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养生有妙招
2021-01-26王昀
专家介绍
王昀
王 昀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药事科副主任中药师,执业中药师,南京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会员。擅长中药调配鉴定、用药咨询、处方分析。
药物咨询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冬日饮食,温热为宜
冬季气候寒冷,应多食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少食寒凉生冷的食物。可以多吃糯米、板栗、大枣、核桃仁、杏仁、 韭菜、香菜、南瓜等,少吃刺身、冷饮,少饮冰水。
由于冬季气候严寒,我们的身体为了适应外界的寒冷环境,消耗的能量也相应增多,因而此时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尤其要相对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饮食时适量加入瘦猪肉、牛肉。
天气寒冷会使身体里的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增加维生素 A、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严寒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对心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维生素 A 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早睡晚起,守住正气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在寒冷的冬季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有助于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良好状态。冬日里天黑得早、亮得晚,大家应当提早入睡,在晚上9点前上床休息,等到次日上午8点以后,日光较为充足时再起床活动。在深度睡眠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因受到冷风侵袭而导致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切记不要蒙头睡,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应当每天保证至少半小时的开窗通风时间。青年人不要熬夜,可以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老年人要避免受寒,守住正气,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合理运动,藏肾固阳
冬季五行属水,与肾相应,五化为藏,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再加上冬日里气候变化不定,冷风刺骨,会给人们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容易让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此时可以通过积极运动来“藏肾固阳”,让精神振奋起来。
冬日锻炼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不能像其他季节一样挥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防冻,晨起室外气温过低,宜多穿衣,待做好准备活动,身体暖和后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同时,由于天亮得较晚,建议等太阳升起、气温升高后再進行锻炼,避免早晨温度过低而影响呼吸道、心脑血管等。锻炼完以后,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避免寒邪入侵。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不宜晨起后运动,可以选择午后或傍晚进行锻炼,建议以室内运动为主,注意保暖。
泡脚暖足,加点中药
足为人体之本,常言道:寒从脚下起。脚远离心脏,热量较少,保温力差,冬日里我们除了要在白天注意对脚部的保暖外,晚上也要坚持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在泡脚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中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生姜有祛寒解表的作用,可以取15~30克生姜拍扁,放入砂锅中加水煮10分钟左右,再调至水温40℃为宜;艾草有温肺逐寒的作用,可取30~50克干艾草煮水泡脚,每周2~3次即可,但发热和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不适用;红花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对冬季皮肤容易皲裂的人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取红花10~15克煮水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泡脚后应及时擦干、穿上保暖鞋袜或及时就寝,刚刚泡完脚,足部毛孔舒张,更易受寒邪侵袭,我们应当做好防范。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会导致皮肤、末梢神经感知能力下降疾病的人群,泡脚时一定要监测好水温,避免因皮肤感觉不灵敏而低估水温造成烫伤,必要时,可以请家人帮助判断水温或使用温度计。
膏方进补,辨证为先
中医理论认为,肾脏旺于冬季,因而冬季养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膏方进补时,膏方的药性宜偏于温热养阳,但应以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主。
冬日里神疲倦怠,动则气喘,易感冒,病后康复较为缓慢的人群,可以选用参苓百术散、补中益气汤等经典方剂制成膏方后进补,根据中医上气虚体质大多兼有血虚表现的原理,可加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等补剂。
冬日里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耳鸣健忘,伴有心动过速、失眠、焦虑现象的人群,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膏方进补。
冬日里尿频尿急、腹中冷痛、下肢浮肿,伴有免疫功能低下、脑功能减退、痛经、经闭、消耗功能减退的人群,可以选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建中汤等膏方进补。
这些方剂都需要经过专业中医医师的严格辨证后方可服用,如需要服用膏方,建议先前往正规中医医院就诊。
人与自然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要顺应天地阴阳与四时之气的变化进行养生。冬日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应以宁静为本、保养精力、调养生息、守住正气。冬日养生应重点遵循一个“藏”字,以养精蓄锐的态度为来年的“春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邀编辑 杨臻峥)(编辑 车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