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艺
2021-01-26祝显奇
祝显奇
(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5)
0 引言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对磨损的汽车零部件进行修复,使产品恢复到原来的质量和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分析和探索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艺,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推动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使之变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资源—产品—失效—再生资源”。汽车再制造产业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和更好地保护环境,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成本的支出,满足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但现阶段的零部件再加工工艺却没有得到改良和优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汽车用户权益,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加工的发展,缩短汽车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实现理想的经济目标,革新传统的生产技术,从而推动汽车再制造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使汽车用户的个人权益更具有保障性。
1 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1 责任落实不到位
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步骤繁杂、耗费时间长、负担重,如对汽车刮水器进行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清楚、明晰地划分好管理权限,需要每位职员都能够清楚了解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具体工作内容,才能够有效地对刮雨器实行高质量、全方位的管理。若是部门未能将责任充分落实到位,使得员工责任不够明晰,便会发生管理不够到位、执行力度缺乏等,造成有关人员互相推诿,无法追究责任人,出现管理混乱、人力资源浪费和权责不分等问题,导致汽车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1]。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汽车零部件的管理任务属于一项复杂、封闭且流程循环的系统性工作,而非只是单一化的链条式工作。若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工作流程受到扰乱,使工作效率大幅降低,还可能会使得员工无法积极、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企业蒙受极大损失。同时,过于严苛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也会导致员工产生消极心态,压力过度的环境导致员工无法高效工作,过于松懈的管理制度导致约束力降低,汽车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使企业声誉受到影响。因此,汽车零部件再加工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加工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可以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再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规范并落实工艺相关产权法、质量法等,明确再加工零部件工艺及其检修要求,配合先进技术推动零部件再加工工艺的发展。
1.3 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
汽车的零部件管理往往任命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的人才负责,不仅需要其具有大量的相关知识储备,同时还要能够及时掌握零部件管理的新技能、新知识。某些企业为了减少浪费人力资源,减少支付薪酬,往往采用其他部门的员工代替专业的零部件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导致汽车零部件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导致管理人员难以提升自我的管理技能。
2 再制造与维修及制造对比
2.1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与维修上的差异
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和制造在加工手段、对象和所达到的效果上具有较大差异,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处于修理和制造之间,再制造技术一般是直接恢复、升级或改造产品的零部件功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和能源,减少材料消耗并达到环保效果,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持零部件的高性能[2]。
2.2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成本上的优势
其不仅能够促使产品质量获得大幅提升,并且还能够显著降低成本,保障实现理想经济目标。再制造产品所需要的能源是生产新产品成本的1/2,降低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到新产品的40%~60%,加工后的产品产值缩减为新生产零部件的1/2,有效规避零部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冗余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3]。
2.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效益上的优势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大大提高了维修行业的效率,增强了产品检修的再加工时效。传统的汽车修理,尤其是零部件的修理一般修理其原件,耗费的时间较长。而采用新工艺的零部件再加工后,操作时效得以提高,在短时间即可完成修理工作,也可保障产品质量,极大程度缩短汽车的修理时间,降低了汽车零部件在检修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保障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理想经济目标和工作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汽车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4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能源上的优势
汽车再制造采用新工艺对零部件进行再加工,其产生的再制造产品性能和质量远超传统工艺生产的制造产品,再加工过程的基础能源使用总量比重为生产过程基础能源使用量的15%左右,一般节约能源60%、减少耗材70%;与制造新产品相比,显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了其他成本的投入[4]。
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
3.1 超声波检测技术
汽车零部件回收后,需要对其进行归类划分,依据质量检测技术检测回收的零部件。超声波检测技术通过超声波设备和计算机记录超声波传输过程产生的图像、曲线图,从而对物品进行检测和质量判断。根据声波传输测绘的相关数据,判断检测物品的质量,保障汽车回收零部件质量检测作业是否合格,保障后期使用的材料质量。
3.2 渗透检测技术
渗透检测技术具有无损检测、检测准确的优势,一般应用于塑料燃油箱、汽车制动主缸等部件的检测过程中。受到材料表面污染现状的限制,其检测过程需要将有颜色的渗透液涂抹在检测零部件的表面,确保涂抹部位均匀。涂抹完毕后做好清洁工作,待渗透液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通过渗透液颜色直接显示检测材料中的缺陷。
3.3 再制造零部件产品质量检测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完毕后,需要对再制造零部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作业,保障再制造零部件的质量合格和使用安全性。一般情况下,汽车再制造零部件的检测流程和新产品的检测流程相同,但由于回收的零部件会存在材料磨损问题、内部存在缺陷等,需要采用重复检测的方式保障再制造零部件的性能,完善检测作业。
4 加强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的措施
4.1 落实责任
企业要确保管理部门落实好内部员工的责任,划分好责任范围,均衡各个部门和个人的权力和义务,权责幅度合理。同一级别的岗位职责均匀划分,不同部门则按照各自承担的权责量进行划分,合理划分制造、运输、质量和售后等方面的管理任务,尽可能减少部门需要承担的任务量,避免部门和部门之间发生权责模糊的情况[5]。
4.2 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企业在选用汽车零部件管理人员时,应该定期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创建科学合理的分级培训机制。针对已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与专业知识的职员,可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而对于一些管理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的员工,为其提供汽车零部件知识、零部件质量管理、检测和材料性能等知识的教学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通常采取多元化培训模式,主要分为线上与线下培训,既能让员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结合网络技术来更好地利用自身空闲时间提示自我专业水平;同时基于线下实践,也能提升其实际操作水平,快速提高专业技能。
4.3 建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体系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一般包括回收、再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再制造环节的出现推动汽车产业突破传统的经济模式,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汽车再制造零部件应用于服务维修模块中,延长汽车用户的汽车使用寿命,也可作为全新的汽车零部件应用于新车组装。汽车再制造产业的生产和发展取决于汽车用户,汽车用户加深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识,包括其需求状况、汽车再制造产业的相关政策,汽车用户需求的增加将会推动汽车产业更好地发展。
5 结束语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一方面在不断生产、改造的过程中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另一方面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节约能源和减少耗材,起到一定的环保作用,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汽车用户对再制造产品存在顾虑、再制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节约产品再制造的费用和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进一步完善再制造的管理过程,建立汽车零部件的回收体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