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明代德化窑观音像

2021-01-24王纯婧李娟

收藏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璎珞德化观音

王纯婧 李娟

观音自东汉随着佛教传入中土以后,一直深受百姓崇拜,是佛教中尤为重要的一尊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教教主释迦牟尼。若论其在民众间的流行程度甚至高于佛陀本尊。明代德化窑以生产宗教人物瓷塑著称,特别是何朝宗、林朝景等名家之作代表了这一时期最高艺术水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两件明代德化窑观音造像,现作简要介绍。

一、馆藏德化窑观音简介

明德化窑何朝宗制白釉观音像。观音胎体细腻洁白,釉面莹润,釉色整体微微泛黄,呈现出象牙的颜色,即所谓的“象牙白”。观音面部丰满,脸形圆润,双目微阂,眉间有白毫,鼻若悬胆,双耳垂肩,嘴角上翘,微微含笑,呈现出祥和宁静、庄严神圣之感。观音头发分为六股,于脑后结双环髻搭在肩侧,身着宽袖长袍,胸前饰如意形璎珞,游戏坐,右腿曲立,左腿盘于右腿前,跣足,右手搭于膝上,左手执如意,倚靠于龙首鹰腿的凭几上。背部钤印葫芦形“何朝宗”款(图1)。

明德化窑白釉持经观音。通体白釉微黄。发髻高束盘于头顶,正中插一垂珠发簪,面容秀丽端庄,双目微闭,神情慈穆,额间隐见白毫,胸前垂饰璎珞,身着长袍,下着长裙,一足外露,一足屈掩,游戏坐,右手抚膝,左手握经卷置于右手上。整尊造像线条自然流畅,造型生动。背部印“宣德”款(图2)。

这两尊白瓷观音塑像,是明代德化窑典型的观音造型,上身内着僧支,外披长袍,下身着裙,皆素面无纹。观音身形圆润,衣饰简洁,发式与明代民间流行发式相类。整体观之,除却菩萨的庄严感,还带有一种世俗化的美感。观音信仰在我国可分为三大体系: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民间观音信仰。明代宫廷内崇信藏传佛教,这一时期铸造了数量颇多的铜鎏金观音造像。汉传佛教造像属于寺庙内供奉所用造像,具有既定的仪轨,造型与风格较为规范。而德化窑所塑的观音造像与这两者风格皆不相同,观音面目祥和,体态柔美,庄严肃穆之感减弱,融入了女性温柔的美感,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且观音形象多样,掺杂了众多民间信仰元素,属于民间观音信仰的一部分,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深入结合的产物。

二、陶瓷观音造像发展简述

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也是观音信仰逐渐世俗化的过程,从陶瓷观音造像的演变亦可看出端倪。根据现有考古发掘材料来看,陶瓷佛教造像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20 世纪80 年代对四川省邛窯的调查和发掘中曾出土两件明显可辨认为佛教造像的残件。一号标本:站姿,头、手及腰部以下残失,内着僧支,外穿长袍,肩披披肩,胸前饰璎珞①(图3)。二号标本:结跏趺坐,头、手残,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置于左腿上,内着僧祇支,外着长袍,肩披披肩,胸前、腰部及下身通披璎珞②(图4)。从这两件标本身披璎珞的形象可知他们均为菩萨造像,但是否为观音造像不能确定。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邛窑绿釉观音立像,为20 世纪50 年代移交入藏(图5)。黄褐色胎,胎质较粗,整体施蓝绿色乳浊釉,部分露出胎体。从胎釉特征来看,与唐代邛窑风格相同。佛像头光、身光足具,由内至外饰一周联珠纹和一周火焰纹,为晚唐五代佛教造像中常见。佛像为站姿,身着长袍,面目较模糊,左手抱于胸前,似抱持某物,衣纹褶皱处饰联珠纹,代表身披的璎珞。唐代晚期观音造像手势多为一手上举一手下垂,有执莲花于胸前,也有一手执净瓶于身侧,莲花与净瓶都是辨识观音造像的特征,邛窑这件瓷造像虽然不能辨认所执为何物,但整体造型和手势与唐晚期观音造型雷同,可以认定为观音像。

历史上,四川地区佛教一直十分兴盛,早在东汉佛教初入中土时,崖墓石刻③及摇钱树座及摇钱树装饰上④已见佛像装饰。经过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唐代开凿了多处摩崖造像。邛崃本地的石笋山、磐陀寺和花置寺都是唐代中晚期石窟造像的精品。佛教在当地盛行,邛窑迎合社会需求烧制了佛教造像。这类小型造像或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供奉的需要而制作。《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载:“诸有曾经作佛像者。皆于过去先已解脱……若复有人能于我法未灭。尽来造佛像者。于弥勒初会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非但为已而求出离。乃为欲得无上菩提造佛像者。当知此则为三十二相之因。能令其人速致成佛。”可知无论以何种方式供养佛像皆可得解脱,是佛经认可的真理。邛窑这几尊瓷造像虽为菩萨像,但仍属于大乘佛教神之一,且观音素有称名救难、普度众生的神通,在晚唐五代这样战乱频发的时代,供养观音以求解脱,或许是人们心中最虔诚的愿望。

两宋之时,佛教中国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陶瓷观音造像在民间极为流行,景德镇窑、笔架山窑及耀州窑都有生产。北宋时观音形象还留有一些早期佛教的影响,发髻高束,上身坦露,遍身璎珞装饰等,如绵竹窖藏出土青白釉观音坐像⑤ (图6)。进入南宋后则几乎已经全然成为中国式的菩萨了,头戴装饰精美的化佛冠,阿弥陀佛安坐其中,内着僧支和长裙,外穿宽袖长袍,胸前饰璎珞。观音宽额方颌,双目微闭,表情温柔,女性特征更为明显。

关于观音的性别,佛教经典中并无明确记载,此前的观音造像多以无性别或者男性的形象出现。及至宋人朱弁《曲洧旧闻》中提及唐代僧人所述关于观音前身之事:观音原为某国国王之幼女,名为妙善,一心向佛,适父亲有难,施手眼救父而成道。在故事中将观音性别明确为女性。加之民间对观音的喜爱之甚,极力想把观音融入本土文化,这种与儒家孝道思想契合的故事得到大力称颂,观音女性化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自南宋以降,南方几乎所有观音造像都为女身⑥。

元代陶瓷观音造像继续流行,景德镇窑生产量仍然可观,龙泉窑此时也开始制作观音造像。元代观音像装饰较南宋时更为繁复,头冠装饰下垂至肩部,通体披挂华丽的璎珞,腕部带钏。坐姿以游戏坐常见,即一腿结跏趺坐,一腿曲立,一手置于膝上,一手放于身侧或膝上。龙泉窑还有一类带佛龛的造像,观音一般为跏趺坐,座下塑侍者或供养人。整体上陶瓷观音造像的制作工艺高于宋代,特别是景德镇窑的产品,头冠、璎珞上复杂的珠饰都塑造得十分精细(图7)。

明清时期,德化窑由于可塑性极强的优质瓷土的开发,以及优秀雕塑艺人的涌现,一跃成为陶瓷宗教造像的主要窑场。一类以“德化观音”为模本的白釉观音造像流行开来,景德镇窑亦开始模仿。整体上看,观音头冠及璎珞的装饰简化,头冠上搭披风,看似与外袍连为一体,衣袍宽大,有的手脚皆藏于袍内。观音分站姿和坐姿两类,站姿多脚踏海浪或祥云,坐姿仍以游戏坐为主。德化窑观音身姿柔美,肢体圆润,衣纹刻划生动,有随风飘动之感,与宋元所见的略显呆板的观音造像有别,而与唐代石窟造像中的观音形象相近。观音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姿势及所持之物更多,可见经卷、经匣、如意和鱼篮等。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载,观音具有随缘显化的能力,可幻化为三十二种不同形象为人说法。中国佛教徒据此结合本土文化创造了众多观音显化助人的故事,最终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三十三观音”的形象⑦。其中持经观音、鱼篮观音、龙头观音、白衣观音在德化窑观音形象中常见,尤其是白衣观音与德化窑观音关系密切,可以说德化观音是艺人在白衣观音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白衣观音以头冠上搭披风,身穿白衣为特征。据考证,其源流可追溯到中唐,晚唐五代时传入吴越国统治区域,此后在江南地区获得较大发展,观音形象仍延续了宝冠上搭披风,但双手则多交叠于腹前,一手或持佛珠,有学者称之为“江南式白衣观音”⑧。德化的雕塑艺人将江南式白衣观音与“三十三观音”相结合,以个人极强的艺术修养创造出了“德化观音”的范式。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晚期石叟款铜观音(图8)和明晚期黄杨木观音(图9)在人物体态、衣纹刻划方面也与德化窑观音类似,可见这种艺术风格是明晚期艺人的共识。至于此种风格由谁首创,因时代相近尚难以判定。以明代德化最为有名的何朝宗的身世来考证,可大致推定这类观音最初流行时间大约在16世纪末期。《泉州府志》载:有泉州画家“王弼,小名盛世,工诗文书画,尤善塑大士写真及诸仙佛,独造其微……同时,又有何朝宗者,不知何许人,或云祖贯德化,寓郡城,善陶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传宝之。”⑨清代德化窑继续生产观音造像,但质量和艺术水平较明代稍逊,装饰却较明代复杂,送子观音、鱼篮观音等形象增多(图10)。

景德镇窑明清时期除模仿德化窑生产白衣观音外,还将五彩(包含素三彩)和粉彩装饰运用到观音造像装饰中,观音仍以头戴披风的造型为主,多为坐像,整体不及德化窑造像生动。粉彩的观音造像多为藏传佛教式,观音发髻高束,头戴冠,袒胸跣足,宽肩细腰,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与明清流行的藏传观音铜像相类(图11)。

陶瓷观音造像是佛教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制作成本低廉,在百姓之间流传甚广,进而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各个阶层信众的加入,本土文化带入原始佛教信仰中,又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和世俗化。表现在观音造像上,即是从对外来佛教形象的机械模仿,到民间艺术性的创造,终于使这位来自印度的神祇从神性庄严、高高在上的菩萨,转变为中国人爱戴的慈眉善目、平易近人的白衣大士。

猜你喜欢

璎珞德化观音
离婚吧,霍先生
离婚吧,霍先生
德化白瓷创作的传承与艺术创新
德化白瓷,从地方民窑到“瓷界新星”
观音送子图
德化一中校长陈荣天到访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
璎珞:聚八方珍宝,饰流光仙裳
德化一中校长陈荣天到访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
一串红璎珞
雨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