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的家庭教育空间设计探究
——以幼儿教育为例
2021-01-27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14000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2140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儿童为中心”的“互动式”教育不断在转变,更加强调儿童所处环境的重要性,不断注重孩子与空间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性来提升儿童主体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从空间维度探讨儿童教育的方向,剖析教育主体与环境空间的关系。1
一、幼儿教育中的空间转换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场景也在不断转变:中国传统教育孔子时代,大家多席地而坐,以大自然为学习空间;逐渐转变成私塾、学校,以集体空间作为主要学习场所;而后,以数字革命为代表的虚拟空间进入教育行业,这给教育的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家庭作为初始个体环境最早被幼儿所接触,家庭空间环境及接触的人员等会直接与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思想、情感及创造力等方面因素的发展(Reynolds,1996)2。所以幼儿教育研究中对空间的关注逐渐从学校、社会空间转移至家庭空间之中。
二、互动式教育空间的发展与应用
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中,已有案例从功能角度出发对儿童各类所处空间进行了设计改造。3例如日本大阪的ATM Nursery,它是由一个消防站改建的幼儿园,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希望尽力将游戏空间扩展到整个空间内。所以设计师采用了通透的空间布局,在平台之间搭建攀爬架,提供坡道等区域的连接,让游戏空间不再是单一的环境,社区的居民也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平台上玩耍的欢乐身影。
三、互动式幼儿家庭教育空间的思考与探究
(一)家庭教育空间互动的构成要素
互动空间是承载孩子与周围事物互动的载体,在家庭环境中的互动类型大多可分为三种,包括:孩子与父母、同龄人等人员间的互动,这需要空间满足双方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孩子与空间自身的互动,身处其中的幼儿通过空间的布局、环境去感知周围,收获学习与学习之外更多的乐趣;最后是寻求人-行为-环境互动融合的关系。
1.人-人互动关系
在家庭空间内,幼儿最初接触及最主要的人际互动就是与家人间的亲子互动。家庭是儿童适应社会的环境铺垫,父母与孩子间各种行为的发生都会对儿童认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此影响不可替代。此外,孩子与孩子间的互动也尤为重要,幼年时期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人际情感认知。4
2.人-环境互动关系
人们在家庭空间中的各种行为方式,其实是参与了空间环境中的互动。空间关联到的每一个参与者,空间环境需要留给参与者更多的自由选择与拓展的可能性。5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提出“环境即是无声的教育者”。教育研究员们认为幼儿是在与所处的环境互动交流中发展自身兴趣、培养出创造性与能动性,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6近阶段也有观点提出让孩子成为环境的设计者,通过观察的方式了解儿童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习惯,让孩子自己设计安排活动空间,可以更好的独立自由完成自己的活动目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
3.人-行为-空间动态互动
在家庭场景中,空间环境的形成绝不单单是家具或活动道具等硬件的堆砌摆放,更不是一些无关的装饰,而是与成长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的。在此,空间不再被视为一个“容器”,而是包含教育信息及互动刺激因素的教育性“内容“。成人利用空间环境与儿童一起探索学习,儿童则可将成人看作一种内部的活动支持环境。通过空间可以引导成人与孩子间的行为互动,其中包括语言与肢体的交流沟通,均可让孩子更进一步与父母之间建立默契的情感互动。空间中的各部分因素会随着时间、人的行为、生活状态发生改变,不同的状态下会构成新的互动环境,所以互动关系也处于动态状态。
1.2.2 克氏原螯虾急冻过程。将克氏原螯虾置于-43 ℃的液体冷冻冷却介质中5 min,取出置于-18 ℃的冰柜中贮藏。
(二)互动式家庭教育空间的设计策略
1.空间的渗透性与灵动性
空间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都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尤其当空间的主体用户为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时,这就要求空间是要随着各种因素有所发展的。不断变换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项目可以使他们保持对未知探索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中有很多方式可以营造空间结构的灵动性——如可移动的家具或隔断设计,可以轻松改变环境的格局与整个环境的氛围,甚至可以让孩子自由组合,划分空间,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他们自己的空间领域,持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可以通过视觉的渗透,运用玻璃半墙或者隔窗等增加空间的过渡性,这些分隔方式在划分区域的同时,仍然可以有光线、声音的传递,从而让孩子在半开放的空间中自由交流。充分运用空间的延展、简单的互动形式都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认知互动机会,从而丰富他们的逻辑性与创造性。
2.空间的多感官性
幼儿通过感官的探索来了解现实世界,同时构建知识与记忆,如果在一个环境中设计各种特征、提供具有刺激性的感知,并帮助孩子们意识到这些感知,那么这个环境是极有意义的,它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联系,促进认知与探索。在感知性空间中,儿童可以同时调动视觉、听觉、触觉既提升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又可以挖掘出他们各感官的潜能。文字与图形最容易被人记住,而在幼儿阶段,孩子对文字的认知并不多,因此简单、便于记忆的图形能够更加直观的便于其理解,导向系统越简单就越容易被理解记住,所传达的信息就愈加直观,可以更好地增强孩子与环境或他人间的互动率。7再基于空间材质的设计,不同的材质选择会给予孩子不同的心理距离,无论是瓷砖冰冷的触感还是木质的温暖,或是海绵的弹性触感都可以在不同的空间设计中达到理想的搭配效果,以此来调动孩子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3.空间的系统性
在幼儿成长教育的各部分结构之中,空间环境与幼儿、参与者、互动行为之间的联系都应该是一个整体。从瑞吉欧教育理念倡导的“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这也是希望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接触能够形成一种积极的元素,去参与并有意识的团结他人及我们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环境体系。8如何充分调动环境周边的可利用因素,合理地将自然及生活场景融入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中,多元的活动场景可以加强孩子的认知,不同角度帮助孩子身心成长。同时,成长环境与教育是彼此依赖、彼此包容、彼此影响的,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儿童人口数量正逐年增长,关注儿童成长应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课题。我们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由、有趣的学习成长环境,同时也是一个相互支持、协作、分享的探索空间。空间中的互动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乐趣,空间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孩子更富有创造力。设计可以改造身边的环境,设计可以增强彼此的联系,空间中的设计与教育的结合可以释放更多的可能性,有助于更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注释:
1.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尹坚勤,王坚红,沈尹婧.《儿童的一百种语言》[J].标准生活,2016(06):64.
2.张芬,王萍.Affordance理念应用于幼儿教育空间环境设计的探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4):69-71.
3.姚姵安.儿童友好型互动空间设计浅析[J].工业设计,2018(05):72-73.
4.曹婧怡.混龄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5.陈绍瑄,林鹭.浅谈适宜幼儿发展环境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48-49.
6.王婷婷.瑞吉欧教育特色及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1):86-87.
7.张擅郡.符号学在儿童教育空间设计中的体现[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
8.王梦艳,刘剑伟.城市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设计研究[J].设计,2019,第32卷(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