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及防火策略研究
2021-01-22
(乳山市消防救援大队,山东 威海 2645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可用之地已经逐渐在减少,为了可以减少占地面积,高层建筑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发展的障碍。每一个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根据规模和使用的差异,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消防问题,给之后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当前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措施主要是对建筑配备了相应的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但是具体落实仍存在问题,而且相应的管理措施几乎处于固化状态,为了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本文基于高层建筑消防设计问题,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
1 高层建筑常见的安全隐患
1.1 疏散楼梯现状
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高层建筑中的楼梯几乎很少会被使用。但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疏散时,高层上的楼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楼梯并不是很重视,特别是一些商用的高层建筑,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进行修建的过程中,经常会尽可能的缩小楼梯面积。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一旦发生火灾,想要利用楼梯进行逃跑时,就会显得特别拥挤,容易出现很多事故[1]。
很多高层的疏散楼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并没有直接通往室外,需要穿过其他的地方才可以顺利到达室外,如果在发生危险的时候,通往室外的地方被上锁,就会导致人员依旧被困在建筑内,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由于现在很多高层为了可以让用户方便停车,都修建了地下停车场,有的建筑的停车场甚至是两层,通过楼上和地下停车场之间的楼梯并没有间隔,所以当出现问题时,人们为了可以快速逃生,只是一味的向下走,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走向了地下停车场,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1.2 防火设施没有达标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防火设计必不可少,防火墙和防火卷帘相当重要。但是很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自身墙体根本没有满足设计要求,窗洞的设计根本无法正常安装防火窗,甚至有的墙体根本不会留下窗洞,这样就会导致防火墙的作用减半,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除此之外,在使用建筑材料上也会有一定的问题,很多开发商为了可以减少成本,耐火材料并不代表,导致产生的效果就会更差一些。
在检查的时候还发现一些小细节当中还存在问题,防火墙、防火卷帘在吊顶上部有空隙或未封堵,有的虽进行了封堵,但所采用的封堵材料的耐火极限达不到3h的要求,破坏了原有的防火分隔设计。为了保障防火卷帘在出现火灾的时候,可以起到作用,一般都会有两个措施,除了自动设置之外,还有一个手动设置,但是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很多的防火卷帘旁边并没有设置火灾报警器,也没有手动控制按钮。而且防火卷帘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卷帘不能完全下降,不能足够阻止火情[2]。
1.3 消防排烟的现状
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除了需要考虑到一些实物设计,当然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当出现火灾时就会产生很多烟雾,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排烟系统,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设计一些防烟区域,这些区域一般并不是出现在大众视线,而是出现在一些比较隐秘的地方,比如是在房间的吊顶上,这个地方会有一些窗洞。但是很多高层建筑该设计都会被简化,甚至是没有,而且很多时候还会将这个地方阻挡,导致出现火灾的时候无法将浓烟扩散出去,给高层建筑想要逃生的人员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4 防水泵使用现状
防水泵是消灭火灾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所以很多建筑都需要防止防水泵,但是一般的建筑都会将防水泵放在建筑的高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给防水泵中供应的水来自地下,就会导致消防水泵在使用水资源的时候,并不能达到要求。有的高层建筑为了使用消防水泵更加方便,在这个时候就会设置单独的消防水泵房,但是由于楼梯会比较陡峭,导致人员在移动的过程中比较困难。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建筑出现的过程都是先经过设计者进行设计,之后由工人进行建造,所以设计者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并不会进行实地勘测,很多设计细节都是根据自己之前所熟悉的环境进行设计,因此,很多设计人员都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导致消防设施并不合理,就会在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一些安全隐患[3]。主要表现如下:
2.1.1 必要的设计没有出现
想要完成消防工作,需要很多设施一起配合,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并不了解整个流程,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把一些必要的设施遗忘,比如会忘记防烟装置的存在;防火卷帘的双重设置等。而且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点,所以也会导致很多消防设施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并没有按照要求设计。
2.1.2 疏散设计和消防要求不一致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当出现问题之后,人员怎样疏散才是最快速和安全的,但是很多时候因为一些现实问题,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图纸并不能完全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有的时候为了可以减轻工程的难度,这个时候本来应该使用防火墙的地方,会使用防火卷帘代替,这个时候就会造成一个区域中没有2 个安全出口。
2.2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消防安全问题,很多工程在开始建设时,并不会被领导者重视,因此,消防安全问题往往划分并不明确,每个部门都觉得不属于自己管辖范畴,就导致该问题抑制被忽略[4]。当建设单位通过竞标对该工程进行承包之后,就会将工程再次进行划分,然后分别给不同的施工单位,这个时候建筑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主要是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负责,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却忽视了对施工现场的监督。
对于一项工程而言,在建造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很多开支,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可以减少开支,就会降低消防安全的标准,对于很多设施施工都会从最简开始。甚至为了可以更加节省开支,他们并不会去找一些了解消防设施的施工人员,只是将消防施工和其他施工一起进行,这样当消防工程建成之后,施工质量也会大大降低。一些领导者为了可以从中获得比较大的利益,经常回和一些单位之间相互勾结,导致工程尽管已经发现问题,但是并不整改,导致最后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
2.3 施工材料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层建筑建设滞后都是为了让人们居住,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就会更加注重审美问题,市场上的材料也比较多一些,但是一些具有美感的材料都比较易燃,比如地毯、软墙壁等。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会接下来的火灾埋下了安全隐患。一般使用这种材料的高层建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消防安全意识较差的情况下,就不会对装修材料进行一些特殊的防火处理,当发生火灾之后就会导致火势不受控制,这些材料快速被燃烧,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
当一项工程结束之后,会有消防管理部门进行验收,但是这个验收体制并不完善,对于使用的装修材料也并不会特意进行检查,只是对一些外在的设施进行检查,因此,就会加大建筑火灾的发生率。
2.4 消防安全维护管理的问题
目前,高层建筑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除了这些外在问题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出现在维护管理上。虽然说很多小区都有相应的维护人员,但是他们在管理职责上的责任划分并不是很清楚,很多人甚至不清楚他们的职位所存在的意义,在这个职位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5]。高层建筑管理人员对于消防安全手册的使用规则根本不会认真阅读,感觉一切都像是儿戏。虽然很多高层建筑中都有专业的消防器材,但是消防管理人员不会使用,更不用说是在高层建筑中生活和居住的人们,这些设置形同虚设。那么当出现危险之后,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救助其他人,只能依赖专业的消防队员。甚至有一些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直接将这些任务直接交给保安,没有消防安全维护人员,这样就相等与整个高层建筑中并没有专业的消防安全维护管理人员。
3 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措施
3.1 提升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设计人员是建筑的第一关,施工人员是建筑的第二关,所以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如果消防安全意识足够强,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可以提高建设质量。但是一般设计人员都是和设计相关的专业毕业,所以对于消防安全了解的并不是很深,而一些施工人员的学历都比较低一些,所以就会更加缺少消防安全意识[6]。因此,为了提高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对消防安全工作有更深刻的意识,充分了解设计的安全合理性,提升消防设施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施工现场安全操作等方面认识,使各个环节都可以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除了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之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范安全监督管理。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将这些规则和指标直接发给各个管理人员,让他们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对消防安全设施可以更加重视,尤其是一些小细节,比如排烟系统、疏散系统等。
3.2 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对施工现场进行消防安全管理是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措施。从项目开始,对项目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筛选就异常重要,尽量选择一些质量较好,并且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工人在施工阶段,需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尤其是一些细节之处,比如防火墙的设置、防火窗洞还有防火卷帘等[7]。当项目结束之后,需要对现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在每一个需要配备消防器材的地方都要有相应的器材,并且要保障器材可以使用。
3.3 加强维修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对施工现场进行层层把关,并且有相应的部门对其进行检查。但是当高层建筑投入使用之后,总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并且建筑时间一长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维修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对器材进行定期更新。维修管理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消防能力,而且物理管理一定要专门设计这样的部门,不能使用保安进行代替。
4 结语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已经成为近几年城市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对整个建筑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少这种事情的出现,从建筑的建设到建成之后的维修都需要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出现,减少火灾对人们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