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山水的意境之美

2021-01-27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24001

大众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画山水画山水

马 骥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4001)

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画家个人情感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在绘画之中,作者通过将主观的个人情感思想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成功营造出一种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而这种灵境就是构成艺术的“意境”,其中展现的意境之美也是山水中国画一项非常重要的特色。通过进一步认识国画山水的意境之美,有助于人更好的欣赏中国山水画,推动中国山水画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国画艺术意境的内涵

在国画绘画之中,意境的展现是重中之重。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当时主流文化的影响,针对于意境的解读与呈现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中,伴随着道家、儒家、佛家等不同优秀文化的粉墨登场,同时也为国画的绘画思想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古代,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的主推思想,儒家思想注重内外兼修,不仅强调外在美,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要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思想崇尚的是自然意境之美,追求的“道法自然”。佛家则更加重视“修心”,追求的是“宁静致远”。国画在发展之中,均汲取了上述三种优秀的文化思想,极大丰富了意境表达,既追求自然意境之美,同时也注重绘画内在思想的呈现,更强调绘画宁静致远的意境。总体而言,意境可以说是作者绘画技法与个人思想感悟的结合体,通过画作这一实物为载体,来向人们传达虚无抽象的思想情感。

二、国画山水意境之美

(一)国画山水的虚实之美

国画山水中的虚与实作为一种意境美的体现,能够更好地丰富国画表达内容,提升国画整体艺术美感。通常而言,能够被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可称之为“实”,相反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可称之为“虚”,“虚”可以说是意境的具体延伸,而意境则需“实”来进行表达,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有效提升国画山水的意境之美。另一方面,“虚”需要通过文化内涵来表达,是作者在进行国画创作时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集中呈现,正是上述素养的支撑,才能够让意境得以流露于作者的笔端,以具体的作品来进行呈现。“实”可以被视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创作手法,在国画创作过程中,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具体技能。在进行国画创作时,通过虚实结合,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国画的意境。因此我们也能够意识到,意境并不会凭空产生,继需要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又需要呈现于虚的构思之中,从而营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山水意境,激发人们产生诸多的情感和体悟,从而达到国画意境所要达到的效果。当代著名画家包洪波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晴雨乡浓》,色彩设置雅致而独到,在结构布局方面,则疏密有致,绘画落笔点线交错,明暗虚实互映,形体气势开合,从而成功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空间氛围,充分体现了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自然艺术美感,作者将心中的山野诗意之情融入笔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别开生面的意象表现来凸显山水本身与个人思悟,令人遐思。

(二)国画山水的空间之美

在花鸟、人物、山水三大国画之中,山水画最能表现出空间关系,展现国画空间的意境之美。同其他造型技术一样,山水画将空间的呈现作为一个主要问题来探讨,比如如何进行绘画才能够在有限的画布上展示无限的空间感、如何更好地展现空间意境之美等。而早在六朝时期,宗炳与王微针对于山水画便提出了“畅写山水神情”的意境要求,比如宗炳在所作《山水画序》中曾言:“今绡素以远映,则闶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使百里之远”。此时的古人不仅能够更好地处理山水画中高低远近的空间关系,对于空间呈现也有了更高的见解。而王微在山水画空间呈现方面,也不满足于如实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呈现山水空间,而是要求作画者能够将目光放长远,在空间呈现上,能够由表及里,将客观与主观精神联系在一起,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通过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将山水之景与作者思想情感相结合,产生“胸中沟壑”的山水空间意境,更好的展现山水意境之美。

在宗、王之后,针对于山水画空间意境营造,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与张璪提出的“中得心源”理论都要求山水画在空间呈现上要“景”“情”结合,“形”“神”兼顾,针对于山水画空间处理,不仅要展现客观世界,更要彰显主观世界,因此此时的空间意境呈现已经无法采用以往单一的透视规律进行解决,还需要采用郭熙的“三远法”与韩拙的“三远法”,二者结合在一起统称为“六远法”,来进行山水画空间意境的呈现,其中前者在空间呈现上采用了“高远”“平远”“深远”手法,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即创造了“幽远”“阔远”“迷远”手法,成功将山水画“客观的真实”转为“主观的呈现”,从而赋予山水画更为深远的空间意境,成功创造出无穷的空间,带给人一种“咫尺天涯”的艺术美感。

(三)国画山水的色彩形式之美

色彩形式之美也是国画山水重要的意境美之一,具体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色墨一体,色不夺墨。在山水画中,色彩在实际运用中通常会与与用墨融为一体。唐岱在《绘事发微》曾言:“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能参墨色之微,则山水之装饰无不备矣。”,充分说明了山水国画的用色的特点,即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墨色相辅相成,有助于生化整体画作意境。

二是辩证的色彩设置。色彩本身比较丰富,种类庞杂,同时在中国传统阴阳五行观念影响下,缤纷的色彩被画家提炼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五色,上述五种色彩可以说是所有色彩的“精华”之所在,是五种超越了自然色彩的最基本、最精练的色彩。例如青绿山水作为纯正的国画,在色彩运用方面,主色采用了矿物质石青与石绿,但这两种颜色显然并不是某处山川固有的色彩,而是“类同”“指代”了所有的山水之色,从而能够通过上述以少寓多、以简尽繁、以一运万极的色彩运用,使得中国画色彩极富特色的辩证关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是色中饱含寓意。国画山水在着色运笔之上,色中寓意也是色彩形式的一种精到之处。例如山水有四季的变化,同时在不同的时间,山水在视觉呈现上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将这些特点展现出来,在实际进行山水画绘制时,在色彩运用上历代画家都会力求以意体会,务极其致,从而不仅通过色彩设置展现山水四季之景,同时还能够展现自己的情感、性格、意趣、气韵等,最终能够形成寓意深邃的设色风格形式,展现出一种更加深远的意境之美。例如清代恽格在其所作的《瓯香馆画跋》中,提到在山水画色彩设置上,应“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由此也能够说明,山水画的写景用色主要目的不仅是展现山水四时之景,还能够寄情寓意,从而使得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深邃意境得到更加充分的彰显。

除此之外,在国画山水之中,作者通常采用令人游目骋怀的构图,虚实相生的笔墨,再加上富有装饰以及寓意意味的色彩,能够更好激发欣赏着审美情感功能,从而让欣赏者在视觉上接触到这些形式,便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美的感受。例如现代画家赵春秋先生,历经数十年的探索,在山水画色彩应用上,其作品《白山枫雪》成功打破了雪景只有黑白两种主色调的传统,赋予雪景山水以更加丰富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色彩应有尽用,通过采用普通的纸与笔、墨与色,以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充分体现了风花雪月的空灵、浪漫与温馨,使得山水画色彩形式的意境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意境美是其中的一大特点,山水画作者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山水为表,以“虚实之美”“空间之美”“色彩形式之美”等意境之美为里,从而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带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悟,作者以山水意境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心境跃然于尺幅之间,意趣流露在点画之外,巧妙地把诗情画意尽情地倾诉出来,从而激发人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一种更加美好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国画山水画山水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山水间》
赵雷:忘我于山水之间
山水朋友
国画欣赏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