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热点题材,提升德育实效

2021-01-25谢远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德育疫情教育

谢远忠

【摘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为首,德乃本,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是每位教师必须开展的常规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常采用摆事实、讲道理、启思维、导方向、践行动、成习惯的接龙式连贯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一分耕耘即有一分收获。但若我们总是运用一些老题材去“春风化雨”育学子,势必使其产生倦怠感,老调重弹,收效甚微。那么,应如何提升对学生的德育实效呢?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抓住契机,积极寻找并灵活选用一些时事新内容作为教育新题材,发挥我们最大的教学智慧,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活用题材;提升德育实效

一、通过疫情素材,培养学生注重细节、团队协作的优秀品格

“细节决定成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如在“武汉保卫战”中,中央抗疫指挥部门提出要对四类人员“应收尽收”“应治层治”,限期进行网格式全方位排查诊治,做到不漏一人,对需收治或隔离的市民全覆盖,才能从根本上以最快速度解决武汉疫情问题,这就要求实际操作的所有参与者必须耐心细致,把政策措施落实在每一道环节、每一个细节上,压实具体责任,并在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均能配合默契,“勤、严、细、实”做好各项工作,否则就会功亏一篑,正因为搞好了千万个细节问题,团队协作,集腋成裘,才有“武汉保卫战”的最终胜利。正如只有把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认认真真砌好,才会有一座高质量的大厦拔地而起。见微知著,推而广之,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养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方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正所谓“好习惯益终身”。

二、通过疫情素材,培养学生冷静、客观、理性的优秀品格

年轻人,往往容易因一时心血来潮而迷失方向,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冷静、智慧的大脑,雾里看花,水中观月,似是而非难分辨。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类似“每天三餐用淡盐水漱口即可预防”“吸烟喝酒能预防”“若能坚持三餐都吃蒜头姜醋胡椒粉,就能有效预防”“空中喷酒防疫药剂”“出门不用戴口罩,这种传染病就像一次感冒,很快就会好”“听说某地因肺炎已经死了多少多少人”等谣言不胜枚举,在百姓间蔓延,造成社会的焦虑慌乱。在面对来源模糊、事实不清的信息时,怎么办?是否跟着瞎起哄、瞎掺合?这种时候,需要我们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冷静判断;需要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我们只相信政府部门权威发布的信息,不去信那些民间流行、道听途说之语,只信内行人士如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去信那些以讹传讹、捕风捉影之言,切忌一味盲目转发、传谣或情绪宣泄。“谣言止于智者”“智者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是做一个愚人还是做一位智者?选项不言而喻,这就要求学生要增强甄别真假、冷静分析、明智面对纷繁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否则就会干出许多傻事、蠢事、糊涂事,甚至一不留神走上缺德失义、违法犯罪之路。

三、通过疫情素材,培养学生“乐于遵纪守法、善于自我保护”的好习惯

既要遵纪守法,又要自我保护,这种提法应该不自私。如果教育者一味强调要如何遵守纪律、维护道德、知法懂法守法,学生就会觉得这些都是被动接受的外来力量,好像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多大的联系,若此,执行效果可能不尽人意。所以,要换一种角度阐明其中的好处和坏处,把公共的利与害与个人的利害关系有机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其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在疫情防控战中,通过媒体,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少违法乱纪的行为,如,进入公共场所或特定区域不愿戴口罩、不愿测体温,甚至辱骂、拉扯、暴力袭击工作人员;隐瞒疫区旅居史、病患接触史,导致众多人被感染、被隔离等等,从而被遣责、被惩处、被拘留、被判刑……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很大的,“惩处过去是为了警戒未来”,人一旦被钉在道德、法律的耻辱柱上,对社会、家庭,特别是对个人的现实处境、前途命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谓“一失足成千吉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就能产生应有的实际效果。

四、通过疫情素材,使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高度重视身体、心理健康

“不聚会、不扎堆、尽量少出门”“在家做做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经常注意个人卫生”“坚决不吃野生动物、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这些疫期的科学做法,大家耳熟能详,将来疫情结束,恢复常态之时,不少良好习惯仍可保留,对保障自身健康,提升国民素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身体是人生百业的根本,一旦身体垮了,性命没了,一切等于零。让学生牢固树立“身体第一,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是自私自利之举,而是既利己利家亦利民利国的行为,其中之理不言自明。“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良好心态”是被无数人证明了的保障健康的主要方法,教师可趁热打铁,举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去发挥、阐释……疫情当前,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普通群众为恐慌及焦虑所困,徨性不可终日,害怕不知何时何地自己被隔离、被感染……此次疫情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还伴随着不少严厉的防控措施,很多人为此产生心理不适,均在情理之中。如何化解压力?如何保障心理健康?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如何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方设法使学生成为身体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三健”人才,將来成为经得起“风吹雨打烈日晒”考验而有所作为的社会栋梁。

“一石激起千层浪。”只要有心钻研,才可从中挖掘无数题材,形成许多教育主题,培养学生好品行,实现德育之种种目标。德育就像一间思想加工厂,一方面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革新技术,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新原料,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冯建银.关于中等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2).

[2]张晓东.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6(13).

[3]张瞻.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6(28).

[4]鲁孔翟.让法纪安全教育更“走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

猜你喜欢

德育疫情教育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