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2021-01-25朱静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溶栓心肌梗死病情

朱静飞

(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张家港)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临床常见急性心血管病变疾病,其发病原因在于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而导致血栓形成,进而诱发出现心肌缺氧缺血以及坏死等情况,此类疾病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多种[1],患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在发生各类并发症的概率偏高,治疗难度大,预后质量差。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威胁程度高,急性期阶段有各种并发症,致死率高[2],因此,无论是治疗还是护理措施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如何配合以确保争取抢救黄金时间以及质量是制定护理方案时候的重点内容,本院自近年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充分考虑可行性、科学性的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来自本院2016~2018年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群体临床数据,在其中抽取80例,所有患者入院确诊病情后采取溶栓治疗方案。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39~76岁,平均(52.3±4.2)岁;71例患者为初次发病,9例患者为复发。发病时间在46~167 min,平均(97.1±11.2)min。为其进行数字编序,盲目随机完成分组并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有40例,为确保组间基线数据并不会影响后续研究所得数据的公正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验所得数据提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积极对症治疗过程中配合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患者到院后严格遵循医嘱采取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通道开通等措施,帮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状态,收集血液标本后送到实验室检查,严格根据急诊的流程采取对应护理操作。

1.2.2 观察组

治疗过程中配合急诊流程护理干预,内容如下[3-6]:①组建急诊流程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急诊科室的主任医生、主治医生、护士长以及护理骨干,其中主任担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需要确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有全面了解,在入组之前由组长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小组成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专业能力。②院前急救流程优化。在接到患者家属“120”求救电话后,完成急救急诊准备工作时间不得超过5 min,抵达患者所在地址前询问病情情况并指导如何采取基础的现场急救措施,包括调整体位、松解衣物、检查口腔等,抵达现场后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包括静脉补液、心电图检查、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吸氧等处理,平稳抬上救护车。转运过程中根据患者状态采取对应急救措施。③院内急救流程优化。患者送达医院后借助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送到急诊室,责任人员需要在10 min之内完成病情的评估工作而后准确分诊。为患者进行床边检查,完成血液标本的采集后进行相关检查(血常规、肌钙蛋白、脑钠肽、凝血),确认患者病情的类型及发展程度,制定急救护理配合方案。④在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状态,不同的病情溶栓效果存在差异,且药物可能影响心功能,有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心慌等事件的风险,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则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告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⑤信息传递流程优化。为患者提供急诊抢救的时候确保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责任,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相关重要信息,配合并做好记录,确保医护工作人员对于患者病情有全面掌握。

1.3 观察指标

抢救效果主要从以下情况进行判断:分诊时间、急救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时间。

预后主要从以下情况进行判断:成功率、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t以及卡方检验,并通过(±s)与(%)做描述,如提示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情况

观察组患者各项目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种护理配合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比较(±s)

表1 两种护理配合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比较(±s)

组别 分诊时间(min) 急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n=40) 5.1±1.7 52.2±9.6 13.8±3.6观察组(n=40) 2.8±1.0 39.7±5.8 8.6±2.7

2.2 预后质量

观察组患者各项目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表2 两种护理配合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质量比较[n(%)]

2.3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各项目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3。

表3 两种护理配合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比较(n,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骤然以及恶化速度快等特点,需要在早期及时采取措施抢救,否则可能出现致死情况。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提示有接近一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1 h内发生院外猝死的情况,致死原因常为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这是可救治的[7]。溶栓是当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时机选择对预后质量有直接影响,在病发后6 h内进行溶栓治疗无论对病情控制或者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价值,为进一步保障溶栓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护理配合也应该高度重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对于提升抢救效果有积极影响,传统的护理配合措施护士只是根据医嘱的内容完成相关配合处理,在整个过程中均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也没有规范的流程引导,由于护士自身的专业素质还有能力存在差异[8],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的院前抢救效果也并不一致。在优化院前急救还有到院转运的相关流程后能够最大程度争取为患者的抢救时间,确保送到医院这个过程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尽快开始灌注治疗,避免了就诊延误而降低抢救成功率,赢取抢救黄金时间。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确诊,尽快送到院内进行救治是为此类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保障前提,急诊接诊在传统流程下并没有明确的负责人,护士之间的分工模糊,单纯机械地完成医嘱内容,无标准化流程以及明确护理目标,对于患者时间的争夺也不够重视,难以最大程度争取急诊处理时间。优化之后护士能够在明确标准的时间当中展开并完成急救的相关护理操作和流程,根据流程标准,针对性以及主动地完成相关工作,在严格要求下完成预期的急救护理目标,尽量缩短患者在急诊室接受医护时间,缩短冠状动脉开通所需时间。

综上所述,为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配合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措施能够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保障治疗后的安全性,缩短康复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溶栓心肌梗死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