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
——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 年度数据为基础
2021-01-23梁岚清
吴 敏,梁岚清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2019 年9 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至此,“获得感”这一本土化的中国词汇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也成为了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中的最优衡量标准[1]。获得感是社会发展中民众基于自身实际获得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包含客观获得和主观感知两个方面。从客观获得来看,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尊严实现也是重要体现。同时,获得感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反映一种实际获得后民众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不同主体对同等水平的客观获得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2-3]。
公共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与民众获得感的联系愈加紧密。有研究表明,基本公共服务是民众获得感提升的重要方面,政府只有从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供给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才能切实提升公众的整体获得感[4]。同时,实际存在和感知到的社会不公平程度会明显影响民众的社会冲突意识[5],进而可能影响民众对于实际获得的主观感受。因此,考察社会公平性与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 年的数据为基础,探讨各项社会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产生的影响。
1 研究假设
公共服务获得感是居民在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上,产生实际获得形成的一种主观感受。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提高,对于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和总体社会福利的提升均有积极影响,对获得感的研究也应从这些方面予以推进。
首先,应从宏观上考虑社会整体公平与否的大环境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即民众通过对社会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的反应和直接从主观上判断社会公平与否的认知,最终影响自身的公共服务获得感。现有研究表明,公众对社会公平程度的评价越高,越会产生积极的心理认知[6]。社会公平与否通过实际公平现象和群众自身主观评价达到影响群众实际心理感受的效果,但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作用尚未明确体现。此外,由于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较强的联系,如发达国家居民的幸福感在大小城市、郊区和农村存在明显差异[7-8]。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社会公平会对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起到正向显著作用。
其次,应从获得感的主观方面和客观因素探究二者对公共服务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获得感的定义还未达成一致。总体来看,较为统一的认识是;获得感是基于实际获得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更倾向于主观评价[9-10]。同时,文宏和刘志鹏通过对民众获得感时序比较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获得感反映的是民众的实际获得以及由此转化形成的主观综合感受[11]。据此,可以推断民众对社会公平的主观感知比客观不公平现象对公共服务获得感的作用更直接。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主观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比客观公平因素更大。
最后,应从城乡差距方面去探究。城镇相比于农村拥有更完善的社会生产条件,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远高于农村。当前,虽然城乡的公共服务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但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在某些领域还有扩大的趋势[12]。城镇的公共服务供给层次更高,从而导致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供给充分的心理预期也会更高。有研究表明,参照对象的平均水平信息对民众的分配公平感影响最大,人们在与特定参照物进行比较形成分配公平感的心理时,对损失和收益同样敏感[13]。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H3:社会公平性对城镇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比对农村居民更大。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5 年数据。该数据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概率抽样方法,调查地点覆盖了中国28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合计478 个村居,形成有效数据10 968 条,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样本。剔除获得感相关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缺失值与异常值,共保留7 534 个有效样本。
2.2 变量选取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参照李斌、张贵生[14]的处理方法,笔者选用了调查问卷中衡量公共服务获得感的13 个维度,具体包括公共服务的资源充足程度、分布均衡程度、获取便利程度、普惠性程度和9 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笔者最终提取出2 个公因子,并以各自对应的方差贡献比率进行加权,得到公共服务获得感的综合得分,以此来代表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
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有4 个,分别是收入差距、升学机会、社会公平认知和机会公平认知。其中,收入差距和升学机会为客观因素,社会公平认知和机会公平认知为主观因素。收入差距这一变量采用阳义南的处理方法[15],将被访者所在省的收入平均值减去被访者当年的实际收入,数值越大,收入差距越大(代表收入越低)。升学机会对应于问卷中的“只要孩子够努力、够聪明,都能有同样的升学机会”,设为虚拟变量,取值0/1,分别代表不同意、同意。社会公平认知对应问卷中的“总的来说,您认为当今的社会公不公平?”,选项从“完全不公平”到“完全公平”递进,取值为1~5 的有序变量。机会公平认知对应问卷中一个主观的机会评判问题“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工人和农民的后代与其他人的后代一样,有同样多的机会成为有钱、有地位的人”,取值为0/1,分别表示不同意和同意。
此外,笔者也将相关个体特征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健康状况、居住地、个人年收入和社会地位。其中,性别为男性赋值为1,年龄用调查当年的年份减去出生年份,民族变量中的汉族取值为1,受教育程度为实际受教育年限,是否党员中党员设为1,健康状况为1~5 的有序变量,居住地为农村的为1,个人年收入以万元为单位,社会地位取1~10 的有序变量。具体数据见表1 所示。
2.3 分析模型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社会公平与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之间的关系。在线性回归中,首先加入控制变量参与回归,探讨常规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然后逐步将4个公平因素引入模型,探究主客观社会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回归方程模型如下:
式1 中,Acquire 表示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a为常数项,ai为变量系数(其中i=1,2,3...,n),x1,x2,x3,...,xn为该研究中的核心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u为随机误差项。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下面用变量说明表详细表述各统计指标的数据。
表1 变量统计表
续表1 变量统计表
从表1 可以看到,被解释变量公共服务获得感的综合得分均值为35.46 分,最高综合得分仅为52.81 分。由此可见,2014 年民生公共服务还存在较多短板,公共服务带给民众的获得感不太高。
在核心自变量中,收入差距的均值为–1.67 万元,并且收入差距极差很大,达到了1 002.67 万元,说明2014 年样本中个人年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但不同个体的年收入仍然差距较大。从升学机会的均值来看,总体水平偏向于公平。就主观公平认知而言,社会公平认知和机会公平认知均高于“居中”水平,样本人群的主观公平认知结果接近“较为公平”。
在控制变量上,性别的均值为0.51,表明统计样本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居住地的均值为0.53,说明统计样本里农村和城镇户口的人口比例也趋于均衡状态。
3.2 主模型分析
表2 反映的是社会公平性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影响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 是简化模型,仅加入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2 是在模型1 的基础上加入收入差距和升学机会两项客观公平因素的回归结果;模型3 是在模型1 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公平认知和机会公平认知两项主观公平因素的回归结果;模型4 是同时纳入客观和主观公平因素的回归结果。
表2 模型回归结果
续表2 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1 的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是否党员、健康状况、居住地和社会地位是显著影响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常规因素。具体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越高。这一现象也与黄艳敏等的研究结论一致[16],即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年龄化优势已然消失,甚至呈现逆年龄化分布的态势。中青年人在公共服务的实际获得方面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中青年人追求较高,缺乏知足常乐的心态,以及得失参照基准的不一致,从而可能导致他们的获得感并不高。党员的公共服务获得感相较于非党员高出0.668 分,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田改伟指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有多种方式和途径[17]。相比于普通群众,党员的政治参与路径更多,表达公共服务诉求的渠道和机会也更多,从而政治资源和获得的反馈越多,公共服务获得感也更高。在居住地方面,农村户口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高于城镇户口居民,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论验证了农村脱贫攻坚的成效。近年来,为了顺利实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成为了重要任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的贫困县狠抓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各项农村改革措施,使农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户口所在地是农村的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也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此外,值得关注的两个不显著变量是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年收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而目前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实际供给和居民对教育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因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并不能有效改善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个人年收入表征了一种实际获得,然而回归结果呈现出个人实际收入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无显著影响。笔者认为,由于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公益性特征,个人经济收入的提高并不能立即使居民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其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收入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也无显著影响。
从模型2 可以看出,收入差距和升学机会两项客观的社会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均有显著影响:收入差距越大,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越低;公平的升学机会比不公平的升学机会,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会高出1.663 分,两个因子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客观公平程度的提升会显著增加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
在模型3 中,社会公平认知和机会公平认知两项主观公平因素也对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有显著影响。当居民从主观上认为整个社会越公平时,他们的公共服务获得感越高;当居民认为整个社会的机会越均等,他们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也同样更高,且两个因子也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居民主观公平感知的上升会显著促进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提升。
模型4 是同时加入4 个核心自变量,虽然4 个自变量的系数有所降低,但是相较于模型2 和模型3 的显著性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从而再次证明社会公平程度的提升会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假设H1得到验证。
从模型2、模型3、模型4 中4 个核心自变量的影响系数绝对值综合来看,客观公平因素的影响效应整体上小于主观公平因素,表明主观公平因素比客观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更大,假设H2得到验证。
3.3 居民获得感的异质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对比分析主客观社会公平因素对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影响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分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在表3 中,笔者将全部样本按实际所在地分为城镇和农村两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社会公平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表3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获得感影响的回归结果
由表3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4 项主客观社会公平因素均对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有显著影响,只有社会公平认知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具体而言,收入差距和升学机会对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都有显著影响,而这两项公平因素对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影响不显著。究其原因,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实行精准扶贫策略,但目前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城镇地区的收入水平总体上高于农村地区,就业机会也更多更广,所以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有显著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影响不明显。公共教育方面,城镇的教育资源比农村更丰富,升学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农村地区目前的教育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学生的升学也相对容易,从而升学机会对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有显著影响。
社会公平认知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都有显著影响,且对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影响更大。相对而言,城镇的社会资源更丰富,竞争更加激烈,不公平的现象也相对较多,因此,城镇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对社会公平的敏感程度比农村更大。值得一提的是,机会公平认知只对城镇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有显著影响。原因在于:城镇的各种机会相对更多,个人发展的选择也更多,从而对机会公平的认知比农村居民更加乐观和全面。总体来看,社会公平性对城镇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比农村更大,假设H3得到验证。
3.4 稳健性检验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客观社会公平因素的提高,还是主观社会公平因素的提高,均会明显促进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笔者采用变换计量模型和因变量显示参数的方式,通过重新构建Logistic 模型,将因变量“获得感”的综合得分替换成高(=2 分)、中(=1 分)、低(=0 分)3 个级别的有序变量。结果显示,收入差距、升学机会、社会公平认知、机会公平认知4 个核心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与之前的结果保持一致,且都显著。由此说明,已有回归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表4)。
表4 稳健性检验:Logistic 回归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客观社会公平因素和主观社会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客观和主观的社会公平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整体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通过提升客观和主观的社会公平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第二,主观社会公平因素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比客观社会公平因素更大;第三,主客观社会公平因素对城镇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比农村居民更大。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需要努力谋划,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政府应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导向,从客观公平和主观公平两个方面进行精准施策。例如,为通过实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和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以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从促进社会客观公平的角度提升人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又如,利用大数据构建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平台,通过搜集对应的信息快速捕捉人们的需求感知,实现政府和人民群众在公共服务供需上的精准匹配,从提升群众主观公平感知的角度来提高公共服务获得感。
其次,政府要重视并积极引导民众的主观认知,从提高民众主观公平认知的角度出发,着力提升民众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不同民众对于社会公平的实际诉求和心理标准并不统一,对此,政府应首先明确不同公共服务的资源限制,在此基础上加强公共服务沟通机制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参与程度,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对公共事务的实际参与而形成对社会公平的理性认知,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得到民众心理上的大力支持,从而提升民众整体的公共服务获得感。
最后,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着力补齐农村民生供给的短板,通过大力增加农村的民生投入显著提高农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以重点培养乡村内生造血能力为目标,将乡村民生项目作为杠杆,大力推行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扶持农村民生项目实现长远发展。同时,拓宽农民对民生保障项目建设落地的了解渠道,构建起人人参与、全面覆盖的网络体系,使农民更加了解当地的公共服务建设,从而提高公共服务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