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丛与大炮”
——从两个角度赏析肖邦作品OP.64-2

2021-01-27余灏轩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41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圆舞曲大炮小调

余灏轩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410000)

一、前言

舒曼称肖邦的作品像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我曾做过一次关于肖邦的问卷调查,发现熟悉肖邦作品的人会对肖邦以及他的作品有不同层面的理解,也对舒曼如此的比喻有着不一样的见解:有人注重对“花丛”的解释;也有人更注重“大炮”;又或是有人将两者结合起来。

注重“花丛”的人认为,“花丛”不应该仅仅指的是肖邦乐曲优美的旋律,更是代表了肖邦一生的爱恨情仇。“花丛”喻指肖邦的爱情。

注重“大炮”的人认为,肖邦的爱国之情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滴尽致,他的许多充满悲愤的爱国作品,能给予波兰人民反抗外敌侵略的勇气和力量,就犹如大炮般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认为该将“花丛”与“大炮”结合起来的人认为,“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的主体是大炮,而在肖邦大部分作品里,都听不出其中的“大炮”,这样的比喻像是以偏概全了。所以他们结合了其他人的看法,认为肖邦的作品中既有“花丛”也有“大炮”,但无论是“花丛”还是“大炮”,都寄托着肖邦内心强烈的情感。

而与之类似的争议问题还有很多,但也正是因为肖邦性格的独特、内心情感的复杂以及肖邦作品巧妙的设计,他才会成为后人眼中的“争议人物”,而以圆舞曲形式记录下肖邦内心情感的几部钢琴小品,也便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二、“花丛”

肖邦作品0P.64-2“升c小调圆舞曲”蕴含着深刻的情感。1847年,肖邦在经历过一段病痛的折磨之后,身体开始好转,于是便对过往的一切深有感触,作此曲呈献给罗斯柴尔德男爵夫人。但多数人认为,这是肖邦为了纪念这些年与恋人乔治桑一起度过的时光所作。

这首圆舞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从第一段主旋律的第一个音开始,肖邦仿佛就已经将听者带入了他的回忆之中。第一段主旋律以“精确的速度”带领听者在肖邦的回忆里行进着,轻柔的旋律中始终流露着一丝淡淡的哀伤,但突然旋律一变,第二段主旋律“快速地”带着听者向前跑去。这颗粒性十足的连动不断加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给人感觉,肖邦正在回忆中找寻着什么,找寻些什么......肖邦脑海中的画面不断地浮现,也不断地出现在听者眼前,但随之,画面便被定格下来——乔治桑正逗着她的小狗!几乎同时,中般旋律来临,转为降D大调,速度也缓慢了下来,有一种“拨云见日”后的美好。看来肖邦终于在回忆中找到了这一段和乔治桑朝夕相处的日子,听者也从中享受着云雾中的阳光。随之,第二段主旋律以“更快速地”的速度出现了,这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旋律,似乎在尽力表现肖邦在离开乔治桑之后孤寂忧郁的生活。在急促的连动过后,第一段第二段主旋律再次出现,全曲在第二段主旋律的焦躁不安中结束,听者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

从“花丛”的角度进行赏析,则认为肖邦借助此曲传达了两条信息:其一是对过往美好生活以及恋人乔治桑的怀念;其二是表达了对现在孤寂生活的幽怨。

对于这首圆舞曲的结尾段,一些钢琴演奏家,例如邓泰山、阿劳,对此的处理就和肖邦在曲谱上表现的意愿不相同。这些钢琴家会在结尾段的第二段主旋律中使用较前两次更慢的速度,且用渐弱的处理来结尾。因此在许多钢琴家对此曲的演奏中,并没有一个“焦躁不安”的结尾。有人客观地评价说,“肖邦是极度感性的,他创作的音乐是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演奏家对音乐的演奏往往是一次二次创作的过程,需要将自己对于作曲家以及作品的理解融入原本的音乐中,并且要兼顾对演奏效果的考虑,所以许多演奏家难以完全解析并表达出肖邦的情感,却成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恰恰说明了肖邦情感的独特。”

三、“大炮”

从另一个角度看,“浓郁的民族性”也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的特征。

肖邦时代的波兰,已经经历过三次瓜分,而由华沙起义建立起的波兰政府也在1831年被沙皇俄国击溃,波兰人民一直处于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作为波兰最主要的入侵者,沙皇俄国对波兰进行殖民统治,强制推行俄罗斯政策,进一步对波兰进行文化入侵。但身处波兰的爱国将士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这抗争,身处国外的肖邦,也用自己的“大炮”,给予了波兰人民反抗侵略的力量。

舒曼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北方那个沙皇知道肖邦的作品里边,就在最简单的波兰农民玛祖卡舞曲的旋律里边都有他可怕的敌人在威胁他,他一定会禁止肖邦的音乐在他统治的区域里得到演出的机会。”舒曼认为,像玛祖卡舞曲这样有浓郁的民族性的音乐更能激发波兰人民的斗志。像悲愤交加的“c小调练习曲”是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怒火,而真正的革命力量,来自于民族,是民族觉醒而迸发的力量。具有浓郁的民族性的乐曲,更能激发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1846年,也是这首圆舞曲即将诞生的前一年,波兰克拉科夫人不满奥地利的统治,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但受到奥地利与沙皇俄国联军的阻挠,起义很快便宣告失败。肖邦身在巴黎久病始好转,家乡却满目疮痍,心中五味杂陈,又想起自己多年的经历,便创作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

肖邦重视乐曲速度的变化,因为速度的变化可以体现情感的起伏,但他却用“精确的速度”锁定住第一段主旋律,伤感的气氛像是在为起义中逝去的英雄默哀。这类似于玛祖卡舞曲的节奏,可以从中感受到些许的思乡浓情。第二段主旋律中不断加速的连动似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史记》中有:“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在生活艰苦之时,总是会首先想到父母,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肖邦可能也是如此,但又想到家乡早已不是以前的家乡了,心中难免会有惆怅悲伤之情。中段转为大调,旋律美好,犹如黑夜后的黎明,也象征着希望,仿佛在说:“属于波兰人民光明的未来总会来临!”再一次急促的的回旋连动过后,全曲在反复出现的旋律中结束了。

从“大炮”的角度进行赏析,则认为肖邦借助此曲传达了三个信息:其一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乡人民的问候;其二是对爱国将士的慰问;其三是对波兰未来的美好期望。

电影《钢琴家》的影评中有这样一条:“主角斯皮尔曼就像是继承了肖邦的意志,他们同为波兰人,同处于战乱时代,同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恨,也同祥从未向命运的安排而妥协。”但是不一样的是,斯皮尔曼迎来了波兰胜利的曙光,肖邦却一辈子都没等来属于波兰人民光明的未来。

四、后记

肖邦的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品。

如果说“c小调练习曲”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抒怀,那么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气息。但从肖邦的角度来看,1847年是肖邦病情好转的时候,枯木逢春,何忧之有?

答曰:忧其国,忧其家。担忧国家的未来,担忧自己的生活。

1846年,波兰克拉科夫爆发起义,是波兰第一次民族民主革命。同年,肖邦与恋人乔治桑分手,结束长达八年的爱情长跑。革命必定会在肖邦心中漾起波澜,而没有了乔治桑的贴心陪伴,生活艰苦的肖邦也难免会怀念过往。所以这篇文章我用“如何看待舒曼称肖邦的作品像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的问卷调查结果作为引子,用“爱情”和“爱国”两个角度对肖邦作品OP 64-2进行赏析。我们也没有必要非要从争论得出它到底是“爱情”还是“爱国”,抛开乐曲旋律,肖邦对于乐曲精妙的设计,也是值得探讨的:

若是从“爱情”方面来看,乐曲中段的构思引人深思。中段转为降D大调,似乎是与同作品集第一号作品“降D大调圆舞曲”相呼应,表现了肖邦十分怀念和乔治桑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同时,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节奏类似于玛祖卡舞曲却被归类为圆舞曲,与“降D大调圆舞曲”并列,也表现了肖邦的别有用心。另外,同作品集的第三号作品充满了喜悦与祝福,不禁让我猜测,肖邦作品OP.64是否为肖邦心路变化过程。若是从“爱国”角度来看,“浓郁的民族性”亳无疑问是一大亮点。我们不强行把它和克拉科夫起义扯上联系,但也就像舒曼认为的,肖邦的音乐来自民间,源于人民,自然也能激发人民的斗志,这样具有浓郁民族性的音乐,就如同“礼炮”一般,为波兰人民点燃绚烂的烟火。

人们常把为民族带来希望的人称作英雄。尼古拉一世将沙皇俄国治理得相当繁荣,却摘不掉“侵略者”的帽子,还不清因侵略扩张欠下的人命债,他将沙皇俄国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就算他为挽赦俄罗斯自杀谢罪,他也称不上俄罗斯的英雄;肖邦一生命运多舛,但他的才华让波兰人颇为欣慰,无论是“花丛”还是“大炮”,都能让波兰人民感受到点点星光中的希望——那是属于波兰立足于世界的才华!他让波兰人民备受鼓舞,他是波兰的英雄!

某种程度上,“花丛”也可以是“大炮”。

猜你喜欢

圆舞曲大炮小调
大海边的浪漫圆舞曲
流浪狗和大炮
节日圆舞曲
师院圆舞曲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小调[六首]
声波大炮
黑色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