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MRI诊断与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

2021-01-26徐丽娜唐竹晓詹莹莹李双标戴士林马红玉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敏感性特异性乳腺

徐丽娜,唐竹晓,詹莹莹,李双标,戴士林,马红玉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a. 影像科;b. 病理科,河北 沧州 061001

引言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早期准确诊断乳腺癌有助于疾病的分期和评估,及时对患者给予适当治疗至关重要[1]。目前,乳腺影像检查方法包括乳腺X射线钼靶摄影,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中MRI是评价乳腺病变最有效的方法,对乳腺癌肿瘤大小,范围的评价也具由较高的准确率,但仍存在漏检误检的情况[2-3]。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其中Ki-67和P53是和乳腺癌密切相关的两种蛋白。Ki-67是一种核增殖蛋白,其表达的高低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与乳腺癌的发生与转移具有相关性[4]。P53是机体中一种抑癌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具有DNA修复能力可抑制细胞增殖[5];而突变型失去正常抑癌作用,促进细胞增殖进而诱发肿瘤[6]。研究发现,P5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表达,而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因此其对乳腺癌的分期分级具有重要意义[7]。目前影像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诊断联合应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了MRI联合Ki-67、P53测定对于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MRI评分与Ki-67、P53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旨在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年龄32~79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② 患者检查时间均为手术前,且在月经后1~2周内进行,检查前未采取辅助化疗及放疗手段治疗;③ 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进行确证;④ 患者均经初步判断为乳腺疾病。

(2)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肿瘤史者;② 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③ 有认知障碍患者;④ 有乳腺切除手术史者。

1.3 方法

1.3.1 MRI 扫描技术及观察指标

对照组患者进行MRI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3.0T VERIO超导MRI扫描仪,患者俯卧位,双乳自然悬垂于乳腺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分别使用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如下:快速反转恢复磁化准备自旋回波抑脂T2WI序列、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成像(FLASH-3D)T1WI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采用FLASH-3D脂肪抑制T1WI序列,扫描6个时像,第1时像扫描后20 ms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剂量0.1 mmol/kg,注射速度2.0 mL/s,并用20 mL 0.9%氯化钠冲洗导管内对比剂,行增强扫描。记录肿瘤的MRI表现,比如边缘轮廓、强化特点以及肿瘤边界和内部结构,并根据结果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MRI评分标准

1.3.2 Ki-67和P53测定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Ki-67和P53的表达。手术前结合MRI扫描技术确定病灶部位,穿刺,于病灶部位取样,将样本用10%甲醛固定24 h,然后经脱水和透明化处理后使用石蜡包埋制成切片并使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ssence,HE)进行染色。将上述切片经过脱蜡处理后对组织抗原进行修复,室温下使用3%过氧化氢孵育10 min阻断过氧化物酶活性,蒸馏水冲洗后用PBS冲洗3次。使用山羊血清进行封闭,并添加Ki-67和P53一抗,37℃条件下孵育2 h,然后用PBS冲洗3次。添加DAB进行显色,然后使用苏木精进行复染。最后用梯度酒精进行洗脱,使用中性树脂进行封片,阴性对照使用PBS作为一抗,采用已知阳性标本作为阳性对照。其中Ki-67和P53阳性细胞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在随意10个高倍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计算出占肿瘤细胞数的百分比,判定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的MRI评分与Ki-67、P53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案对乳腺癌检测的准确度

经过病理证实,120例患者中共有乳腺癌确诊患者96例,其中对照组检出乳腺癌患者59例,实际患病人数为49例,检查准确率为85.96%,观察组检出乳腺癌患者49例,实际患病人数为47例,检查准确率为90.3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表3)。典型MRI图像,见图1。

表3 两组患者检查准确度比较

图1 乳腺癌MRI动态增强图像及病理图像

2.2 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诊断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71.67%,观察组患者诊断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6.67%,两组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4)。

表4 不同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

2.3 MRI评分与Ki、P53的相关性

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MRI评分与Ki-67、P53均表现出正相关性如表5所示。

表5 MRI评分与K-67i、P53的相关性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强,乳腺癌的诊断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8-9]。乳腺癌的发生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其早期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0-11]。目前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主要有钼靶、超声以及MRI[12],阳君等[13]研究表明,MRI检查较单一钼靶摄影及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随着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加深,不断有新的检测指标被发掘。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体内Ki-67和P53水平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关联[14-15]。因此本研究针对MRI联合Ki-67和P53测定对于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MRI诊断,检测准确率为85.96%,联合使用MRI和Ki-67和P53测定检查准确率为90.38%,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有所提高。可能原因为乳腺癌的发生是多基因突变的结果,其乳腺组织癌变的过程中,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改变,因此结合影像学和免疫组织学检查结果更可靠。P53基因是目前人类研究最多的肿瘤相关的抑癌基因之一,其突变与多种癌组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正常细胞中P53基因通过下游P21、Bcl2等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防止细胞过度增殖。正常P53基因可通过基因突变,缺失或甲基化的方式变成突变型,突变后的P53基因失去了抑制细胞增长和促进凋亡的功能,并且能诱导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引起细胞的癌变,促进肿瘤的发生。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肿瘤组织中检测到的P53基因均为突变型,Synnott等[16]人以突变型P53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靶点开发了药物PK11007,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开发。敖睿等[17]研究了三阴性乳腺癌P53突变热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P53热点突变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率不高,均出现在有P53阳性蛋白表达的患者中,而出现P53热点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好。同时也有研究表明,P53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18],说明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P53测定有助于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和预后。

Ki-67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一种非组蛋白性核蛋白,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在G0期不表达,G1后期出现,S期和G2后期表达增多,在M期达到高峰,而在有丝分裂结果后降解消失,因此其可准确反映细胞增生活性。在正常细胞中Ki-67表达水平很低,而在乳腺癌患者体内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上升。有研究结果表明,Ki-67高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高病理分期、大肿瘤直径、高组织学分级等具有一致性,可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一个辅助指标或判断肿瘤侵袭能力、恶性程度的一种标志物[19]。虽然Ki-67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用于评估癌症增殖多年,但是Penault-Llorca等[20]表示不推荐该标记用于乳腺癌的临床管理中的常规用途,因为目前仍缺乏Ki-67评估的标准化程序以及关于Ki-67测定的解释以及标记物临床效用的仍存在争议问题。但是,不可否认Ki-67是一个具有诸多临床价值的生物分子,有望成为乳腺癌的下一个重要标志物,为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相关性分析也发现,MRI评分与Ki-67、P5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也提示MRI联合Ki-67、P53测定用于乳腺癌患者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及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敏感性特异性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