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军事变革下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探析与研究

2021-01-22刘小方李晓慧周孟冉樊苗苗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机动导弹装备

刘小方,李晓慧,周孟冉,樊苗苗

(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陕西西安 710025)

0 引言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直接关系到导弹装备保障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是影响导弹装备保障水平的重要因素,对部队战斗力生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使得导弹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因此,研究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特点是导弹装备保障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概念和典型类型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是指组织和实施导弹装备保障功能活动时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导弹装备保障要求、保障任务、保障技术、保障制度等的不断发展,使导弹装备保障的组织实施发生深刻变化,进而加速了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创新与发展,主要包括建制保障、机动保障、伴随保障、一体化保障、精确保障等。

1.1 建制保障

建制保障是指军队按隶属关系组织实施的导弹装备保障,是导弹装备保障的基本方式之一。按建制进行导弹装备保障时,导弹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对象关系明确且同属于一个建制系统,保障对象确定,保障任务明晰,二者在导弹装备保障过程中相互协同配合,使其组织和实施更加方便。军队基本战役军团以下各级作战部队实施导弹装备保障时普遍采用建制保障方式。

1.2 机动保障

机动保障是指导弹装备保障力量在机动转移过程中为部队实施的保障,也指保障任务未确定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保障。信息化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强、流动性、机动性高等特点,所以,机动保障是信息化条件下导弹装备保障的基本方式。机动保障要求保障敏捷相应作战行动变化,采取这种方式,导弹装备保障力量遂行战场保障任务时可缩短保障需求与保障行动之间的时空差,使保障力量及时有效对被保障部队和导弹装备做出应变保障。

1.3 伴随保障

伴随保障是组织协调保障力量与保障对象一起行动,使导弹装备保障力量能够直接为部队提供保障。采用这种保障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消除保障力量和保障对象之间的时空差,提供最及时高效的保障。采取这种方式,是组织与实施战时导弹装备保障的最高追求。在保障部队担负长途开进、攻击以及穿插、迂回、追击等机动作战任务时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这种方式。

1.4 一体化保障

一体化保障是以联合作战需求为牵引,以社会保障为依托,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将导弹装备保障的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对各保障力量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从而实时准确地获取、传递导弹装备保障信息,实现精确高效的导弹装备保障。一体化保障综合运用各军兵种的导弹装备保障资源,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种导弹装备保障行动,有效聚集导弹装备保障能量和保障力量,是一种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方式。

1.5 精确保障

精确保障是以导弹装备战备完好性为中心,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统筹规划、系统建设、综合运用,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内为正确的地点提供有力的保障。精确保障是一种新的保障思想和保障模式,与工业时代数量规模型保障相对立。随着军事形态的演变,导弹装备保障的重点从依赖数量向速度转移,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导弹装备作战使用提供适当数量和质量的物质技术保障,因此,保障的时间、空间、品种、数量等成为保障有力的主要标志,精确保障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客观必然。

2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影响因素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与保障任务、保障需求、保障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其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保障需求、保障设备、保障体制、保障手段、保障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对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2.1 导弹装备保障需求

随着导弹装备保障任务的不断变化,导弹装备保障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导弹装备保障需求规范指引着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实际运用,保障方式必须与军事需求相适应。军事需求的变化,对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和变化提出了要求,昭示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2.2 导弹装备保障设备

保障设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着保障方式的发展,保障方式与保障设备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保障方式的演变极大依赖保障设备的建设,保障设备的强大可靠为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提供可能和条件。现代战争部队机动性强、运动速度快,要求配备机动能力强的功能性导弹装备,以满足导弹装备伴随保障的需要,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改变是保障设备建设的导向指引和创新驱动,二者是同步配套发展的。

2.3 导弹装备保障体制

导弹装备保障体制作为军队进行导弹装备保障活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的总和,从基本机制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基本形态。导弹装备保障组织机构是导弹装备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导弹装备保障的基础和工具,建立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导弹装备保障组织机构,对于实施高效保障、快速完成保障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保障体制的变革使保障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俄罗斯军队在导弹装备保障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刻的变革,先后经历了区域化保障改革、以区域化保障为基础的一体化联勤改革和一体化联合保障3 个阶段,特别是始于2008 年的“武装力量新面貌”改革,将后勤保障系统与导弹装备技术保障系统合并,建立符合和满足未来快节奏、高强度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的“后装合一”的保障体制。导弹装备保障组织结构层次的减少及保障能级调整趋于灵活多样,要求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更加机动、精确,对保障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

2.4 导弹装备保障手段

导弹装备保障手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具体运用,导弹装备保障手段是具体实施导弹装备保障活动的措施,通过简便易行的保障手段可以为导弹装备保障靠前、伴随等提供有利条件,缩短导弹装备保障活动的持续时间,提高导弹装备保障效率。因此,可以较多地采用能够有效地缩短导弹装备保障与保障需求时空差的保障方式。

从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历史来看,机动保障、伴随保障等具有明显“动态”特征的保障方式都与保障手段的变革密切相关。如现代高技术导弹装备广泛采取内嵌式的传感器和故障诊断设备,可以极大地缩短发现和确定故障的时间,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过去相比,降低了对保障设备的要求,导弹装备保障手段的革新深刻影响着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

2.5 导弹装备保障人员的素质

人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加快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官兵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及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各种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发展变化直接取决于遂行导弹装备保障活动的保障人员的行为能力。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在实际作战中的具体运用受人的素质高低影响,在具体实战中,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运用与实时实地的决策人和具体遂行者的素质密不可分。不同的决策人可能采取不同保障方式,具体遂行者的能力与素质能否对决策人采取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决策有参谋作用,都直接影响到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具体运用。

3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运用的几点思考

3.1 以保障效益的提高为导航

导弹装备保障目的的达成需要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保驾护航,因此,导弹装备保障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确定紧密相联。导弹装备保障的目的从根本讲就是要以最小经济消耗、最快的速度为部队提供持续不间断的保障。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选用必然要服从与服务于这一目的。因此,在实际选用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时,必须以导弹装备保障所要达到的目的为中心,将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选择与保障需求目的结合起来,确定导弹装备保障方式运用方案,最终选择最有可能达成保障目的、取得最佳保障效益的导弹装备保障方式并付诸实施。

3.2 综合多种制约因素,把握重点和关键

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选用受多种制约因素影响和阻碍。这些因素除导弹装备保障目的外,最主要的是保障设备的性能质量、导弹装备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战场环境条件等。其中,保障设备的性能质量和人员的能力素质是较易产生影响的因素,而战场环境条件是难以预见的因素。因此,在运用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难以预见的战场环境因素要重点考虑。

3.3 合理运用多种保障方式,实现高效互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战争越来越趋于多军兵种的联合作战,军事形态的不断演变、导弹装备发展的不断革新,要求导弹装备保障方式要适时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作战需求。现代作战仅靠单一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是不能“一招通吃”的,因此选用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时,必须充分了解各种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性能优劣,综合具体实际选择使用,确保多种导弹装备保障方式在实际情况下的合理组合运用,实现各种导弹装备保障方式之间的高效互补。

3.4 机动应变,灵活转换保障方式

战场情况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导弹装备保障方式的变化随保障需求、保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同一次作战中同种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或已制定的一套导弹装备保障方式运用方案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特点,在选用导弹装备保障方式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转换导弹装备保障方式。

猜你喜欢

机动导弹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导弹燃料知多少
防晒装备折起来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拦截那枚导弹
导弹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