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关研究综述

2021-01-26

运动精品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间操课间内容

杨 雪

我国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关研究综述

杨 雪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CNKI刊载的我国大课间期刊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等几方面进行评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课间论文发文量总体来说呈逐年上升趋势,大课间论文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从整体上看不能满足大课间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视角单一,对大课间各方面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其中批判性的研究比较多,如何传承、发扬优秀成果的研究比较少。根据目前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大课间的研究提出展望,为我国未来大课间的研究提供参考。

大课间体育活动;科学研究;综述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形成的学校体育活动新形式,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部分,是落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具有促德、调智、健体、审美等功效,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大课间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以CNKI网络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篇名“大课间”或“课间操”在CNKI期刊网搜索:搜索期间为2008年至2018年共有813篇文献;另外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以篇名“大课间”或“课间操”在CNKI期刊网搜索:搜索期间为2008年至2018年共有110篇文献。笔者对搜集的期刊文献从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类,首先从总体研究水平来看:大课间的研究主要有关于大课间改革类与现状类的研究;其次从对大课间各构成要素的研究方面来看:大课间研究重点主要是关于开展现状、活动内容、活动模式、活动对象、组织管理、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1 大课间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

1.1 我国大课间研究发展趋势的基本情况分析

检索2008-2018年的大课间期刊文献,从数量、时间上整理得图1。

图1 大课间研究领域期刊及硕博论文历年发表数量变化

可以看出我国大课间的研究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自2006年阳光体育工程的启动和2007年中央7号文件的发布后,所发表的论文大大超过了前期所发表的论文总和。有关大课间的专著主要有:曲宗湖[1]2005年出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王德富[2]2013年出版的《阳光大课间操》;2013年李淑梅等[3]出版的《大课间学生素质教育实用常识健美操、舍宾及踏板操知识指南》;2014-2015年成都体育学院的“国培计划”出版了系列课间操专著:如毛俐亚[4]主编出版的《球类特色课间操》、杨红等[5]出版的《民族特色课间操》、柯为国等[6]出版的《高中身体素质特色操》等。这些专著中的实例列举针对许多现实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不通顺),这些专著的发表正是体现了大课间活动近来年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并期望通过进一步对此问题研究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从2008年开始大课间硕博士论文发文数量处于平稳式上升,期刊文献发表数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8年达到近几年发文量最高,而进行核心期刊的搜索却寥寥无几,可看出大课间文献发表的水平不高,其中大多是对之前研究的重复研究,对前人文献的学习与总结没有新研究和创新点,因此从发文量看,近十几年有关大课间的研究发文量呈逐年上升但核心期刊数量却极少,发展的速度和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从整体上看大课间论文的研究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大课间发展的实际需要,可看出我国学校体育大课间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有关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科研还需进一步发展。

1.2 大课间活动研究内容的基本情况分析

对大课间研究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类结果如表1。

表1 大课间研究内容分类

研究主题分类研究主题 开展现状类研究调查研究、活动设计与实施、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对策、改革思考 活动内容类研究区域性活动内容研究、现状、活动内容创编、运动项目内容融合、活动模式构建、活动模式探究 组织管理类、改革与创新类研究整合研究、文化研究、影响因素、管理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评价体系

可以看出对大课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展现状、活动内容、组织管理、改革与创新等几个方面,从总体而言我国大课间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 对我国大课间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而近五年对大课间现状的研究是大家最关注的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特色的运动项目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其中有关大课间研究内容涉及广泛,而大部分集中在开展现状、活动内容方面,其中批判性的研究比较多,如何传承、发扬优秀成果的研究比较少,这说明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扩展延伸开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 大课间研究集中的重点及成果分析

2.1 大课间开展现状类的研究

自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以来,针对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情况出现大量的研究,温展拔[7]在2011年对广州市荔湾区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制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因素进行调查,发现活动场地不足、体育器械不足等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在2012年宗有智等[8]对延安市高中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课间你体育活动存在内容单调、形式匮乏,组织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等问题。在2015年阮晓燕[9]对南京市秦淮区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该区大课间活动的机制初步形成,或将成为常规态势,但存在的师资缺乏,场地狭小,器材不足,内容单调,缺乏个性,影响兴趣依然严峻。学者大多都是对大课间开展现状类进行研究,总体上说研究形式较为相似,因此便对我国学者有了较高的学术期待,在期刊质量上还需进一步提高。

2.2 大课间活动内容类的研究

依据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内容师资缺乏,场地狭小,器材不足,单调,缺乏个性,影响兴趣等问题,许多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活动内容研究,刘勇[10]建议教育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学校应以武术课间操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不妨采取集体舞、武术交替轮换的方法,比如,春夏季节实行校园集体舞课间操,秋冬季实行武术课间操。刘俊凯[11]对河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足球大课间活动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认为探讨合理设计并有效组织足球大课间活动,使广大少年儿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学练足球,有利于加快发展校园足球、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开创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施飞[12]对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一主自选”模式进行研究,结论是大课间“一主自选”模式在保障学校特色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和个人自选特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大课间“一主自选”活动方案设计包含“一主”内容的考量、自选活动的安排、大课间活动音乐的选择、完善大课间活动方案等;大课间“一主自选”模式的组织实施包含大课间活动场所规划、大课间活动器材的选用、大课间活动人员的配置、保持大课间活动的持久活力、体现人文关怀、保障大课间活动安全等。大课间活动内容类的研究对其因地制宜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有助于大课间丰富开展。

2.3 大课间组织管理、改革与创新类的研究

董翠香[13]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模式为案例进行研究,为我国中小学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实践依据。徐辉等[14]从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发展现状着手研究,发现传统模式弊端越发凸显,存在着时间被随意占用、活动形式较单一、考评标准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认为中小学课间操应从内容、音乐、时间、形式和评价等几个方面加以创新。刘春艳等[15]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审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已接近十年,大家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逐渐深入,提出的改革思路也不断创新。重温这些研究成果,现在看来依然十分重要。

3 结语

经过前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领域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不可回避,我们只有去发现问题,正视不足之处。面对大课间科研我们或许可以尝试转换思维和改变科研方式,提高大课间整体科研水平,同时可以加快学校大课间整体科研队伍的发展建设,要不断增强体育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大课间科研的发展。

[1]曲宗湖主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王德富著.阳光大课间操[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3]李淑梅,陈尧,姜斌主编.大课间学生素质教育实用常识 健美操、舍宾及踏板操知识指南[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

[4]毛俐亚主编.球类特色课间操[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杨红,张松,李遵主编.民族特色课间操[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6]柯为国,杨红主编.成都体育学院“国培计划”课程资源成果系列高中身体素质特色操[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7]温展拔.广州市荔湾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调查[J].教育导刊,2011(2):87-89.

[8]宗有智,李鑫,庞云飞,等.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2(27):78-79.

[9]阮晓燕.南京市秦淮区小学大课间体育调研[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152-156.

[10]刘勇.应在中小学校推行武术课间操[J].教学与管理,2008(13):45-46.

[11]刘俊凯.足球大课间的合理设计与有效组织[J].体育学刊,2016,23(6):103-107.

[12]施飞.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一主自选”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体育文化导刊,2017(4):151-155.

[13]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03-105.

[14]徐辉,周妹,陈庆国.学校课间操组织与实施的创新[J].教学与管理,2015(13):71-73.

[15]刘春燕,李青,谭华.热现象中的冷思考——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14,21(1):16-18.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he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in Big Break in China

YANG Xu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1, Sichuan, China)

猜你喜欢

课间操课间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愉快的课间操
主要内容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课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