的基础上推动各自领域的技术创新。民主不是无组织性、无方向性的民主,而是在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整体规划、统筹部署形成的。如此才能避免人力、物力的重复使用,积极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进行技术创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主和集中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只有即充分发扬民主,又实行正确集中,才能及时集中正确意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意见和做法。”在国企技术创新中,既要形成民主氛围,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精神;又要有集中统一领导,协调各方,形成有序的合作格局。因此,只有运用好民主集中制,才能解决好国企技术创新中的有效合作问题。

五、党管干部原则解决干部脱离技术创新问题

在实践中,一是加强党对干部的培养管理,尤其是加强领导干部对其所从事的相关领域知识的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领导干部不仅需要懂理论,而且需要懂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把握世界大势,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例如中央政治局在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针对前沿区块链技术进行了专门学习,就践行了这一原则。国有企业的相关领导干部必须及时针对各自领域内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有基本了解,才能为新时代扫清认识迷障,破除利益藩篱,推动国企做出造福人民的技术创新。

二是加强党对干部的选拔管理,选拔一批具有过硬政治素质、专业知识背景和改革创新精神的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新时代我们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让政治素养、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成为选拔领导干部的新标准和“指挥棒”,特别要看中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工作紧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领导干部,以保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充分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党对干部的考核管理。完善党管干部的考核机制,确保国企领导干部为技术创新工作保驾护航。例如,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效纳入到国企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倒逼国企领导干部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破除阻碍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再如,强化领导干部的实践属性,借鉴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工作方法,加强领导干部与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推动领导干部有效引领技术创新工作。

新时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既是重大政治原则,也是解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国有企业坚定技术创新、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依靠党的领导的巨大优势才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工作者领导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