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商业模式研究*
2021-01-22郭彦丽陈建斌
■ 郭彦丽 陈建斌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北京 100025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起来。根据《2019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数据报告》,2019年共享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达81072亿元,同比增长18%[1]。广义上的共享经济业态更加丰富,覆盖了更为广泛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办公空间、共享物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共享员工、共享金融、共享wifi、共享衣橱等。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共享出行和住宿等领域深受打击,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领域的发展得以提速。本研究的调研发现:北京市近40%的共享经济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在应对疫情方面,68.9%的企业认为共享经济有助于应对疫情影响,39.1%的企业认为推动模式创新是应对疫情挑战的新机遇。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发展15种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措施,鼓励探索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新模式,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包括共享生活、共享生产、生产资料共享、数据要素流通等。
共享经济实践发展迅猛且态势良好,理论研究也已成为热点。但在共享经济发展历程的梳理和模式类型的细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和企业实践进行完善。目前就特定行业案例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研究成果较多,跨行业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将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不同行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9 大要素进行深入比较研究。首先,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梳理共享经济发展的4个阶段;其次,依据行业领域不同,将共享经济分为3 个模式;最后结合3 个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实践,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行业实践中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九大要素,挖掘3 种不同模式的差异及相似之处,以期对中小企业实施共享经济模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1 文献综述
1.1 理论基础
共享经济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共产品理论。依据萨缪尔森公共产品理论,共享经济中产品服务普遍具有纯公共产品的特性。例如,知识共享平台用户受益的共享性、出行共享平台用户消费的共享性。而布坎南引入准公共产品理论,对于公共产品范围的进一步界定为我们在共享经济研究中识别研究对象并据此归纳研究对象特征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除了公共产品本身价值共享以外,突破公共产品范畴的“共享”也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的手段。
共享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发展基础是协同消费理论[2]。21世纪初,Botsman[3]揭示了一种以网络社交为基础,建立在资源共享和协同消费基础上的3类增长模式:产品服务系统;群体消费模式;市场再分配,并指出基于这3 类增长模式,未来市场将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即协同消费。公共产品理论和协同消费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威兹曼发表文章对传统薪酬制和分享制进行了比较[4],并出版了标志性著作《共享经济》,形成了共享经济理论[5]。
1.2 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实践的井喷式发展,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国内外有关共享经济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3 类:第一,共享经济的模式成因、定义、内涵,类型等[6-10];第二,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定价、价值创造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商业模式和价值共创以案例研究为主[11-21];第三,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影响及带来的问题,例如法律监管等[22-24]。
有关共享经济的分类,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根据Botsman 的理论,共享经济可分为3种模式[3]:即再分配市场,如二手交易;协作生活方式,对类似金钱,技术和时间等资源的分享;产品服务系统,即使用权的转移,如租车、房屋短租等。威茨曼教授从共享内容角度出发将共享经济划分为3 类[5]:基于共享和租赁的产品服务;基于二手转让的产品再流通;基于资产和技能共享的协同生活方式。中国信息化协同创新专委会按分享对象不同将共享经济划分为6 类[10]:产品分享、空间分享、知识技能分享、劳务分享、资金分享、生产能力分享;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将共享经济划分为:出行、住宿、吃饭、穿衣、贷款、学习、就医、旅行、生产等。
近年来,在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研究方面,以案例研究为主。例如杨新利以滴滴出行为例,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孙凯等学者构建了由平台、资源提供者和资源消费者三维指标构成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PPC 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了摩拜等3 个案例中[17];孙楚等学者以Uber 和Airbnb 为例研究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和路径[18];史竹琴等学者以沈阳机床为例,研究智能生产共享商业模式,发现价值主张是共享模式设计的出发点[19];此外,还有学者聚焦特定领域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研究,如以名医主刀和好大夫为例分析共享医疗商业模式[20],以优客工场为例,研究共享办公空间商业模式创新,其结论指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突破在于价值主张的创新[21]。以上关于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及特定行业案例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但鲜有研究从共享经济模式的分类入手,开展跨行业比较研究。不同行业开展共享经济模式创新的内在要素是否有所区别,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2 共享经济发展历程及模式分类
2.1 共享经济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梳理共享经济理论和企业实践的发展脉络,将共享经济发展历程总结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起源阶段(1950~1985年)。这一时期是共享经济理论孕育和萌芽的阶段,公共产品理论和协同消费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推动了共享经济理论的产生。马丁·威兹曼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共享经济理论[5]。
第二阶段:实践尝试和理论拓展阶段(1986~2009年)。许多新公司尝试在不同领域应用共享经济,比如Wework 公司提供办公空间共享服务,Kickstarter 通过众筹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资金共享。通过不同行业的应用,共享经济理论得到拓展。
第三阶段:实践爆发和理论迭代阶段(2010~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商业智能等的新发展,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共享经济应用进入新时代。这一阶段知乎、滴滴打车、小猪短租、E袋洗、58到家等共享企业相继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实践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有关共享经济理论的学术讨论和争议变得频繁,人们在不断实践中推进了共享经济理论的迭代发展。
第四阶段:理论共识和实践创新阶段(2017年至今)。共享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关“是什么,为什么”的讨论已逐步达成共识。学术界和行业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共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尤其在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期间,出现了共享员工等新模式,共享经济的发展得到快速推进。
2.2 共享经济模式分类
本研究以共享经济应用的行业领域为划分依据,将其分为以下3种模式:
(1)共享生活:生活领域的共享经济。以满足便利化生活需求,协同提升生活品质为目的的时间、知识、技能等无形资源或涉及衣食住行的有形服务共享,如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在线医疗、在线教育、无接触配送等。
(2)共享生产:生产制造领域的共享经济。以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共同生产模式,包括生产空间共享、生产资源共享,生产能力共享,如共享员工、共享空间等。
(3)其他领域的共享服务:如科技领域的共享科技服务、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共享金融等。
3 基于多案例的商业模式分析
3.1 商业模式画布
以商业模式画布为分析框架,从9 个维度深入挖掘共享经济模式的特征。商业模式画布是一种描述、评估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通用工具。该工具涵盖9 个要素:目标顾客、价值主张、渠道通路、顾客关系、收入来源、关键资源、关键活动、关键伙伴和成本结构(图1)[25]。其中,目标顾客是指企业为谁提供服务并满足怎样的需求。价值主张是指企业为客户提供价值的方式,可以细分为:加法,即为客户增加价值或创造新价值;减法,即为客户减少成本或者降低风险;乘法,即帮助客户增加协同(“价值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渠道通路可以简单描述为企业产品信息是如何传递给消费者的。顾客关系可描述为企业是如何获得顾客、保持顾客以及诱导顾客消费的。收入来源可以简单看作主营业务来源。关键资源是指企业竞争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关键活动是指企业要获得运营成功必须关注的最重要的活动。关键伙伴是指基于多种因素形成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成本构成是指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成本费用支出。
3.2 多案例比较研究
3.2.1 分析框架
案例分析框架以商业模式画布中的9大要素为分析维度(表1)。从企业实践所覆盖的细分领域来看,目前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在提升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品质方面的平台企业较多,覆盖面较广,特别是共享出行领域发展较早。因此,本研究分别选取共享生活领域中的企业案例:滴滴出行、小猪短租、春雨医生、58到家、菜鸟驿站;共享生产领域的优客工场和盒马鲜生;以及科技服务领域的易科学为研究案例,旨在通过不同行业多个共享经济企业案例商业模式9大要素的比较分析,梳理总结不同类型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特征。
3.2.2 基于案例的要素分析
(1)目标顾客分析
图1 商业模式画布
表1 案例分析框架及典型企业
顾客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商业模式创新首先要明确产品和服务定位瞄准哪些客户,回答“为谁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也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社会需求。不管是适应市场需求,还是创造需求,均需要研究客户行为和特征进行客户细分。在共享出行领域,滴滴的目标客户锁定具有打车需求的智能手机用户、出租车司机以及有私家车的车主;58 到家则瞄准满足没有时间精力处理家务的中等收入城市青年;春雨医生的目标顾客群体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较发达地区的青年、中年人士;小猪短租平台的客户细分为18~35 岁有旅行和过渡性住宿需求的人群,有房屋、房间乃至帐篷沙发等短租需求的人,以及有闲置房屋资源的所有者;易科学的目标顾客定位于有科研仪器共享或科学实验外包需求的科研人员;优客工场则是主要面向创业者或创新企业;菜鸟驿站面向社区和校园;盒马鲜生在疫情防控“用工荒”的背景下,与云海肴、青年餐厅达成合作,实现员工共享。共享员工模式的目标顾客涉及租用员工方和出租员工方。从以上案例可见,在顾客细分方面,共享经济在不同行业的应用领域较为细化,面向对特定场景现实问题的解决,目标客户群体锁定越来越趋于精准。
(2)价值主张分析
价值主张是企业向特定细分客户传递或提供价值的方式,每个价值主张都包含可选系列产品和服务,解决客户的困扰或满足细分客户的特定需求。有些价值主张是对原有价值的补充或渐进式的创新,而有些则是颠覆性创新。从向客户提供价值的方式来看,滴滴致力于降低打车方时间成本、降低司机空载成本;58 到家主张为用户提供标准家政服务,降低用户处理家政的机会成本;春雨医生的价值主张是降低患者就医时间和空间成本;为医生提供利用碎片时间增加收入和积累经验的平台;小猪短租为住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短租房、日租房住宿服务,为房东提供自住房增加收益的途径;易科学为需求方降低科研人员实验成本,为供给方降低闲置资源的浪费;菜鸟驿站的价值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实现无接触配送;优客工场通过空间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主体共赢;盒马鲜生的共享员工打开了企业用工的新思路,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上案例中,滴滴、58 到家和春雨医生主要通过为客户减少成本的“减法”方式创造价值;小猪短租、易科学以“加法”的形式,为客户原有资源提供增加价值的可能,通过平台匹配创造了新价值;菜鸟驿站,优客工场和共享员工分别在各自细分领域内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尤其是在发生新冠疫情以来,这些新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案,帮助客户提升了价值创造能力。
(3)渠道与顾客关系分析
渠道是企业向客户传递价值的通道、平台或媒介,回答企业如何将价值载体,即产品或服务送达客户。顾客关系分析侧重于企业如何获得客户,如何留住顾客等。例如滴滴通过建立交易的平台实现车主和乘客之间的对接、通过提供消费补贴和发放“嘀嘀红包”等方式激励更多的乘客加入平台;具体而言,通过解决乘客打车难以及司机空驶率高的现实问题,获得顾客、通过大规模投放红包留住顾客、“嘀嘀打车”是为了获取用户,而推出“嘀嘀专车”则是为了“挣钱”。小猪短租提供社会闲置的房屋资源信息平台,为拥有闲置房屋的所有人提供补偿,通过增加房屋价值吸引供给者,通过低廉的房屋租用价值吸引住户。对房客,平台保障房源真实信息同时与房客签订服务保障计划以及购买人身保险;对于房主,平台提供免费信息发布服务,同时与房主签订财产保障计划以及房客身份验证机制。58 到家通过官网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创造了企业、服务人员、消费者的三赢局面,即为企业带来新的收入来源,节省的成本重新分配到服务人员和消费者手中,为服务人员带来更高的工资、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春雨医生通过官网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实现在线问诊,在平台上通过广告投放获得顾客,通过提供24小时随时待命的医生咨询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留住顾客。易科学平台通过科研仪器的共享,紧密连接科学实验需求者和供应方:需求者可以发布实验需求,找到理想的试验服务提供者;供应方发布试验服务内容,找到客户。优客工场建有自己的官网平台和优鲜集App,提供开放工位、时租工位、专属办公室、客户定制等服务,通过优质的客户体验吸引并获得顾客,将会议室代金券、工位代金券、会员权益、会员服务按照比例组合成超值礼包,满足顾客所有办公需求;建立会员积分,提供高速wifi、休闲水吧、24 小时安保等贴心服务留住顾客。菜鸟驿站平台为用户提供包裹暂存、代寄等服务,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务,通过提供末端包裹解决方案来获得顾客。共享员工是疫情期间产生的特殊人才资源共享模式,通过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实现了员工的灵活流动,解决了企业用工紧缺和劳动力失业的结构性失调问题。
(4)收入来源与成本结构分析
滴滴的主要收入来源有顾客付费、订单收益分成、广告收入等;58到家的收入来源于基础服务免费和增值服务收费。提供基础服务的服务人员并不需要交中介费用,同时通过培训达到不同等级的水平,获取不同等级的劳动报酬,实质上与企业形成分成关系。春雨医生通过付费问诊获取收益,未来探索广告收入、数据增值服务和与保险公司合作分成等其他收益方式;小猪短租是免费的房屋信息发布平台,流量、订单分成、附加服务(如智能锁)是其获利的主要来源;易科学平台收入来自佣金;优客工场的收入来源有会员服务、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菜鸟驿站的收入主要来自快递代收和寄件收益。
在成本方面,以上平台的成本结构较为相似,主要有平台运营成本、维护费用、人员培训、工资、营销费用、补贴成本等,其中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平台盈利的主要因素。而共享员工是三方共赢的新模式,员工供给方降低了人力成本、员工需求方解决了"用工荒"、待岗员工获得劳动报酬。收入来源于劳动力的临时流动,优化了特殊时期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
(5)关键资源、活动和伙伴分析
从供需两侧看,客户本身就是所有共享经济平台的关键资源。对于滴滴而言,出租车、私家车等可以提供供给的群体是供给侧的关键资源;58 到家的关键资源在于服务资源;春雨医生的关键供给资源是坐诊医生;优质房源是小猪短租的关键资源;科研仪器和科研服务能力是易科学的关键资源;优客工场的关键资源有:商办房产、“独立+共享”空间、配套设施、服务资源等;菜鸟驿站的核心关键资源在于线下流量、社区和高校等门店资源;而共享员工依赖的关键资源则是闲置员工劳动力资源和人力短缺的岗位资源。
在关键活动方面,关键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平台的运营管理是所有共享经济企业必须关注的关键活动。此外,因行业特征不同,不同领域的共享经济业务还需要特殊关注一些涉及客户信任、隐私、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活动,例如滴滴打车乘客的人身安全保护;小猪短租的信任体系建立;春雨医生的问诊咨询和线上问诊等。
在关键伙伴方面,滴滴与腾讯、京东、搜狗等建立了合作关系;58 到家和泰迪洗衣、大众点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春雨医生的合作伙伴有新浪、支付宝、微信、京东云、央视、腾讯科技等;易科学的关键伙伴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企业、科技园区等。优客工场的合作伙伴有:泰创新空间、无界空间和碎片空间等,此外2016年优客工场与滴滴出行签署了协议,探索“出行+联合办公”领域的合作。盒马鲜生的合作伙伴有云海肴、青年餐厅等,他们在2020年2月达成合作,将待业在家的员工安排到盒马各地的门店临时工作,创造了共享员工模式。
3.2.3 不同类型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比较
通过对以上案例在商业模式9大要素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3种共享经济模式,即共享生活、共享生产、共享服务,在目标顾客、价值主张、顾客关系、关键资源、活动和伙伴关系等维度方面存在细节差异,如在共享生活模式中,面向个体节省成本或时间的便利性服务是创造价值的主要形式,而共享生产则更多的关注企业主体之间的协同;而在渠道、收入来源和成本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表2),客户是共享经济模式的关键资源;App+平台是共享经济模式的重要渠道;收入来源有流量、佣金、服务收费或分成、以及广告等;运营成本是制约共享经济模式发展重要因素。
共享生活模式的特点:主要面向个人,满足衣食住行等生活便利性的需求,目标顾客以年轻的智能终端用户为主;提供价值的方式以“减法”为主,突出降低成本或节省时间;在获得和保持顾客方面,以补贴、红包等经济诱导为主,目前低价策略仍然是赢得客户的主要手段。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快速推广,缺点在于低价策略普遍降低了客户的价格预期,不利于发展高端增值服务。共享生产模式的特点:与共享生活模式相比,发展较晚。主要面向组织,以企业为主;在价值主张方面,主要通过“加法”和“乘法”的方式提供价值,更注重企业之间协同能力的提升;顾客关系以战略合作为主。而共享服务模式面向的群体更为丰富,细分领域不同则不同;在价值主张方面以“加法”增加资源价值或创新获取方式为主。从价值主张的比较来看,“减法”和“加法”的价值主张创新比“乘法”方式的价值提供方式更容易实现,协同能力和价值集成是共享经济模式价值实现的高阶阶段。3 种类型的共享经济模式也存在共性特征:在关键资源方面,虽然供给资源各有不同,但客户都是重要的关键资源;平台+App 是重要的渠道;运营成本是制约共享经济模式盈利的主要成本因素。
表2 不同类型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比较
4 结论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业态,满足资源所有者利用闲置资源或碎片化时间提高收益的同时,使得资源需求者通过共享在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保证了生活质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共享行为突破时空限制产生市场价值提供了可能,不仅共享范围得到了扩大,共享时间得到了延伸,而且成规模的用户群体增长也促使了共享经济发展的提速。本文梳理总结了共享经济发展的4个阶段:理论起源阶段、实践尝试和理论拓展阶段、实践爆发和理论迭代阶段、理论共识和实践创新阶段;且以行业领域为划分依据,将共享经济模式分为共享生活、共享生产和其他共享服务3种模式;并结合不同模式下的企业实践案例,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发现了3 类模式在商业模式9 大要素上的差异和相似性,主要结论有:客户是共享经济模式的关键资源;App+平台是共享经济模式的主要渠道;共享生活模式中,面向个体节省成本或时间的便利性服务是创造价值的主要形式,而共享生产则更多的关注企业主体之间的协同;共享生活价值主张以“减法”为主、共享生产以“加法和乘法”为主、其他共享服务以“加法”为主;以降低成本或节省时间为主的“减法”模式及以增加资源价值为主的“加法”模式是目前共享经济价值提供的主流,以价值集成和协同能力提升为主的“乘法”模式将是未来共享经济价值创新的高阶阶段。为开展共享经济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未来共享经济除了在节省时间和机会成本,以及创造资源价值或改变价值传递方面发挥优势以外,将更多地通过协同实现无限的价值集成。