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编导多元化创作思维分析

2021-01-27中国戏曲学院100073

大众文艺 2020年3期
关键词:编导舞蹈动作

(中国戏曲学院 100073)

艺术类别不同,思维方式就会不同,舞蹈艺术同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舞蹈创作中艺术性思维的具体呈现,就是舞蹈思维,涉及到舞蹈动作、舞蹈语言等元素,是舞蹈编创者内心视像的外化表现。可以说,舞蹈的发展演变,是舞蹈编导思维的建立发展中得以实现的。

一、舞蹈编导创作思维的概念及建立

舞蹈编导在了解并掌握舞蹈艺术的基础上,概括反映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利用舞蹈艺术语言呈现客观事物本来面貌,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就是舞蹈编导思维。也就是说,通过分析构思大脑受刺激源,站在全局性角度上统筹把握,利用可感知的形象化内容将大脑中的构思转化为舞蹈语言,在舞蹈排练中进行落实,形成舞蹈作品,这就是舞蹈编导创作思维的实践过程。

要建立舞蹈编导思维,首先必须对身体进入探索。编导之所以为之编导,随意的手舞足蹈必然不会是编导的意图,简单的动作堆砌也并不符合编导意愿,而是在对一系列动作语言进行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发现并了解身体,掌握身体各个部件在舞蹈编创中所能够发挥的特定作用。其次就要在理性认识的高度,认识和理解舞蹈编导的职责作用,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践行,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促使编导思维得到升级。再者,舞蹈编导要实现个人艺术修养的持续提升,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将身体表达与图像、音乐等高新科技相结合,推动编导思维得到升华。

二、创新舞蹈编导思维的必要性

舞蹈艺术通过肢体动作语言得以呈现,有助于打开心灵之窗,使人们的内心情感获得寄托。处于现代化、信息化社会,舞蹈编导思维需要与时俱进,在舞蹈创作中融入新的思想理念,以全新的思维创作出高质量作品,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作品编创中,要求舞蹈编导能够精心编排每一个动作,设计好队列队形,将作品的个性特质体现出来,同时,还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在动作形式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编创思维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的个性化更加突显,对艺术作品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舞蹈编导要不断开拓思维,在大众精神文化切实需求层面,挖掘出可行性需求予以借鉴,并融入到作品编创中,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在时代发展形势下,舞蹈编导创作思维也要发生改变,对舞蹈创作思维进行创新,赋予舞蹈艺术以新时代的生机活力。

三、舞蹈创作思维多元化的路径探析

1.拓宽舞蹈题材

舞蹈编导创作的首选节点,就是要做好题材选择,要拓宽创作思维,促使舞蹈表演通过优质形式呈现,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无限魅力。舞蹈创作的题材选择无关优劣,不论是哪种题材,通过相对应的形式载体,都能表达出其主题思想,这就要求编导善于找寻题材的闪光之处,捕捉到新鲜的、更贴近现实的题材,在舞蹈创作中加以运用,新媒体背景下,利用高新技术资源恰恰为舞蹈选材提供了可行路径。舞蹈创作中,可以从真实的事件中提炼出题材,可以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进行创作,也可以围绕神话传说加以渲染等等。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这些题材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还原,为编导创作思维的拓宽提供广阔的空间,满足编导的无限想象力及创造力,在编导思维的作用下,呈现出作品最真实的一面,给观众营造最大化的模拟现实场景,感受到编导的思维意图,进行品鉴到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

2.丰富创作手段

创作手段虽属于一种客观存在,但其实就是舞蹈创作者思维活动的具体呈现。将编创者思维与新媒体相结合,能够促使创作手段得到丰富。新媒体影响舞蹈创作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电视舞蹈的出现,是借助电视这一媒介平台,通过整合声、画、舞等诸多元素,在电视媒介中传播舞蹈编创的思维活动过程,对舞蹈作品中的动作、音乐等进行记录并散播开来,为编导创作思维过程提供参考。《舞林争霸》就属于这种电视舞蹈,利用电视这一载体,对舞蹈表演、编创进行整合,让观众欣赏到不同的舞蹈表达形式,感受舞蹈艺术彰显出的个性化魅力。这种模式下,编导就要进行创作思考拓展,基于现有资源融入新媒体元素,打开创作思维,丰富创作手段,利用“数字化”方式,呈现出舞蹈表演者通过身体语言无法表达的效果,让观众在电视屏幕前感受更符合主题、更贴近现实的舞蹈表演,使艺术表演真正“接地气”,达到塑造人们精神世界的目的。

3.运用反向思维

所谓反向思维,就是思维中那些无法得到满足的、充满质疑的部分,在这种思维驱动下,通常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问题,在探索深挖中求同存异,形成新的思想模态。舞蹈编导利用反向思维,通过强化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升,发掘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交互碰撞异常激烈的吸引点,在编舞过程中加以糅合,进而促使舞蹈作品更富于个性化。如,舞蹈动作创作中,要表达人物欣喜若狂的状态,除了发狂般的“一跃而起”,还可以“喜极而倒地打滚”;要表达人物悲伤的状态,除了“伤及而泣”,还可以闭眼冥想以示悲伤到无以言表,等等。再如舞剧《李白》中,在人物性格的创作方面,编导在李白的服装、布景、舞蹈动作上,以正面形象予以加持,通过大写意手法渲染这一“诗仙”形象,从更高一级的美对李白形象进行定位,而在第二幕群臣舞蹈表演中,通过反向思维,利用动作表情的极尽丑化、夸张、诙谐等手法,将群臣人物以反面形象呈现,突出讽刺意味,进而凸显李白的这一人物形象的高级美。

4.追求独特个性

舞蹈作品不论是在动作、队形还是画面构图、情景交融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编导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发现创新点,突出最终作品的独特性。舞蹈语汇构思中,要力求独特而又别致,要对人体各部件结构进行研究,在创作中把握好语汇的轻柔急缓程度,以符合主题而又充满个性的舞蹈语汇,带给观众独到的观赏视角,满足观众的个性化精神需求。同时,在队列队形画面构图方面,要使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得到体现,将人物情绪变化处理得当,在动作与步伐之间建立纽带,就要重视画面构图的创意性。以空间角度而言,画面构图反映了舞姿的空间移动过程,以舞台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舞台调度,编导创作中,在队形画面铺设中,要呈现出流动的绘画式效果,对队形画面进行合理变换,以体现舞蹈艺术效果。《小溪·江河·大海》舞蹈剧作中,通过设计优美流畅的画面构图,对队形进行灵活变换,给观众创造无限遐想的空间,在品位、感受中体会作品的内在意蕴,从而突出作品的个性特征,实现审美价值、欣赏价值、社会价值的优化增值。此外,蹈编导创作中,还要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情景交炼,营造生发于作品主题的环境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其中,深层次感受到舞蹈作品传达的意蕴。这就需要编创者借助对“景”的描述,使“情”得到渲染,再由表达出的情感,加深对景的刻画,使情景能够两相交融,进而构造出主题所凝聚的意境,让观众脑中留下对该舞蹈作品的独特领会。舞剧《李白》的意境营造中,情感始终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线,在与物、景的相互融合中,烘托一种“象外有象”的氛围,在编导天马行空的创作编排下,带领观众“走”到李白身边,感受诗仙的喜怒哀乐,在内心深处得到熏染,领会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留下对作品的深刻印象,进而实现突出作品独特性的目的。

四、结语

每一部舞蹈作品中,编导思维都处于“最高领导人”地位,都是作品发展演变的“引路人”。无论是选材、创作手段,还是就思维的突破、个性化概念的表达层面,编导思维必须足够多元且超前,才能“带领”作品走向新颖独特、深刻恒远的轨道。进入新媒体时代,舞蹈编导创作思维的多元化发展拥有了海量的媒介资源支撑,新的创作理念、方法层出不穷,促使舞蹈艺术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舞蹈编导要与时俱进,借助新的媒体形式,进一步突破传统选材、手段上的禁锢,善于运用反向思维,不断追求作品的独特个性化,创作出能够直击人们心灵的舞蹈作品,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为舞蹈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编导舞蹈动作
下一个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