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切实路径
2021-01-27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0023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0023)
一、经典古诗词的丰富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古诗词艺术一直都是其中的耀眼明珠。经典古诗词中饱含着许多我们应该去继承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蕴含着在当下仍然需要我们去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美德。它们是古代诗词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先贤精神风貌的文学反映。经典古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内涵、高雅审美和高尚情操对我们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巨大的价值。
(一)内涵的表现形式
经典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大致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边塞诗和军旅诗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诗词所表达出的精忠报国思想,这类诗词通常借描绘边塞“角声漫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绮丽壮美景色或借展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艰苦军旅场景来抒发诗人忠君爱国,慷慨赴死的报国豪情。二是以立志为主旨或借抒发自己未遇明主,难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怀才不遇之情来表达自己理想信念的。第三类则是借物抒怀或寓情于景来表现自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隐含着“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默默奉献精神。
(二)内涵的当代价值
“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表达情感最有力的形式。优秀的古典诗词,必然是一种富有深厚人文积淀、蕴含着生命哲思和智慧的艺术,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诵读经典的诗词名篇,理解经典诗词中的丰富内涵,一方面可以通过词句感悟出其中所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将诗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境遇相结合,解读诗词所展现的精神风貌,深入挖掘诗词所传递出的传统美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弘扬经典古诗词的丰富精神内涵,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探寻出一条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新路径;并且也有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形式,让学生们能够更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经典古诗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通过品读经典古诗词,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在古诗词经典的滋养中得到升华,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所以应在充分理解古诗词具有的丰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经典古诗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弘扬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一直激励人们的报国激情。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多将公忠爱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借诗词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出身显赫,才高八斗的曹植挥毫写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白马名篇,将自己愿为国家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展现了林则徐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国家前途命运着想的宽广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则是陆游无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地,依然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这些经典诗词名篇无不体现着诗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中国古诗词中抒发诗人爱国、报国之情的诗句实在是不胜枚举。品读这些爱国主义的诗词,读者无不被深深的感染,内心也无不油然而生那种报效国家的神圣情感。爱国是青年学生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理解经典诗词中的精忠报国之情,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要脚踏实地学好本领,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树立远大理想,展现人生抱负的也是经典古诗词中的常见立意。
青年学子树立人生理想就是要学习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远大志向,学习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学习李白面对在实现自己理想抱负过程中,虽然遭遇暂时挫折,但仍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乐观精神。同样还要学习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激情。在诗词中品读古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能够指引和激励青年学子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断努力。
(三)培养默默付出的奉献品格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代文人通常会借助现实中的事物来表现或者颂扬这种甘当绿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维新政治家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变法大业。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到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再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物寓人,借助描写景物来表现自己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
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经典古诗词中蕴含着的诗人的高尚情操,将这种奉献品格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能够更好的发扬下去,传承下去。重温这些经典诗篇,感受古代文人高尚的奉献精神,可以有效的激发青年学生乐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三、经典古诗词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路径
以经典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在教化学生,培育学生德行上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养分,探寻经典诗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切实路径,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
(一)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经典古诗词与学校教学相融合
高校应当把对经典古诗词中优秀思想的弘扬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高校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融入经典古诗词的思想精髓,可以在日常的晨读活动中安排诵读经典古诗词的环节,在琅琅书声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诵读经典名篇来感受诗词的魅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的让自己文化修养得到丰富,让自己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经典古诗词赏析之类的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兴趣培养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对经典诗词的赏析和解读,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精神思想,真正意义上将优秀诗词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诗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学习方法,推进经典古诗词与校园活动相融合
近些年来,一股传承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在社会上风靡开来。这些以赏读经典古诗词,探寻文化基因为宗旨的节目一经推出,便获得了火爆的收视率和如潮的好评。这表明公众对于经典古诗词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涨的。高校也可以借鉴这种新颖的学习手段,在学校范围类开展类似于《诗词大会》的这种类型的诗词类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经典古诗词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种活动去,在活动中学习经典,在活动中感悟精神,在活动升华境界。
(三)改进宣传手段,推进经典古诗词与宣传教育相融合
高校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得失成败。所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是巩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在高校的思想宣传工作中存在着宣传手段单一、宣传手段落后、宣传内容死板教条等弊端。所以如何创新宣传方式,改进宣传手段,使得宣传方式更为生动灵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经典古诗词开展思想宣传活动,将经典古诗词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使得宣传的话语方式更加引人入胜。并依托学校里的走廊,橱窗以及展板等载体,在校园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用经典诗词所包含的气节、精神感染学生、鼓舞学生、熏陶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结语
经典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文学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精炼优美的遣词造句,真挚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优美动人的叙事,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要在深刻理解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古人优良精神品质的基础上,找到一条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