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五十七奇技共赏析
2021-01-26宋莹姜强
宋莹 姜强
大赛吉祥物勇仔化身领航员迈出太空步伐
这147万个项目中的约万分之二走到了决赛。2020年11月,在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观众看到了中国参赛项目共187个,其中含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23个,国际参赛项目111个。最后,大赛共产生金奖159项,其中高教主赛道110项、职教赛道25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4项。
高教主赛道的110项金奖中有中国高校(中国港澳台地区高校金奖名单另计)的57个项目,这是57块成色十足的金子,又像57篇奇文,我们一起来赏析。
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制造、医学生物、环境保护、能源开发、新材料这57个金奖项目的绝大部分都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项目有“两高”——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高,有“两性”——战略性、前瞻性。57个金奖项目中还有一些深耕文化创意、公益服务等领域,它们根据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并且同样有高科技加持。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是本项大赛的本色,与最近的一届(2019年的第五届)大赛相比,本届的比赛项目聚焦的领域有很多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新的领域如芯片、无人机等。
向芯片进军
多年来,芯片一直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痛点,每年进口芯片花的钱比石油还多。因为华为芯片断供事件,2020年可说是举国上下对芯片感觉最痛的一年。于是,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在向这个领域进军。这里面当然少不了大学生,虽然对最核心、最高端的芯片问题大学生可能力所不及,但芯片产业链环节多,应用范围广,可让大学生一展身手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在本次大赛高教主赛道的57个金奖中,与芯片密切相关就有10个以上,占约五分之一。北大、清华获金奖项目都是芯片类的,其中清华的一个项目还获得了并列亚军,而与之并列亚军的厦门大学项目也是芯片类的。
清华大学“高能效工业边缘AI芯片及应用”项目路演现场
大赛特邀嘉宾Integrated Insights董事长唐睿思
大赛特邀嘉宾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
大赛特邀嘉宾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
.大赛特邀嘉宾华为高级副总裁张顺茂
清华大学并列亚军的项目叫“高能效工业边缘AI芯片及应用”,它聚焦芯片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在路演中,该项目介绍说,我国传统油田的生产流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设备管理困难、过于依赖人工、无法进行预测性维护等难题,这些问题不但导致企业运转效率低下,也使得运转成本异常高昂。该项目针对这一现状,将AI芯片与工业结合,为百万亿级工业场景的泵机、电机、压缩机等设备制造商和使用者,提供跨品类、全栈式的设备管理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
另一个并列亚军的项目是来自厦门大学的“西人马: 中国MEMS芯片行业领军者”,它聚焦在芯片和传感器材料合成、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上,致力于民用航空、能源、医疗、交通及工业设备的控制与监测,打造“端边管云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芯片国产化替代。
到处都“无人”
57个金奖项目中有关无人机(船、潜航器等)的有五六个,约占到10%,是金奖中比较多的一类。根据有关资料,当前我国民用无人机企业已经超过7000家,产业规模达到210亿元,占全球市场比例超70%。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行业龙头的加速涌现,推动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向更深入的领域前进。
从守护陸地青山绿水的“无人”到守护海洋航行船只的“无人”,大学生在“无人”的各个领域全方位探索,57个金奖项目中就有“NUSTER水下东风快递——中国核动力无人潜航器最佳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水上行者——无人驾驶清洁船守护绿水青山”“智感检测——密闭环境无人检测全球开拓者”“海大智龙——世界级无人驾驶商船系统供应商”和“韬讯航空——特种共轴无人机创领者”等多个项目。可以说,天上地下、水上水下,大学生都在推进“无人”。另外,还有能钻进机器内部的无人机,比如“智感检测——密闭环境无人检测全球开拓者”项目,是针对大型设备(如船舱、锅炉、核电站等)内部的健康检查需求,改善在黑暗、密闭的设备中搭建脚手架造成的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检测问题,通过无人机搭载检测设备钻进去进行检测。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E-mental Health”项目路演现场
150名国内外专业评委团正在投票
“无人”的应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上一届的冠军项目“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项目因具有载重大、操控稳、突防快的优势,获得陆军装备科研支持,纳入全军武器系统采购目录。今年的“韬讯航空——特种共轴无人机创领者”“‘猎鹰——开创城市环境下的无人机防控新时代”项目继续跟进:一个直接瞄准未来需求的特种无人机市场,打造具备快速动态响应能力,结构紧凑、性能优异、抗风性强的“共轴无人直升机”,在保证直升机稳定运行的同时节省了占地空间;一个从无人机的拦防角度出发,作为以蜂群对抗蜂群的无人机反制系统,针对城市环境下无人机“拦不全、截不准、附带安全威胁”的痛点,用精准拦截控制和移动平台自主起降等技术,实现了零遗漏、无附带损伤捕获。
前沿多交叉
生物医学也是历次大赛的热点领域,本届大赛生物医学类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强现实、大数据和5G通信等各种前沿技术结合得十分紧密。在“粒子超人——全球首创多脏器肿瘤粒子介入机器人”项目中,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了医生的手,实施精准放疗,可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而且,它可借助5G通信架构,实现介入手术的远程操控。在疫情期间,这一优势更加突出,手术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直达抗疫前线的医院。
“智引微创:一体化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领航者”项目使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它的增强现实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系统可实现手术方案智能规划、手术引导图像生成、AR眼镜的参数标定及校准、增强现实精准导航等功能,克服了微创环境下关节置换的人为不确定性。
“人体第二套基因组诊断技术革命——瑞因迈拓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平台”项目,直接利用微生物基因数据,将宏基因组检测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无须临床医生依據经验预判病原体,精准锁定致病病原。
其实,57个金奖项目中的众多项目都体现了“交叉”的特点,有的还是多个领域、多种前沿技术的结合。比如“大隐科技——四维隐身吸波蜂窝开创者”项目,依托华南理工大学造纸、电信、材料三大学科交叉优势,发明了一种“四维”隐身蜂窝材料,可用于新一代飞机、舰船、导弹等的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