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深空网络”
2021-01-25沈叶华
沈叶华
如果说现在互联网联系着全球地面上的各个角落,那么,就可以说“深空网络”联系着地面与太空的多个星球,将来还会联系到更深远的宇宙!
人类在地球上住了几千年才搞明白:我们的立足之地是个圆球。但是当代人只用了短短60年的时间,就对遥远星球的面目有了大概的认知:太阳系内行星的大小、形态、轨道以及它们所带的卫星,模型都做得出来;甚至对无边无际的宇宙也略知一二,如它的年龄,形成、发展,组成物质等。能够短时间内弄明白这些,是因为60年来,我们向太空发射了上百个航天器(包括轨道飞行器、着陆器、无人车等),去探索大行星、太阳、矮行星、小行星、彗星……
那么,如何将远离地球的航天器的探索成果传回地球?这就得依靠“深空网络”了,“深空网络”是当今世界最高精尖的太空通信设施。
“深空网络”是指在深空探索的航天器与地面通信的设施,为美国宇航局所有。何谓“深空”?地球同步轨道之外的太空。距离地球约3.5万千米处的轨道,称作地球同步轨道,在此轨道之外的所有美国航天器与地面的这宇航局联系,都得使用“深空网络”。
地面的宇航局跟在深空探索的航天器联络,与我们日常用手机通话一样——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因此,“深空网络”在地球上设有3个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基站。它们分别位于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每個基站相距约1200经度。这样,地球24小时不停自转,总有至少一个基站面向航天器.与它对接、连线。
这3个基站的每一个都由数个天线(俗称“大锅”)组成:1个直径70米.3~4个直径34米。直径70米的堪比20层的高楼,“大锅”面积比足球场还大;直径34米的也不可小觑,其面积有900m2,比两个篮球场还大。
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锅”?因为只有“大锅”才能捕捉到微弱的信号。由于航天器运载能力限制,它驶向深空时所携带的发射设备非常精简,其发出的信号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发着光的灯泡,这“灯光”再穿越茫茫太空数百万甚至上十亿千米,到达地球时已是“气若游丝”。到底有多弱?其能量积累4万年才够点亮一个节日小彩灯。如果地面的天线不是足够强大、敏锐,怎能“嗅出”这“气若游丝”的信号,并捕捉住它?当地面的“钢铁巨锅”把它“逮”住,还须放大器把它扩大、扩大、再扩大,最后才能辨识出航天器发送的信号。
与此同时,当地面的天线向深空的航天器发送信号,它发出无比强劲的无线电波,务必穿透黑魃魃的深空,够得着天际那端的航天器。
通常,“深空网络”中每个天线(大锅)负责连线一个或数个航天器,接收信息或发送信息。但当航天器发出的信号特别弱时,它们能“团队协作”:同一地的或两地跨洲的多个大锅指向同一信号源,抓取其式微的信号,然后汇聚成一条较强的信号。地面天线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内容用“0”和“1”二进制数字编码、传递。
由于地球与其他星球相距遥远,从地球上发出的信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传送到航天器,例如,到火星需1 5分钟,到木星需50分钟,到冥王星需4.5小时……离地球越远所需时间越长。
现在,“深空网络”与30多个天各一方的航天器保持着联系。这些航天器肩负各种任务,有的在探测行星,有的在探测恒星,有的在探测宇宙X光……当中最远的航天器已飞出太阳系,但“深空网络”的触角仍能触及,接收它们传送回来的探测数据。在这30多个航天器中,除了美国自家的,还有欧洲、日本、印度等地的——“深空网络”还承担多国航天器的联络任务。
“深空网络”自1963年投入使用至今将近60年,为人类传递了无数的探索成果,比如,1968年人类首次登月的电视直播,以及著名的照片《小蓝点》。
日常管理“深空网络”的是美国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这里的科学家每天向位于不同星球的数十个航天器发送指令:调整航线、开展勘测、采集样本等,同时收集它们传回的工作成果。看着他们在荧屏上指指点点,真正应了那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难怪他们自称自己的那点儿地盘是“宇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