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丽维吾尔族后裔锲长寿的诗歌

2021-01-24郑冬梅尹允镇

东疆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关联

郑冬梅 尹允镇

[关键词]中国情:维吾尔族诗人;偰长寿汉诗;中国文学;关联

[中图分类号]13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21)01-103-06

近年来,海外华人文学和离散文学备受人们的关注,其实,海外华人文学不仅仅局限在近现代,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为了躲避元末红巾军起义,流亡到高丽朝的偰逊和他的儿子偰长寿的诗歌也应属于域外华人文学或离散华人文学的范畴。

偰长寿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十八岁那年,跟随父亲偰逊流亡到高丽朝,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他在高丽朝曾做官、遭难(红巾军之难)、流放,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政治上的多次浮沉,给他的心理播下了深深的乡情;有家不能归的痛苦更使他难以忍受。家已经不是他自己想回去就能回去的,家乡、故国在某种意义上只能说是一个意念上的家乡和故国。这种离散的痛苦和情结真实地反映在他的诗歌里,奏响出一曲深沉的家乡情和中国情,绵绵流淌在他的诗歌里。俣长寿的诗歌目前发现的只有13首,但这有限的诗歌却反映出作者深深的乡情。下面我们将根据偰长寿现存的诗歌,对其文学中的乡情——中华情进行简要分析,相信这对于古代华人离散文学的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域外汉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乃至元代文学的研究和中韩古代文学的交流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偰长寿的生平与创作

偰长寿(1341—1399),元代诗人偰逊的长子,生于1341年,字天民,号芸斋,维吾尔族,高昌人。他父亲偰逊1345年参加科举,乙科及第后任宣政院断事官、端本堂正字等职,负责给皇太子讲经,这时他结识了作为“人质”客居在大都的高丽朝王子恭愍王。之后,偰逊为了躲避红巾军起义,选择去高丽朝,这段经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偰逊因丧事离开大都,到了大宁(今天的河北省平泉县),在那里遭受红巾起义军的攻击,他决定渡过鸭绿江去高丽朝找恭愍王。俣长寿也在这时跟随父亲渡过鸭绿江,到了开城。见到偰逊和他的一家人,恭愍王以礼相待,封偰逊为高昌伯,后又封其为富原侯,赐了不少田地。偰长寿就此跟随父亲在高丽朝定居下来。

1362年,偰长寿文科及第,经判典农寺事、密直提学等职,封为完诚君,1387年、1388年他两次到明朝,成为高丽朝后期的重臣,在对明外交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凭借对明外交上的重大贡献,恭让王封他为忠义君,任命为门下赞成事。1392年他任判三司事兼任知贡举,但被误认为是郑梦周的同党而被流放。朝鲜王朝建立后,在李成桂的直接过问和关怀下,偰长寿结束了流放,返回朝廷,任检校门下侍中。1398年作为进香使他再度前往北京,第二年回国。之后前后共八次作为朝鲜朝使臣到过明朝,处理了朝鲜朝和明王朝之间的许多外交和外事上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朝鲜王朝刚刚建立时,偰长寿前往明朝向朱元璋通报朝鲜朝的建国情况,并且顺利地得到了明朝的承认。《燃藜室记述》卷二《大东韵府群玉》这样记载这一历史事实:“癸酉(公元1393年——引者注)奉使入明,明太祖赐对便殿,闲话良久,备说得天下之由,因日汝君得国,亦犹是也,天不与人不归,则可以力取哉。”长寿条)朝鲜王朝是1392年7月建国,值得庆幸的是明太祖不但没有问罪,反而立即承认了朝鲜朝,而且把偰长寿叫到便殿聊天,给他讲述了自己打天下建立明朝的过程。朱元璋认为,自己建国是天意,同样李成桂掌权也是天意,由此欣然同意了朝鲜朝的建国。很显然,这对李成桂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对朝鲜朝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由此朝鲜朝和明朝结成为友好睦邻。在这一过程中,偰长寿立下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正因为有了明朝和朱元璋的认可,朝鲜王朝才能够致力于国内的种种改革,巩固和强化绝对王权,打下国家坚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不仅如此,偰长寿还积极参与“司译院”的工作。为了培养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他亲自编撰了《直解小学》,提供司译院用作教材,还撰写了《芸斋集》。遗憾的是《芸斋集》已经佚失,只有部分收录在《东文选》和《青丘风雅》中的诗文流传到现在。为了纪念偰长寿在高丽朝时期和朝鲜王朝时期所做的历史贡献,尤其是纪念他在朝鲜王朝最重要的外交一一对明外交的贡献,《高丽史>还专门给他立了传,记录了他在高麗朝后期和朝鲜王朝前期所作的历史贡献。《高丽史节要>《太祖实录》《定宗实录》也有有关他的记载。他于1399年在开城去世,谥号文良。

由于偰长寿的文集《芸斋集》佚失,现传诗歌十三首,分别收录在《东文选》和《青丘风雅》中。但其中有些诗歌重复,现将其收录的情况整理如下表:

从表1看,《东文选》收有他的诗歌9首,其中五言律诗3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绝句1首、七言绝句1首;《青丘风雅》收录7首,其中五言律诗2首(其中一首与《东文选》重复),七言律诗2首(其中一首与《东文选》重复),五言绝句2首(其中一首与《东文选》重复)而且七言绝句1首。去除重复收录的诗歌,《东文选》和《青丘风雅》共收录了13首偰长寿的诗歌,这些诗歌都是五七言,是近体诗。

二、无限的乡情——中国情结

综观偰长寿的诗歌,其中描写最多的是春天和河边平和的景象,比如《春色》《新春感怀》《春日感寓》《早春书怀》是描写春天的;《渔翁》《渔艇》是描写河边清净平和景象的,偰长寿深沉的心理情结就是在这种平和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先看一首《春色》:

春色可天地,江淮犹甲兵。谩依诗岁月,不羡世功名。

白眼如无见,青山似有情。浊醪聊适意,时复唤儿倾。

这是描写作者闲情逸致的作品,作者忙中偷闲,借用春色抒发自己的情怀。首联描写回春大地和依然处于战争中的江淮的情景;颔联抒发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志向;颈联借用美丽的自然渲染气氛;尾联表现愿在吟风咏月和酒兴中度过清闲日子的意愿。俣长寿的诗歌,字里行间都流落出对清净大自然和自然平和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歌也是这样。迎接春天,大地回春迎来了新的气象、新的情景,但江淮却干戈正酣。从偰长寿的生平来看,他生在中国,在中国经历了十八个春秋,而江淮就是他的故乡,他在江淮地区,即现在的江苏省溧阳市度过了他的童年。从偰长寿的父亲偰逊的行迹看,他1345年去北京参加科举,乙科及第后任翰林应奉正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在元朝做官。由此可以推测,偰长寿离开江南可能就是偰逊及第到留在朝廷任职的1345年到1349年之间。童年的美好回忆,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灵深处,勾起他那无限的乡情。

一般来说,在海外游子心中家和家乡是美好的,童年的回忆也应该是美好的。但是这首詩歌则不然。这个家乡与平和的春色形成强烈的反差,家乡还是龙争虎斗的战场。这里的战争就是指元末因红巾军起义而导致的动荡局势。如上文所言,偰长寿是为了逃避红巾军起义而去高丽朝的,所以他对红巾军起义和这次战乱有深深的怨恨。由于战乱回不了故国,也回不去家乡,他成为一个流浪在异国他乡的飘泊之人。他多么渴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和平,春色满园!看着战乱不断的家乡,作者毫无办法,只好在这里,以酒消愁。在诗歌中,他心中美好的家乡和战乱中的家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引起他无尽的惆怅。

再看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新春感怀》。

新年万物俱含新,九见鹄峰龙岫春。草池未碧不成梦,梅花满枝如笑人。

中原安得息豺虎,北阙几时来凤麟。形迹从教犹碌碌,谩倾浊酒偕比邻。

这首诗歌和诗题一样是描写迎接新春、抒发心怀的作品。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这是他到高丽朝9年后,也就是1368年写的。首联中的“鹄峰”指的是“松岳”,即高丽朝的首都开城。作品首联写新的一年又来了,自己到开城已有了9个年头;颔联写无所作为的自己的现实处境;颈联写依然豺虎相争的中原局势和对和平早日到来的期望;尾联描写无能为力的自己心境和由此而逃逸的愿望。和《春色》一样,作者也写了龙虎相争的祖国的局势,虽然偰长寿已经在高丽朝安家9年,但他仍然不忘中原的局势,不忘自己的祖国。他只能借酒消愁,整日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在中国一时的荣华富贵和高丽朝庸碌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映射出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早春书怀》也是一首类似的作品。

春去秋来暖复凉,龙争虎斗几兴亡。数千里外一身客,三十年间两鬓霜。

官冷颇同陶靖节,诗穷不减孟襄阳。东风昨夜阳和转,将待吹嘘达建章。

和前几首诗歌一样,这首诗也是借早春抒发情怀的作品。首联写几度春秋却依然处于战火中的中原的情况;颈联写三十年流浪在千里外的离散情景;颔联借用陶渊明和孟浩然表述自己的情怀;尾联表达了作者希望祖国和平的期望。背井离乡三十年,两鬓雪霜、白发苍苍,三十年来祖国就是难以忘怀的一个结,深深地刻在作者的心中。三十年了,家乡已经可能不是他想象中的家乡,也可能失去了正常家乡的那种意义,但它仍然强烈地吸引着他,使他难以忘怀。失乡的痛苦、无家可归的痛苦;离乡的痛苦,有家不能归的痛苦,这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凝聚在这首诗歌里,展现出作家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这首诗歌看,偰长寿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和自己的祖国;念念不忘自己的中国心,表现了一个海外游子的深沉的离乡情恨。尽管他的情绪没有他的父辈那么强烈,但偰长寿的诗歌依然激动人心,感人至深。

三、偰长寿诗歌中的中国文化要素

偰长寿不仅用诗歌直接表现了深深的思乡情绪和离散的痛苦,而且在诗歌中经常借用中国历史人物和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形象而含蓄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书感》中的“涸鱼”来自《庄子》;《岁暮杂述》中的“万里鹏”也来自《庄子>;上面提到的《春色》颈联中的“白眼”来自阮籍的“青白眼”;《新春感怀》中的颔联“草池未碧不成梦”与东晋谢灵运和谢惠连的故事有关;《春日有感》中的“仲宣楼”指的就是当年王粲写《登楼赋》而出名的地方。除此之外,偰长寿诗歌中还有不少借用中国文化内容的诗歌,比如《渔艇》:

撤网群鱼急,回舟一棹轻。却从红蓼岸,齐唱竹枝声。

这首诗体现了偰长寿诗歌中贯穿始终的崇尚自然的和平思想。其中最后一句“齐唱竹枝声”中的“竹枝声”来自刘禹锡。《竹枝声>也可称为《竹枝词》,原为四川东部地区的民歌,因唱歌时一边跳舞,一边敲打鼓或短笛演奏而得名。刘禹锡看到“竹枝声”之后,重新做了一个新的《竹枝词》,使之得以广泛流传。刘禹锡《竹枝词九首》有引曰:“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枝竹,吹短笛,声鼓以赴节。……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婉转,有淇濮之艳。……故余亦作竹枝词”。这就是说,当年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当地非常流行这个“竹枝声”,但由于“风俗陋甚”“其声伧伫”,刘禹锡借用屈原作《九歌>“迎神”的方式,重新作了竹枝词九篇。新《竹枝词》,也就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句,着重描写当地风俗和男女之间纯洁无瑕的爱情,充满浓郁的山地人们的生活气息,作品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深得当地人民的欢迎,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作品中,作者偰长寿利用这个“竹枝声”使江边有了生动的和平景象,从而提高了作者的心景相衬的诗歌艺术表现力和宁静生活的无限情趣。

五言绝句《柳枝词》也和偰长寿的其他诗歌一样,描写了和平的祥和气氛。

垂线莺来摆,飘绵蝶去随。本无安稳计,争得系离思。

此诗廖廖几句,就把轻盈荡漾的柳条和欲摆脱安稳生活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俣长寿抒景、抒情诗的佳作。这部作品和刘禹锡也有关系。众所周知,刘禹锡也有一首《柳枝词>,诗歌写道:“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是一首故地重游的怀古诗,历来被视为欲言而止的、言外传意的佳作,并深受人们的欢迎。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但俣长寿深得中国文化之精髓,经常借用它,形象而含蓄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首诗歌里,作者也借用“柳枝词”,直抒自己的志向,向人们展现了用传统文化精髓表现自己情怀的高超的艺术才能。

再看一首七绝《宿任实郡》:

雨中来自完山路,遥见烟村八九家。却忆.江南旧行乐,杏花林外酒旗斜。

这首诗歌的副题是“次东轩权无悔先生韵”,作品中的“任实郡”是现在的全罗北道任实郡,“完山”是全州的旧称;东轩权无悔是何人,现在不得而知。到了任实郡,作者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童年时玩耍的江南,“却忆江南旧行乐”的句子,说明这个早就丢失的家,还是执着地印刻在作者的心灵深处,不断地激起他那童年的回忆。在这里,这种童年的美好记忆和远远望去的“烟村八九家”产生巨大的共鸣,激起了作家的思乡情绪。不仅如此,这首诗歌很容易令人想起杜牧的诗歌《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许是诗中有“雨”“杏花”等字眼,也许是诗歌都是描写乡村情景的绝句,使得两首诗的意境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偰长寿的这首诗歌中,更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一句。明代顾起元有一首《园居杂咏>的诗歌,诗云:“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树树花,莫向白云天末望,楼东一抹缀红霞。”其第一句和偰长寿的最后一句只差一个字,其他完全相同。顾起元(1565—1628),明代官员,万历二十六年(1598)第一甲第三名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晚年迁到杏花村隐居下来,崇祯元年(1628)去世。可见,他是偰长寿的晚辈,估计偰长寿的诗歌当时没有传到中国,可以推断这两个句子是偶然巧合,是一个没有影响关系的孤立文学现象,但这种惊人的相似说明两位诗人对客体现象的理解十分契合。

在俣长寿作品中,《早春感怀》是中国文化相关内容最多的作品。比如颈联中的“陶靖节”,其“靖节”为陶渊明的谥号;“孟襄阳”指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襄阳人,所以也叫孟襄阳。尾联的“建章”指的是汉代的“建章宫”。这首诗歌中还有注解,注解说“数千——鬓霜……仿柳苏句法”,这说明这一颔联也是仿柳宗元和苏轼而做的。

以上,我们从俣长寿的生平创作、作品中的中国情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联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偰长寿是国内鲜为人知的元代维吾尔族作家,他的创作基本是在高丽朝和朝鲜王朝时期进行,由于其唯一的文集《芸斋集》佚失等原因,国内几乎没有人介绍或研究过他和他的诗歌。纵观他的创作,他的文学作品应该属于中国离散文学的范畴,从中国汉诗的域外延伸的角度,应得到研究和整理。偰长寿现存的诗歌数量不是很多,但在这有限的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深沉的爱国情和中国情结;诗歌中常见的中国历史人物、典故的借用也反映着作者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可以说,作者生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心底流淌的是深深的中国情,并反映在了他的诗歌深处,构成了他诗歌的底蕴和内涵,规定了他诗歌的艺术倾向。

[责任编辑 全红]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关联
分层引导 关联照应 开放选择——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写作提示”分析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西方读者“走进来”
浅析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