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雨洪水来袭,未雨绸缪才能从容不迫

2021-01-24《生命与灾害》编辑部

生命与灾害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灾短板防灾

今年夏天,河南省会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暴雨洪水造成三百余人死亡,经济损失难以计量。

国家气候中心此前曾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将有南北两条多雨带。而环流形势的演变及主要影响系统的配置是河南夏季产生暴雨的关键。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强,它的南侧就给水汽输送让出了一个通道,当水汽被输送到河南地区之后,冷暖空气在此交汇结合,再加上低压涡旋导致降水云团不断生成和“滞留”,多种因素环环相扣造成此次中原历史上罕见的降水。

天灾再大,也不是可以逃避责任的理由,对于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的任何失职渎职行为,都必须零容忍。具体到此次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的应对,防灾减灾机制是否完善,相关应急预案是否科学,都受到外界关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预案决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防治重大灾难的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抓手。做好预案决策,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和平台,建立第一时间落实机制,包括应落实哪些部门与负责人,在多长时间内去落实,是否有相应的人财物力的应急保障,等等;另一方面,要查漏补缺、竭尽全力,比如救援人员、设备是否充足,泄洪下游地区群众是否提前转移,等等,只有将工作做得全面、细致,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预案,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

这场大汛大灾,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大考,也暴露出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在防汛关键期,要未雨绸缪,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全面、客观地找出“短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也是推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题中之义。

猜你喜欢

大灾短板防灾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农业大灾风险的科学管理
——基于文献研究的风险评估原理、方法与研究展望
“防火防灾”大作战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大灾大难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