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水稻区试品种稻米品质特性分析
2021-01-25纪平
纪 平
(三明市种子站,福建三明365000)
水稻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稻米食用品质好,还要求稻米外观品质好,提高稻米品质已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1-2]。大力发展优质稻,培育优质大米产业,是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3]。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4]以稻米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项性状作为优质稻的评价指标,其中整精米率、垩白度2项性状相比原有标准(NY/T 593-2002)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学者对籼、粳型杂交水稻的稻米品质状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在减少垩白、降低高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米饭柔软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5-8]。近年来,福建省水稻品质改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选育出一批直链淀粉含量适中、适口性较好的水稻新品种[9-11]。通过对2016—2018年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01个中、晚稻参试品种的7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的分析,以明确现有品种的稻米品质状况,旨在为三明市种子企业水稻育种的稻米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样与送样
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均由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织实施,2016—2018年共有101个参试品种(不包含对照),全部为籼型杂交稻品种,包括中稻组参试品种50个(2016年10个,2017年21个,2018年19个),晚稻迟熟组参试品种51个(2016年24个、2017年20个,2018年7个)。中稻组品种米质鉴定样品由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区试点(建阳童游)取样,晚稻迟熟组品种米质鉴定样品由沙县全兴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区试点(沙县夏茂)取样,中、晚稻品种样品均由试验牵头组织单位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编号后,委托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进行检测。
1.2 稻米品质检测
检测的品质性状包括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项主要指标,依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标准把检测结果划分为部颁优质籼稻一等、二等、三等及等外(三等以下为等外)。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品质检测结果分析
按优质等级将101个中、晚稻品种统计分类列入表1。从表1可以看出,米质达到部颁优质一等的品种数量为0;达到部颁优质二等的品种共有2个,占参试品种总数的1.98%;达到部颁优质三等的品种共有9个,占参试品种总数的8.91%。优质稻合计有11个,占参试品种总数的10.89%;等外品种合计有90个,占参试品种总数的89.11%。中、晚稻2个类型比较,中稻优质率为16.00%,优于晚稻的优质率(5.88%)。从整体来看,三明市种子企业的优质稻育种整体水平仍需加强。
表1 2016—2018年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水稻区试品种稻米品质检测结果
2.2 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将2016—2018年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101个水稻区试品种7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列入表2。从表2可以看出,2个品种类型的7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中,糙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透明度的均值均达到部颁优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以上,表现较好,说明目前三明市种子企业在水稻品质育种上对上述这些性状的选择方面相对比较成熟,且已达到较高水平。从2个品种类型的7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来看,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为75.08%,变化幅度为0.4%~17.9%;糙米率变异系数最小为1.61%,变化幅度也较小;胶稠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虽然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也比较大,但这些性状的均值均达到部颁优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以上,而整精米率、碱消值变异系数也相对较小,但整精米率的均值未达部颁优质米品种品质标准,碱消值的均值仅达到部颁三等优质稻品种品质标准,说明目前三明市种子企业水稻区试品种的垩白性状差异比较大,在优质稻育种上应注意对这一性状的选择,同时兼顾对整精米率和碱消值这些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才能对品质有较大改善。
从表2还可以看出,目前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水稻区试中稻品种与晚稻品种在糙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上差异不大,但在整精米率、垩白度和碱消值等方面,两者仍存有一定差异。晚稻品种整精米率稍低、垩白度较大,而中稻品种碱消值偏低。可见,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增加碱消值级别仍然是今后三明市种子企业水稻品质育种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表2 2016—2018年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水稻区试品种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2.3 稻米品质达标率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参试的101个中、晚稻品种中,7项主要稻米品质只有糙米率一项指标100%达部颁三等,98.02%的品种达部颁二等,65.35%的品种达部颁一等;透明度和胶稠度有94.06%的品种达部颁三等,胶稠度有89.11%的品种达部颁一等,透明度仅有19.80%的品种达部颁一等;直链淀粉含量有83.17%的品种、碱消值有62.38%的品种、垩白度有53.47%的品种、整精米率有50.50%的品种达部颁三等。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中对总体品质影响较大的是垩白度,其次是整精米率和碱消值,但整精米率有18.81%的品种达部颁一等,碱消值有17.82%的品种达部颁一等,而垩白度仅有5.94%的品种达部颁一等。因此,三明市种子企业优质稻育种应针对垩白度、整精米率、碱消值及透明度,尤其要加强对垩白性状进行改良,有望选育出更多达到部颁二等以上优质稻标准的品种。
3 结论与讨论
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水稻区试参试的101个中、晚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各稻米品质性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参试的101个中、晚稻品种中,没有品种米质7项指标均达到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达到部颁二等的品种共有2个,达到部颁三等的品种共有9个,优质稻品种数合计仅有11个,优质稻达标率仅为10.89%。除了糙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这些指标外,无论是垩白度、整精米率,还是碱消值和透明度都有待改良,三明市种子企业今后对这些性状的选育要引起足够重视。
从福建省杂交稻品种选育及优质稻产业发展看,三明市种子企业优质水稻育种稻米品质改良应从国内外广泛引进优质稻种质资源,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稻米品质改良,重点加强对垩白性状进行改良选择,同时兼顾透明度、碱消值、整精米率等性状的改良,降低垩白、提高整精米率、碱消值、增加透明度才能更好的改善稻米品质,这是三明市种子企业优质稻育种今后品质改良的方向。
表3 2016—2018年三明市种子企业联合体水稻区试品种稻米品质达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