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广东指导创办党组织
2021-01-25胡妍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后,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函约在广州建立共产党、青年团的组织,谭平山等人起而响应。此时,共产国际来华代表也派米诺尔、别斯林到广州,帮助建立党组织。米诺尔、别斯林在广州与几位无政府主义者接触,并于1920年成立了“广东共产党”。
1920年12月,陈独秀应广东省长陈炯明之邀,来广东任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并指导广东的建党工作。陈独秀抵达广州后,将他所起草的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党纲”,交给“广东共产党”的成员们讨论。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等条文。经过多次激烈讨论,意见也未能统一。最终,无政府主义者宣布退出共产党组织。
1921年春,陈独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及米诺尔、别斯林等人“开始成立真正的共产党”。起初时,共有成员9人,由陈独秀担任书记,后由谭平山繼任。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最早建立的六个地方组织之一,广东党组织的成立,犹如茫茫雾海中的灯塔,给华南带来了新的曙光。又如春雷炸响,为南粤大地送来春的消息。
“上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三次南下广州,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三临广东,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主持创建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二是主持党的领导干部会议,酝酿与国民党合作;三是主持召开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这都是中共历史上的大事。”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陈弘君说,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是广东党组织的创建历程,陈独秀是一位不容回避的重要历史人物,“一定要写上一笔”。
支持创办《广东群报》,宣传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1920年底,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人陈独秀,应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邀请,到粤任广东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临行前,陈独秀征询李大钊意见,李大钊表示赞同,认为既可以将新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潮带到广东去,又可以在广东发动共产主义者组织。12月17日,陈独秀离沪赴粤。
谭平山等人决定筹办出版《广东群报》。在筹办过程中,谭平山曾去信同陈独秀取得联系,征询意见,希望得到他的指导。陈独秀写信热情鼓励,指出,广州是我国重要的省城,在历史上是革命策源地,曾多次起过先驱作用,做出过重要贡献,而今更应顺应历史潮流,发挥更大作用。
陈独秀在广州市第十中学的这栋小红楼里主持创办了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图/胡妍
陈独秀还在《广东群报》创刊号上发表《敬告广东青年》一文,向广大青年朋友致以殷殷寄语。对广东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希望万万不可错过了机会”“希望诸君讲求社会需要的科学”“希望诸君多多结合读书会或科学试验所”“希望诸君切切实实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底解决方法”“希望诸君做劳动者的朋友”“希望诸君扫除广州坏到无所不至的部分”。此后,陈独秀陆续为《广东群报》写了不少文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社会主义批评》《女子问题与社会主义》《讨论社会实际问题的引言》《讨论无政府主义》等等。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林雄辉表示,在陈独秀的支持和指导下,《广东群报》办报宗旨十分明确,即改造社会,宣传新文化运动,力促新社会早日实现。《广东群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评论时政以及与无政府主义论战等方面充当了先锋,成为广东地区早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及新思想的主要阵地。同时,以《广东群报》为轴心,团结和影响了一批进步青年和学生。
陈独秀到广州,各界人士慕名而来,纷纷请他撰稿和去演讲。陈独秀的日程“逐日排满”。据记载,单是1921年1月间,陈独秀到广州各类学校发表了7次大型演说。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和阐明了有关社会主义、教育、劳动运动、人生观、妇女解放等问题。他撰写大量的政论文章,在《广东群报》《新青年》《劳动与妇女》等报刊上发表,据不完全统计,他在广州这段时间共发表40多篇文章。
陈独秀还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到大学、中专、中学和各团体讲演,宣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作了《新教育是什么?》的报告,鲜明地提出他的政治主张是“要想改革社会,非从社会一般制度上着想不可。”1921年1月15日,陈独秀在广东公立法政学校演讲《社会主义批评》,公开宣传社会主义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剖析无政府主义的弊端。1月29日在广东省女界联合会作《女子问题与社会主义》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不止解决妇女的问题,且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必要把社会主义作唯一的方针”,希望男女都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与无政府主义论战
无政府主义在广东传播较早,尤其在工人中较有影响。在广东党组织创立的过程中,无政府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分道扬镳,坚持宣传他们自己的理论观点。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宣传,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引起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的反驳。1921年1月15日,陈独秀在广东省公立法政学校作了《社会主义批评》的演讲,对各种“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作了剖析;并着重批评了无政府主义,指出“无政府主义在政治经济两方面,都是行不通的路”。1月22日,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在《广东群报》发表《致陈独秀先生书》,反对陈独秀的观点。一场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遂在《广东群报》展开。
在这场论战中,区声白3次诘难,陈独秀3次辩驳。内容围绕革命道路、阶级斗争、国家制度、生产和分配、党内组织原则和纪律等展开。1921年8月,陈以《讨论无政府主义》为题,将这些信件在《新青年》杂志上全文发表,产生了全国范围的影响,不少青年放弃了对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转投马克思主义的怀抱。
建立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12月,陈独秀到广州后,迅速形成以他为中心,汇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物,如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和省立甲工学生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以及杨匏安等,他们一起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商议建立党的组织。
近日,《小康》记者沿着北京路探寻陈独秀到访广州的足迹,镌有“太平沙”三字的门楼尚在,而当年的“太平沙回龙里九曲巷11号”,在穿越90年的历史风雨沧桑后,已然不可考。当年在九曲巷11号住所,陈独秀从窗户可北眺白云山,遂为寓所起名“看云楼”,更深层次的意蕴为“看广州风云”。这里是他三次在广州期间,居住最久的一处地方。广州青年听说陈独秀的到来,都想一睹这位“五四”主帅的风采,各校校长也纷纷拜访。
而另一处位于越华路古朴深巷中的杨家祠(杨匏安旧居),是20世纪20年代中共广东早期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陈独秀、杨匏安、谭平山等经常在此开会研究工作。木制书架和书桌、笔墨砚台、煤油灯,又再现当年的工作场景。
谭平山曾说过,“陈独秀一到广州,不久就找到我,叫我任广东教育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委托我组织共产党在广州的组织。”陈独秀对谭平山、陈公博等人说:“现孙中山在广东建立政府,正是开展民众运动的好机会;为使民众运动获得发展,必须像上海、北京那样,建立共产主义者的组织。”谭平山同意陈独秀的意见,认为今天“实在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组织,以宣传和组织民众,为振兴中华做出努力”。
1921年春,经过认真酝酿、准备,陈独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及米诺尔、别斯林等组成新的广东共产党小组,即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由陈独秀任书记(不久由谭平山繼任),以《广东群报》为党的机关报。当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时,原上海党组织的成员沈玄庐、袁振英、李季正随陈独秀到粤工作,参加了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外,包惠僧受上海党组织派遣,于5月到穗见陈独秀,也参加了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活动地点主要在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
在广州起义路维新横路素波巷的广州市第十中学校园里,一栋绿瓦红砖的小红楼静谧安然。古色古香的牌匾上,“党的光辉照万代”的字样令人心潮澎湃。这里是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是中共广东支部培养干部的教育机构,也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第一个支部成立地址。如今在旧址内,仍摆放着一排排课桌椅,斑驳的墙壁诉说岁月的沧桑,黑板上仍留着“今日作文题——我们的历史使命”。
1921年8月,陈独秀在素波巷的这栋小红楼里主持创办了广东省宣讲员养成所,为党培养了数百名干部,随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由谭平山任书记。这里发展了许多党员,培养了许多干部,还一直作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青年周刊》的通讯处,为广东成为大革命的策源地做了组织上的贡献。
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培养革命骨干。一是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除党小组成员之外,吸收了一批高、中等学校学生参加,共有会员80多名。二是通过广东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创办了宣讲员养成所,由陈公博任所长,谭植棠为教务主任,谭平山、谭天度等为教员,学习内容主要是革命理论和国语、历史等。三是创办注音字母教导团,由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等授课,在讲解注音字母的同时,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学员大多为广州市的中、小学教师。四是举办广州机器工人补习学校,旨在提高工人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由谭天度和黄裕谦任班主任。五是创办俄语学校,由米诺尔及其夫人任俄语教员,在教俄语的同时,向学员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现代思潮、俄国概况和世界平民文学。
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图/胡妍
林雄辉教授认为,研究广东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历史及发展特点,对确立广东早期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作用与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广东早期共产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的突出地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两大阵地:《新青年》与《广东群报》,都在广州落地。二是陈独秀指导与支持广东建党而形成的特殊地位。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先后亲自参与了改组“广东共产党”,及改组后的“广州共产党”的主持工作。三是“一劳大”“团一大”相继召开,由此推进全国工农运动走向高潮,使得广州处于中国革命的中心地位。四是卓有成效的工作呈现出广东早期党组织的优势地位。在陈独秀、谭平山等负责人的支持与指导下,广东早期党组织的工作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支部党员数量发展迅速,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张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