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涉核项目“邻避效应”问题

2021-01-24易优

世界环境 2021年2期
关键词:核能核电公众

■文 / 易优

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稳定的能源,无疑是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弥补能源缺口的重要选择。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无论从国家能源安全需求,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国家政治外交,还是从国防及军队现代化建设角度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现代化科技水平的重要依据。核能的综合利用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核电站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核燃料的制造、乏燃料的处理、核技术应用等,涉及海洋、气象、化工、机械、材料等诸多专业领域。从国家层面来看,核能的能源价值、军事价值、生态价值、科技价值和战略价值必须要等同看待,必须要长期坚持发展。

谁打开了核能的“潘多拉”魔盒?

2016年,韩国一部关于灾难的电影《潘多拉》上映,该片围绕核电泄漏话题展开,讲述强震导致核电站出现裂缝,在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危机下,核电站工作人员、居民和消防人员协力克服危机的故事。电影通过对核能这种其实目前人类尚不能完全可控能源的聚焦,透过这场因人祸而起引发的灾变之殇,构筑了深刻的警世意义。故事是虚构的,但实际上,其背后复刻的是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案例,以及对世界深远的影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本没有错,核能也是符合世界发展的,但是问题还是出现了。出在哪里?原因还在于人本身。潘多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了宙斯送给她的魔盒,把瘟疫和灾难带到了人间,而电影中讲述的,是因人的错误操作才将理论上可能出现的事故带入了现实,是人受制于政治局势环境,未能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是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有限,对安全的理解并不能一步到位,也因此核能的公众接受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数十万核能行业从业者依然奋斗在这个领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在努力使公众了解核能、信任核能,通过技术的进步让核能的利用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福岛核事故的出现,延缓了世界核能的发展,但实际上核能的发展只是暂停,却从未终止。对于中国来讲,更需要在核能自身的安全利用上审慎开发,并在公众接受性和心理学角度全面审视。

“邻避效应”的化解

问题的提出

“邻避效应”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涉及“邻避事件”的公共项目、重点产业项目需要不断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20世纪提出了动机理论,从需求层次理论角度来讲,人在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会转向更高级的层次需求和难度更大的追求。因此,在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多层关系下,涉及利益问题的冲突与矛盾就会时有发生,涉核领域的“邻避问题”就显得尤为明显。

核心矛盾

化解“邻避问题”的核心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处理人的矛盾和需求,人是矛盾的主体,也是问题的对象。这里的矛盾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出于对核能利用安全的疑虑,二是不同利益方的平衡考量问题。

核能是否安全是公众关心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从近年发生的典型“邻避”事件看,公众沟通工作已成为核电项目推进的关键路径,坚持安全问题是第一位的,是最根本的问题,应把其作为公众沟通的重中之重。但安全问题并不是唯一的问题,也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由安全问题引申出的环保、生态、技术、辐射等各方面问题,也都是需要知识普及和科普宣传的关注点。找准沟通焦点问题与公众关注点,站在公众角度,消除核电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消除各种对核电安全和发展的顾虑,增强亲近感,聚焦于公众的关注点。这就要求公众沟通要坚持以人为本,取得切实成效,必须有效回应和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正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核能知识的科普也要在校园中开展,通过“核电进校园”等科普活动,建立奖学金制度等多种方式,让核能知识首先在校园里扎根。青少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当代社会对于教育愈发重视,家长更加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加强对于中小学生的核安全知识教育,可以间接地将知识介绍给家长,起到推广作用。“小手拉大手”,启发学生对核能、核科学的兴趣,吸引学生参加有关活动,也势必会引起家庭对核的关注,公众对核能的认可度必然会提高。

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平衡考量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层分化的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与诉求分化的客观实际,要求公众沟通坚持以人为本。把宣传沟通对象分为不同类别,例如政府工作人员、民意代表、新闻媒体、重点相关利益群体、一般利益相关群体和社会公众等,并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沟通举措,就要满足不同阶层公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面对不同公众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对于利益相关群体等,尤其涉及征地征海等棘手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构建政府主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特别是项目立项开工等前期阶段,正是公众沟通难度最大、达成共识最为关键的时期,单以项目业主及项目所在地的市县党委和政府牵头推进,难免势单力薄,对邻避效应的综合应对能力有限。组建更高层级的领导机构,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动态势,实现重大邻避项目公众沟通的高效稳妥推进,至关重要。

公众沟通要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特别是核心区域,必须进村入户,必须落实到人,加强基层建设,发挥堡垒作用,上下同频共振,公众沟通才能落地。反过来讲,涉核项目公众沟通工作,也是一次以顶层领导机构牵头,基层基础工作为抓手的,对于执政能力的一次全方面综合检验。利益群体重点在于“利”字,涉核项目的利益要以适当的方式交回到地方,这样才能形成利益的平衡与共赢。

“精准”沟通、“有效”沟通

对不同类别群体,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辨支持群体、中立群体和反对群体,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重点或最薄弱的环节,实现“精准”沟通、“有效”沟通。

对于核能行业接受程度不同的群体,也要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与支持群体交流时,要进行肯定和表彰,并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真实反映在具体项目推进中,以表彰其积极性;同时也要鼓励其影响和带动周边更多的居民参与公众沟通活动,认同和支持核电事业。与中立群体交流时,应保证沟通渠道持续畅通,开展多种沟通活动,使其增进对核电的了解,提升对核电发展的正面态度和信心。对于反对群体,要制定详细的沟通方案,主要包括对群体诉求、偏好与倾向进行相应分析,了解其产生反核立场以及转变立场的方法,在提供准确、有说服力的证据和措施基础上进行劝说和引导,唤起其理性意识。

提升公众接受性的新挑战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开展研究,《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一座百万千瓦的核电厂,按照负荷因子85%计算,一年可以发电约7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660万吨。除了核电之外,在北方某些城市,核能供热也开始了尝试和探索,为核能的综合利用开启了新的篇章。核能供热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是可以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大气排放,改善供热区的空气质量。其次,由于核裂变的能量密度大,供热稳定可靠,可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同时,核技术在医疗卫生用品消毒灭菌、食品保鲜和材料改进应用领域也有很大的市场,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核辐照技术灭菌医用物资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所有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实际上都是相对的,并带有主观色彩。不能否认的是,在现在的时代,大部分民众仍有谈核色变的观点和印象,因为几次核事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教训是惨痛的。作为一名核能行业的从业者,更应该理性地看待公众各种正面和负面的诉求,不畏惧、不退缩,切实解决公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到以人为本,做到从心沟通,才是公众沟通之道,让核能发展更健康、更安心。

猜你喜欢

核能核电公众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公众号3月热榜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