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模式分析
2021-01-25马晋
马 晋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3)
引 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生态和环境问题也更加的突出,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以及保护生态和环境,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这一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手工方法的缺陷,同时也能够实时、准确的来呈现空气污染物的实际状况以及动态发展趋势,能够为预警以及趋势分析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越来越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先进技术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整合应用,是必然趋势。
1 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述
1.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属于新兴起的事物,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标志之一。这一技术的诞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物联网,实际上就是指实现物品与物品相互连接的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对互联网的一大重要延伸,简单可以理解为,利用传感器、定位系统或者激光扫描仪等设施,并按照一定的物联规则,将各种物品使用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接,目的就是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网络进行智能的定位、识别和管理。物联网的主要技术有三类,分别是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技术以及嵌入式系统技术[1]。
1.2 RFID技术概念
RFID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应用非接触的感应以及非接触性的双向通信,来实现自动识的数据识别和传输。RFID系统中,主要包括电子标签、阅读器、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库等,是一种可以进行自动获取以及识别数据的体系。RFID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而且具有信息容量大、抗干扰性能强、保密性高等优势,所以在社会发展的各大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和设备运维管理的简要分析
2.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区性以及全国性的大气采样网也逐渐在一些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建设,然而所使用的是定时手工间歇采样或者是24 h积累采样的工作方式。随着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情况也日益严峻,现行的大气采样网已经难以反映大气污染的短期发展情况以及也人类急性发病之间的关系。为此,由美国开始,建立全国城市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来对有害气体实施连续性的监测。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国家也纷纷建立起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2]。
2.2 环境空气监测设备质控运维管理的发展现状
现如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如设备维护问题、质量控制问题等等。随着环保形势的发展,对环境质量以及质控技术也有了更多新的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监测设备也有了多样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设备的复杂性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直接增加了设备的维护难度,也影响了监测能力以及运维服务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备的管理难度加大。现如今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设备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设备的复杂程度也明显增强,这就对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供了较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第二,人员的管理难度提升。负责运维的工作人员角色以及数量比较多,在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难度;第三,运维工单的管理难度比较大。运维工单的种类比较多,涉及到了很多内容,直接提升了管理的难度。
3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于运维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
3.1 加强对大气自动站仪器状态的实时监测
通过加强新型智慧运维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加强对环境空气自动站仪器状态的实施监督和控制。这其中,物联网RFID技术技术,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在线摄像硬件设备,能够有效的加强对站房全方位、全天候的实施监督和控制,同时还能对监控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通过对房站界面进行模拟,能够让房站的状态更直观的展示出来,可以更及时的发现出现故障的设备,并进行智能化的报警,保证工作人员并可以第一时间来对异常故障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和提高运维的能力[3]。
3.2 实现大气自动站运维工作的流程化管理
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运维管理理念的创新,同时也创新了监测设备运维流程以及工作方式,实现了流程化的管理目标,能够促进业务的拓展,还能降低和控制运维的成本,对于提高监测设备的故障发现能力以及处理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保证系统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加强对大气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的智能化管理
建立智能化的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哦质量控制的智能化管理,为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同时也能实现对人员以及组织的优化,有效的提高了运维工作中质量控制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4 新形势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模式的分析
4.1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在保证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来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产品以及服务的需求,这一理念是整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模式构建和应用中最重要的指导理论[4]。
4.2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利用RFID电子标签,建立大气监测设备的电子身份证,保证仪器设备的标准化管理,为设备的使用、入库、借出等业务提供重要的保证。
4.3 人员全方位管理
从精益管理思想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人员全方位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加强精益思维的应用,以最小投资为基本核心,利用最少的资源和成本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保证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一方法也逐渐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员全方位管理模式,实现了技术以及管理的创新,同时也结合了技术、管理思维、生产力以及生产管理的高度耦合。
4.4 操作全流程跟踪
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部门中的不同运维人员,来对运维过程进行实时跟踪,运维部门主要可以分为质控、维修以及质保部门。质控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派发的工作任务来进行日常的巡查、报修等工作;维修部门人员结合质控人员所提交的保修单,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处理,在完成维修后上交到质保部门,并在完成校准后进入库存[5]。
4.5 信息全过程留痕
这一环节指的是对每类工单的处理情况进行归档、保存。
4.6 PDCA管理体系
其中P(计划)指的是按照规定的时间,由系统自动派发工作计划,质控小组人员可以接收到不同的任务;D(实施)指的是在接收到任务后,按照任务工单来加强站房的巡检,一旦发现故障及时提出报修;C(检查)指的是按照三级审核对工单进行严格检查和审核;A(改进)指的是若是没有经过审核,任务就会被退回重新进行提交和维修。
4.7 业务流程化
业务流程化就是指利用BPR思想,来对运维工作的整体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一般是指对企业战略、增值运营流程等进行优化和重组,从而达到优化工作流程以及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技术工程以及管理职能的集成,并促进整体运维管理的成本、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化[6]。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的到来,国家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手段进行综合的应用,构建先进的智能化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模式是必然趋势。通过不断的实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来不断的提升设备的运维水平,这样才能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