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推动工程物资设备管理提质增效

2021-01-25于晓东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24期
关键词:物资互联网+管理工作

于晓东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0 引言

由于目前工程建设规模的提升,以及市场分工更加明确,使得物资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伴随内部竞争增加,工程物资管理必须进行变革,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目前,互联网技术对改变传统工程物资管理模式、提升质量和效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工程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物资管理方法,提升自身总体效益。

1 工程物资设备管理常见问题

1.1 物资管理计划性不足

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设备、材料等工程物资,而且物资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动态性,必须结合工程建设计划制定物资使用计划,以保证对物资科学管理,避免物资供应不足、物资挤压或者物资浪费等情况。很多工程建设中,都没有针对物资管理建立缜密的计划,影响了工程物资设备管理的最终效果[1]。例如:①在制定物资设备管理计划时,计划人员缺少对建设业务、工程建设计划的充分认识,物资的选择上可能出现不配套的问题;②由于市场价格浮动,工程对不同种类各项物资的需求量会持续变化,在缺少采购计划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物资积压的情况;③物资计划的编制工作缺少可靠的依据,或者缺少其他参照的情况,如没有充分参考工程建设计划,很多重要的信息多数采用口头传话的方式,不仅很难保证准确性,在追究责任时也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确的问题;④物资、设备的采购工作可能出现盲目采购的情况,不仅增加物资管理的成本,也容易增加管理难度。

1.2 物资储备问题

物资储备需要开展科学全面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物资储备的工作效果,但由于工程建设中使用的物资和设备较多,管理人员压力较大,极有可能在缺少科学管理情况下导致管理出现问题,影响物资储备的总体效果[2]。在保管物资和设备时,可能存在记录过于简单的问题:①仅仅保存了送取等账目,但是对材料和设备的总数缺少深入统计,也没有对物资设备做好分类,缺少品质分析;②水泥、钢材等建材在缺少维护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破坏,但是有一些工程项目并没有针对这类关键设备做好维护工作,导致设备出现了损坏,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物资浪费。

1.3 招投标管理不足

目前工程建设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满足工程建设的物资需求,但是工程招投标之后也可能出现图纸变更的情况,导致原有的物资供应方式并不能满足新计划的需要,因而增加了物资管理的难度。原材料需求总量的变化也会影响选购和工厂生产,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缺少管控的问题,并没有针对物资需求的变化商定合同条款,导致后续的物资采购工作存在大量的困难。

2 “互联网+”对工程物资设备管理的意义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工程建设的规模增大,物资管理难度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设备物资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合理的管理程序,才能保证设备物资的管理效果。由于目前工程建设中需求变化比较快,传统静态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工程的管理需求,很难实现对设备的充分管理,甚至会引发一定的物资设备管理问题。

在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继续提升效率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可以给工程物资管理带来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已经成为提升物资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进度、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利用“互联网+”环境在物资设备管理工作中联合产业链上所有生产单位和工程建设相关合作方,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输速度、计算机高速运算的支持,能快速完成科学的项目策划,优化工程建设资源配置,而且可以加强对工程的监控[3]。依靠互联网的信息匹配效率,可以解决过去不饱和的设备资源,也能在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对设备物资的分析能力,推动设备的资源共享和利用,更能充分分析不同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价值,优化市场配置。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对设备物资管理的工作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通过分析大数据、剖析各种设备管理方法的效率和效益,以最优化的方式选择设备物资管理方法,更有利于加深产业链上也有之间的合作,推动设备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物资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转型。因此,“互联网+”给工程物资设备管理的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能解决过去物资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对提升物资设备管理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3 “互联网+”模式下工程物资设备管理方法

3.1 加强资源管理中心建设

近年来工程建设行业相比过去更加集中,尤其是建筑行业,在勘察设计、工程承包相互渗透,各类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增加行业内部竞争的同时,也对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人力成本、物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收益提升经济效益,对物资管理工作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目前很多具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同时承揽上百甚至上千个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资金调配工作,但是传统的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目前不能发挥出统筹功能,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由于不同环节之间缺少沟通渠道,影响了资源的调拨,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流动效率;由于商业模式陈旧,导致利益链条过长,难以激发管理团队的动力。采用以下方式建立物资管理中心,可解决物资管理问题。

(1)提升资源集中度。为满足行业集中化的要求、解决过去管理方式过于松散的问题,必须建设资源管理中心,企业从自身发展角度对所有工程项目开展统筹管理,针对关键项目、关键节点、关键资源做好统筹管理工作,通过集中调配来满足管理工作需求,解决管理问题[5]。例如对于拌和站、隧道工程、桥梁挂篮等要进行统一安装,加强对重点施工项目的梳理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工程建设情况展开分析,研究资源供应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及时纠正资源供应中的不足。

(2)简化机构。以资源管理中心形成集约化的管理平台,能够强化内部的资源、资金、人员周转,可以掌握设备的使用状态,并且对所有设备都制定长期的使用计划,确保设备周转效率,满足不同工程的建设需求。在利用技术满足平台建设需求的同时,也要提升物资供应效能,简化管理组织结构,如建立1+N 的管理模式等,提升管理工作的明确性。

(3)加强智能技术应用。物资管理中心需要处理大量的物资管理数据,以方便制定科学的物资管理方法,使用智能技术加快对数据的处理,深入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帮助构建更为优化的管理方法。智能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智能化管理,满足物资管理需求,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依靠信息技术,也能将各种关键信息可视化,让管理人员能直观了解物资设备的应用状况,从而保证管理工作效果。

3.2 动态、静态发料管控

很多工程都采用限额领料申请的方式来管控物资消耗,这种方式虽然能避免超额发料,而且能够统计物资的去向,但是十分依赖于执行人员的执行情况,如果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未对数据深入审核,就可能出现申领数据失真的情况。再有一些执行人员在工作中比较机械,管控工作中过于看重形式,导致各项申报工作的流程比较繁琐,导致很多值班组缺少执行意愿。为了解决管理僵化的问题,就需要使用动态、静态方式协调发料管控,针对工程建设工序分别建立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发料措施[6]。例如在静态管理中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根据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程特性、关键施工技术等,做好动态管控工作。在考核过程中,也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严格执行各项考核指标,定期根据工程项目变化、工期变化、施工内容变化调整考核指标,保证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制度僵化影响管理效果。

3.3 加强物资供应产业链建设

在目前信息化的支持下,工程建设物资设备管理不再仅限于采购等工作,而是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构建更为健全的物资管理方法,利用全产业链的配合,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满足工程物资供应相关需求。例如在目前海外投资猛增的情况下,由于涉及计划编制、采购、远程运输、清关出口、退税等环节,其中的投资方、服务方、供应方、采购方都来自不同国家,传统方式下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很容易出现物资供应错误。而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加快信息的共享,利用统一平台促进各方加强联系,了解当前的工程建设状况,更有效地满足工程物资供应需求。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横向产业链的整合,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人才、资金、物资、运输渠道等方面的整合,降低各方之间的合作成本,使各方在简约高效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利益。资源整合必须放眼全球,构建国内、国外不同环境下的管理方法和风险把控制度,建立起供应链平台的子系统,推动一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4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工程的物资管理工作应该摆脱过去在管理方式上的不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简化管理流程,加强各方合作,对工程建设采取动态和静态两种管理模式,确保物资管理质量。大型企业在构建物资管理体系时应放眼全球,充分研究不同国家的情况和需求,加强全球企业合作,立足于产业链强化供应链建设,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物资互联网+管理工作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