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 数字赋能 高质量打好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

2021-01-22杨幼平

浙江林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松树

杨幼平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重大植物疫情,1991年浙江省在宁波市象山县首次发现疫情,至今已经整整30年,成了生态之患、行业之痛。30年来,我们坚持发扬“不放弃、不抛弃、锲而不舍”的精神,顶住压力,分类施策,攻坚克难,负重前行,采取以扑灭疫情为目标的彻底根除策略、以控制疫情为目标的持续控制策略和以封锁疫情为目标的严密封锁策略,系统化防控松材线虫病疫情。虽然牢牢守住了5000万亩松林的安全,但仍牺牲了不少资源,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解决边防边发的难题,探寻扭转被动局面的防控之策,高质量打好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近期,我们组织开展了深入调研,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度比较,形成一些改革创新的思路,以期能为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出路。

一、30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回顾

防控走过的30年,是几代务林人艰苦斗争的30年。他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完成了艰巨繁重的任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省大面积松林得到有效保护,免受重大损失。松林为主的林相保持稳定,重点区域松林特征基本完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防控成效更为明显,以松林为主的景观保存完好。大批古松、名松、大松树保护率超95%。一些区域的林相有较大改善,通过抚育间伐、补植改造,松阔混交林比例增加,生态质量不断提升。探索出了一套有浙江特色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并深入实施、全面推广,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充分肯定,形成了“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有好办法”的防控新局面。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成功范例。

全省松材线虫疫情防控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就地立即扑灭的理想阶段。疫情症状刚刚发现,也是防控的起始时期。表现为决心大、信心足,目标是争取在短期内快速扑灭疫情,彻底解决问题。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松树疫情感到措手不及,又了解不多,掌握不透,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治也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采取发动群众、快速砍伐枯死松树的简单办法。至于死树怎么砍、砍下来的疫木怎么处理,都没有标准,操作也不规范,往往处置失当失范,效果自然不理想。加之管理不严,出现一些疫木流失现象,又造成新的传播扩散,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防控目的。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经过一段时期防控,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办法,成立了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挥部,实行属地政府责任制,颁布了《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出台了《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及疫木管理规定》等制度办法,组织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防治实践,把彻底清理疫木+科学打孔注药作为首推举措。同时,严格疫木管理,加强检疫执法。成效是明显的,宁波、湖州、绍兴及杭州一些县市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危害明显减轻,较好遏制快速扩散蔓延的势头。据专家评估,全省扩散蔓延速度仅为日本同期的1/26,单位发生面积病死树率从8.05株/亩下降到0.56株/亩,挽回木材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9个县拔除了疫点,摘掉了疫区县帽子。

虽然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发生范围已扩散至70个县(市、区),发生小班面积超500万亩,处置的枯死松木高年份的超700万株,个别地方存在松林小片枯死、大树古树枯黄现象,一些地方防控信心不足,思想动摇,被动应战,虽然年年防治,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力量不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完成任务式防控,选择性除治,出现年年防控年年扩散蔓延的“怪圈”,且防且退,边防边传。以上这些问题,在少数地方仍然表现比较突出,防控工作与实际需要和新时代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客观上,山地面积大范围广,山高路远地形复杂,树木茂密施工艰难,确实带来了防控的难度,归结起来主要有“四难”,即疫情精准调查监测难、枯死松树砍伐难、疫木全部清理下山难、不遗漏全部统一运到指定地点处理难。这些步骤环环相扣,都要操作到位实属不易,不下决心是做不好的。主观上主要体现在“八个不”上,即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责任不实、措施不力、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质量不优、保障不力。有些地方还存在自足自满现象。目前来看,最大的风险是看不到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这些问题亟须引起高度重视,想方设法研究破题、尽快解决。

二、实地调查情况

2021年八九月,我和省森防站的同志们一起,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溯源”调查行动,集中12天时间,走访调研了湖州、舟山、金华、杭州4市的安吉、长兴、吴兴、定海、永康、东阳、义乌、淳安8县(市、区)。召开座谈会,并与当地同志一道,深入山头林间,爬了13座山,累计实地直接砍伐了18株枯死松树,并进行现场解剖,调查寄生松树体内的松褐天牛和疫病传播扩散路径,在周边15米之内展开“溯源”调查,寻找传播源头,查看枯死松树情况、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情况、松材线虫病疫情传播情况,查看除治现场质量情况、检查验收情况;看看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环节是短板弱项,了解掌握一线的真实情况,收获颇大。

总的来说有四点最直接的感受。一是防治有效,所到之处发生的枯死松树呈零星分布、单株枯死,没有成片大面积枯死的现象,从某种角度讲,说明除治是有明显成效的。二是松褐天牛寄生多,现场解剖的每株枯死松树上都在木质部发现了天牛幼虫,有大有小,树梢、树枝上的密度相当高,解剖的几根20厘米长的松枝上就有10多條天牛,不但数量多,有的天牛幼虫龄级高、虫体又大。三是存在严重的直接传播源,在枯死松树的旁边不远处,大概在5—10米的范围内就能发现尚未清理的整株枯死松树,或者尚未清除干净的剩余物,包括过高的伐桩、遗留的树梢、散落的树枝,甚至还有整株被砍倒而没有清理下山的病死松木,其上密布着大量的天牛羽化孔。四是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知识知之甚少,即使是陪同我们上山的当地领导甚至林业干部,在现场解剖后,我们向他们介绍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发展、传播扩散、危害机理时,也表露出惊讶的神色,不知道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松褐天牛,防治的关键是要把疫木清理干净、把天牛消灭掉,治病先“杀牛”。了解缘由后,纷纷表示,要更加重视关心,解决资金、防控力量等问题,有信心,从源头抓起,要像抓新冠肺炎疫情一样来抓松材线虫病防控。通过30年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增强责任担当,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对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在想法上、做法上、管法上、评法上都要实行根本转变。

三、几点思考建议

经过前30年的两个防控阶段,可以说我们现在已进入了防控的第三阶段,就是战略反攻阶段。也就是要实行防控攻坚,其主要任务是要破解期盼高效的疫情防控与实际低效管理之间的矛盾,实施“全域覆盖、全部量化、全面防控、全年清理、全程管控”的“五全”策略,推进数字赋能、管理赋能、变革赋能,实现消极被动防控的终结。应该重点在以下十个方面实现快速转变。

一是思想理念上,由消极被动防控向积极主动攻坚防控转变。要牢固树立松材线虫病疫情“必防必控”“可防可控”的理念,增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特别是2021年9月29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建设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指出,要盯牢抓紧生物安全重点风险领域,加强入境检疫,坚决守牢国门关口,对已经传入并造成严重危害的,要摸清底數,“一种一策”精准治理,有效灭除。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率先实践地,我们深感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工作责任重大。是贯彻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的具体行动。中央作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决策、保护生物多样性决策,省委作出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浙江大花园决策等,都要求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护美绿水青山,擦亮绿色底色。是巩固绿化成果,保护自然资源的迫切要求。浙江松林的重要地位不可或缺,重要作用和重大贡献显而易见,松林是我省的先锋树、用材树、风景树、生态树、能源树、人文树,是消灭荒山、绿化浙江的“主角”和“头号功臣”,可以说没有松树就没有浙江的绿水青山,没有松树山势会变矮小,山河面貌会破相;松林是生态屏障的主体,优美景观的代表,悠久历史的标志,主要木材的来源。专家研究表明,松阔混交林的生长优势是所有林种中生长最快的组合,所以对森林碳汇的贡献也相当可观。是履行职责使命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内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担负着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的重大职责,要履行好主体、主责、主业的职责。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汲取近期取得明显成效的县市经验,回顾走过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成败原因,学习典型案例,眼睛向下,脚踏实地,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一种声音、一盘棋子、一个步调、一门心思,以啃硬骨头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把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到底。

二是工作准备上,由匆匆忙忙应付防控向从从容容精准防控转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打一场有准备之仗。拉升长板、补齐短板、做出样板,要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从思想发动、组织建立、人员召集、业务培训、经费安排,到招标投标、审批办理、疫情调查、疫木清理、运输监管、疫木处理等工作都要提早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标准清单,坚决防止出现“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的不负责任行为。

三是方式方法上,由阶段性集中清理向阶段性集中清理基础上的全年常态化的即现即清转变。认真学习借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即时感知,一旦发现,以最快速度启动预案,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置,决不含糊、决不拖延、决不等待,并对周边进行排查,及时清理衰弱木,保持山上全年无枯死松树。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自然传播的主要媒介,线虫携带率高、携带量大,但传播距离十分有限,据宋玉双编著的《中国松材线虫防控——三十年回顾与思考》一书叙述,距离疫源50米半径以内的枯死树超70.4%,最远115米,基本在100米以内。所以,我们掌握好防控要领,就是清“源”要领先、防病先防虫、杀“牛”是关键。由于天牛羽化期极不一致,时间跨度几个月,所以必须及时发现枯死松树,并立即彻底全部清理,实现枯死松树动态清零。这个环节做到位,必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四是防治范围上,由重点区域防控向全域防控转变。城市城镇周边、公路等通道周边固然是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的重点,必须坚决防治好。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如果周边没有除治到位,除了人为传播扩散,还有天牛的飞行传播,仍然会使疫情扩散蔓延,防控成果难以巩固。所以防控工作不能局限于一处一地,必须全域一盘棋,统一谋划,一起部署,同步防控,同步检查。

五是质量要求上,由完成任务的“数量型”防控向彻底根除的“高质量”防控转变。“质量不高等于白搞。”高效防控的期盼与低效能管理的矛盾,是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而疫木清理工作能否做细做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实现高质量防控的关键,这个源头控制住了,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一条十分重要。目前,防控质量受制于人、“命门”掌握在除治队手里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一旦失管,就会前功尽弃。防控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做到粗活细做。如何做到疏而不漏,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了办法,并经事实检验完全有效。首先疫情普查要精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敌情”摸清楚、搞准确,包括枯死木的定位、数量、大小,要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查找感染者、接触者一样精确,疫情调查精准到每一株病死树,并且精准定点定位,落地上图,实现数字森防,这是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开始全面推行,当然,这张图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要把现场除治、监理督查、群众报告和运用现代化手段等发现的新数据充实进来,不断更新到图上,形成比较准确的疫情疫木分布图,这对于指导防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第二疫木清理要高质量。这是松材线虫疫情防控的根本,“疫木不清零,防控等于零”,所以必须要以“山上不留一株死树,地上不遗一根枝丫,路上不丢一段疫木,房前屋后不见一块松柴”为标准,务必做到树桩、树干,特别是树梢、树枝真正全部彻底清理干净,或清下山、或就地粉碎、或就近销毁,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新病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第三疫木管理要严格。加强执法监管,发放告知单,签订承诺书,开展执法检查,严格监管涉木加工企业,违法者必须严惩不贷;对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捡拾堆放松木、松枝,防止人为传播扩散。第四打孔注药要规范。做到药瓶45度斜角、深至木质部、螺旋式布针,尤其是病死树周边的健康树应重点注药。要严格掌握注药季节,严管施工人员。第五质量检查要到位。有了定位,查有方位,就要一遍遍地查,直到过关。像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曾提出的“林钟”号召:“林人们,提起精神来,鼓起勇气来,挺起胸膛来,举起手,拿起锤子来,打钟,打林钟!”“一击不效再击,再击不效三击,三击不效,十百千万击。”“一直打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

六是作业管理上,由合同“一包了之”向全程严格监理监督转变。松材线虫疫情防控三分在技术、七分靠管理,加强管理是取胜的关键,而且要贯穿全过程,尤其不能出现把除治病死树这项工作当成一种赚钱职业的现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株新病死松树周边15米左右处,几乎百分百有未清理彻底的病死树或剩余物,有的是整株没有清理,有的是有丢弃的树梢,有的是伐桩过高,有的是剩余的枝丫,这些都成了来年的传染源,这是管理和监督上的极大漏洞。要堵住这些漏洞,必须改革承包除治机制,从包完成作业任务向保证作业成效转变,在除治合同条款上要写明质保期,资金结算期要延到9月底,建立防控任务与防控绩效挂钩机制、疫源追溯奖惩机制。要发挥专业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監管的合力,形成“检查—反馈—整改—再检查—再整改—消号”的核查整改机制,让制度来管事,让制度真正管得住事。

七是治理手段上,由传统人工防控向数字防控转变。一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防控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服务的高效性,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口。通过卫星技术、互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防控工作实行数字赋能,做到疫木精准定位,除治精准到位,检查决不缺位,实现跟踪有准确线路,检查有目标定位,整改有措施方向。实现从事后应付处理向事前有效防范转变,从碎片化管理向全周期管理转变,从模糊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二要开发林业机械,实行机器换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除治效率,降低防控成本,如疫木就地粉碎机、伐桩剥皮工具等。三要加快科学研究和探索有效的防治药物,实施综合防治。

八是除治技术上,由清理疫木“单腿行走”向以疫木清理为根本的多措并举综合防控转变。彻底清理枯死木始终是防控的关键,来不得半点虚假,半点闪失,必须毫不动摇坚决执行,义无反顾坚决做到位。与此同时要大力推广打孔注药法,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成效显著,效果可超99%,有效性至少两三年,而且成本低于砍伐清理病死树。据测算,每砍一株病死树,花费在百元以上,而一株树即便打两三针也就30—50元,一针管3年,还保护了松树。除了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松树应当实施打孔注药外,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在更大范围加以推广。要开展森林抚育,调整密度,增强松树的抗性。对松林不多和孤立区域,可进行林相改造,发展乡土树种。建立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与森林质量提升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机制,注重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九是保障上,由“捉襟见肘”保障不足向政府兜底足额保障转变。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样,将疫情防控经费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由政府财政予以保障。同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重点要加强森防队伍、护林员队伍、疫木清理三支队伍的建设,构建基层森林管护网络体系,开展能力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和专业精神。要做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群众是防控的主体,也是受益者,一定要宣传发动好群众,发挥他们报告疫情、监督防治、支持防控的重要作用。

十是责任落实上,由林业部门单家独斗向政府负责、多部门协同转变。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浙江省已建立了各级林长制责任体系,要把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作为各级党政的重要职责内容纳入林长制内容,建立工作制度,定期听取汇报,研究方案,督促落实,解决问题,并建立考核制度,利用好考核结果。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

变革改变历史,变革创造奇迹,变革成就未来。通过推行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变革,扎实推动实施5年攻坚行动,在更严要求、更高水平上全力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危害,不断提高我省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有效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为“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提供保障。力争以浙江之答,为全国防控松材线虫病疫情提供样板。

(作者系浙江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

猜你喜欢

松材线虫病松树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松树
松树
松树
山药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松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