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鄣吴十年变迁

2021-01-25贺勇

建筑技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屋金家民宿

贺勇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 鄣吴村的街巷空间

0 引言:鄣吴,一个典型的江浙地区乡村样本

鄣吴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全村共1 045户,人口3 605人(2018年数据),村域总面积约11.9km2,该村是鄣吴镇镇政府所在地,也是中心村(所以本文探讨的对象主体是鄣吴村,也会涉及到鄣吴镇以及鄣吴镇所属的其他几个行政村)。20年前,鄣吴村还只是一个典型的江浙山地丘陵地区的普通乡村,依山傍水,一派田园风光,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但在全省范围来看并不算特别突出,其周边也没有极具吸引力的景点。在经济上,该村的产业曾以农、林、加工业等作为主要类型;在建筑上,尽管该村于2014年12月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但是真正保留下来的老房子很少,绝大多数建筑都是近30年左右才建造的,在风貌整治之前,村里的建筑呈现出风貌各异、杂乱无序的状态。

自从200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引领下,该村的各种建设开始加速,也着力探讨新的产业培育、乡村治理途径。不过,密集、持续的乡村建设始于2010年(这也是本文以“鄣吴十年变迁”作为标题的原因)。早期建设内容以吴昌硕故居的修复保护为重点,之后着手街巷空间以及水系的梳理,最近几年则着重相关公共设施的建设。本工作室自2010年以来开始介入该村以及附近村落的规划与建设,陆续完成了其保护规划以及垃圾站、公交站、书画馆、社区中心、公厕等多项公共建筑与设施的设计,以及部分农居与建筑风貌的整治工作,也经历了建设的每个阶段,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过程带给全村的积极变化(图1~4)。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鄣吴村作为案例,探讨在多年大力乡村建设下,村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在未来的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从而展示出其一定的样本价值与示范意义。

1 乡建历程:从建筑风貌整治转向更加全面的社会复兴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举措的实施,鄣吴村也进入了持续建设与快速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街巷空间、村容村貌等方面不断改变。一些标志性的建设与事件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003年鄣吴村开始建设昌硕广场;2004修复吴昌硕故居;2008年开始乡村风貌的整治;2011年引入山屿海度假公司;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在最近10年里,鄣吴村陆续完成了昌硕广场的改造,归仁里老街、修谱大屋、金家大屋的修缮,鲤鱼河和八府广场的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程,使得鄣吴村的村容村貌与公共设施都有了极大提升(图5,6)。回顾鄣吴村近些年的建设历程,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

2 鄣吴村全貌

3 本工作室近十年在鄣吴村设计建成的项目及其位置

4 本工作室近十年在鄣吴村设计建成的项目概况

(1)近20年来,鄣吴村始终坚持“昌硕故里、人文鄣吴”的发展定位,无论是老建筑的保护、新建筑的建造、文化设施的配套、研学活动的组织等均围绕此发展理念进行,所以鄣吴村在不同阶段的项目建设中显示出了较好的连贯性。我们常说城乡建设中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这张“蓝图”其实并不是技术层面的“总平面图”(这既不科学也不太可能),更多是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愿景。乡村建设中多是以各种分散的项目作为主要推动力,而项目资金及管理往往又来源于不同部门,如果乡村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些项目很容易导致各种矛盾与问题,比如在功能上是否真正需要,在建筑风貌上是否相互协调,在运营上是否可以统筹进行等。在这一点上,鄣吴村基于准确而清晰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历史建筑的保护、街巷空间的梳理、各种公共文化设施的配套等诸多项目。

5 鄣吴村自2003 年以来主要建设项目

6 改造后的建筑与街巷风貌

7 鄣吴村书画馆鸟瞰

8 鄣吴村书画馆总平面图

9 鄣吴村书画馆外观

10 鄣吴村书画馆室内

11 鄣吴村书画馆小广场

12 鄣吴村书画馆街巷

(2)大力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在进行历史建筑保护、街巷空间梳理的同时,鄣吴村(镇)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提升和完善该地区的公共设施,如卫生院、公交站、垃圾处理站、公共厕所、道路交通等。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于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居民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们在结构性层面提升了乡村居住与生活环境的水平。公共设施以及相应公共空间的逐步完善,也引导了乡村产业的转型,促进了社区精神的培育,塑造了具有新地方性的建筑风貌,从而带给乡村长远、健康的发展。

公共设施的建设,是优化原有村庄结构、重塑场所特征的过程,鄣吴村书画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建筑位于村中心,原来是一处有围墙的私人住宅,住户搬迁之后,宅基地被收归为村集体所有。为了完善休闲、旅游、文化设施,村里决定在此处修建一个书画馆,用以收藏、展示本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也可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供艺术家、村民、游客等在此休憩、交流。设计过程中,建筑师思考的首要问题是在一个狭小的场地上,如何将原来封闭、内向的私人宅院转变成一个开放、公共的空间,所以第一件事是去掉围墙,然后将不大的体量根据功能进一步打散,使各体块的外轮廓顺着用地边界起伏转折,呈现出乡村随机、不规则的形态,体块之间也自然形成多种空间状态。建成后的书画馆,从村内街巷看过来,似乎只是一栋高一点的民居,白墙、灰瓦、坡屋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走近之后却能发现它的不同之处:这里有连廊、合院、街巷、小广场等多种公共空间与相关设施,人们自然会在此停留,于是一个原有私宅转化成为村内一处有趣的公共场所(图7~12)。

13 昌硕广场公厕区位

14 昌硕广场公厕外观

15 昌硕广场公厕平面图

16 昌硕广场公厕室内

(3)小微设施在激活乡村生活、织补村落空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城市,乡村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有其特殊性,布局、定位、规模、运营方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方可使其真正发挥作用。通过我们在乡村多年的实践,发现公共设施的建设一般需要遵循以下要点:规模上要小,以便降低建设成本和很好地融入聚落;布局上要接受既有的各种制约,融入村庄的肌理;风貌上要与原有的建筑相协调,最好能浑然一体。广场厕所就是符合这些要点的一个典型案例,位于昌硕广场东南角余下的唯一一处狭小的三角地,紧邻其边缘已有一个公交自行车棚、一个高杆广场灯、一棵大树,这些都需要保留与避让,所以场地显得更加局促。周边的邻居担心厕所的味道,要求临近他们家的墙面不要开窗,再加上要满足三星级公厕的系列要求,如此一来设计条件已苛刻之极。根据对场地的分析,我们发现从道路和广场最好都能有进入公厕的路径,于是巧妙地借用邻居家的院墙创造了一个穿越公厕的“街巷”,洗手盆放置在“街巷”中间,从“街巷”走过时会看到“微型广场”上的青松、扇形窗洞外的翠竹以及月亮门外的广场景观。在这里,“入厕”变成了一个漫游的过程。与其说这是一项建筑设计,不如说是一个空间的织补。因为公厕的建设,极大改善了昌硕广场在使用中的便利程度,吸引了更多人群在此聚集与活动(图13~16)。

2 乡村产业、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与外来资本共同作用下的多元发展与探索

随着多年持续的乡村建设,鄣吴村的产业结构和类型也在逐渐变化,从早期的农林为主逐渐转向竹扇制作、加工、休闲旅游、体验农业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经营主体既有村民个体、村集体、合作社,也有各种外来资本;在经营方式上有各家独自运营,也有多村联动、村企合作等多种模式。

制扇业是鄣吴的传统产业,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最初为苏州一些扇厂制作扇骨开始,到90年代开始逐渐生产自己的成品扇。截至2018年,鄣吴镇共有大型扇厂38家(其中鄣吴村10家),个人制扇工作室82家(其中鄣吴村23家),年产量达到约2 000万把,每年为本地村民带来收入3 000余万元。制扇业带动了1 000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鄣吴村400余名),从业人员年龄大多集中在40~70岁,工人与老板之间也多沾亲带故,所以人员非常稳定。这些企业都是中小规模、本地人所有、本村人在此工作,这种方式或许对于制扇业的“做大做强”是不利的,但是对于鄣吴本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鄣吴村民来讲,扇厂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工作,也是他们日常交往、生活的重要场所。制扇业之所以能在鄣吴持续发展,一方面源于市场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本地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比如扇面的绘制与昌硕文化中的“诗、书、画、印”有着紧密的联系。昌硕故居的修复以及昌硕文化街的改造,为竹扇的展示、销售提供了很好的场所,特别是那些个体制扇工匠能够被更多人发现,因而获得更加充足的订单(图17~19)。

制扇业是鄣吴的主要产业,此外村集体、个人也在积极拓展其他类型的产业,比如体验型果园(梨、樱桃、蓝莓等)、竹酒的加工生产、民宿餐饮等。不过就村民的收入而言,这部分产业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而且不太稳定,比如2018年樱桃园就由于雨水过多,让原本长势喜人、丰收在即的樱桃几乎一夜之间全部开裂。除此之外,近些年各种外来资本也逐渐进入村里,小到开办民宿、餐厅,大到康养中心(如2011年建成的山屿海学修院、2018年建成的幸福城)、鄣吴溪漂流等,更多的项目还在洽谈中。

随着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乡村治理、乡村运营的模式也在不断探讨之中。村里目前除了将部分设施打包、委托旅游公司经营外,还探索了多村联动、村企合作等多种乡村治理模式。鄣吴镇包含鄣吴、玉华、景坞等6个行政村,每个村目前均有些颇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或特色产品,但由于规模都不大,独自很难发展壮大,于是在镇政府的协调下,各村联动成立了一个旅游公司,统一协调经营、推广与宣传。鄣吴溪漂流项目主要由外来资本投入,但是由于河道跨越了鄣吴、玉华、景坞村,于是这三个村以土地和少量资金入股,与企业分享漂流所获得的收入。不过,受制于各种原因,各村联动、村企合作所带来的收入还非常有限,无论是特色产品的培育还是组织管理的方式都依然处于探索之中。

3 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新思路,新景象

随着乡村的各项建设与发展,村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表现在村民对于乡村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日常生活的多样化、自我发展的主动性明显增强等多个方面。另外,年轻人也开始回到村里发展,比如不少制扇匠人的子女开始“子承父业”,一方面将手艺传承下来,另一方面也以更加开阔的思路经营竹扇这一传统产业。

“不须归”民宿就是依托本村人,对传统制扇产业升级、转型与拓展的极好案例。该民宿位于昌硕广场东侧,原本是老村委建筑的一部分,村里制作扇子的徐老板将其买下并进行了改造。建筑面积不大,说是民宿,其实包含了制扇体验、展示与销售等多种功能,于2017年正式对外营业。建筑一共三层,一层是民宿大堂和扇子展示、体验馆,楼上两层为五间客房。徐老板的父亲徐义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有“江南扇王”之称,在扇子圈中的名气很大,这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客源。如今,徐老板主要负责制作扇子,妻子和女儿则负责经营这家民宿。女儿是回乡工作的90后大学生,除了照顾店面以外,她还一边向家人学习制扇、一边运营淘宝店铺,通过多个渠道为“不须归”引入客源。目前,鄣吴的旅游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许多和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以及景点运营情况并不好,但“不须归”民宿的经营却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为来此店的客人一般都是徐氏制扇生意上的固定伙伴。

17 鄣吴久源竹木扇厂的加工车间

18 鄣吴个人制扇工作室

“不须归”民宿将制扇业与旅游业相互整合,成为联系本地扇厂、游客、扇子批发商等不同社会群体的乡村公共平台,也得到了镇政府多方面的扶持和引导。几年运行下来,“不须归”获得了“鄣吴镇红领巾之家”“扇艺实践基地和鄣吴镇团小组之家”“青年文创园”等多个头衔,成为青少年和游客在村里活动的一个基地。乡村旅游设施如何塑造地方特色并持续保持活力,其关键在于如何真正体现乡村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界普遍认为小规模经营、本地人所有、社区参与、可持续的活动运营等是重要的要素与特征。“不须归”民宿似乎正好暗含了这些方面,也给乡村的经营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图20,21)。

老金家的故事则是一个基于村民的力量自主保护、活化历史建筑的范本。金家大屋位于鄣吴村老村组团的苏州弄,是村里为数不多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建筑为带天井的三合院,屋前有一个砖石结构的牌楼。这个房子原为金氏家族自宅,后被几家瓜分,老屋曾经破败不堪,两年前重新进行了修缮。改造前的金家大屋曾住了好多人,随着村经济的发展,这些居民纷纷搬离了老屋,在村里交通更好的位置建了新房,老金一家也搬到了鄣吴村溪边,并在那里开办了自己的餐馆——阿明农家乐。鄣吴村集体便趁机将老屋的一半产权收了回来,以便作为未来村集体的发展经营用房,因此现在金家大屋的产权一半归属村集体,另一半归属老金家。金家大屋空置好几年无人使用,起初村集体想将金家大屋另一半的产权也收回来,将整屋改造以用作民宿经营,但经过多次协商,金家都不愿意转让,改造工作就被迫暂时停下。

老金家的女婿在县城做生意,经济能力较好,爱好收藏,积攒了不少老物件,但是一直苦于没有一处存放和展示空间,空置的老宅正好为他提供了这样一处场所。于是在金家女婿的张罗下,老金家从村集体手中租下了另外一半老屋,自己出资进行了修缮,并注入了新的功能:建筑一层堂屋与卧室作为农耕体验馆,收藏了不少传统农耕时代的农具与日常生活用品;二层则主要是金家女婿的收藏,各种陶瓷、器皿等在展示柜中放置满满。老建筑背后有两个小辅房,结合一个防空洞,被改造成了一个农家乐,游客可以在此体验民俗活动、品尝各种本地美食。由于地处偏僻,来这里的游客很少,主要是老金家河边餐厅的常客和自己的一些老朋友,不过老金家并不着急,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是为了挣钱,只是为家人和朋友在周末多一个消遣的去处。

金家大屋的不远处就是修谱大屋,这两座房子都是文保建筑,但是两者的保护与经营方式完全不同。修谱大屋是由镇政府将原来4户人家搬迁、重新修缮,然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租给旅游公司进行管理与经营。鄣吴村(镇)更换过多家旅游管理公司,修谱大屋的功能定位也经过了不断调整,曾经做过文化展示、茶室,现在则是青少年的游学体验场所。相比之下,金家大屋作为鄣吴村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文化体验馆,展现出一种更加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背后,依托的是老金家家族自身的力量以及多年经营餐馆所积攒的广泛人脉,才让这处位于偏僻地带的老屋重新焕发活力,老金家的文艺生活也给我们展示了基于本地人的一种更加可持续的老屋保护与更新方式。

随着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如今的鄣吴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基于地缘和血缘的熟人社会,不少外地人来到鄣吴工作和生活,成为“新鄣吴人”,如旅游管理公司的员工、来村子参观的游客、定期居住在村中进行创作的城市艺术家等,鄣吴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批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如今,在村里的昌硕广场、八府广场上,每天晚上除了村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不时也会有各种集市、啤酒节等这些原本只在城市里才有的活动。此外,鄣吴金龙、长桌宴这些停办多年的地方传统习俗也慢慢恢复起来,鄣吴的经济产业及社会生活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态势(图22,23)。

4 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激活地方产业与人心

经过十余年持续密集的建设,鄣吴村在建筑风貌与景观设施层面,相比过去可谓焕然一新。村民们的满意度、自豪感也普遍明显增强,与之伴随的则是产业的不断多元发展以及乡村运营、治理途径的各种探讨,村民也更加主动参与乡村保护与发展。鄣吴的发展历程也再一次证明,乡村的建筑风貌整治与工程项目建设是重要的初始推力,发展的关键在于激活地方产业与人心。总体而言,鄣吴村是乡村建设中的一个成功案例,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建筑风貌整治中,受制于时间、资金以及村民的配合程度,仍有不少“穿靴戴帽”“一张外皮”的简单化处理方式。这一方面影响了环境品质,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建筑维护与更新制造了潜在问题。鄣吴村作为鄣吴镇的中心村,规划发展定位为城镇型村庄,是周边人口的一个主要集聚地,但是由于目前村里常住人口规模增长缓慢,导致部分公共设施使用效率不高,比如近3 000m2的卫生院,由于病人数量少以及专家级医生的缺乏,并未得到充分使用。为了吸引人口集聚,公共设施适当超前是必要的,但是如何避免低效率使用,需要有更多在政策、机制上的支撑和运营上的创新。

20 “不须归”民宿外观

21 “不须归”民宿活动场景

22 修复后的金家大屋

23 “不须归”民宿所串联起的社会网络

(2)不同类型的产业如何融合共生发展?鄣吴的产业当下表现为多种类型,其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比如本村人所有的制扇业效益稳定,外来资本开发的康养设施经营良好,但是不少以村集体作为投资与运营主体的企业,比如果园、漂流等产业受制于季节性强、推广不力等原因,其收入并不稳定且收益欠佳。如何让这些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在村民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依然需要不断探索。

(3)如何找到更加适应乡村的治理与运营模式?面对当下乡村复杂的社群构成以及多样的产业构成、社会需求,需要探讨融合多方力量的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乡村治理与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手段。比如现在昌硕博物馆收取门票、派专人管理的方式,依然是城市化的思路,如何让博物馆、昌硕文化等与村民更好地互动依然值得探讨,因为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最终还是需要让本地人真正获益。

猜你喜欢

大屋金家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郁南康家大屋红色之魂陈列馆开馆
建构初中数学项目学习有效课堂
你是民宿达人吗
崖畔青松
大屋村:种茶脱贫 文化扶志
中共早期党员金家凤的坎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