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文化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意境研究

2021-01-27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116400

大众文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田园诗禅宗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116400)

佛教自印度东传中国以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的佛教相比前朝发展更为迅速,从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历史史实都有所体现。佛教的传入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佛教思想的影响,历代诗人常常在诗歌中阐述佛教教义,宣扬佛教。

在盛唐之后,文学意境论等理论开始全面形成。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诗歌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佛教文化在其意境的表达中更为突出,并在诗歌中体现出不少的佛教圣物、禅庙以及文化思想等内容。

说起中国的佛教文化,就不得不提到禅宗。禅宗的发展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的道教以及魏晋、隋唐时期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与印度的佛教,并没有直接的渊源可寻。有人曾认为儒学化的佛教就是禅宗,“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1。儒家讲修身,禅宗则讲修行,正因为禅宗所讲修行,修行需要其所在的处所,就形成了禅宗寺院。禅宗寺院有明确的组织体制、宗教礼仪和生活方式等,这对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诗歌的意境之中。

以我们熟悉的唐诗《枫桥夜泊》为例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这句话中的寒山寺,就是一个佛教文化代表的寺庙。寒山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寒山寺的由来却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一段传说。这段传说大概讲的是寒山与拾得两人相继前往苏州妙利普明塔院皈依佛门。两人相逢时,一人手持荷花,一人手捧篦盒,憨态可掬。便有了“和合二仙”的说法。他们为了点化迷茫的世人才化生寒山、拾得来到人间在此处相逢,成为寺中住持,由此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寺是超然空灵的代表,感悟菩提的心境和莲花的慈悲的场所,也正是实现“无念”的最佳处所。“无念”是禅宗的最高法旨,禅宗提出“无相”“无往”即居住尘世之中,心中却不能有尘世的牵挂,不执着于世间的万物。似乎只有禅宗可以称得上朴实无华。

一位高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诗写出了当时的人们手持麦苗在田地里种植,低下头去,便可以看见水中天上的倒影。这两句话写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是具体的写实。而后两句则是作者根据眼前的场景所产生的思想变化。这首诗的前两句实写景,后两句抒发情感,以景衬情,并深刻阐述出了对生产,生活的认识,达到了情与理的统一。同时,作为一位高僧,又在自己的诗歌中体现出了佛教文化。看似字字平实,句句相关,但是其中却体现了深刻的道理。

六根又叫六情,或者认识能力,即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这些都属于佛教用语。而“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这句话则是体现出了禅宗的证实相这个观点。禅宗的实相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的东西。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意识,是对事物本身的、具体的、正确的一种认识,但是这种东西一般愚钝的人却无法领悟到真正的含义。它是需要用般若的慧目、瞬间的灵动方能洞见。而这位高僧发现了这个道理,他把用来种植的稻米比做六根,六根清净是对种植作物背后的一个认识与把握。当然,这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眼不见,心不烦。何为“退步原来是向前”呢?实际上,是指人心的佛性化,也就是顿悟。顿悟不需要苦苦修行,而是受某种机缘的启示,凭客观主体的心灵感悟所见意境瞬间升华,佛也就成了。禅宗保证了心态的平衡,以退为进。这一点和老子的思想非常相似。总结来说有以下三点:

一、佛教文化与唐代山水田园诗意境是禅趣与情理的有机融合

佛教文化在山水田园诗歌意境中不是单独运用的。它是以诗歌作为其载体,来体现并发展它的思想与文化,以宋之问的《灵隐寺》3这首诗为例。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官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调。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鹫岭郁岧峣,龙官锁寂寥”“龙官”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根本,冠以“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话借用了佛经典故而能如自己所言,先写山,再写寺,山寺互相映照。“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开阔了人们的胸怀,坚强了人们的高尚情操,它以正确壮丽的景色而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这两句诗一出,竟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如《古今诗话》认为这两句诗是当时在灵隐寺出家为僧的骆宾王所代作)。接下来进一步描绘灵隐一带,“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年秋天有像豆粒儿的物体从天上掉下来,传说它是从月宫上掉下来的。“天香”即异香,此指祭神礼佛之香。下面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山的情聚和感想。“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四句话指的是诗人在灵隐山,有时爬到塔上眺望,有时寻求安静的风景名胜,虽然这四句话是旁衬之笔,但通过诗人的描述,人们更期待看到灵隐寺。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文化中的寺庙文化展现出了诗歌意境之美,清静无为和浮生都闲,与诗歌本身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佛教文化与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意境是空灵与相生的对立统一

如唐代王维的《过香积寺》4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不仅诗写的好,并且在作画方面也是颇有才华,著名的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王维在诗画之上的才华。

诗人跋山涉水,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这里的“空潭”之“空”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常使用“空”这个字,如“空山不见人”(《鹿柴》)、“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夜静春山空”等,这里的“空”都含有宁静的意思。

“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世间的烦恼在这虚无缥缈中显得那么渺小,那么不堪一击,原来那大自然的声音竟然从山寺传来,这就是我心中最后的家园啊!宁静无扰的禅宗,幽深超尘。本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给人一种幽冷又凄净的感觉。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趣。这是一种自然的过渡,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它描绘的是宁静的山景,但它关注的不是寂静,而是微弱的钟声和宁静的春声,这或许就是“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又比如王维的《终南别业》5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对于诗人隐居于此的原因稍作交代,大家都知道王维号称是“诗佛”,而这里的的“道”就是指佛教,其实王维从青年之时就已经对佛教十分感兴趣,他的字“摩诘”就是从佛教典籍中所取。在这里诗人说自己中年就对佛教非常感兴趣,所以晚年就在终南山隐居。终南山乃是当时的佛教圣地。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则是表现出王维的超然出尘。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后世中流传的最为广泛,同时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充分显示出王维的那种平淡、闲适以及禅意,这句诗并不单单只是单纯的对景物的表现同时也是对王维个人的心态的一种表现,从不知不觉的走到溪水的源头,再到坐下观赏天上漂浮的白云,若不是一位心中淡然之士又何尝能够如此闲适的观赏美景。本身云朵代表着空灵缥缈之意,再加上王维不加修饰的质朴语言,使得处处都透出一种禅意。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则是加强了诗人身上的那种清新脱俗与超脱尘外的意味。

通过王维诗可见要坚持以意象与禅趣为载体,来维持诗歌品格,只有如此才就避免写成类似诗歌的概念化作品,山水大家王维即成功地实践了这条法则。他不是简单地将宗教佛理转化为具象,如果那样最终只能是简单的中证佛理,而不是立足艺术思维,儒染上禅宗的宗教心理,如“泉声明危石,日色冷青松”。虽然王维坚持从艺术意象出发,但意象中有很多是受佛教影响而提炼出来的,如“远神”“远声”等意象。

诗歌的文字是对佛教文化传播以及发展的形式创新,与本身的教义并无太大的关系。禅宗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根发芽并开花,除了他本身的教义具有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因素,最关键的还是因为佛教输入中国以后形成的独特的佛教文学影响到了中华文化。就其本身的文学价值而言,也可谓是文章意境足千秋了。

三、佛教文化与唐代山水田园诗意境是韵味与尘外的美学建构

禅宗影响下的诗歌,多能塑造虚静的意境,构建静谧美学、平衡美学,表达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审美主旨。万象动静不二,静了群动,静中蕴含着勃勃生机和鲜活的生命力,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一些诗人的作品中还表达了万物自性的意蕴,“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6。如“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写到桃红柳绿也是自开自落自赏,拂去一切功利目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喘山客犹眠。(田家乐》 七首其六)。有人评曰:“眼前口头自多灵机。”(《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严羽赞唐诗“唯在兴趣”。

唐代方外高僧如寒山子的诗,他意境的高处,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进入不可思议的禅境,与香山居士白居易相比,他完全具有平民化的趣味。对于寒山子的诗,大概大家都耳熟能详,而其他唐代诗僧们的诗,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诗僧灵一的下列诗作:

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7

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回风,

林花并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题僧院8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

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

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又如诗僧灵澈的《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9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履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以上都是诗歌意境与佛教文化相互影响的典例。总而言之,佛教文化与诗歌的意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而诗歌的意境也是对佛教文化的一个解释说明,以及发展的体现。佛教文化对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一点我们也需要加以注意,全面而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评价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因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过多陈述。

注释:

1.古敏主编.金刚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2.

2.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78.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167.

4.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201.

5.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87.

6.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2.67

7.黄勇主编.唐诗宋词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125.

8.黄勇主编.唐诗宋词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185.

9.黄勇主编.唐诗宋词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215.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田园诗禅宗
禅宗软件
田园诗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灵 山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落叶禅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