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乌镇朱家老宅

2021-01-23黄晨依

关键词:朱家天井老宅

个人简介

大家好,我是黄晨依,来自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茅盾故里。和大家一样,我也是个爱说爱笑、爱玩爱闹的孩子。平时我喜欢读书,常常思考并体悟阅读的趣味;我也爱写作文,游览各地时,偶有所得随即记录,为写佳作,有时还会背诵古诗文,希望自己能积累更多;我还喜爱演讲、做科学实验。

乌镇的东栅和西栅总是很热闹,但我听说南栅也是不错的。清晨,爸爸就带着我走在了南栅这条老街上。街上人不多,但两旁有几家店铺已经开了,我们一边看一边逛,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朱家老宅。

老宅门前有一棵粗壮的玉兰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大门是一块拱形的花岗岩,上面挂着几个红灯笼,看上去毫不起眼。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三面是高高的围墙,一面是一排长长的阳台。抬头望去,天井间只能看见一方小小的蓝天。墙边摆着几盆花草,一串红已经吐出了粉红的花蕊,而文竹正在向着天空展开纤细的枝条。

这时,一口大缸引起了我的注意。缸壁上刻着两只活灵活现的乌龟,缸内一群红色金鱼在铜钱草旁歡快地游弋。木质的窗子上刻着繁复的花纹,而且每扇都不尽相同。阳台也是木制的,大门和阳台交接处垂下两根木柱,上面雕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凤凰,名曰“有凤来仪”。

老宅女主人笑呵呵地迎上来,告诉我们这宅子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原本是一座染坊。我一边听着主人讲解,一边走进了大厅。大厅地上青砖斑驳,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它们大多破损不全,只有边上的几块还保持着完整的样子。转角处有一张茶几,上面放着几个老式的钱箱。茶几下面有一块隔板,隔板上放着一套茶具。茶几旁边有一张木桌,上面盖着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上摆着木制的饭盆、米盆、马桶,还有铜制的火炉和暖脚炉。挨着木桌的另外一张小桌子上则压着一块玻璃,玻璃下有照片、纸币和粮票等,它们使我们仿佛回到了20世纪。小桌子上还放着一台老式电子管收音机,上面已经落满了灰尘,旁边还有煤油灯、斗蛐蛐的罐子和算盘等物品。爸爸告诉我,这些东西爷爷年轻时都用过。

穿过大厅,老宅后面还有一个小天井,再往里走就到了后花园。花园不大,既没有假山也没有水塘,但道路两旁摆着主人最喜欢的花:有迎风怒放的芍药,有姿态万千的黄菊,有直立挺拔的马蹄莲……十几种植物的花盆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道路旁边还有几棵高大的乔木,乔木下摆着一张石桌,石桌上刻着围棋的棋盘,刻印已经有些模糊了,不知曾经历了多少年风吹雨打。道路的尽头是一片苦瓜藤,几只蝴蝶在藤蔓间翩翩起舞,为花园增添了不少生趣,看上去颇有一些古诗中的韵味呢。

老宅通向二楼的楼梯口,有“游客止步”的字样,不能再往前参观了,虽然我们有些遗憾,但已经觉得很满足了。这时,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我向她摆了摆手,说:“下次吧,今天时候不早了。”于是,我和爸爸辞别主人,走出了宅门。

(插图李健)

毛遂自荐

我和爸爸闲逛时,来到了朱家老宅。走进大门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通过与好客的女主人聊天,我了解了跟老宅有关的许多趣事,认识了许多老物件。我东游西逛,心有所感,于是写下了这篇游记。我非常享受踩在小街石板路上的感觉,也希望闲时能走遍乌镇的每一个角落,欣赏能感动自己的美景,打听到那些尘封在记忆中的故事,写下让自己满意的文章。

(黄晨依)

老师评语

孩子愿意走进老宅,感受旧时岁月和建筑之美,颇为难得。文章以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了天井、大厅、花园的景致。描写细致、承接得当,笔墨不多却让人身临其境,体现了孩子观察的仔细和闲游的趣味。

(钱佩蓓)

七嘴八舌

此文取材真实,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生活情趣。

韩诺妍

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朱家老宅介绍得十分细致。看了这篇文章,朱家老宅仿佛就在我的面前一样。文章中有许多精彩的细节,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吴娇钰

这篇文章依照游览的顺序,写出了朱家老宅的美丽景致。小作者把这些景致描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

陈晏皓

老宅虽老,但美丽依旧。老宅里的旧时物件仍保存至今,非常值得一看。读完小作者生动形象的介绍,真想亲自去老宅里走走,亲身感受下那道美丽的风景。

冯欣怡

猜你喜欢

朱家天井老宅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学校的天井
一定要留个天井
一定要留个天井
老宅
雨天
着火谜案
老宅
一个老宅男的家当
转角追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