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开的那一篮菜、一篮花
2021-01-26李萍艳
李萍艳
细想起来,真正开始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是在工作之后,雖然年少时也曾读过《受戒》,留下一些模糊的印象,但,似懂非懂,并未体味到其中的真趣。
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风景如画的南国做一名语文教师,当学到新教材的“疏、密之美”时,读着《葡萄月令》,我惊讶地想,怎么还有这样的文章?从了解作者到通读著作,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心领神会却无法言述的从容恬淡、自在疏朗、心神逍遥、怡然自得。不知是生活态度成就了汪曾祺的文字,还是汪曾祺的文字成就了这样的生活。但于我,这是一种教会我生活智慧的精神恩赏。
风花雪月的浪漫和哲思求索的苦恼从未让我发现,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居然可以这样意趣盎然、滋味悠长。那闹哄哄的菜市场会成为所经必览的“风景”,那唇齿舌间的美食可以从采买到入口渗透着全身心的热情,那艰苦岁月的拮据窘迫、流离失所也能沉淀生香、熠熠发光,那生活给予的艰辛、委屈带来的可以不是忧愁怨愤而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泰然自适……面对不能预料的命运起伏、人生际遇,教授夫人把手里挽的一篮花换成一篮菜,而汪曾祺先生却把生活的那一篮菜变出一篮花。他对生活怀有的赤子温情,那一派天真的热爱,让我认为是对汪曾祺先生最大的赞美、最中肯的评价,不只是文学家,还应该是:生活家。
“生活家”是我刚从《北京文学》上看到的散文题目,看到这个词,我立刻就想到了汪曾祺,想到了我不能不写的这篇文章。
在南方的那些年,汪曾祺先生把我从初出校门每天为琐碎的现实生活捆绑的苦恼中解脱出来。让我的心情,从不善操持的无奈变为赏心悦目的热爱。即使我真的不喜欢餐厨之繁,但我的心情已经完全可以沉浸在果蔬生趣的欣喜间……而他笔下那像块大豆腐的北京城,那提笼遛鸟的皇城自得,那数不清的小胡同,那京腔京韵的北京生活……让我离开了北京又走近北京,似乎从未远行。
最难忘的是汪先生《日规》中艰难岁月里的坚韧、柔美与温情,那是面对苦难的从容恬淡,是对师友的至真挚爱,是让人想哭哭不出的难过,是直坠心底的叹惋。感觉汪先生在写人间烟火的时候是一直在微笑的,微笑中饱含沉静的沧桑,沧桑中也有难言的隐痛,但这一切都抵不住他对人生意趣的温柔。
汪先生的文字平淡若水,化迹无痕,如话家常,至淡味深。让人难以察觉到的刻骨功力、恰到好处的节奏感、和谐统一的韵律、至性至情的纯真……如小河流水般,一切仿佛俯拾即是的天然。人在天地间,气韵生自然,浸满烟火气,文字入心田。
文字的力量,不在于它的声响,而在于它润泽的悠长。南城长长的狭窄的胡同、大杂院里探出的花草、院中歪斜的古槐、随风摇曳的光影、地坛红墙边的落日、寂寥的椅凳、盛夏若有若无的槐香、入夜的虫鸣、秋日无痕的落蕊、依然在碧空响起的驯鸽声……所有这一切,在眼前、在心里、在文字间。在过去、在现在、在你我他的生活里,一遍一遍重演,一天一天逝去。但是,因为好文章,好文字,我知道了,我在,你也在。
这就是我为何对北京如此深爱。这座古老又崭新的城市,大到我居此多年,也只能熟悉其中极少之几分,然我所经所至,不仅有今日的流光溢彩、繁华匆忙,还牵引着无数历史过往、人文沧桑,仿佛和很多人、很多生命,经历了很多次的生活。我们在不同时刻经过这个世界,却因为这座相同的城市,可以穿越时光与相似的生命相通、相遇、相认、相知。用人与人的温情抵挡一个人行走的虚无荒凉,用对人间生活的挚爱,抵消生之短暂、无情流年。每次路经友谊医院,禁不住想起汪先生最后赞美过的“茶”,愿先生之真心至情,将生活中绕不开的那一篮菜开出满篮花……
责任编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