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

2021-01-24何平郭春平彭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6期
关键词:卡韦代偿肝功能

何平,郭春平,彭宁

乙型肝炎是一种较为高发的疾病,该病症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是肝硬化[1-3],是肝细胞功能受损后的修复机制。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方法为药物治疗,西医治疗原理是抑制病毒,保肝降酶[4-6],但效果不明显。中医治疗原理为利用中药材多途径、多靶点对抗病症,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常被应用于临床。肝硬化的形成与肝脏在反复刺激下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有关,主要病理特点是结缔组织出现增生并且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等。在肝硬化病情早期,肝功能尚还能够进行代偿,随着病情进展超出肝功能的代偿能力时,病情就会进入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的重要治疗阶段,因临床所采取的常规抗病毒治疗方案常效果不佳,且患者正处于肝病晚期,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本研究通过比较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间的治疗效果,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宁都县人民医院2019 年2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 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纳入标准:(1)经过CT、病原学、血常规等检查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者;(2)纳入研究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出现反复升高波动者;(3)首次进行抗病毒治疗者;(4)临床资料完整者;(5)对本研究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肾综合征或肝性脑病者;(2)具有遗传性或药物性肝病者;(3)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者;(4)中途退出者。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5~50 岁,平均(37.5±1.3)岁;病程2~10 年,平均(6.05±1.42)年。观察组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26~51 岁,平均(37.5±1.3)岁;病程2~10 年,平均(6.04±1.41)年。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胶囊(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064)治疗,于饭后或饭后2 h 内口服,0.5 mg/次,1 次/d。如患者肌酐清除率<50 ml/min,则需适当改善药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肝爽颗粒(保定天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7671),3 g/次,3 次/d。2 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48 周。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合理健康的饮食指导,保证其摄入充足高蛋白食物,减少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促使肝脏蛋白质合成,以保肝、利尿为主要目的,并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引导患者树立信心,以积极应对治疗。

1.3 观察指标(1)治疗后观察2 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 个等级,其中显效即患者血清ALT 降低>50%,有效即患者血清ALT 降低20%~50%,无效即患者血清ALT 降低<20%。(2)治疗前后检测2 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应用齐威JBP-70A 笔式检测仪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ALT 水平。(3)治疗前后检测2 组患者肝纤维化三项指标,包括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Ⅳ-C)以及层粘连蛋白(LN)。(4)比较2 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包括心理、生理、社会、肢体功能,采用满分计分制,各项总分为100 分。(5)观察2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腹腔积液、腹腔感染、脾功能亢进)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06)。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 [例(%)]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AST、TBiL、A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TBiL、AL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U/L)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三项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HA、Ⅳ-C、L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Ⅳ-C、LN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三项比较()

2.4 2 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5 2 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见表5。

表5 2 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为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不断增多和复制,攻击患者的免疫功能,大量肝星状细胞发生活化增生,细胞外堆积过多基质,纤维素大量增生,促使分解能力减弱,导致肝脏纤维化[7-10]。该病较为常见,多由慢性肝炎发展形成。肝硬化早期肝功能尚可完成代偿,但当病情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超出患者肝功能代偿能力时,患者就会进入到失代偿期。作为肝硬化的晚期表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难度更大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目前各种指南均推荐对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同时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从而对乙肝病毒的复制做出快速抑制,为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创造出有利条件。治疗该病的方法为药物治疗,临床上采用的首要药物为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治疗原理为通过其代谢产物三磷酸盐来抑制乙肝病毒的翻译、复制和转录,减少体内乙肝病毒,从而延缓肝脏组织纤维化[11-13],但该药物单独使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中医视角下,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病理病机和患者体内湿热过重所形成的脾虚肝郁有关,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患者瘀血阻滞,出现肝肾阴虚表现。针对上述病机,中医强调在治疗原则上应坚持清热解毒和补肝益气。肝爽颗粒是中药,其成分有柴胡、茯苓、虎杖、蒲公英、夏枯草、党参等,有消热散瘀、疏肝健脾等作用,对肝脏的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调节肝细胞环境的酸碱度,促进病灶恢复,也有减少炎症的作用。并且作为一种经现代制药工艺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其多味中草药的共同使用能够对患者肝功能做出有效保护,并且能散淤清热。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该药物能够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同时抑制纤维增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微循环。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协同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出治疗效果,破坏乙肝病毒,对抗相关炎症。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且观察组治疗后AST、TBiL、ALT、HA、Ⅳ-C、LN 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患者采用恩替韦卡联合肝爽颗粒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肝功能血液循环、门静脉血流速度方面的改善较为明显,通过降低肝部缺血程度,促进肝功能恢复。因此,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改善肝纤维化,其原理是肝爽颗粒中党参促进各指标改善,柴胡减少机体损伤,通过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保护肝细胞和抗纤维化[14-15]。此外,鳖甲、虎杖、柚皮等均有益于肝功能恢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即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身体有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在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上有明显作用,也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差异,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卡韦代偿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