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变化关系的研究

2021-01-25王锐孟伟蒋姣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肝素肝功能

王锐,孟伟,蒋姣姣

(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 检验科,云南 个旧)

0 引言

肝硬化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临床疗效较差,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主要由于患者肝脏长期受到实质损害,从而导致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发生增生,从而导致肝硬化的发生。根据相关研究指出,随着人体肝功能的逐渐衰弱,其凝血因子合成也会逐渐降低,从而诱发凝血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出血[1]。多数情况下,凝血因子与患者肝硬化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因此,为了探究肝功能与凝血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针对肝硬化患者的四项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以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47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在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7例,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24~75岁,平均(52.13±3.25)岁,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A级13例、B级19例、C级15例;对照组体检者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 22~76岁,平均(51.95±3.1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精神失常患者;失访者。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用凝血检测专用抗凝管抽取空腹静脉血1.8 mL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并用离心机以4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用分离出的血浆进行PT、APTT、Fib、TT检测,所有检测均于4 h内完成。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凝血仪与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凝血指标(PT、APTT、TT、Fib)的对比。

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凝血指标(PT、APTT、TT、Fib)的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PT、APTT、TT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且FIB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对比(±s)

组别 n PT(s) APTT(s) TT(s) Fib(g/L)观察组 47 17.53±0.48 46.36±2.15 27.53±3.52 2.49±0.78对照组 35 11.38±0.76 31.85±2.28 16.48±2.27 3.14±0.26 t 44.805 29.458 16.217 5.023 P<0.05 <0.05 <0.05 <0.05

2.2 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凝血指标对比

A级患者PT、APTT、TT等指标显著低于B级与C级患者,且Fib高于B级与C级患者,B级患者PT、APTT、TT等指标显著低于C级患者,且Fib高于C级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中的重要器官,具有合成凝血、抗凝以及先容因子的重要脏器,同时还具有清除或灭火被激活因子的重要作用。而肝硬化则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蛋白质合成呈下降趋势,同时降低了组织凝血活酶与被激活纤溶因子的能力[3]。

根据相关研究指出,PT反应外援途径凝血因子的含量或循环抗凝物质的存在,APTT反应内源途径凝血因子的活性,同时也受到凝血因子的影响。而TT反应患者血浆内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水平,其测定值与异常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都呈正相关性。而Fib即凝血因子Ⅰ,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反应性蛋白质,其含量降低反应了患者肝硬化程度与肝脏损害造成的蛋白和生物酶合成下降。以上指标均为凝血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之一[4-5]。

表2 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凝血指标的对比(±s)

表2 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凝血指标的对比(±s)

注:与A级相比,#P<0.05;与B级相比,&P<0.05。

分级 n PT(s) APTT(s) TT(s) Fib(g/L)A 级 13 13.54±1.28 24.38±2.28 16.52±4.58 3.28±0.75 B 级 19 17.62±2.23# 46.67±5.62# 22.36±3.57# 2.27±0.53#C 级 15 25.36±4.62#& 63.39±7.52#& 25.62±2.78#& 1.38±0.61#&

根据王晓明等[6]的研究指出,肝硬化是一种或由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所导致的肝细胞纤维化疾病,在患者发生肝硬化时,其肝脏功能受到了严重损伤,从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出现降低趋势,继而引起凝血因子合成降低。此外,因肝功能严重损伤,导致清除组织凝血活酶与被酶激活的纤溶因子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对维生素K的吸收产生严重障碍,导致其凝血因子前体不能转变为有效的凝血因子。同时,肝硬化还会造成肝素酶合成与肝素灭活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学将肝素含量逐渐升高。因此,我们认为,由于肝脏发生肝细胞纤维化,从而对肝脏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肝功能下降,阻碍蛋白质的合成,继而引发凝血因子合成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凝血功能。再加上因肝细胞纤维化,致使肝素酶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血浆中肝素酶含量剧增,继而说明肝功能损害程度与凝血相关指标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7-8]。

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PT、APTT、TT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且Fib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A级患者PT、APTT、TT等显著低于B级与C级患者,且Fib高于B级与C级患者,B级患者PT、APTT、TT等显著低于C级患者,且Fib高于C级患者(P<0.05)。因此,我们认为,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性[9]。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对肝功能损伤与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肝素肝功能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