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山,一座尚待深入挖掘的思想富矿
2021-01-25张玉荣
张玉荣
2021年,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第一个一百年”——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0周年的日子。《小康》杂志“广东百年党史”专题报道栏目应运而生,作为杂志社年度重大新闻报道项目为建党100年献礼。
这个栏目的第一期推出谭平山的人物报道。谭平山,是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广东党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民主革命家。为了做好这个报道,我便开始了多方资料收集、走访工作。来到广州市图书馆,我搜寻发现谭平山的资料主要存档在7楼文史馆。馆内藏书不允许外借,都是由檀木书柜装置并上铜锁,要看书都需要递交图书索引由工作人员开锁取出。在馆藏中,谭平山的资料也不多,主要是人物传记和个人文集。
除了案头工作,实地走访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谭平山故居位于高明区明城镇七社村。青少年时期,谭平山在此居住十多年,深入了解底层生活境况,对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产生深远影响。投身革命活动后,谭平山很少返回家乡,也从未对其故居进行修缮,这也是他一生廉洁从政的写照。在故居附近墙面上,就镌刻有“爱国、为公、奋斗”的谭氏家风。在走访中,我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对谭平山故居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保护。
通过一座架在池塘上的水泥桥,便是谭平山生平展。高明区博物馆副馆长杨丽东告诉记者,近年来高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武汉大学合作对谭平山纪念馆进行了设计和布置。生平展分为8个篇章以时间为脉络对谭平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及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虽然谭平山个人的用品不多,主要是几件衣服和花瓶,但是可以看到馆中展览的与他相关的文献资料相当丰富。
随同参观的还有谭平山的后人谭超雄,今年68岁,他给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谭平山的故事。讲他爷爷供谭平山念书、谭平山后代回来、故居修缮的事情等。在一张谭平山的近照前,我特地给谭超雄拍了张照片。他们俩还是有几番神似,都是浓眉大眼睛,如果留上胡子可能更为相像。
在参观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高明当地政府非常注重挖掘以谭平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比如对谭平山故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举办谭平山文化节、编纂谭平山文集等,还将其故事通俗化作为中小学乡土教材。
虽然,在他的家乡,因故居多次遭受洪水,谭平山遗物所见无几,但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非常丰富的,也有待深入挖掘。
读者观点
《小康》杂志2020年12月中旬刊報道了全国最后52个县脱贫的故事,其中有的文章特别提到消费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确实,消费扶贫能够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衔接不对称、农民增收等难题。但是据我所知,有的帮扶单位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购买农副产品。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调动贫困人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真正的消费扶贫,还要教会别人认识市场、适应市场。
——广西 韦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