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程“种”在校园里
2021-01-23沈茂德
沈茂德
校园建设是每一个校长都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所有校长都期望自己的学校成为一个美丽的校园。但何为美丽校园,如何建设美丽校园,每个校长的认识一定是不同的。
我们相信:新建学校首先要有一个依托,那就是校长心中的教育梦想。
新学校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会出现众多的文化冲突和技术问题,在协调这些文化冲突和技术问题时,我认为,在新学校的设计中,校长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握三个原则。其一,设计过程应该是用教育理解和学校文化去引导设计者,而不是用设计者的设计经验和专业技术引导核心理念;设计者必须尊重学校团队的文化思考和课程要求。其二,“学校是孩子们的世界”应该是校园设计的第一原则。“以生为本”,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校园生活。应该有舒适的视觉空间和活动空间,应该以更多的场馆,形成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应该关注“绿色”,营造尽可能多的绿地、水域和公共空间。其三,以“功能融合”的思想打造教学区,改变传统设计中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分设的格局。
2003年,江苏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征地450亩,投资三个多亿,易地重建天一中学新校区。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我们考察了江、浙、沪等地的众多学校,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学校团队明确提出了新校区设计的校园梦:凸现生态理念,让校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公园”;凸现人本思想,让校园成为洋溢浓浓温情的“温馨家园”;凸现人文感召,让校园成为弥漫教育气息的“文化圣园”;凸现未来视野,让校园成为信息开放、智慧共享的“数字校园”。由此,“生态公园”“温馨家园”“文化圣园”“数字校园”—全新的“四园理念”融进了天一中学新校区的设计、建设和生成中。
我们相信: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物化语言和文化标识。
担任校长一段时间后,“把课程种在校园里”就成为我优化校园环境、建设丰富课程资源的重要思想。我主张,孩子们每天的校园生活中,不仅应有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还应该有校园中各种充满童趣的活动,有善待动物、抚摸鲜花、捡藏落叶的儿童行为;不仅有教室内学习的课程,还应该有自由的、个性化的“校园自然奥秘”探究课程……校园内应该广种丰富的绿植,校园内还应该有多样的小动物漫步……孩子们不仅能看到四季色彩的变化,更能感受“生态课程”的种种启迪。近20年过去,“生态校园”成了天一中学校园最显性的特点……
我们着力于“绿”字。我们竭尽全力构筑心中的生态梦—营造小型“江南植物园”。目前校园内挂牌的树种已达300种以上,有柑橘、枇杷、石榴、枣、杨梅等果林十多片,牡丹、玫瑰、山茶、月菊花、波斯菊等花卉园十多片,还建成了种有板藍根、三七等50多类药材的中草药基地。
我们着力于“趣”字。我们在校园内放养天鹅、野鸭,组织孩子们爬树采摘,组织孩子们利用果实酿酒;组织孩子们收割水稻、收割麦子、挖红薯、采粽叶、包粽子;带领学生用“百草园”中的中草药制香囊、制香料;组织开展春季观花、秋季赏叶的校园美景摄影大赛……
我们着力于“水”字。天一中学的创始人为学校取名“天ー”,是借古人之“天一生水”之意,寓意“人才在此生生不息”。我们开挖了占地30多亩的“映天湖”,养殖了多种鱼类、水生植物与水禽……
在着力于“绿”“趣”“水”的基础上,我们成功申报了“省生态校园课程基地”,明确提出了建设“无锡最美校园”、创建“江南校园植物园”的愿景,践行“校园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课程理念,创设美丽、灵动、丰富的柔性环境。一个以“柔性课程”为抓手,以丰富校园情趣、熏陶学生品性、涵养学生情操为目的的“柔性校园行动”就这样开启了。2018年,“校园生态课程基地”项目获第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我们相信:高品质学校应该是“儿童幸福生活的空间”。
孩子们的幸福感来自哪儿?首先可能来自对环境的感受,他们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一定会有一种愉悦感。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学校应如同一片森林,学生应犹如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任意摘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我想,倘如学校真能如此,那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必然会有强烈的进取心、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求知欲、多样化的个性特长,每个人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的校园环境、教育设计以及学校管理紧扣“学习共同体”这一理念。通过营造灵活、开放、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区,确保每一个学生与不一样的个体、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促进他们在学识、情感、体魄、社会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英国一位校长在参观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以后,在来访留言簿上写道:看着满园子的孩子眼神明亮,看到对面走来的每一个孩子都笑容灿烂,可以相信,这是一所特别棒的学校。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